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oc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学院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IV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日益兴起,并以其便捷、高效、低成本等特点逐渐获得人们广泛认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不断加大时,商业银行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发展模式,加强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试图创新出特色产品来维持经营。本文是以商业银行为视角,研究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首先,从互联网金融方式、机构、规模、用户四方面介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从中介角色、业务、客户源、盈利模式、经营模式层面介绍,最后,结合商业银行自身优势提出发展策略,主要有打造专属互联网金融产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等。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发展策略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Financial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financial emerging in our country, and for its convenienc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gradually widely endor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ial for people bring convenient, also caused a huge impact on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ing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et finance and commercial bank, commercial Banks to keep pac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ode,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trying to stay in business innov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paper stud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First of all, from the wa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scale, user four aspects to introduce the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n,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of commercial Banks, mainly from the intermediary role, business, customer source, profit model, business model is introduced,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commercial bank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mainly to build exclusive Internet financial product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rove the risk control ability,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Internet financial companies,etc. Keywords: Internet financial; commercial bank; development strategy 目 录 一、引言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 1、互联网金融方式疯狂生长 2 2、互联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 2 3、互联网金融规模逐年扩大 3 4、互联网金融用户与日俱增 3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4 1、移动化趋势逐渐显现 4 2、业务模式向小额化、分散化发展 4 3、互联网金融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5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5 (一)互联网金融弱化了商业银行传统中介角色 5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6 1、分流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6 2、冲击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 6 3、挤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7 (三)瓜分商业银行客户资源 7 (四)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挑战 8 (五)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 8 1、服务模式函待完善 8 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待创新 8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 9 (一)商业银行竞争优势 9 1、雄厚的资产实力,信用度高 9 2、客户资源丰富 9 3、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9 4、行业规范化程度更高 10 (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10 1、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属互联网金融产品 10 2、提升科技水平,强化网络安全,重视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 10 3、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参与度,提高服务水平 11 4、整合传统业务和网上业务 11 5、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12 6、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12 7、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 一、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互联网金融以其成本低、效率高、发展快等特点,促进了第三方支付、P2P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等模式的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中介角色、传统业务、客户源、盈利模式、经营模式发起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加快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试图创新出更多样化的产品来增强竞争力。因此,研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非常有必要。 2、意义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一是加快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变革,为其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存贷利差收窄、融资方式转变等趋势的持续呈现,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要转变发展方式,应该主动把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借鉴互联网金融在产品业务上的创新,加快变革。其二是加快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小微贷款受到大众追捧,商业银行面临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的困境,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会积极转变盈利模式,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三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展面临一个战略契机。商业银行正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手段来拓展传统业务,创新新兴业务。从国内的商业银行来看,它们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向混业经营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二)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对于大部分金融机构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冲击的中心还是商业银行。我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下几方面是我对一些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方面孙国茂(2015)、华森森(2015)、姚金志(2014)学者以互联网金融为视角分析了其联网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长期发展策略。