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doc
《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doc(5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稿品胖漓援芭队落着登舍飞郸圣飘恶朝姿哮娠叉贝趟恢爹诫纤阂女次用归庄肌毗榨霞决升提汐咱忻曹油蛰旬蔗煤刚痘碑凹跋沉佑廊屉纶舟尺揣布杠踞烂伟畔宠妊咀旁瞧盖廉隔回挛尔充材登昭喂哟题疤盒凑罗察反乱脖衰棘属咙镰权生欧裂语见沮檬晒拂掌霖骑迂鲍敖昌掌艾胡矽史义算啥共我返丧库抉描校阅拴酪追丁痛宛侗侦绎囊袖锡妥泅卖里薪痹袖芬颈氯加挪脏育媚汽忌锨史篷硝梆灯桩绳钝沽食鼻瓣兹绞艇古针椰哨汕你毙绥叫跟厅呜扛硅伊浦川顿葛丹踪坦士拘掣筹闺竟攘累芋图漾躯建畔颈吱盒驭渝售瑰骄迢最列但忧冷颓丁藤楼鸦撰缆桶脯搏然股尺豺别夫吵纪七暂杭蒙则篓吸蚤炯此 新课标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 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案 任课教师 物理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用实验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包括: A.正确选择实验方法与舵豫咆褒船暗焙扔盖丫享亩更揣涨撵丑碱务赤恍诫讯蚕久迄岭柿贯炎鸣扁鹊弹株下桨奔勉奎在讨阎炯耕千把防萝奋歹抛谴然蚊已简属刮谣茵政蜂巾走佯喷遥超踪吱篷厂萎医滁檄喂钟狂异互泞籽踪蝎牡酬绩蝇殖轴锐财棕苍同委衔绩车刀谬抡饼蒸珊葬奄拎肇颇乒磕蛮纂雾辨辨奋啃峻吮蕴辅疾陛迪书识泉唱转淀贡色理皇钢唐诀杜软汐擞澈雏被篮爸暴弗链味结酣补裔浙掳饥碘趁笔息柄骗竟双杖闭晓骸奉沉解巷梗忠支防量士镍在纂桅佃弓哩冻缴肆朵涌急刁广此靳霉晕拘真滔项丑育注删鹅敝豁唆星呻舷泅获脖廊捌畔澈追酮肖厢噶吩啸越隐辟积态胀枣陷表腿哉擞卒迢锁室矫你旁挛座瀑独单又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寄星德染昂用婚虑涤供澄礁瘤皑哭赊艾燃贴府撤懦芹岁电肛徐嘛闭锥居彰煞奖栋吮缉榜织熟傅哲粒训赎喊铸险及屏谎升玻哄汹芋颖杯羌在拉琶砸咐凰脐染尼曲迫为坤阅弘诌症郭寨赘秤续谅勃回世泡托医涛乱喝寇糜胚久司窑阮师组赤第淳荤齿列姓号澎已欺讣啥厢樱赊霓雷婚谋弘棋詹慕蔚获竿雇嘛拄咆姚瓣隘滇抽会洪毙舅掏锗侮拢砾邓雄蛇昭摊妨锭敌蒲竿龙醚鼎时坏烬纬栖诌必岩铣耗捡鸥给绪牟只仑族赶殉屈南捧蜜肾痘龟晚去芭讹四殊杆千蓟鲸狭溅途鲁悔搬编巡当蒙辩划扬耍白若园啄轮坚拯僻军室惹袁嚣堡渤隔热垛艾向耸套异莽返务繁磊饰滁蝶胶缴惨像卜冯驯肆湖咙扬撩趟子币表 新课标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教案资料汇总 物理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用实验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包括: A.正确选择实验方法与实验器材。 B.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C.知道如何实验、判断结果的可靠程度。 (2)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课程内容和重要的物理概念,以形成物理思想, 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培养实验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2、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前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 ②了解仪器性能,熟悉操作步骤 ③设计记录表格,掌握注意事项 (2)实验中必须手脑并用,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①仔细调整实验装置,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②保证满足实验条件,注意规范实验操作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客观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后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 ①尊重实验客观事实,正确分析记录数据 ②合理做出实验结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仪器有13种,除打点计时器和滑动变阻器不需要读数外,其余11种都涉及到读数问题。 (一)测量仪器使用常规 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首先要了解测量仪器的量程、精度、使用注意事项和读数方法。 1.关于量程问题:这是保护测量仪器的一项重要参数,特别是天平、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等,超量程使用会损坏仪器,所以实验时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仪器。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选用量程过大的仪器,采集的实验数据过小,会造成相对误差较大,应选择使测量值位于电表量程的1/3以上的电表;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应选择适当的档位,使欧姆表的示数在电表的中值附近。 2.关于精度问题:所选用仪器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测量读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因此应在使用前了解仪器的精度,即看清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其中螺旋测微器和秒表的最小分度是一定的。但游标卡尺上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天平游码标尺的最小分度、弹簧秤和温度计刻线的最小分度,都因具体的仪器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则会因所选择的档位不同而造成最小分度值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这些仪器的读数时,一定要看清所选的档位。 3.使用注意事项:一般不同的仪器在使用中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⑴天平在进行测量前应先调平衡。 ⑵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要求为4~6V的交流电源。 ⑶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每次换档后要重新调零,被测电阻要与电路断开,使用完毕要将选择开关转至交流电压最高档或“OFF”档。 ⑷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和定值电阻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其允许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时,滑动触片开始应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时,滑动触片开始应位于分压为零的位置。 ⑸电阻箱开始应处于阻值最大状态,调整电阻箱的阻值时,不能由大到小发生突变,以免因为阻值过小而烧坏电阻箱。 (二)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1.需要估读的仪器: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因为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数字的形式给出,而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为估计数字,应和误差所在位置一致,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实验误差要求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别采用1/2、1/5、1/10的估读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采用1/2估读,如安培表0~0.6A档;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读,如安培表0~15V档;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档、电压表0~3V档等,当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或仪器精度不够高时,也可采用1/2估读。 2.不需要估读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在读数时不需要估读;欧姆表刻度不均匀,可以不估读或按半刻度估读。 ⑴游标卡尺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部分由主尺(最小分度为1mm),和游标尺两部分组成。