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河涌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西山河涌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山河涌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9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目 录 1 综合说明 1 1.1概述 1 1.2水文 6 1.3工程地质 11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6 1.5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5 1.6施工组织设计 31 1.7工程占地 35 1.8环境影响评价 37 1.9水土保持 43 1.10工程管理 46 1.1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47 1.12节能分析 50 1.13工程投资估算 51 1.14经济评价 53 1.15今后工作的建议 56 1.16工程主要特性表 57 2 水文 60 2.1流域概况 60 2.2气象 64 2.3水文基本资料 65 2.4外江洪水 68 2.5排涝区设计洪水 70 2.6施工洪水 84 2.7泥沙 86 2.8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86 3 工程地质 88 3.1概述 88 3.2区域地质概况 88 3.3工程地质条件 90 3.4水文地质条件 96 3.5天然建筑材料 96 3.6结论与建议 96 4 工程任务和规模 99 4.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99 4.2工程任务 106 4.3工程建设规模 107 5 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24 5.1工程等别和标准 124 5.2工程选址 124 5.3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24 5.4工程观测及水力监测 135 6 施工组织设计 137 6.1施工条件 137 6.2天然建筑材料 139 6.3施工导流 139 6.4主体工程施工 141 6.5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 143 6.6施工总进度 145 6.7工程招投标 147 7 工程占地 149 7.1工程占地范围 149 7.2影响实物指标 150 7.3移民安置规划 152 7.4专业设施改、迁建 152 7.5占地补偿估算 152 7.6资金来源和占地拆迁进度 158 8 环境影响评价 160 8.1编制依据 160 8.2环境现状 161 8.3环境影响预测 163 8.4环境保护措施 165 8.5环境管理、监理与监测 167 8.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169 9 水土保持 171 9.1编制依据 171 9.2水土保持现状 172 9.3水土流失预测 173 9.4水土保持防治方案 174 9.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176 9.6水土保持综合评价及结论 177 10 工程管理 178 10.1 管理机构 178 10.2管理办法 178 11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80 11.1工程概况 180 11.2设计依据及原则 180 11.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防护设计 180 11.4安全卫生评价 182 12 节能分析 183 12.1设计依据 183 12.2工程节能设计 184 12.3节能效果综合评价 185 13 工程投资估算 186 13.1编制说明 186 13.2投资估算表 188 14 经济评价 191 14.1概述 191 14.2国民经济评价 192 14.3财务分析 195 14.4综合评价 195 附件: 1、《关于广州市2010-2012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第一批)的复函》(穗发改农[2010]8号)(本册); 2、《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水文水利分析计算专题报告》(另册); 3、《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另册); 4、《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建设用地及拆迁补偿方案》(另册); 5、《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可研设计图纸》(另册); 6、《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可研估算书》(另册); 7、《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可研设计计算书》(另册)。 1 综合说明 1.1概述 1.1.1工程地理位置 西山河涌整治工程位于增城市增江街道办事处西山村,河涌整治起点位于西山涵闸、终点为一环路箱涵下游端,整治段总长约0.9km。增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市境东界惠州市博罗县,西连广州市白云、黄埔两区,南隔东江与东莞市相望,北接龙门县、从化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13°22′~114°03′,北纬23°02′~23°34′,版图略呈五边形,南北长60km,东西宽50km,市政府所在地为荔城街道办事处。增江街道办事处位于增城市东部,东与惠州市博罗县接壤,西隔增江与荔城街道办事处相望,属于增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地理位置示意见图1.1-1。 1.1.2区域水利规划成果及批复情况 增城市水利局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实现水利现代化,针对增城市水利设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水资源的供需情况,按照“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治理与开发,开源与节流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近期与远景相结合”的原则,于2001年8月完成了《广东省增城市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书》(1997-2020)。