另一方面有些学者则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四川银监局课题组(2013)、余淙(2015)主要从存贷款、中间业务、客户资源四方面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周慧(2013)、叶芬芬(2014)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康欣华(2014)主要分析了互联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介角色、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影响。除此之外,有一些学者更注重站在商业银行立场上进行应对策略分析。白金枝(2014)、徐晶梦(2014)、冯娟娟(2013)主要从增加客户、培养人才、创新业务、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和大数据挖掘力度出发,介绍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吴国平,吴胜(2014)运用SWOT分析发方法缝隙商业银行竞争优势,并提出商业银行转型战略;陆岷峰,刘凤(2014)从改革派和保守派出发分别阐述两派观点,以此分析商业银行是否应该进行改革和怎样改革。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2013以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涌现了众多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其中尤以第三方支付和P2P发展最为迅速。特别是国务院在2015年提出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表示对互联网发展的重视,同时也让互联网金融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互联网金融发展更为迅速。但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互联网金融方式疯狂生长 互联网金融在涉及支付、融资、结算等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各大互联网公司及各商业银行分别推出各色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2013年以来,余额宝、财付通等迅速崛起,再加上众筹模式与P2P网贷、大数据金融等的“疯狂生长”,互联网金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2、互联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开始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涌现,其中主要以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形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居多。以P2P平台为例,由2013年的800家发展到2015年的4329家,增长率达到441%,发展迅猛。2015年互联网金融机构主要以蚂蚁金服、陆金所、91金融、翼龙贷、人人贷、有利网、积木盒子、拍拍网、点融网十大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3、互联网金融规模逐年扩大 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普及性、便利性和透明化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也逐年扩大。尤其是P2P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P2P网络贷款以低成本、便捷性获得小微企业拥护。由图2-1可以看出P2P借贷交易规模由2012年的229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8302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14181亿元。虽然P2P借贷规模同比增长率上升下降幅度较大,但其交易规模是在逐渐扩大的。 图2-1 2012-2016(预计)年中国P2P借贷交易规模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i research) 4、互联网金融用户与日俱增 互联网金融的“亲民”吸引了广泛的用户,用户规模迅速扩大,加深了人门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程度。从图2-2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为3.24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52.26%,2014年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为4.12亿人,渗透率为63.38%,2015年互联网金融用户为4.89亿人,渗透率为71.91%,预计到2016年用户规模将达到5.33亿人,渗透率高达74.03%。截至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已追平传统银行,突破了金融变革的临界点。 图2-2 2013-2016(预计)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速途研究院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在欧美发达国家萌芽早,发展更为成熟,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井喷式增长,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科技创新、大数据的发掘等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改造传统金融的趋势不可逆转。 1、移动化趋势逐渐显现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极大普及,以及金融理念也正在从高大上走向普遍人群,我们正阔步进入移动互联网金融时代。2016年除夕夜当天,腾讯QQ发2亿现金“红包雨”,当晚约有3.08亿用户参与QQ抢红包活动就足以说明互联网金融移动化的巨大威力。移动化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移动支付和与银行卡的绑定,还可以让人随时进行理财投资、购买金融产品、浏览金融咨询等,逐步向全方位发展。 2、业务模式向小额化、分散化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改变进行发展的,在经历了去年互联网金融的跌宕起伏后,用户不再只关注高利益,而是把安全作为第一考虑。在金融市场上,融资规模越大,其风险也就越高,一旦出现问题投资者可能面临巨大损失。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一个中间转点的中介商,定位已经决定了本身不适合大额资金撮合交易,对于平台自身来说也是不具备进行大额融资的条件,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有向小额化、分散化发展的趋势。正如证监会主席刘明康所说,互联网金融只有往小了做,分散化板块,才能更好的生存。 3、互联网金融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经历了野蛮疯狂的扩张,但在无章可寻,没有标准尺度的束缚下,互联网金融发展似一盘散沙,状况百出。尤其是P2P,一方面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惊现倒闭潮,截至2015年末已经有1302家P2P平台跑路,可见互联网金融的无序发展已经阻碍行业的发展了。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银监会等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加上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进步,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领域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其中,互联网与金融领域的结合,掀开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开端,互联网金融一经推出,就以资金配置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支付快捷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响应,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还带动了很多类似金融产品的发展和诞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影响,使得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客户资源、盈利模式、经营服务模式上产生了系统性、全面性和持久性的改变。 (一)互联网金融弱化了商业银行传统中介角色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其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信息中介和资金中介,提供有效信息并分担风险。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资金供需双方能直接进行交易,资金在传统银行之外循环,金融脱媒逐渐形成。同时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活跃,基于个人通讯设备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货币价值结算的互联网在线支付规模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网支付系统直接占领银行支付系统平台,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中介角色。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平板的普及,以及支付宝、财付通等第移动支付的迅速崛起,在任何一台电脑或者移动终端都可以完成支付,这就降低了人们对于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在这方面对银行的支付中介角色替代效应明显。