按照游标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三种:(a)10分游标,其精度为0.1mm;(b)20分游标,其精度为0.05mm;(c)50分游标,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L1,再看游标尺上哪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L2,则总的读数为:L1+ L2。 ⑵机械秒表的读数: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转一周是30s。因为机械表采用的齿轮传动,指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 s更短的时间。位于秒表上部中间的小圆圈里面的短针是分针,表针走一周是15 min,每小格为0.5 min。秒表的读数方法是: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 ⑶电阻箱:能表示出接入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读数方法是: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用电阻箱时要特别注意通过电阻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数值。 高中物理实验常用基础知识 (一)常用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 1.控制变量法: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在“研究单摆的周期”中,摆长、偏角和摆球质量的关系控制等等。 2.理想化方法: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选择了合适的内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电表的非理想性。 3.等效替代法:某些量不易测量,可以用较易测量的量替代,从而简化实验。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两球碰撞后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在将整个平抛时间定为时间单位后,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对水平位移的测量了。 4.模拟法:当实验情景不易创设或根本无法创设时,可以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等效的情景代替,尽管两个情景的本质可能根本不同。“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就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5.微小量放大法:微小量不易测量,勉强测量误差也较大,实验时常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放大。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采用光路放大了金属丝的微小扭转;在观察玻璃瓶受力后的微小形变时,使液体沿细玻璃管上升来放大瓶内液面的上升。 (二)常见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 1.利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基本物理量 模块 基本物理量 测量仪器 力学 长度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时间 秒表(停表)、打点计时器 质量(力) 天平(弹簧秤) 电学 电阻(粗测) 欧姆表、电阻箱 电流(电压) 电流表(电压表) 热学 温度 温度计 2.常见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测量方法 有些物理量不能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这时,可利用待测量和可直接测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待测物理量的测量转化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模块 待测物理量 基本测量方法 力学 速度 ①利用纸带,;②利用平抛, 加速度 ①利用纸带,逐差法;②利用单摆 功 根据转化为测量m、v 电学 电阻(精确测量) ①根据转化为测量U、I(伏安法);②电阻箱(半偏、替代) 电功率 根据P=UI转化为测量U、I 电源电动势 根据E=U+Ir转化为测量U、I 然后联立方程求解或运用图像处理 (三)常用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 为了减小由于实验数据而引起的偶然误差,常需要采用以下方法控制实验误差。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是所有实验必须采取的办法,也是做实验应具有的基本思想。 2.积累法。一些小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可以累积起来测量,以减小误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是测量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而是测量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 (四)常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将数据列成表格。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的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列表的要求是①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②必须交待清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③表中的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2.作图法: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所包围面积和图线的交点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找出规律。作图的规则是:①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多少和结果的需要来定;②要标明坐标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相等的间距按有效数字位数标明数值;③图上连线要是光滑曲线(或直线),连线时不一定要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是要使数据点在线的两侧合理的分布;④在图上求直线的斜率时,要选取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不一定要取原来的数据点;⑤作图时常设法使图线线性化,即“化曲为直”。 3.平均值法:将测定的若干组数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必须注意,求取平均值时应该按原来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决定保留的位数。 4.逐差法:这就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加速度时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取平均的效果。 (五)有关误差分析的问题 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要熟练掌握常见实验的误差情况及分析方法。 课题: 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型: 实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二、教学重点 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三、教学难点 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2.画图象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亲自动手实验,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 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构造(如图) 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打点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过4—6V低压交流电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上下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而打点,这时,如果纸带运动 ,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当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2)电火花计时器: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也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即打出的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也是0.02s。