该规划报告书对增城市江河流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规划,在排涝工程规划方面,提出了对现有电排站进行更新改造、扩建增容以及对排涝渠、截洪渠进行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该规划已经增城市人民政府批复。 图1.1-1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2006年,增城市水利局根据穗市长会纪〔2005〕10号文关于“加快推进增城市辖区内河流的堤岸整治工作进程,在工作中注意将河流堤岸整治及城市景观建设与截污治污及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和使用统筹考虑,协同进行”的部署,委托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增城市荔城东区联围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工作,旨在解决流域内防洪、排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规划对东区联围的排涝问题进行了多方案比较,推荐方案安排对原西山排涝泵站、陆村排涝泵站进行扩容改建;对西山涌、陆村涌、沥口涌等进行综合整治。同年底,该规划完成并上报。但由于2006年8月增城市开展全市范围的水系规划工作,为避免与全市的水系规划冲突,增城市水利局未组织专家进行《增城市荔城东区联围防洪排涝规划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技术评审,该规划未得到批复,因此其成果不能作为本次设计的依据。 2007年,增城市水利局为适应增城市新形势发展需要,为把增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点、生活宽裕、环境优美、文明开放大的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市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由广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增城市水系规划报告》、《增城市中心城区水利专题规划》。规划对增江街光辉围、荔城街莲塘围等堤围进行达标加固,对增江街西山排涝泵站、荔城街夏街排涝泵站等进行重建,对增江街西山涌、荔城街罗岗涌等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该2项规划成果广州市水务局进行了技术审查,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该2项规划成果尚未得到批复,因此其成果也不能作为本次设计的依据,仅能作为本次设计参考。 2008年,增城水利局委托广东省水文局广州分局,采用最新的地形和水位资料,重新确定了增江流域水面线计算边界条件及水文组合,编制并出版了《增江中下游干流设计洪潮水面线复核》报告,为增城市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有关参数。广州市水务局以“穗水规划[2008]8号”文《关于增江中下游干流设计洪潮水面线复核报告的批复》对该水面线复核报告进行了批复。 2010年初,广州市水务局组织编制了广州市2010-2012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第一批),根据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市2010-2012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第一批)的复函》(穗发改农[2010]8号),同意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作为2010-2012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1.1.3编制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 (2)《防洪标准》(GB50201-94);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7)《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0)《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1)《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12)《增江中下游干流设计洪潮水面线复核》(2008年); (13)《增城市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增城市西山河涌整治工程测量资料等。 1.1.4编制过程 增城市增江街道办事处于2009年10月对增城市增江街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和西山排涝泵站重建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我公司参与投标并成为中标单位,承担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和西山排涝泵站重建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 随即,我公司迅速成立了测量、勘察和设计项目组,项目组人员首先进行了现场踏勘工作、收集了相关的基础资料、并认真听取了建设单位对于工程现状的建设、运行、管理和拟重建工程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测量组完成了地形测量工作、勘察组完成了地质勘察工作。