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_孙鹏.pdf
《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_孙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_孙鹏.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54 卷 第 2 期2 0 2 3 年 2 月人民长江YangtzeiverVol 54,No 2Feb,2023收稿日期:2022 01 10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21DZ1201700)作者简介:孙鹏,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港航、水利工程设计及研究。E mail:shiwtattoo126 com文章编号:1001 4179(2023)02 0077 08引用本文:孙鹏,白一冰,刘星璐,等 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J 人民长江,2023,54(2):77 84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孙鹏1,白 一 冰2,3,刘 星 璐2,3,丁佩
2、2,3(1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流海岸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29;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摘要: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上游来沙的锐减,长江口滩涂面临着侵蚀的风险。为探讨河口滩涂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冲淤演变规律及水沙变化特征,以横沙浅滩为例,采用实测资料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实测资料分析表明:1998 2010 年,横沙浅滩淤积较为明显,2010 2019 年,浅滩呈微冲趋势,其中 5 m 以浅沙体体积在2010 年达到最大,2 m 以浅沙体体
3、积在2015 年达到最大,说明近年来横沙浅滩出现了侵蚀现象。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浅滩内水动力和含沙量均呈持续减小趋势。鉴于长江口来沙持续减小,横沙浅滩可能进一步发生侵蚀,未来需加强对流域来沙变化引起河口滩涂资源变化的关注,并考虑相应的补偿措施。关键词:横沙浅滩;浅滩演变;水沙变化;CJK3D;长江口中图法分类号:TV14文献标志码:ADOI:10 16232/j cnki 1001 4179 2023 02 0120引 言长江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滩涂与汊道交错共容。目前长江口入海处主要滩涂有启东边滩、崇明浅滩、横沙浅滩、九段沙和南汇边滩共五大浅滩,其中崇明浅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为汊道间心滩,
4、对河势格局具有控制作用;崇明浅滩和九段沙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但横沙浅滩功能定位目前留白,具有一定的建设发展空间。已有学者研究表明,近 60 多年来长江口滩地区域呈显著增长态势 1。2000 年之后,在上游流域来沙减少的大背景下,长江口悬浮泥沙含沙量也相应减小 2,三角洲前缘区域由淤积逐渐转化为侵蚀状态 3。但近年来建设的众多河口工程增加了局部区域动力学模式的复杂性 4,部分滩地演变趋势受到人类工程的影响较大 5。Luan 6 和 Jiang 等 7 探讨了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施对长江口水域的影响,认为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横沙浅滩淤积环境的形成。Zhu 等 8 通过不同时期的历史影像研究,认为在
5、 2010 年横沙浅滩面积达到最大,其演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关于横沙浅滩未来的开发利用方面,刘杰等 9 基于前人对长江口北槽横沙浅滩滩槽及河势演变分析,探究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开发进度以及其对周边环境河势的影响,提出并讨论了横沙浅滩中长期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陈吉余等 10 认为横沙区域的自然条件经过人工改造具有开发基础,利用横沙浅滩促淤成陆,建设河口深水大港和新的城区,可以解决上海土地和港航资源开发不足的瓶颈。与此同时,包起帆等 11 探讨了上海港未来的发展之路,以横沙浅滩为依托,提出了建设深水新港的构想,之后曹慧江 12、路川藤 13、罗小峰等 14 分别探讨了横沙浅滩建港的不同方案,
6、探讨了建港之后对周边水动力、泥沙输移的影响。可以看出,目前针对横沙浅滩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开发利用已有了较多研究,但由演变引起的浅滩及周边水域的水沙变化特征研究较少,而自然演变与水沙变化均是滩槽互馈机理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本文以横沙浅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人民长江2023 年数据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横沙浅滩及周边水域的水沙变化特征,以期为横沙浅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研究区域横沙东滩(含横沙浅滩)位于长江口横沙岛东缘(见图 1),属于长江口五大浅滩之一,横沙岛与滩体由西向东舌形分布(见图 2)。20 世纪 50 70 年代,长兴岛和横沙岛