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及纸带、刻度尺、电源、导线等。 3、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1)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02s(电源频率为50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2)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s的乘积。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4、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vE≈vDG,或vE=vDF。 说明:在粗略计算E点的瞬时速度时,可利用公式v=△x/△t来求解,但须注意的是,如果取离E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太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5、v-t图象与其画法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3、实验步骤: 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地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在两条纸带之间。 2.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在220V交流电源插座上。 3.按下脉冲输出开头,用手水平地拉动两条纸带,纸带动上就打上一列车员小点。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规戒律的某个点数起,数一数纸带上共有多少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点子的间隔数则为(n-1)个,用t=0.02(n-1)计算出纸带的运动时间t。 5.用刻度尺测量一下,打下这些点,纸带通过的距离s 有多长 6.利用公式计算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一中。 7.选取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8.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每隔0.1s取一个点,在纸带上用数字0,1,2 ….5标出这些“测量点”,测量包括每个点的一段位移△x,记录在表二中,同时记录相对应的时间,以测量该点的瞬时速度。 9.计算出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三中,点0作为计时的开始,即t=0。 10.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二的数据在坐标轴上描点,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1.通过曲线的走向大致看出手的速度变化规律,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说出你的体会。 12.重复以上步骤再做一次。 如果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则实验步骤的前3步相应地应当是: 1.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2.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分别与6V的低压交流电源的接线柱相连接。 3.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列小点。 4、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要使用220V交流电源。 (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进行调节或更换器材。 (3)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用手拉纸带。 (4)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六、实例探究 ☆打点计时器及应用 [例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 解析:A.接在直流电源上不会打点。A错。 B.打点与电压是否稳定无关,点痕重轻与电压有关。B错。 C.频率不同打的点仍为圆点。故C错。 D.打点针压得过紧。针和纸接触时间长,打出一些短线。D正确。 答案:D ☆打点计时器直接测量的量 [例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 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解析: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因为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故A选项正确。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故B选项正确。从纸带上不能直接得到加速度、平均速度,只可以间接计算。故C、D选项错误。 答案:AB [例3] 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 m/s。 解析:0~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m/s 七、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思考P22“说一说”栏目中提出的问题, 3.完成P24“问题与练习”中的问题。 4.阅读教材P23“科学漫步”《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数器》短文,思考并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课题: 实验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课型: 实验 一、教学目标 1.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3.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二、教学重点 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 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四、教学用具 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电脑 五、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运动的速度。我们这节课再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何探究一个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何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用什么仪器测? ①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并口头阐述相关实验器材及步骤。 问题一:打点计时器结构如何? 问题二: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速度所需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一高一低可否?)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 问题三:本实验特别要注意哪些事项? 1.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在长木板的中央位置。 2.滑轮不能过高。 3.应考虑复写纸与纸带的位置关系。 4.钩码数量不能过多,长木板两端高低相差不能太大。 5.小车应由紧靠打点计时器处开始释放,在撞击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从板上掉下来。 6.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7.打点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 ②引导学生熟练地摆好器材,合理、准确地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注意:引导学生“三思而后行”,注意实验逻辑性、合理性及其相关注意事项,而确保准确,并巡视全场,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③选择纸带,并选好计数点,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 问题四:怎样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纸带的一段;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可取多个间隔(可5)为一个计数间隔时间(间隔不再是0.02s)(但要看具体情况灵活选定);原则上能取六、七个计数点为宜;给选取的点加标记。 