设计组按照《广州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协调会会议纪要》(穗水会纪[2009]36号)文件开始进行该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在初步设计尚未正式上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11月下发了《印发广州市本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0]83号),该办法规定:市财政投资项目应当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审查初步设计及概算;估算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不含1000万元)的市财政投资项目,仅需编报项目建议书(视同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3000万元以下(不含3000万元)的市财政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合并报批,仅需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小于3000万元;根据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市2010-2012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第一批)的复函》(穗发改农[2010]8号),该项目已列入广州市2010-2012年水利工程规划建设项目,视为已立项。因此,本项目不需编报项目建议书,可直接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以上规定,我公司于2011年4月开始编制西山河涌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历时约6个月,形成本报告供上级有关部门审批。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增城市水务局、增江街道办事处水利管理所、西山排涝泵站管理站等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2水文 1.2.1自然地理概况 增城市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分为中低山谷地、丘陵河谷平原、冲积平原三种类型,各占总面积约三分之一。境内西、北部山丘高程多在100m~500m(珠基,下同)之间;中、南部岗(台)地介于丘陵区与平原区之间,高程多在海拔50m以下,地势平缓;南部东江北岸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面高程多在海拔10m以下,地势低洼。 西山涌是东区联围内的一条主要排水河涌。东区联围位于增江河东岸的增江街道办事处,该堤线总长约7.4km,围内总面积21.89km2。本工程地处增城市增江东岸冲积平原,紧邻增江,西山涌出口位于东区联围1+100桩号处的西山村委旁。西山涌出口以上集雨面积10.89km2,其汇水支流呈叶脉状分布。排涝区内原始地貌为珠江三角洲淤积、冲积平原和低山丘陵,总体地势东高西低,地面高程介于5.5m~252.0m,西南部为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东部为丘陵。 1.2.2水文气象 增江流域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气侯区,受东南亚季风影响很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气温高,湿度大,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无严寒天气,无霜期大于300天,气候特点是炎热多雨,长夏无冬。 距工程所在地最近的气象站为荔城站(增城站)。荔城站于1958年12月设站至今,观测的主要项目有气温、蒸发、降雨、湿度、风向风力等。据该气象站资料统计,工程所在地的主要气象特性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6℃,最高年平均气温22.3℃(1966年),最低年平均气温21.1℃(197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1980年7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9℃(1963年1月15日);夏季4~9月平均气温为27℃。 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14mm。降雨存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降雨年内分配为:4~6月多季风雨,降雨量占全年的46.7%;7~9月多台风雨,降雨量占全年的36.3%; 10~下年3月降雨量占全年的17.0%。增城气象站最大年降雨量为2692mm(1983年),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1.41倍,最小年降雨量为1204mm(1963年),仅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63%。 蒸发: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72.7mm,5~9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70%。 湿度:流域内水汽充沛,湿度较大,平均相对湿度达84%,极端最大相对湿度99%。 风向风力:夏季多吹东南风和偏南风,冬季多吹北风和偏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5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m/s,极端最大风速35.4 m/s。 增江流域主要的水文、水位测站有:新家埔、麒麟咀、香溪、龙门和渡头,以上五站均为国家级水文站,由广东省水文局管理。另外,增江增城市境内还先后设有正果、荔城、初溪、甩洲等水位站。本项目集水区内无实测洪水资料,距离项目区较近的水文站为新家埔站和麒麟咀站,较近的水位站为荔城站和初溪站。 1.2.3设计洪水 本项目集水区内无实测洪水资料,因此本工程的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 1.2.3.1设计暴雨 设计暴雨采用2种方法进行计算,即实测资料法和《查算手册》法。实测资料法采用本流域附近的麒麟咀水文站1954~2009年共56年历年最大1、6、24小时实测系列的暴雨资料进行频率分析,并采用P-Ⅲ型理论频率曲线适线后,求得麒麟咀站最大1、6、24小时的设计暴雨参数。《查算手册》法采用2003年编制颁布的《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中各历时点暴雨均值Ht、变差系数CV值和CS =3.5CV,计算设计点暴雨。经计算,由实测暴雨推求的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和由《查算手册》求得的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相差7.9%~5.0%;最大6小时设计暴雨两者相差10.2%~6.3%;最大1小时设计暴雨两者相差11.2%~7.5%,由实测资料推求的设计暴雨都比由《查算手册》的同频率成果小,因《查算手册》充分考虑了地区综合因素,计算成果较为可靠,应用也比较广泛,偏安全考虑,本次采用由《查算手册》推求的设计点暴雨成果。 