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东西”与“南北”的对比研究_毕学成.pdf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东西”与“南北”的对比研究_毕学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东西”与“南北”的对比研究_毕学成.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经济与社会文章编号 1002 2031(2022)11 0074 10DOI 10 13239/j bjsshkxy cswt 221108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分解与预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分解与预测 基于“东西”与“南北”的对比研究毕学成李力李想摘要 基于城市面板数据,以人口加权平均法、泰尔指数与灰色预测模型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进行了测度、分解与预测。研究发现:20012020 年,中国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具有非均衡分布特征,但整体不平衡程度有所下降。城市经济组内不平衡程度高于组间,“东西”与“南北”组内不平衡程度均在下降,且前者高于后者。“东西”组间差距持续减小,“南北”组
2、间差距于 2014 年开始扩大,目前“东西”组间不平衡程度仍远高于“南北”组间不平衡程度。预测下一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下降幅度将会趋于平缓,“南北”经济增长差距将会如何演变仍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研究提供城市层面证据,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政策制定提供新的学术线索。关键词 城市经济;不平衡;东西差距;南北差距;预测中图分类号 F299 21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毕学成(1991),男,安徽望江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李力(1963),男,广东兴宁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
3、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李想(1987),男,江苏丹阳人,三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177)“新发展格局下区域极化与协调联动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收稿日期 2022 09 28修回日期 2022 10 19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1。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制约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短板之一,缩小区域差距与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是中国政府区域治理的重要目标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典型的非均衡空间
4、分布格局特征,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内陆省份。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开始出现新的变化特征,区域间经济增长分化较为明显3,如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失速与“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新特征,总结区域经济差距形成规律,可以为科学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参考。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研究文献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不平衡特征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探究三个分支。与本文主题较为接近的是区域经济不平衡特征研究相关文献,这类文献重点关注了时间维度上的中国经济不平衡变化趋势与空间维度上的区域不平衡结构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相关研究结论分为不平衡程度持
5、续扩大4、持续减小5 与非线性变化6 三种类型。一般而言,中国经济不平衡程度持续增大或缩小的情47总第 328 期城市问题2022 年第 11 期经济与社会况存在于特定时空区间内,经济差异变动结果随时间变化而波动7。张红梅等基于一项长时间跨度的研究发现,19782016 年间,中国省域经济不平衡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动趋势,周期性特征显著6。从空间维度上看,相关文献以区域视角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中国省域经济空间格局研究、“东西”经济梯度分异研究与“南北”经济差距研究。现有研究认为,在全国层面,鉴于中国省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大收敛“俱乐部”8。东部沿
6、海省份为中国经济高值区,当前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差距有所减小9。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杜宇等研究发现,2013 年之后中国省域层面下的南北经济差距在持续增大10,城市功能11、产业结构12 与市场化制度建设13 等因素被认为是引发“南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相关研究已较为充分,但仍存在可以深化之处。首先,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省域尺度,缺乏对城市尺度的必要关注。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测度对地理尺度较为敏感14,由于省域内部城市间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差距,故以省份为研究单元会忽视其组内不平衡问题。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与基本单元15,从
7、城市尺度测度经济不平衡将会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其次,“东西”与“南北”是探究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两个重要视角,但现有相关研究缺乏对两者的对比研究。比较“东西”与“南北”经济不平衡特征的异同,有利于更加全面把握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特征与规律。第三,部分文献在测度区域经济差距时简单采用人均 GDP 这一指标,不仅使得计算结果跟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同时也导致了不同文献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如学界关于本轮“南北”经济差距开始扩大的时间节点便存在争论13 、16。刘学良等16 与吕承超等17 的研究视角与本文较为接近,但两篇文献的空间研究尺度均为省域,忽视了各省份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也未能从空间视角分
8、析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分布及演化特征。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尺度,在考虑人口加权因素的基础上,从“东西”与“南北”两个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特征,并对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基本特征1 中国经济增长整体特征通过 wind 资讯金融终端中国宏观数据库、中国地区宏观数据库与全球宏观数据库,收集了 20012021 年间中国大陆与 G20 经济体人均 GDP 数据,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展开分析(图 1)。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1。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经济增长速度快。20012