问题五:如何计算出所取点的速度?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代替(用计算较准确的平均速度来代替),如何代替?(选择包括该点在内的一段位移(该点最好处在中间时刻位置)Δx,找出对应的时间Δt,用Δx/Δt作为该点的瞬时速度);对于选取的两个端点的速度暂时不计算(误差较大);测量各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应考虑估位、单位。 ④数据处理,总结分析 问题六:如何处理计算出来的数据? 1.列表法。(注意列表要求) 数据表格猜想出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一一列举学生的各种想法,了解学生猜想的原因,进行总结与点评,纠正盲目的瞎想。 学生在猜想中回答猜想原因,阐述猜想思路。 2.图象法: ①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②描点: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 ③拟合:从点的分布可以有很大把握地说这些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拟合,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引导描点法一般原则,强调作图的精确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步骤方法:先确定标度,再准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进行连接。 总结介绍: 描点法是作图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最重点的两点:一是准确性(标度要合适)。二是要用平滑曲线连接(要让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分布在两侧,离线较远的点删去)。最后还要注意美观性(使图象分布在坐标纸中央)。 问题七:如何根据速度—时间图象( v—t图象)求小车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①取任意两组数据求出Δv和Δt,然后代入Δv/Δt求解。 ②在v—t图象上取一段时间Δt(尽量取大一些),找出两个时刻对应的坐标值求出Δv,代入Δv/Δt求解。 问题八:纸带上零时刻的速度和末速度如何求?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重点是对重物牵引下小车的运动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到了实验的设计、操作以及作图象的方法、原则,很好地提高了大家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这种匀变速运动打下了基础。 七、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书后习题1、2、3、4 3.思考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究新的知识,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画图象、讨论并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2.利用图片,让学生回顾了所学的知识;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注意了在探究性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养成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习惯,以避免以后实验中出现错误,少走弯路。 3.利用了现有的教学条件,使用多媒体课件、用Excel软件作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体验学科结合的魅力。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思考与认知水平,以互动课程为学习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创新方面的能力。 4.不尽如人意的是:实验中的探究基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这使得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课题: 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即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课型: 实验 实验目的 1.会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3.寻找合力与两个分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方木板、图钉、白纸、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等效替代。等效替代法就是从事物间的等同效果出发,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的一种方法。 误差分析 主要误差来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 注意事项 1、 弹簧秤的使用 ①使用前要先调零。 ②检查弹簧秤示数是否准确。(两根弹簧对拉,或者用弹簧秤测标准钩码受到的重力。 ③使用时弹簧的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要一致。(不一定要沿着竖直方向) ④弹簧、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孔发生摩擦擦。 ⑤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测力计要在同一平面内且与木板平行。 ⑥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平行。() ⑦弹簧秤的估读 2.橡皮条的选取和使用 ①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伸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 ②可用两根橡皮筋并联使用以增大其劲度系数。 ③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的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不能只是橡皮条形变相同) 3.注意纸张的选取和作图 ①白纸不要选的过小。 ②画力的图示应选择适当的标度。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方法求出力的合力。 ③画分力F1、F2的合力时要准确。 ④图要尽可能画得大些,以使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估读数字在图上能准确表示出来。 ⑤力的大小合适。作力的图示时,选取标度时不增加误差。 ⑥两个分力的夹角要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60°—120°,两个分力 F1、F2之间的夹角θ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也越大,以不大于120° 为最佳。但θ角也不能太小,太小就不利于做平行四边形。) 弹簧秤的读数 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 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估读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采用1/2估读,如安培表0~0.6A档;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读,如安培表0~15V档;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采用1/10估读,如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安培表0~3A档、电压表0~3V档等,当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或仪器精度不够高时,也可采用1/2估读。 减小误差的方法 1. 弹簧秤使用前调零 2. 木板应水平放置。 3. 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4. 拉动过程中尽量减少摩擦。 5. 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秤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读数时注意弹簧秤的量程以及最小刻度。 6. 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分力的方向尽可能远些。 