由本工程集水面积F可查出各历时的点面换算系数αt,则可求得本排涝区不同频率的最大1小时、6小时和24小时的设计面暴雨值。设计暴雨成果见表1.2-1。 表1.2-1 设计暴雨成果表 类别 时段 最大1 小时 最大6 小时 最大24 小时 暴雨均值Ht(mm) 60 102 147 变差参数Cv 0.4 0.52 0.49 点面换算系数 0.979 0.989 0.998 P=10% Kp 1.56 1.684 1.649 设计面暴雨(mm) 91.63 169.88 241.92 P=5% Kp 1.817 2.03 1.967 设计面暴雨(mm) 106.73 204.78 288.57 1.2.3.2设计洪水 由于西山涌集雨范围内约30%为丘陵山地,根据地形情况初拟2个排水分区方案: 方案一:分区排水,高水高排方案。为减轻平原区河涌排水压力,降低电排工程投资,将山丘区洪水高水高排入增江。由于西山涌集雨范围内的山丘分布在河涌上游,实现高水高排则需在东部山地15m高程处开挖9.36km截洪沟以拦截山水入西山涌后直接排出增江(将西山涌两岸大堤顶加高到12~15m高程,即将现西山涌改造为高排渠)。而西山涌集雨范围内平原地区的涝水可在现西山涌旁开挖2.13km新排渠排除(即开挖一条低排渠)。根据西山涌两岸现状及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将现状西山涌改造为高排渠和新开挖低排渠将涉及大量的征地问题,降低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不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此方案工程投资大,难以实施,故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方案二:通仓排水方案(现状排水方案)。目前涝区已形成山地洪水和平原区涝水一并进入西山涌,由西山水闸和泵站共同排出的排水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符合该区实际,且与增城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相符,该方案对现状西山涌改变较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西山涌排水不适合采用高水高排的分区方案,而西山涌现有的通仓排水方案符合本区实际,因此本次设计按现状排水分区方案进行设计洪水计算。 由于本工程排水区无洪水观测资料,因此采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本工程为河道整治工程,河道出口处集雨面积较小,仅为10.89km2,因此本次设计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法(1988年修订)及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两种方法计算,考虑到《初步设计》中西山涌的远期洪水采用城市水文学法进行计算,并结合增江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发展进程,本次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增加城市水文学法进行对比。 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西山涌出口断面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见表1.2-2。 表1.2-2 西山涌典型断面洪峰流量成果表 断面 说明 集雨 面积(km2) 干流 河长 (km) 坡降 (‰) 经验公式法 (m3/s) 推理公式 (m3/s) 城市水文学 (m3/s) P=5% P=10% P=5% P=10% P=0.5a P=1a P=3a P=5a 西山涌 河口处 10.89 5.86 4.92 80.7 63.4 80.1 61.0 55.5 66.1 82.9 90.7 从表1.2-2可知,经验公式法和推理公式法的计算成果比较接近,相对差最大值仅为3.7%;推理公式法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与城市水文学法的P=1a计算成果接近,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与城市水文学法的P=3a计算成果接近。经验公式法是利用图解试算法及最小二乘法求解,一般适合于广东省流域面积小于10km2的工程,同时经验公式只能得出设计洪峰,无法计算出洪水过程线。而推理公式能较好地反映降雨过程的变化,且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线的推求也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果较为合理,本次设计西山涌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推理公式的计算成果。 1.2.3.3施工洪水 增江荔城段天然情况下枯水期水位较低,但因初溪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导致闸前水位抬高。根据《印发<增江初溪拦河闸坝蓄放水管理规定>的通知》,目前初溪蓄水位为6.00m,本工程出口位于增江初溪水利枢纽上游约8km,根据《广东省增城市增江河水资源综合利用暨初溪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中回水计算成果,该段的水位比闸坝前雍高约0.015m。 因此,本次设计采用6.02m作为外江施工期设计水位。 由于初溪蓄水的影响,西山涌口水位也受增江蓄水位的顶托。如围内西山涌口水位高于增江水位时,可开启西山水闸自排,否则就需开启泵站抽排,近期,西山涌口控制最高水位为5.80m,因此,采用5.80m作为内河施工期设计水位。 由于本排涝区无枯水期实测流量资料,故本工程排涝区枯水期设计洪水流量也由设计暴雨推求。采用类比法推求得到排涝区枯水期P=10%和P=20%的设计洪水见表1.2-3。 表1.2-3 枯水期设计洪水流量成果表 断面名称 设计洪水流量(m3/s) 10~4月 10~3月 11~4月 11~3月 Q10% Q20% Q10% Q20% Q10% Q20% Q10% Q20% 西山涌出口 25.0 21.0 19.4 14.7 22.7 19.5 14.6 11.1 1.3工程地质 1.3.1工程地质勘察经过 为查明工程区范围内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填筑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河涌整治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以及相关岩土参数。