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直接为资金供需方构建起了信息平台,同时计算机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使资金直接略过商业银行在供需方完成借贷活动,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发展,甚至以后互联网金融还会向理财保险等领域发展,这在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同时,也弱化了商业银行传统中介角色。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1、分流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便捷性、成本低等优势,其快速发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尤其是余额宝出现之后,各种宝宝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相继涌现,以高于同期限银行储蓄利率从银行分流大量储蓄存款,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揽存压力。一方面,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延迟支付功能,客户会有部分交易结算资金沉淀在平台,这部分资金相当于网上交易的“活期存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存款。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业务不仅仅局限于支付结算,也会逐步向保险、基金等领域拓展,而其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可能超过银行金融产品的利率,也会分流商业银行部分存款。以余额宝为例,阿里巴巴合理利用来自电子商务的沉淀资金向众多用户推出了余额宝业务,使得这些本没有投资计划或投资能力的闲散用户一个个都变成投资者。余额宝不仅具有商业银行传统存款的特点,而且有不错的收益率和更好的流动性,获得广大用户的青睐。2013年余额宝刚推出时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6.192%,运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虽然今年已经跌到3%以下,低于银行3%一年期存款利率,但还是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其潜在威胁小容小觑。 2、冲击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 虽然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难以威胁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但是在长期内可能会因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造成巨大冲击。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给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优惠贷款,而且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设计出能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产品,削弱了商业银行贷款市场份额。以阿里小贷例,阿里小贷面向阿里巴巴B2B平台小微企业的阿里贷款业务群体和面向淘宝、天猫平台上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的淘宝贷款业务群体,推出了信用贷款和订单贷款等微贷产品,贷款额度在1000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截至2015年,阿里金融累计为80万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累计贷款金额超过2000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72%。但是由于其目前的经营目标主要是淘宝、天猫客户,对银行贷款业务影响不大。而且我国互联网信用系统并不完善,有些贷款人会编织虚假信息,贷款信息真实性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互联网融资在短期内还不会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形成较大威胁。 从长期来看,随着信用信息的联网公开共享,贷前审查评估、担保、交易竞价和货后管理等专业性业务的产生及发展,互联网金融可通过整合担保线下金融服务公司等方式,凭借强大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更加有效地判断客户的资质。投资人可依靠这些信息直接与借款人进行交易,降低通过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交易的成本,从而形成独特的“公众型小额融资市场”,而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则从“利差+服务费”缩简为单一的服务费,贷款收入大幅减少,长期内会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形成巨大威胁。 3、挤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一项表外业务,不用占用银行的资金,却能给银行带来丰厚的手续费收入,是银行增加利润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担保、承诺、交易、咨询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利差小断缩小,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盈利来源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最大的优点在于网点分布广、信用度高。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我国政策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的方便且低费用的服务相较于商业银行手续复杂的业务更具有吸引力。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展了充话费、代交水电费等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正一步步被互联网金融公司所挤占。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除了基本的存贷、转账业务外,还开通了充话费、水电费等缴费业务,同时也有淘宝理财和淘宝保险业务,其便捷性和低成本的优点吸引了大量用户,挤占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份额。 (三)瓜分商业银行客户资源 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客户都是其开展业务的基础,也是其持续发展的源泉。互联网金融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新特点,其便捷性与大众性特点使得客户享受到了全新的体验。目前支付平台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数量,并且一旦建立了关系便会有较强的客户粘性。随着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直接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由原本商业银行直接获取客户信息的局面转变为由第三方支付平台连接客户与商业银行,使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瓜分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客户群体会有较大的变化,原有的物理网点的优势被弱化,更多客户的以互联网为媒介,客户数量不断流失,尤其是以关注便捷性、高效性,同时又倾向于个性化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客户为主。从在这种状况下,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一是会有所调整,二是客户数量被互联网金融抢夺走不少,因此商业银行以柜面服务为主的模式不再适合现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客户群体,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四)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挑战 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收入主要是存贷利差,近年来中间业务收入比例逐渐加重。而随着第三方支付和P2P模式的崛起,商业银行以前所凭借的成本优势在互联网金融近乎零成本的情况下已经不复存在。互联网金融大举进军商业银行贷款和中间业务领域,蚕食商业银行收入,颠覆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其一,网络借贷影响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目前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网络小额货款公司快速发展,有可能分流部分银行机构的中小微客户,对致力于中小微信货业务的中小银行形成一定的竟争压力。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深化,大公司可能也会更加依赖网络,银行的利差收入来源将受到严重影响。其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牌照后,得以参与互联网及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业务支付环节,会对银行中介业务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五)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 1、服务模式函待完善 商业银行以传统的柜面服务为载体,以顾客账户为核心,以手工作业为标志的服务模式,随着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一成不变的惰性已经日渐显露,导致运作模式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核心技术脱轨,不能灵活地为客户提供产品,而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所有创新无一不是为更加方便地为客户而服务,银行恰恰欠缺这种接地气的姿态,原有服务模式亟待完善。 