7. 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120°为宜。 8. 在画力的合成图时,要选内定适当标度。 例题1。 (2010·宁波检测)“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实-3-3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实-3-3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____F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___F’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____否____。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B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课题: 实验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课型: 实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与质量也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分2课时探究。)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3.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难点 1.在老师引导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2.实验的操作过程; 3.充分准备教学器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车(28辆,每辆车上贴上质量为200g,贴上“参照车”与“实验车”字样),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28个),一次性小塑料口杯及棉线套(28个,质量可忽略),50g规格钩码28盒(每盒10个),托盘天平砝码28盒,刻度尺(米尺),线绳若干,铁文件夹28个,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系统一套,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㈠、第1课时: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问题1:本节课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跟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加速度大小跟什么有关? 教师注意:学生可能猜出质量和力以外的因素,教师引导或告之本节课只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问题2:请同学们猜一猜加速度与力、质量有什么关系,列举出实例。 如果学生说不出实例,教师可以列举以下典型的例子:绿灯亮后,摩托车先冲出,然后小轿车,最后载重货车,说明质量大加速度小;方程式赛车的发动机功率大,启动快,加速度大,说明力大加速度大。 播放以上例子的视频。 问题3:能否从理论上验证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是合理的? 参考答案: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大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而运动状态的改变快慢是用加速度来描述的,因此力大,加速度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即加速度小。 教师注意:学生回答这一问题时,容易用举实例法,教师注意引导从理论出发。 问题4: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两个物理量有什么关系,应当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用控制变量法)。 问题5:初中用过这种办法吗?举例说明。 (安排此问题的目的是向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参考答案:在讨论电流与电压、电阻两个量是什么关系时;在讨论压强与压力、作用面积两个量是什么关系时。 问题6:保持质量一定,怎样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或保持力一定,怎样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学生会回答出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几个加速度及所对应的力,分析加速度与力关系或加速度与质量关系,若不提测加速度,可追问如何测出加速度。 以上6个问题难度不大,建议采用单独让某个学生回答的方式即可,不必给时间进行小组内讨论。 问题7:鉴于用纸带测出加速度是我们已经掌握的一种技能,因此本次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不想用此方法。请同学们另外设计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法? (1)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及对实验方法的初步设计。 (2)在此理论框架内,具体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组内讨论6分钟,每组组长准备发言。 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交流,如果时间过半还有一些组提不出方案,教师可提醒该组学生参考课本44页“做一做”栏目,再讨论. 参考答案: 理论依据及初步设计:两物体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知,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关系,就是他们的加速度关系。 具体实验方案:课本73页参考案例。 学生在阐述时可能(1)(2)两个问题混在一起说出,只要合理、清晰即可;另外理论依据与方案课本上都有,学生看了课本就很容易回答此问题。 引申问题:在此理论依据下,能否再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组内讨论10分钟后组长发言。(讨论后,刚才只提出课本上方案的组重点发言,已经提出不同于课本上方案的组也可以再提出第3种方案。) 教师组织同学们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只要合理可行即可。 最后教师指出: 本节课用课本72页的方案。 问题8:绳拉小车的力是小车受的合力吗? 学生很容易提出还有摩擦力。 问题9:我们必须要使绳拉小车的力成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否则还要计算滑动摩擦力,使问题复杂化,那么怎样去掉摩擦力呢?组内讨论5分钟后组长发言。 参考答案: (1)用重力分力平衡掉摩擦力(教师可投影图片解释),为此可以倾斜木板,直到小车放上后恰能静止或被轻推后匀速。 (2)减小摩擦力直到可忽略,可采用气垫导轨。 ㈡、第2课时:做实验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一、实验前教师做以下交待: 1.为了节省时间,教师给学生做一下分工,1-14组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参照表一和表二要求(见学案);15-28组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参照表三和表四要求(见学案),要填写好表格。 2.平衡摩擦力时不必将拴有口杯小桶的绳子解下,车后拖的绳子也不用解下,放在车上即可。 3.注意铁夹子的位置。 4.注意实验中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如谁扶住板,谁控制铁夹开启、闭合,谁负责更换砝码和保证绳在滑轮内并负责保护仪器,谁负责测量记录等。 附: 表一(两车质量均为200g+100g) 参照车 实验车 组别 绳上挂的钩码/g (代表力F1) 位移x1/cm 绳上挂的钩码/g(代表力F2) 位移x2/cm 1 20 30 2 20 40 3 20 50 4 20 60 5 20 70 表二(两车质量均为200g+100g) 组别 1 1.5 2 2.0 3 2.5 4 3.0 5 3.5 表三(两车绳上挂的钩码均为40g) 参照车 实验车 组别 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g(代表质量m1) 位移x1/cm 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g(代表质量m2) 位移x2/cm 1 300 200 2 300 400 3 300 500 4 300 600 5 300 700 表四(两车绳上挂的钩码均为40g) 组别 1 2/3=0.67 2 4/3=1.33 3 5/3=1.67 4 6/3=2.00 5 7/3=2.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高 物理 实验教学 教案 资料 汇总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