9、021 年间,中国人均 GDP 以人民币核算年均增长 11 78%,以美元核算年均增长 13 19%,同期 G20 经济体人均GDP 年均增速为 4 99%,中国增速在 G20 所有经济体中排名第一。第二,经济增长覆盖面广。中国经济增长覆盖了各区域板块,不同地区经济均得到了快速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红利覆盖了不同群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极端贫困人群的收入增长推动了中国全面脱贫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第三,增长持续时间长。20012021 年间,中国人均 GDP 持续保持正向增长,是 G20 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每年都正增长的经济体。第四,经济增长有韧性。受 2008 年全图 120012021 年中国大陆
10、与 G20 经济体经济增长情况57城市问题 2022 年第 11 期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分解与预测经济与社会球金融危机与 2020 年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全球经济受到波及,一些国家与地区经济陷入了增长停滞甚至倒退,但中国经济仍保持正向增长,且受冲击之后经济能够得到快速修复,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中也存在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人均 GDP 绝对值与欧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城乡不平衡与区域不平衡问题仍较为显著。下文将从区域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不平衡问题。2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空
11、间演化特征为研判 2001 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 ArcGis 空间裂变法对中国城市经济格局进行空间可视化呈现(图 2)。相关数据来源于wind 金融终端中国地区数据库,剔除统计数据不连续与缺失城市,最终选择了 276 个城市样本,研究时间区间为 20012020 年。如图 2 所示,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与演化具有如下特征。图 220012020 年中国城市人均 GDP 空间分布格局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 GS(2020)4619 号标准地图制作,底图边界无修改。第一,中国城市人均 GDP 水平显著提升,整体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如图 2 所示,第一层
12、级门槛值由 2001 年的 6716 元提升至 2020 年的 49661 元,第四层级门槛值则由 22198 元提升至 117543 元,各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均有所提升。与此同时,2001 年以来,低层级城市数量不断减少,中间层级与高层级城市数量连续增加,表明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在趋近,整体经济差距正在缩小。尽管局部区域城市经济层级有所改变,但相比较于 2001 年,2020 年城市经济整体空间格局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状态。第二,中国城市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集中分散”的分布特征。人均 GDP 高值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或是省会与区域中心城市,部分资源型城市人均 GDP 也位于高层级,
13、如鄂尔多斯、克拉玛依、东营与包头等。经济水平低层级城市分布较为广泛与分散。一方面,山区与边区城市受限于地形与交通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如粤北南岭山区、西北祁连山区、云贵乌蒙山区等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层级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生产地区因产业结构单一,同时受“18 亿亩耕地红线”制约,城市经济水平也多位于低层级,如鲁西南、皖北、豫东连片区与东北地区等传统产粮区,人均 GDP 水平均显著落后于周边地区。第三,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区域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地位有所下降。20012020 年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增速显著落后于其他地区,主要表现为第三、四层级城市数量下降,第一层
14、级城市数量上升。2020 年,东北地区没有第四层级城市,仅有大庆、盘锦、大连、哈尔滨与长春等少数城市位于第三层级,其余多数城市均属于最低层级。分时间阶段来看,20012011 年,东北地区经济格局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在 20112020 年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层级下降明显,尤其是中心城市在67城市问题 2022 年第 11 期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分解与预测经济与社会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下滑引起关注。20012020年间,沈阳、哈尔滨、长春与大连等区域中心城市人均 GDP 全国排名均显著下降,中心城市外溢能力下降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3 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距比较上文从全局视角分析
15、了中国城市经济空间分布的不平衡特征,为直观比较不同区域板块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选择以常住人口加权法计算“东西”与“南北”各区域板块人均 GDP。同直接平均法相比,人口加权法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各城市的人口权重,更具有科学性。pergdpk=ji=1(pergdpi populai)ji=1populai(1)indexk=pergdpka_pergdp 100(2)式(1)中,pergdpk为 k 区域板块人均 GDP,pergdpi为 i 城市的人均 GDP,populai为 i 城市的常住人口。为消除历年经济增长所引发 pergdpk大小的变化,将各板块人均 GDP 除以全国人均 GDP 得
16、到各板块经济发展相对指数,比较各板块 index 大小则可以判断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式(2)中,indexk为 k 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指数,衡量了以全国人均 GDP 为基准的 k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平,a_pergdp 为全国人均 GDP,当 indexk 1 时,表明 k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文将从“东西”与“南北”两个视角,对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距进行比较分析,相关数据均通过wind 金融终端地区宏观数据库收集得到。(1)“东西”视角下的城市经济差距从“东西”视角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四大区域板块,图 3a 呈现了“东西”视角下,各板块经济发展相对指数的变化趋势