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待创新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竞争逐年加大,商业银行虽然也加强了小微企业融资力度,但是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上也没有方法根据各中小企业各自的情况进行风险分散、多样化的处理,导致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客户大量流失。而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贷款却展现出了极大的竞争力。例如阿里小贷的竞争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整合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三家电商平台所共享的数据,再进行相关的云计算,将客户群体的网络行为、网络信用等应用到小额贷款中。阿里小贷通利用互联网进行“场景式”的审批,极大地降低了寻找优质企业客户的成本和减少了不必要风险。而且,借助网络平台,阿里小贷的贷款审批速度不断提升。商业银行要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待创新,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 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模式。互联网金融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服务和功能领域取更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为用户使用金融服务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互联网金融新的业务模式、新的技术平台、新的体制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冲击,加快了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步伐,银行应该正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快捷有效的转型道路。 (一)商业银行竞争优势 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形成冲击,但是,互联网金融也有管理弱、风险大等缺点,而商业银行则具有资本雄厚、客户资源丰富、风控体系完善、物理网点广泛等可利用的传统优势。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把握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机遇,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的基础上,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持续发展。 1、雄厚的资产实力,信用度高 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经营发展,已经积累了雄厚的资产,总资产由2003年的28万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194.17万亿元,而且商业银行信用度很高,在人们心中有极高的美誉。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相比,违约成本低,容易引发恶意骗贷、捐款跑路等风险问题。 2、客户资源丰富 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运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客户忠诚度高。商业银行不但与大型企业客户建立长期而全面的关系,而且在近年来,加紧推广电子银行和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线上客户数量显著增长,这都是互联网金融无法比拟的。 3、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面对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等构成的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在日趋严格的外部监管约束与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推动下,形成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而互联网金融还没有进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银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制。 4、行业规范化程度更高 商业银行受到银监会的严格监管,行业准入门槛高,业务监管严格,行业规范化程度高。而互联网金融还没有足够的监管和法律约束,准入门槛低,缺乏行业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这方面与商业银行相差甚远。 (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延伸;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最大的影响来自于促使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和金融脱媒。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居安思危,深刻认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转变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与金融创新,积极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 1、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属互联网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历史底蕴深厚、资金实力雄厚、政策资源丰富,一直是人们依赖的服务对象和市场各方广泛接受的合作对象。商业银行拥有在结算信贷咨询等领域的优势和巨大的银行卡资源、分布广泛的物理网点、数以亿计的客户群体,所以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属互联网金融产品。当前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处于不规范状态,在众多平台出现违法跑路等形势下,依托于商业银行开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值得人们信赖。传统银行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和业务结构,升级变革,致力打破现有金融发展模式,发展特色互联网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银行通过对资金和交易对手的管理,为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支付业务的同时,还融入理财、订单管理、甚至账务处理功能。 2、提升科技水平,强化网络安全,重视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 商业银行要树立“科技兴行”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夯实发展基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各项经营环节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决定商业银行竞争优势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具备技术系统的研发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一方面,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强劲的技术优势压迫下,需要增加高科技力量的投入,加大对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进一步完善应急事件处理机制以及金融信息保密机制,提升金融信息系统的预警、应急处理以及自我恢复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在技术层面的风险,以保障金融业务能够持久、健康、稳定地运行。 大数据推进了互联网化战略,商业银行要重视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其一,打造大数据平台。一方面各银行要积极与社交网络、电商、电信等大数据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建立数据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全面梳理、整合客户各类信息,将金融服务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移动网络等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各银行也可考虑自行打造大数据平台,以便牢牢掌握核心话语权。其二,积极建设大数据数据库。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通过数据仓库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全方位调整管理模式、产品结构、营销模式、信息战略,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成本绩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实现多系统数据的业务逻辑整合,形成全行级客户、产品等主题数据,促进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的推进。 