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oc
《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民族文化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加以继承与发展。但其中不符合现代化的糟粕必须加以辨别并去除。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正视挑战,中国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寻求多元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 继承 发展 传统文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文化现代化 多元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器物、制度和观念的总和,是特定国家或民族地理环境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生产方式的折射和反映。在民族文化体系中,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民族心理是其核心内容,器物和制度是其外部表现。 中华民族是由许多的民族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典型。中国文化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是世界文化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在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形成了刻苦耐劳、矢志不移,雄健刚烈、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以及以国家、民族、乡里和家庭为重的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凝结而成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一)刚健自强的基本精神 正是刚健笃实、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国人民奋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从哲学、科学的角度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 (三)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总能以非凡的包容与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自己。 (四)天人和谐的科学理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点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五)以人为本、人格道德为尊的人文传统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六)贵公贱私、报效祖国的自我牺牲精神。 (七)存大同,求小异的中庸主义思想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事物之间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种差别是一个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题。 中国民族文化有着令世人仰慕的思想成果,如:勤劳、自强不息、聪明智慧、造福人类的珍贵素质;优秀的科学传统;爱国主义精神;不崇玄虚,理论密切与社实生活相结合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主体性意识和辩思维方式等。同时,中国民族文化又有大量的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所沉淀下的糟粕和形式。例如,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等级制度和观念;封建特权观念;个人崇拜;鄙视劳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等等。这些,阻碍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须认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 1.中国民族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族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性受到地理环境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所以在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民族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价值思想,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强化对文化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在强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协调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2.1全球化给中国民族文化带来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并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吸取有益文化成果的同时西方一些腐朽思想、文化的糟粕很容易渗透到民族文化中对那些意志薄弱、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有很大的蛊惑作用,使他们对本国优秀文化的合理性产生疑惑。此外,另一些文化的糟粕会使不发达国家的人民处于一种麻醉状态。 全球化进程中,网络上的新闻传播是跨文化的传播,它使文化之间的扩大交流势不可挡。跨文化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多元的文化传播在网络上将出现从未有过的激烈竞争的局面。但互联网的使用引起的跨文化冲突可能造成有些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消失。 2.2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对策 文化全球化虽然在客观上赋予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经济与技术优势,但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伸张自己的立场留下了空间。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重要的一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是对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贡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和谐的特征、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对策.意义深远而重大。 首先,要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承认各民族的文化个性,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分深层文化和表象文化。深层文化包括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伦理,宗教信仰,审美追求等。表象文化包括饮食,服饰,舞蹈,婚俗等。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着传承与变异。需要传承的是以深层文化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才能随之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离开经济的发展、离开综合国力的增强,孤立地谈论文化发展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以经济实力为依托的,经济落后其文化就缺乏影响力。 第三、要加大民族文化保护措施。要制定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长远目标;要各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四 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推动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积淀着其历史的全部智慧与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其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因此,文化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而决定文化兴衰的核心要素是文化的创新能力。 第五,要调和民族文化冲突。当今世界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有时还会激烈而尖锐。我国民族众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之间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因此调和民族文化冲突显得尤为重要。为调和文化冲突应加强文化对话。 第六,要正确看待和应变信息网络技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问世对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强大冲击。电脑的使用使大多数人不再使用手写中国传统的汉字,更别提书法了。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技术的问世并非文化的革命,并未触动现代文化的传统与理念层面。可以说它自身就是现代文化的产物。 3.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时代创新 我们需要继承的是以深层文化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积淀,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之内又见于经典文献、规章制度之中。它是各民族人民生存活动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 (1)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学校先进文化的需要 (2)健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葬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 (3)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丰硕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继承中国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学会学习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产物,它必然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相匹配。21世纪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转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当今社会结构深刻反思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织碰撞中找寻哪些将为“扬”,哪些将为“弃”。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不断发生着变异,其中容易变异的是表象文化。在现代社会过去的生活习惯,婚葬风俗有些可能已不再符合实际,我们应该在保留传统风俗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即现代化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不单仅是对其中的糟粕进行批判,对其与现代化的冲突进行“棒杀”,而且应在新型制度下,理性思考有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现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惟其如此,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安康、文化发达的现代化中国才会在新的世纪里谱写新的辉煌。 结束语: 中国民族文化上下数千年,历史悠悠不绝,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覆盖了辽阔的国土,还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现在,在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努力建设自己的新文化。既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引进一切优秀的、有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吸收外来的新鲜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发挥、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身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使中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长期延续,并用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弊病,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健康向上的积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证,并使各国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分享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 继承与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总第173期 53-57 [2] 罗莹,曾长秋;近20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 91-93 [3] 刘艳;略伦中国传统文亿的基本精神;《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 62-64 [4] 高见远;论全球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桂海论丛 2005年8月第21卷 第4期 86-88 [5] 王伟,王声跃;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9卷 第11期 51-54 [6] 牟艳娟;中国传挽义化的现代解读;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3卷第2期2005年2月 130-132 [7] 邓红艳;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5月第16卷第3期 118-121 [8] 王秀茹,霍功;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6卷第2期(2004年2月) 17-18 [9] 李金初,牛玉发;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教育学刊第 12期2004年12月 [10]王子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3年3月第19卷第2期 79-8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民族文化 继承 发展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