7、形成,下游浅滩被冲开,形成北槽,北槽南侧滩地发展为九段沙,北侧滩地统称为铜沙浅滩,经20 世纪 80 年代海岛调查后又分为横沙东滩和横沙浅滩。随着横沙东滩滩涂整治工程的实施,通常情况称N23 潜坝西侧为横沙东滩,东侧称为横沙浅滩,本文研究的主要区域为横沙浅滩。图 1长江口滩槽位置示意Fig 1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tidal flat location atChangjiang iver Estuary图 2横沙浅滩位置示意Fig 2Location of Hengsha tidal flat2横沙浅滩演变特征2 1等深线变化由于横沙浅滩南侧为北槽北导堤,西侧为 N
8、23 潜坝,这两个工程均在 1998 年之后才实施,故横沙浅滩近期的演变与此两个工程息息相关。横沙浅滩 2 m等深线变化见图 3。1998 2003 年间,浅滩 2 m 等深线整体向北缩窄,向东扩展。N23 护滩潜坝于 2003年实施完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潮波传播阻力,使得横沙浅滩区域水流减弱,利于泥沙淤积。2003 2007年,横沙浅滩 2 m 等深线向东偏移了约 5 km。自2007 年之后,横沙浅滩 2 m 等深线南北向维持稳定,东侧缓慢淤涨。图 3横沙浅滩 2 m 等深线近期变化Fig 3Isobath(2 m)changes of Hengsha tidal flat1998 201
9、9 年横沙浅滩 5 m 等深线变化见图4。受北槽南北导堤与 N23 潜堤等建设的影响,1998 2007 年间,5 m 等深线表现为北侧维持稳定,东南侧持续淤涨,横沙东滩呈淤积趋势,其中东南角最大外移距离约 4 km。自2007 年后,5 m 等深线的东侧和北侧形态基本稳定,随着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施,受北导堤沿堤流的影响,5 m 等深线南侧持续蚀退,滩体与北槽北导堤间形成明显的冲刷带,且形成逐渐向上游发展态势。图 4横沙浅滩 5 m 等深线近期变化Fig 4Isobath(5 m)changes of Hengsha tidal flat2 2断面形态变化横沙浅滩断面水深分布见图 5(断
10、面位置见图2),其中 DM1 断面在 1998 2003 年整体表现为冲刷状态,冲刷幅度呈中间向南北两侧衰减分布,最大冲刷约为 1 5 m。2003 2010 年间靠近北港侧淤涨,水深恢复至 1998 年水平,中间局部地区呈冲刷状态,最大冲刷深度约 1 6 m;2010 2016 年除中间 3 km 段沙体淤涨(淤积程度最大为 1 8 m),两侧基本处于冲刷状态,局部冲刷幅度最大为 3 m 左右;2016 年后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1998 2019 年断面平均冲刷厚度为 0 51 m,冲淤形态表现为中部约 3 km 淤积,两侧冲刷。DM2 断面在 1998 2003 年间两侧沙体冲刷,最大冲
11、刷深度为 0 83 m,中间 4 km 段沙体淤涨,最大淤积 1 35 m;2003 2010 年,两侧沙体微淤,幅度均小于0 5 m,中段 9 km 沙体大幅淤涨,最大淤积幅度达87第 2 期孙鹏,等: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2 14 m;2010 年之后冲淤在局部稍有不同,总体变化较小,断面平均冲淤幅度小于 0 2 m。1998 2019 年断面平均淤积厚度为 0 32 m,冲淤形态表现为中部约6 km 淤积,两侧冲刷。DM3 与 DM2 断面变化较为类似,表现为中间沙体淤积、两侧冲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段沙体淤积程度逐渐增加,最大淤积幅度达 3 1 m;在靠近北槽一侧,受沿堤
12、流的影响,在 2003 年之后形成明显的冲刷槽,最大冲刷深度约 1 9 m。1998 2019 年断面平均淤积幅度为 0 66 m,冲淤形态表现为中部 9 km 淤积,两侧冲刷。DM4 断面近北槽侧受沿堤流影响,最大冲刷深度达 2 m,其他区域均为淤积状态,断面中部淤积幅度最大达 1 9 m,其中 1998 2010年淤积幅度较大,断面平均淤积达 0 93 m,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淤积,增幅减缓。1998 2019 年断面平均淤积厚度为 1 01 m,除近北槽侧的冲刷带,其他区域均为淤积状态。总体来看,横沙浅滩沙体 1998 2010 年整体呈现淤积状态,中心沙体区域淤积程度较大,2010
13、 年后靠近北港侧的沙体上游侵蚀,下游微淤,靠近北槽侧沙体下游区域由于受到北导堤沿堤流的影响形成了一定宽度的冲刷带,2016 2019 年沙体断面形态总体变化程度较小。2 3沙体体积变化统计多年横沙浅滩沙体体积的变化如图 6 所示,统计范围为 N23 护滩堤以东部分的 2 m、5 m 等深线以上沙体。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 2019 年,横沙浅滩沙体体积有所增大,5 m 以浅沙体体积共增加0 88 亿 m3,2 m 以浅沙体体积增加 0 52 亿 m3。从全过程来看,1998 2019 年,沙体体积变化过程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5 m 以浅沙体体积在 2010 年达到最大,2010 年后呈冲淤
14、交替的状态,整体表现为冲刷状态;2 m 以浅沙体体积变化过程与 5 m 有所差别,2 m 以浅沙体体积在 2015 年左右达到最大,之后有冲有淤,总体表现为冲刷状态。3横沙浅滩水沙变化特征3 1数学模型的构建由于横沙浅滩水域历年来水文测验资料较少,难以直接采用实测水文资料分析该水域的水沙环境,因此采用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本次数学模型选用 CJK3D 软件构建。该软件适用于江河湖泊、河口海岸等涉水工程中的水动力、泥沙、水质、温排、溢油模拟预测研究,其二维水动力泥沙方程可表示为图 5横沙浅滩不同年份断面水深分布Fig 5Water depth distribution of Hengsha tida