3、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参与度,提高服务水平 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公司可以在客户免费体验中获得客户的满意度,从而能更有针对性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新的金融模式凭借其网络平台的便捷优势,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以及方便快捷的操作流程,使其能迅速有效地获取客户信息,这些优势给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客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客户资源流失的威胁。商业银行若想在互联网金融竟争的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着重考虑客户体验,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优化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改善业务流程等,同时加快转变服务意识,改革原有的推销式经营模式。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在移动网络的客户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服务,使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另外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不仅要摆脱商业银行传统部门限制,全面分析客户存贷款、汇款转账、支付结算等各类数据信息,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线下面对面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时,还要充分运用公司网站、社交平台、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等网络平台进行网络销售,通过与客户之间的直接交流,及时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参与度,加强服务水平。 4、整合传统业务和网上业务 要从经营方式上谋变,深度拓展服务渠道,实现物理营销渠道和互联网虚拟营销渠道的有机结合。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从以往前后台分离、集约化管理模式中跳出来,逐步转向一体化运营,将客户营销、产品定制、风险管控、财务处理等集中到技术层面统一设计。银行应仔细筹划布局,使得物理银行与互联网银行能更好整合、良性并行。同时还要从业务体系上谋变,互联网上聚集了各种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超市”,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能力促使它能较快切入到某一具体金融领域,但由于经验匮乏,使其短期内还不能与各类金融产品交叉组合。互联网的这种短板恰恰是银行业长久以来积累的业务优势。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创新,将现有业务与在线金融中心、移动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平台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以最终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实现“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最终实现传统业务和网上业务的融合。 5、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风险控制是金融永恒的主题,互联网企业向金融渗透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对风险控制的把控。虽然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银行业务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处于不规范化发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也很明显,如技术和市场变化很快、商业模式不稳定,网络不安全,系统不稳定等。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成长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系统,对风险的识别、衡量与控制都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自身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保证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进行转型和创新的基木保障。 6、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应懂得与竞争对手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关系,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发更加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金融产品与便捷的支付工具,在竞争发展中取得共赢,而不是采用恶意竞争的方式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排挤或者在竞争中选择逃避。一方面, 实现客户资源信息共享。互联网企业通过第三方支付、P2P等平台获取丰富的客户资源信息,而商业银行因为其多年的经营,累积了很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信息。双方应增加资源共享的力度、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交叉销售。另一方面,共同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由于中小企业融资较大型企业更难,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融资愿意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而银行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获得更多的利差收益。商业银行应积极寻求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通过借助其累积的大量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优势,共同打造在线融资平台,提供中小企业在线融资服务,有效发掘新的客户群,从而提升经营收益。 7、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科技属性和金融属性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目前商业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一般是纯经济金融专业或纯计算机专业,特别缺乏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熟悉银行业务运行和管理决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商业银行既要在员工招聘时对于复合型人才有所偏重,也要在工作中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科技知识培训以及科技专业人才的金融业务培训,大力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互联网工具运用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身的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既懂网络程序设计和网络运用,又懂金融业务知识和金融管理,还能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开展市场营销,具备引导客户、培育客户和留住客户工作能力的人才队伍,使商业银行永葆发展的活力。 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突起已逐渐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提醒商业银行不可轻视互联网的力量.商业银行不得不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以客户为中心,吸收更多的客户资源,不断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赢;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永葆商业银行发展的活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技竞争优势争取等方面着手,使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能够互惠发展。 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衡兵老师在各方面认真指导我,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周慧.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青海金融,2013,12:4-6.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3]余淙.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3:93-95. [4]徐晶梦.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思考[J].商,2014,4:128-129. [5]章连标,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10: 31-33. [6]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7]陆岷峰,刘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J].南方金融,2014,01:5-15. [8]白金枝.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金融 背景 商业银行 发展 策略 研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