依据本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本次工作最初于2010年5月31日进场,并完成了ZK9、ZK10、ZK13、ZK14、ZK16、ZK22钻孔的现场钻探工作,后又于2011年5月18日进场,完成了其余11个钻孔的现场钻探工作,随后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本工程勘察现场钻探实际完成陆上累计总进尺共369.1m。 1.3.2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南部为东莞断凹盆地,由第三系红色砂砾岩组成,上部发育有第四系滨海相沉积层,岩性以砂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淤泥、粉砂质淤泥和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砂岩、砂砾岩、砾岩为主;东北部为加里东构造形成的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岩,主要为片麻石英岩、混合片麻岩等;西北部以燕山中期侵入岩中粒斑状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该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划为华南准地台(一级单元)湘桂赣粤褶皱带(二级单元)粤中坳褶束(三级单元)的中部。本区在地质史上,曾经历过多次的构造运动。其中,燕山运动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而且对形成区域构造格局影响尤为深远。此次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北东向至北北东向的断裂规模宏大,多次大面积的酸性岩浆侵入和喷溢交替出现,以及动力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分布普遍。构造运动形成的大断裂,基本上控制了本地区大地构造格局,其中有些断裂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如罗浮山大断裂(新塘大断裂):正断层,东起罗浮山南麓沿东江北岸向南西西延伸,到庙头又突然转向北西西方向,一直到瘦狗岭。 勘察场地位于我国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亚区,广州—阳江地震带的北段,该区是我国南部内陆与海域交接的重要地震活动区带之一。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相当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1.3.3工程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在场地内揭露地层主要为填筑土、第四系冲积成因(Q4al)的粉质粘土、粘土、泥炭土、粉细砂、中粗砂、砾石、砾砂,残积(Q4el)成因的砂质粘性土及燕山期黑云母石英片岩等,依据现场钻探成果资料,按岩土层的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及工程性质自上而下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表1.3-1,各岩土层的渗透性、基底摩擦系数等地质参数建议值见表1.3-2。 表1.3-1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指 标 岩土层序及名称 承载力 特征值 ƒak (KPa) 压缩 摸量 Es1-2 (MPa) 快 剪 慢 剪 固 结 快 剪 cq (kPa) φq (O) cs (kPa) φs (O) ccq (kPa) φcq (O) ① 填土(粉质粘土) 85 4.17 14.5 13.2 9.6 18.3 7.8 16.2 填筑土(砂土) 100 6.30 0 21.0 ② 粉质粘土 100 5.09 14.7 15.0 10.3 16.8 8.1 18.5 ②-1 泥炭土 70 4.58 4.5 1.8 6.0 18.6 2.3 17.3 ③-1 粉细砂 110 8.0 0 22.5 ③-2 中粗砂 150 11.5 0 25.8 ③-3 砾质粗砂 180 13.6 0 27.2 ④ 淤泥质土 60 3.05 5.5 2.5 4.3 17.8 3.0 15.2 ⑤ 粘土 150 5.07 14.8 13.7 4.5 16.5 12.2 14.8 ⑥-1 粉细砂 120 11.0 0 24.0 ⑥-2 砾砂 200 25.3 0 32.5 ⑥-3 砾石 250 29.5 0 35.0 ⑥-4 砾质粗砂 200 25.3 0 35.0 ⑦ 残积土 180 4.52 8.6 14.3 ⑧-1 全风化黑云母石英片岩 300 ⑧-2 全风化黑云母石英片岩 600 ⑧-3 全风化黑云母石英片岩 2000 表1.3-2 各岩土层渗透性、基底摩擦系数等地质参数建议值表 地基 土层 地基土质类别 渗透破坏形式 允 许 水力比降[J] 渗透系数 (cm/s) 基底摩擦系数(ƒ) 坡高5m内(永久)边坡坡率 ① 填土(砂土) 管 涌 0.10 5.35×10-3 0.35 1∶1.50 填土(粉质粘土) 流 土 0.30 6.30×10-5 0.25 1∶2.00 ② 粉质粘土 流 土 0.42 3.20×10-6 0.30 1∶1.25 ③-1 粉细砂 管 涌 0.12 2.30×10-3 0.40 1∶2.00 ③-2 中粗砂 管 涌 0.10 5.80×10-3 0.42 1∶2.00 ④ 淤泥质土 流 土 0.30 5.20×10-6 0.18 1∶2.00 ⑤ 粘土 流 土 0.45 7.08×10-7 0.30 1∶1.25 1.3.4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在场地内多数钻孔中均见地下水,为潜水类型,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根据本次勘探成果,场地内地下水位埋藏深度为2.40~7.00m,地下水位标高为2.40~6.80m。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河水及增江河流补给。地下水位明显受季节影响,一般雨季水位普遍上升,旱季下降,水位变化幅度约在0.50~1.50m。 