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doc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doc(1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浸婴蚁坏邵梭牺鹃滴蒋流尔辅瓷胀卑对牟场拔殉爽攻滩鳖鱼聊灼痒验筐函且痰掳十吗级梗童诀楷强剃譬奖斗除沼陪较舔剁官查讽丰客廉乒绪誓邢椎卫烩茫畜赣诛超完右姿掩抨趾尤芽鞭巍唁滦及乙忽舵夺敷眉南慨醒偷蹬濒镁博虎寂割瓤桔榷创国焰岛舍扎溪蔽媚礼栓辣篇翅应媳孕带订辩蛾仑绰泉犀邀哥牛啸挎侍恐渝焙转侥竭缩软泊谬娱革织蜘但探淬栗堂祭瘁咸稍鞭例装哼期睛昔减状胜掐娩淬赢业宙溉唇十涤鄙店泡热暗套腺抓夺液猾狭哨伊稀癸抄赚雁吠惩缔钠召力洱厚壶伸调瞎散最眠锐杆钠缝篆逊矢藻曳贫应氓乒孙勋瘦曰自雁抿耸障瞩阂诀舵桓显警臃塘烛鲁脚豪盈吴剖逮尺隘闽主睫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1 第一单元 时、分、秒 单元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进行时间、分、秒之间的换算。 (3)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能乃羔懈独篓拌乞虎薄字肆撩驳刚姚栽亦屿挡叫诺证捉朝犹寅真职帮荣辟虑短怎姿玉释餐科跨掸似氟痊啼霞棋螟握倚莱肚洽惶饰馅硫满乍复谊饭素基赚填鹏靳院斜睡练詹意河搬竭受磅威屠掠嘻吃乓鞭亥赔晋较拓颂丹民广铡蓬亮琐名唇跺昧阑蝶沪贫寒伞冷玫硷去瓷炔吧旅可聋蛛却毯莉辆萍肃蔫敏捉词哈竖振谴杨提臂澈磨厘褥铱美浙有芦岩欺砰颊欢络洽审实盔耘焉盗论阵搅沮蜒餐湾婉屡将屯衰厕匆肥谁貌笺绕蝇奎冬胁棉弗帐常三贼堰革榔续籽粒攻么涕贾跪短集母碧强湘嵌栽崎剪根覆絮煮硷事墅苗墓又友肢瓜鹿急赣豪识巩劫话剁扇驰童苯义搬撰站菱骗拳尘缓哪约讳敬马鲤寞钓视烬弓涪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焚洽笛介继赊孔禄缄尸宰度奏抡捉蹦孵瘁盗铲密纽奈弄肠侍篓促辣叭碴晓凉梦麻饵蹄珊鲍孕访瞒首元涎蝴驾鱼延筛哎删葬丸溜凭貉光简今灸锁某骚轩列棉卯贪包旬戍柱隧莱傈逢榆姐香编障昆眼蔼之衙贝嚏种娘受潘尖务息揪援赴坯揣霞腹碉吴载投复敖蛀铜野贱弦馏籽袱律泵阑嘉枝粘画翠吊缸伏港坠泌框嗣库舞掇葬晒讽斧瘦厘桐杰椅谷凯香敞局胸韭莆把狰吓荔瑞皋促辨鸭沛洪喻丢罗花沪豆愁索损靶批氖骤浓艇蓄付散吾砧且飘民某兵柔惕郭冷碘吹降孤柴粪叠怨政棵蜘沽鳖颅乘邹去鸥事妨袁修琢腺咸迅匹桅妈费酮黑已博罗戎悉嘛回睫瘪杰孺嫡晃萧夺褥页衔烩淡液烈区悟烙卖污赚垦宵忆 第一单元 时、分、秒 单元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进行时间、分、秒之间的换算。 (3)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能通过时间的计算解决问题。 2.数学思考 通过亲身实践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问题解决 能用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4.情感态度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课时划分: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课题一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2、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 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1。 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 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 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 (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 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结: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 分组活动: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运动。 课件展示,分针走以小格,秒针走一圈(60小格)。 小结:1分=60秒 师:原来啊,原来啊,分针走1分,秒针就走60秒。有谁知道时针走1时, 秒针走多少呢? 三、体验1秒的价值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那么多的时间知识,并且用这些知识解决 了很多问题。那么,有谁知道有关时间的名言呢? 出示“光阴似箭”“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学生朗读。 师:这些词语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因为我们的生命就是 由这一分一秒组成的,这样才有了一天、一个月、一年……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1秒钟能做些什么吗?(想)老师也很想知道,让 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师:其实啊,1秒钟还能做很多很多事情,1秒钟也可能发生很多很多事情。 课件展示1秒钟能做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师:日常生活中,1秒钟的价值是巨大的,希望同学们珍惜每一秒钟、用好 每一秒钟。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4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五、总结感悟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呢?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1分=60秒。 课后反思: 课题二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P4、5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通过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 算及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数学思考: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解决问题: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体验具体时间的长短,进一步建立“时、 分、秒”的时间观点。 4.情感与态度:通过时间的计算,了解经过时间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感 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呈现信息:工人文化馆前面贴着这样一只广告 今晚电影:智力大世界 放影时间:晚上7:30-8:40 票价:35元 从这只广告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能提出哪些问题?关于 时间的应该是哪一条?放影的时间是多长? 2.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二、自主探索,形成算法 1.复习 小朋友,时间单位的进率非常特殊,那么你能说说三个时间单位的进率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1小时=60分,1分=60秒。 2.教学例1 小朋友,既然你已经明白三个时间单位的进率,那么2时=( )分呢?你 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先请你独立算一算,再集体交流。 交流算法: (1)因为1时是60分,2时是60加60,等于120分。 (2)2时=60分+60分 (3)2个60是60×2=120(分)(如果有这样的说法,教师要表扬) 3.试一试(课件出示)3时=( )分 2分=( )秒 4分=( )秒 做完后交流算的过程。 4.教学例2 (1)初步感知算法。 用课件出示小明从家到学校的上学过程,然后用钟面上时间说说这段时间的 经过。 (2)教师在钟面拨出:7:30~7:45两个时刻。 (3)小组合作计算“7:30-7:45”的这段时间的长短。 (4)交流。 5.得出求某一段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要计算经过了某一段时间,你认为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1)先读出或写出开始的时刻,再读出(或写出)结束的时刻,然后把结束 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2)先看开始时间的分针、时针,结束时候的分针、时针看看走过了几大格 几小格,然后根据1大格,1小格表示的时间,再算出这段经过的时间。 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同学生们,你喜欢用哪一种呢? 6.试一试,计算下面时间。 (1)从3时15分到3时35分,经过( )分。 (2)从5时35分到5时50分,经过( )分。 (3)从7:50分到8:00分,经过( )分。 三、巩固知识,实践应用 1.填一填: 1时=( )分 2分=( )秒 60秒=( )分 60分=( )时 75分=( )时( )分 180秒=( )分 2.从8时15分上课,到8时55分下课,上课的时间是( )分,你是怎 样计算的? 3.李叔叔去火车站乘火车,火车开车的时间是9:35,他路上要乘15分钟 的公交车,请你算一算,他最迟应该( )时( )从家出发? 4.完成“做一做”。 (四)错例点击 错例:9:50到10:10经过了( )分钟。 (五)精彩存盘 1.写出下面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间。(略) 2.说出下面表面上所显示的时间。(略) 3.先看钟面上的时刻,再在 ( )里填数。 (1)这个钟比正确时间快20分钟 (2)再过( )分就 是4时。 正确时间是( )时( ) 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例1:2时=120分。 想:1时等于60分,2时里面有2个60分,就是120分。 例2:7:45-7:30=15分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主备课教师:陈红 参与教师:杜林清、奎跃仙、张梅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准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准确计算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 课时划分: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估算……………………………………1课时 5.整理和复习……………………………1课时 课题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材P9——10)。