17、以及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变动特征。第一,中国城市经济“东西”梯度分异明显。图3a 中,不同时期各区域板块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城市人均 GDP 持续领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东部沿海地区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保持着先发优势,2020 年,东部地区人均 GDP 为 93457元,经济发展相 对 指 数 index 高 于 全 国 基 准 线30.08,其余地区则均低于全国基准线 20 左右。第二,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差距在趋于收敛。20012020 年间,东部经济发展相对指数下降了24 92,同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数分别上升了 15 28 与 18 86。中央政府在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治
18、理进程中,出台了关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第三,东北地区经济陷入增长“塌陷”。2001 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均 GDP 年均增长9 04%,在四大区域板块中排名最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数由116.16 下降至 71.85,增幅显著落后于其他区域板块。尤其是 2015 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均 GDP 水平开始持续低于全国水平。尽管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东北经济问题,且围绕东北振兴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因体制僵化、产业结构单一以及人口外流等原因,城市经济转型面临困境,整体经济增长仍较为乏
19、力。(2)“南北”视角下的城市经济差距基于“南北”分异视角将全部样本城市划分为南方与北方两组,以此来分析南北方经济增长差距变化趋势。图 3b 显示了 2001 年以来中国南北方经济增长相对指数的变化情况,具体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南方与北方城市经济格局由长期“分庭抗礼”演变为南方领先。20012014 年间,南北方人均 GDP 呈现出交替领先的动态变化特征,双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2014 年以后,南方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迅速超越北方,2020 年,南方与北方地区人均 GDP 分别为 78377 元与 62303 元,前者已经领先后者 25 8%。第二,地理环境差异难以解释本轮南北经济差距
20、为何扩大。地理决定论认为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可否认,纬度差异使得南北方在日照、气温与降雨等自然环境方面有所不同,但若认为是环境差异导致了本轮南北经济差距扩大,便无法解释在自然环境整体保持稳定的背景下,为何20012014 年间南北方经济呈现出并驾齐驱的特征。第三,经济与社会转型造成了本轮南北经济差距扩大。首先,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传统资源驱动型增长模式逐步被创新驱动型所取代,削弱了北方城市的竞争优势。其次,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不断重构城市外部关联网络,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南方因其外向型经济而与全球生产网络深度融合,这强化了南方的竞争优势。最
21、后,随着新兴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创新与创业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但是北方地区城市因管理体制僵化、劳动力77城市问题 2022 年第 11 期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分解与预测经济与社会外流与市场主体不活跃等因素,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南北经济差距扩大。(3)“东西”差距与“南北”差距特征对比对比图 3a 与 3b,可以发现“东西”差距与“南北”差距特征的异同点。第一,“东西”差距与“南北”差距发展与演变特征不同。“东西”城市经济差距趋于收敛,而“南北”经济差距在扩大。“东西”城市经济差距收敛趋势具有持续性,而“南北”城市经济差距扩大主要发生在 2014
22、年以后。第二,“东西”经济差距程度仍远高于“南北”差距。2001 年以来,虽然中国城市经济“东西”差距不断缩小,但到2020 年,东部与其它区域板块间的经济发展相对指数差值均超过 40,而南北之间差值为 22,前者远高于后者,这说明中国城市间“东西”差距对经济全局不平衡的影响仍要远大于“南北”差距。本部分的发现,或可解释学界尚有争议的两个问题。第一,关于本轮“南北”经济差距开始扩大的时点判断。盛来运等认为,2013 年前后是“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转折点13,但刘学良等则认为新一轮“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开始于 2008 年16。本文以更精细的城市尺度数据研究发现,从 2008 年开始,南北经济差距
23、开始转向,表现为南方经济发展相对指数上升,北方经济发展相对指数下降,但直到 2013年前后,北方人均 GDP 仍然略领先于南方。所以从“南北”差距视角来看,更准确的表述应该为 2014年前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越北方,且在此之后南北经济差距呈现扩大态势。第二,东北经济增长失速是否为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决定性因素。一些学者认为,东北经济下滑是导致“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18 19。如图3 所示,2014 年以后,东北经济发展相对指数快速下降,且“南北”经济差距扩大问题开始凸显,表明东北经济增长失速对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具有一定影响。但本文通过在北方组中剔除东北城市样本重新计算发现,20142020
24、年,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相对指数之差由 2 增长至 16,尽管低于剔除前的22,但南北经济差距仍表现为明显扩大趋势。这表明东北经济增长失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南北”经济差距扩大,但并非是其主要原因。正如上文所言,本轮“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社会转型使得南北方的竞争优势发生了改变。图 3中国各区域板块城市经济差距三中国城市经济不平衡测度与分解前文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演变与各板块间经济差距变化两个方面,初步分析了中国经济不平衡分布特征,本部分将利用泰尔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不平衡程度做进一步精确测算,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组间与组内分解,从而更加全面把握中国城市经济
25、不平衡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规律。1 泰尔指数及分解泰尔指数常用来计算收入不平等程度,利用了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其基本原理为,假定事件 E发生的概率为 p,若存在一条消息能够证明事件 E的发生,则其包含的信息量为 h(p)=ln1()p。由于集合中事件发生的总概率之和为 1,有ni=1pi=1,则信息熵与事件的数学期望为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与发生概率的乘积之和:Hk=ni=1pih(pi)=ni=11n1p()i=1 87城市问题 2022 年第 11 期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不平衡测度、分解与预测经济与社会ni=1piln(pi)(3)将熵概念用来测度经济不平衡时,其计算方法如公式(4)所示。Tk为泰尔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城市经济 增长 不平衡 测度 东西 南北 对比 研究 学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