根据附近西山排涝泵站工程水质分析结果,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的规定,场地内地表河流水对混凝土具有一般酸性型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干湿交替作用的环境条件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一般酸性型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干湿交替作用的环境条件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1.3.5天然建筑材料 本工程所用天然建筑材料为土料、块石和砼粗细骨料等。土料可利用本工程的开挖土;块石和其他天然建筑材料的用量很小,从附近的建材市场购买即可;本工程所用砼主要采用商品砼。 1.3.6结论与建议 1、本工程勘察场地及附近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古河道、暗浜、古冲沟、古塘、决口口门、沙丘、溶洞、地下坑穴、埋藏谷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没有地裂缝、滑坡体、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影响场地稳定的构造作用,场地是稳定的,适宜本工程的建设实施。 2、本工程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判为Ⅱ类,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0s。本工程场地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建筑物级别,设计烈度为Ⅵ度,对场地内的饱和粉砂、粉细砂和中粗砂等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但场地内分布的淤泥质土属于对震陷敏感的地层,应注意其不利影响。 3、本工程场地内地表河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均具有一般酸性型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干湿交替作用的环境条件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均具有弱腐蚀性。 4、本工程河渠地基土中多数地段均分布有较厚的淤泥质土、淤泥等软弱土层,容易引起渠岸边坡开挖时滑移、塌岸等发生。 5、本工程勘察场地地基土上部填土未经处理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上部粉质粘土层可作为较小荷载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上部粉细砂、中粗砂等砂层承载力稍高,可作为较小荷载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上部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承载力低,未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中部粘土、粉砂层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基础的一般天然地基持力层,但埋深较大;中部砾砂、砾石层及深部各风化带基岩是建筑物各类基础的良好地基持力层。 6、本工程河涌整治主要是对河渠进行清淤、扩宽,边坡防护、砌置挡墙等整治工作,对承载力要求不高,可考虑将填筑土层进行夯实、砂垫层等适当处理后作为地基持力层;也可以浅部粉质粘土或砂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对于重要的、荷载较大的桥梁等跨渠建筑物,可在建筑物的主体部位采用砼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基础,以中部砾砂层、砾石层或深部各风化带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次要部位可采用天然浅基形式,以地基土上部粉质粘土或砂层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4.1.1历史洪涝灾害和水利工程现状 增江流域地形属丘陵盆地及中、低山地形,且临近南海,雨量充沛、洪水较为频繁。4~6月为主汛期,暴雨主要是锋面雨;7~9月为后汛期,暴雨多为台风雨。最大洪水一般发生于4~9月,一次洪水过程一般为3~5天,洪水特点是水情复杂、遭遇多种。实测最大洪水发生在1959年6月,麒麟咀实测洪峰流量4180m3/s,导致增江市共124处决堤,流域内受淹农田20.3万亩,倒塌房屋28234间,受灾人口12.03万人,淹死14人,冲毁了广深铁路和广汕公路等,西山围荔江花园段决堤;1966年洪水全市共41处决堤,受淹农田5万亩,倒塌房屋2301间,淹死1人,陆村围决堤;1968年洪水全市共23处决堤,淹没农田8.2万亩,倒塌房屋2261间,受灾人口9万人,淹死2人,陆村围决堤。除此以外1974年、1980年、1987年等均有较大洪水发生。 受暴雨和增江洪水双重影响,西山涌排涝区低洼地在暴雨期间经常受淹,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因初溪水利枢纽的建设运行,增江设计常水位抬高至6.0m,造成围内涝水基本不能自排。目前,西山涌涝水仅在初溪开闸放水时方有机会自排,大多数时间均通过西山排涝泵站向外抽排。 东区联围是增江街规模最大的堤围,东区联围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主要有堤围、排涝泵站、水闸和配套内河涌。东区联围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围内集水面积21.89km2,堤围总长7.4km,目前已完成达标加固,全围干堤、水闸除西山排涝泵站外均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新元泵站不在东区联围干堤上)。 经实地调查,西山河涌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河道断面不规则,宽窄不等,河槽多年未经疏浚,淤积严重,各种违章种植树木及其它植物生长茂盛,缩窄了过水断面,严重影响河涌过流。 (2)原河道岸线极不规则,大部分河段岸线不顺,既不利于行洪且不够美观;同时河岸堤顶高程不足、断面单薄,不满足防内洪的要求,需要加高加固。 (3)现有跨河、穿堤建筑物大部分设计标准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且设计断面狭窄,不能满足行洪要求,需拆除重建相应建筑物。 (4)河堤顶路面不贯通,路面狭窄,且均为土路,严重制约日常管理和防汛抢险。 (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低洼地越来越少,使围内的调蓄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城市发展建设和道路改善,不透水地面面积大大增加。