15、l flatin different years图 6横沙浅滩不同年份沙体体积统计Fig 6Sand volume of Hengsha tidal flat in different yearszt+(Hu)x+(Hv)y=0(1)ut+uux+vuy+gzx fv+guu2+v2C2h=Nx2u2x+Ny2u2y(2)vt+uvx+vvy+gzy+fu+gvu2+v2C2h=Nx2v2x+Ny2v2y(3)97人民长江2023 年SHt+SuHx+SvHy=xH KxS()x+yH KyS()y sS+Q(4)式中:t 为时间,s;x,y 为笛卡尔坐标系空间坐标,z 为水面高程,m;H 为
16、总水深,m;h 为水深,m;u,v 为流速在 x,y 方向上的分量,m/s;f 为科氏系数,s1;g 为重力加速度,m/s2;为水体密度,kg/m3;C 为谢才系数,m1/2/s;Nx,Ny为 x、y 向水流紊动黏性系数,m2/s;S 为悬浮泥沙浓度,kg/m3;Kx,Ky为水平紊流扩散系数,m2/s;s为泥沙平均沉降速度,m/s;为泥沙沉降几率,%;Q 为泥沙源强度,kg/(m2s)。采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对方程(1)(4)进行离散求解,具体数值求解方法参见文献 15。模型研究范围见图 7。为更好地模拟横沙东滩及其周邻水域,本次模型包括整个长江口和杭州湾在内,上游边界至安徽大通,南侧边界至
17、浙江台州,北侧边界至江苏盐城,东侧至横沙岛外约 240 km,模型总长超过 700 km,宽约630 km。模型采用三角形网格作为控制 单 元,共 78 146 个 网 格,最 大 网 格 边 长 约 为18 800 m,横沙浅滩水域网格加密,最小网格边长约为100 m。图 7模型范围示意Fig 7Schematic diagram of model scope选用长江口多年典型固定测站点数据作为验证资料,站点数据稳定,应用广泛,可很好地反映长江口区域的水流运动。采用 2017 年 7 月 10 19 日实测同步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潮位站点及水文测验垂线位置参见图 8,潮位、潮流及含沙量验
18、证见图 9 11。为直观分析评价数值模型的精度,采用均方根误差MSE 对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误差统计结果见表 1,计算公式如下。MSE=(Zcal Zobs)2N(5)式中:Zcal和Zobs分别表示潮位的模拟值和实测值,N 为实测数据点个数。图 8模型测验点示意Fig 8Schematic diagram of model test points图 9潮位验证Fig 9Tidal level verification表 1模型验证误差统计结果Tab 1Statistical results of model validation error潮位潮流站点MSE/m站点MSE/(
19、ms1)共青圩011NG3021吴淞011CS0S008鸡骨礁012NCH1022北槽中017CS9S01508第 2 期孙鹏,等: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图 10潮流验证Fig 10Tidal current verification由验证结果及表 1 均方根误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潮位与潮流的模拟结果值与实测值的吻合度都很好,长江口的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每天都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的过程。含沙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量级一致,平均含沙量的最大误差为 23%,发生在 NG3测点。总体来看,模型验证良好,能够反映长江口附近海域的潮流运动。设置 3 组数值试验工况,分别选取 1998 年、
20、2010年、2016 年长江口实测地形资料为工况计算水深条件,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横沙浅滩不同时期的水沙条件。数学模型上游径流分别采用多年洪季平均流量(5 10月)37 万 m3/s 和枯季平均流量(11 月至次年4 月)17万 m3/s 两种计算条件,外海边界为潮汐水位驱动,选用典型大潮潮型,其中鸡骨礁站潮差为426 m。3 2水动力变化特征图12 为洪季涨落急时刻流向变化。图 13 为洪季条件下横沙浅滩周边 5 m 等深线以深水域流速变化(采样点位置见图 12),洪季和枯季流速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涨、落急与平均流速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故本节仅以洪季涨、落急流速变化为代表进行讨论。受圈围工程图 11
21、含沙量验证Fig 11Verification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缩窄河道的影响,横沙东滩整治区北侧(DW1 DW3)涨、落急流速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涨急为涨潮最大流速,落急为落潮最大流速,下同),其中上游区域 DW1 涨急流速增幅达 40%。受 N23 潜坝和周边工程的作用,浅滩北侧(DW4 DW5)采样点自 1998 2010 年,落急流速增大,其中浅滩北侧 DW4 落急流速增加17%,2010 2016 年间维持稳定。浅滩东侧(DW6 DW8)涨落急流速均有所减弱,减小幅度在10%左右。冲刷带上游区域(DW10)落急流速呈减小趋势,1998 2016 年减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江口 浅滩 演变 变化 特征 研究 孙鹏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