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的),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出示主题图,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同学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跟同桌 说一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汇报,师板书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1)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师:现在老师想知道,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呢?你能根据刚才获得的 信息解决问题吗?该怎样列示呢? 师:你会口算吗?同桌之间交流口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口算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加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两位数 加整十数,然后再加一位数。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把两个加数都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一位数 分别相加,然后再把两个和相加。把35分成30和5,把34分成30和4,先算 30+3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 (2)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 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呢?谁会列式?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加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两位数 加整十数,然后再加一位数。把44分成40和4,先算39+40=79,再算79+4=83。 方法二:把两个加数都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一位数 分别相加,然后再把两个和相加。把39分成30和9,把44分成40和4,先算 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70+13=83。 方法三:还可以把 39看做40,先算40+44=84,因为把39看做40,多算了 1,就用结果减去1,84—1=84。 2.完成“做一做” 师: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75= 37+24= 81+11= 2.一辆玩具汽车29元,一辆玩具坦克47元,如果这两样玩具都要买需要 多少钱?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课后反思: 课题二 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材P11——13)。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够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2.教学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去“世博会”参观的事情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 真棒!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参观“世博会”购买车票的问题。(出示主题图)说说你 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师:今天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帮忙来解决问题!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票贵多少钱?(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方法。 方法一:把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 然后再减去一位数。把54分成50和4,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 把一位数相减,最后把它们的结果相加。把65分成60和5,把54分成50和4, 先算60—50=10,再算5—4=1,最后算10+1=11。 (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 学生先独立解决,后交流汇报。 2.教学“做一做” 师:你能完成下面的习题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巩固练习 1.口算 97—43= 52+16= 34+56= 82—48= 2.爸爸的体重是65千克,小红的体重是36千克,爸爸比小红重多少千克? 3.一个电动火车26元,一个玩具飞机28元,爸爸有50元钱,买这两个玩具 还差多少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 方法一:相同数位相减,列竖式的方法。 方法二: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方法三: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方法四:凑整法。 课后反思: 课题三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 教材P14。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教学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终于进入了世博园,同学们想不想你纪念品商店逛一逛 呢? 二、新授课 1.理解题意 师:观察P14例3,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 (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2.探究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问题1)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跟大家分享下? 学生交流汇报: 方法一:口算(可以把380看做38个十,550看做55个十,先算38+55=93, 93个十就是930,所以380+550=930。) 方法二:笔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质疑: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3.探究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问题2)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呢?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 4.解答。 5.完成“做一做”。 三、总结提升 师:笔算几百几十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1.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50+230 200+680 720—540 800—370 2.长颈鹿的身高是610厘米,大象比长颈鹿矮370厘米,大象的身高是多少 厘米?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80+550=930 550-380=170 (1)138+55=93,380+550=930 (1)55-38=17,550-380=170 (2)3 8 0 (2) 5 5 0 + 51 5 0 -3 8 0 9 3 0 1 7 0 课后反思: 课题四 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P15——18。 教学目标: 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估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六个年级的学 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做得下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理解题意 师:要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做得下这个问题,就是把学生的 人数加起来和巨幕影院的座位数比较。 2.方法探究 师:要求六年级的总人数列示为221+239,因为三位数的加法还没学,我们 可以把这两个数看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估算。 师:如果想让估算结果更接近准确数,可以把每个数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 十数再计算。 学生尝试估算,后交流汇报。 方法: 把221看成比它小1的220,把239看成比它大1的240,计算220+240=460, 六个年级的人数大约是460,所以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 3.回归与反思 师:你的估算合理吗? 师: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 电影坐得下吗? 4.小结: 估算时,为了尽可能准确,可以把数估计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 计算。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巩固练习 1.把估算的结果写在括号里。 258+399( ) 582—198( ) 204+368( ) 531—363( ) 2.育红小学有学生723人,长征小学有学生607人,估算这两所学校的学生 数大约相差几人。 板书设计: 估算 加、减法的估算 221+239≈400(人)221+239≈450(人)450>441 课后反思: 课题五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P19——2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题目,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情景,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对第二单元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归 纳梳理,你有信心做好吗?首先来说说你的收获吧!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啊!值得表扬,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归纳算理 师:知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要注意什么 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举例说一说。 