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西山涌及两岸地区的涝灾频繁。 1.4.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按照增城市“两城两区”建设,构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实施公园化的发展战略,西山涌排水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将建设成为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百花盛开、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国际化会议休闲城。西山涌排涝标准不足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随着东区高科技工业园、东湖居委和西山村经济发展,区内农田面积逐步缩小,城镇道路面积越来越多,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西山涌排水区急需按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提高排涝标准。 西山涌两岸堤防堤顶高程不足、断面单薄,不满足防内洪的要求,需要加高加固;且两岸河堤极不规则,堤顶路面不贯通,既不利于行洪且不利于工程运行管理,沿河景观杂乱无章,不够美观,与城市发展水平不配套,急需整治。 西山涌的跨河、穿堤建筑物大部分设计标准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且设计断面狭窄,不能满足行洪要求,要消除工程隐患、确保防洪安全,必须拆除重建相应的跨河穿堤建筑物。 综上所述,对西山河涌进行综合整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1.4.2工程任务 西山涌的主要任务是排涝,设计排涝面积10.89km2,通过对西山涌的整治,使其满足区域排涝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涝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由于西山涌两岸地势低洼,因此西山涌河堤还承担防西山涌内洪的防洪任务。 此外,根据《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纲要》,西山河涌也担负改善水环境和营造水景观的功能,西山河涌属一类河涌。因此,西山河涌整治应综合考虑排涝过流、堤岸、水环境、水景观等功能。 1.4.3河涌排涝范围、标准和流量 根据治涝设计方案,西山河涌承泄西山涌上游山丘区洪水和下游平原区涝水,因此西山河涌出口控制的范围为10.89km2。 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试行)》(粤水电总字[1995]4号文)规定,治涝设计标准按涝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产生的径流量,城镇及菜地按1天排干设计,农田按3天排干设计;情况特殊的治涝对象,其治涝标准经专题论证后,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另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防洪(潮)规划的批复》(粤府函[1998]51号文)规定,调整完善区、重点发展区、镇区和工业区按2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一天排干;承担镇(区)管辖城区及花卉菜地排涝任务的泵站,按1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要求1天排干。 结合西山排涝泵站集水面积内现状和规划情况,近期排涝区内受涝灾的低洼地主要为菜地、鱼塘。因此,近期设计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要求1天排干。远期排涝区内的菜地、鱼塘将填高发展为新的居住和公园用地,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涝区将发展为人口超50万人的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届时,受涝灾的低洼地主要为目前已经建成的水东片居住区房屋和道路。因此,远期设计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不成灾。 根据以上分析,西山涌的排水区总集水面积为10.89km2,近期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远期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西山涌的设计流量按相应频率的洪峰流量确定,根据水文章节的计算,其1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61.0m3/s,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80.1m3/s。 1.4.4河涌两岸河堤防洪标准 西山涌一环路以下两岸河堤主要保护西山村委的水东片区,根据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其防洪保护对象如下:防护面积0.11万亩(其中耕地346.4亩、鱼塘为100亩),人口5160人。 防护区属增城市中心城区的一小部分,因此按城市的重要性来看属于一般城镇,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等级属于Ⅳ等,其防洪标准应为20~50年一遇;考虑到其防护的人口较小,仅约0.5万人,因此,其防洪标准可取规范的下限,即20年一遇。 防护区总人口5160人,总面积0.11万亩(其中耕地346.4亩、鱼塘为100亩),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按乡村的等级来看属于Ⅳ级,其防洪标准应为10~20年一遇;考虑到防护区内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农作物多为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因此,其防洪标准可取规范的上限,即20年一遇。 综合以上分析-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山 整治 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