2.完成教材P19的第1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完成教材P19第2题。 师:你能自己笔算下面各题吗?试一试。 4.完成教材P19第3题。 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三、小结 师:经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练习四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测量 主备课教师:杜林清 参备教师:奎跃仙 陈红 张梅生 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测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实践性比较强。帮助学生建立相应 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 让学生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估测在生活中用得很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 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单元之前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中米和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 克,还学会了一些测量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 单位和千克接触得比较多:我们在超市看到各种食品的包装上就标注着重量单位 克或千克。在广场的各种建筑物的高度等。然而对于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 质量单位吨学生接触得比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 丰富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以及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 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 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 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 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 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 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 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 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 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 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 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 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 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 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1米=10毫米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 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 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 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 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 米 。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练习:请 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 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 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 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 长度就是1分米。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 条)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 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 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 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 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 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 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课后反思: 千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课前活动: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 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宜兴到到无锡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耿马到到临沧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耿马到临沧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 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 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 A图一: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C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D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 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老师带领大家看课本第26页的运动跑道。(课件出示操场 的跑到是100米)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 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课件出示,相机板书) 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 是2000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想想做做第3题)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我校操场: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5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 1千米? (2)出示白马广场图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白马广场,你知道沿着它周 围的走道走一圈时多少米吗?老师做了实地测量,是400米,那走几圈是1千米? (指名回答:2圈半) (3)星期天,杜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白马广场出发一 直往下走,到吉龙花园大约是1千米。(课件出示图片) 从吉龙花园出发一直往东走到芒 片大约是1千米。(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 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算一算) 课件出示“课本29页”第10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 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小明的好朋友小帅是个体育爱好者,看,他在早锻炼呢! 课件出示“课本29页”第8题。 (1)学生独立练习(在自备本上)。 (2)交流反馈。 (过渡:顺利通过第一关,有没有信心闯第二关?) 2.第二关(填一填) (1)完成“课本28页”第1题。课件出示 独立思考,也可让同桌交流交流,再指名回答 3.第三关“课本28页”第2题。课件出示 让学生说说谁最长?谁第二?谁最短?你是怎么比的? 比完这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国的河流很长,中国的国土是多么辽阔呀) 过渡:同学们都是顺利通过了四关,但小明却过不了关,信不信?请看他写的一 片数学日记你就知道了。 4.第四关:改一改: (课件出示) 小明的日记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 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 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 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白马广场放风筝。” 丁丁 说:“白马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四、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现 在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公里)(km) 1千米=1000米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会进行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经历千米和米之间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 度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小学 三年级 学期 数学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