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西安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xx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 录 文字部分 1. 前言 1 1.1拟建建筑物概况 1 1.2 勘察技术要求 1 1.3 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2 1.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2 1.5有关说明 4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2.1 场地位置、地形及地貌 5 2.2 地层 5 2.3 地下水 6 2.4不良地质作用 6 3.地基土的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 7 3.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7 3.2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 7 3.3黄土湿陷性评价 7 3.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4 3.5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15 4.场地地震效应 15 4.1抗震地段及建筑场地类别 15 4.2地震动参数 15 4.3地震液化判定 16 5.地基基础方案论证 16 5.1 3#楼高层建筑物 16 5.2 1、2、4#楼多层建筑物 17 6.基坑开挖与支护 18 7.结论及建议 19 附件: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图表部分 序号 图 表 名 称 张数 附录№ 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1 1 2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 2 3 工程地质剖面图 6 3~8 4 土工试验成果报告 7 9~15 7 水质分析成果报告 2 16~17 8 土易溶盐含量分析报告 3 18~20 9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5 21~25 1. 前言 xx市xx路某高层住宅岩土工程详勘工作,是根据xx省某建筑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见附件),并受xx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由xx院于xx年7月下旬~8月上旬完成。 1.1拟建建筑物概况 拟建建筑物概况详见表1.1。 拟建建筑物概况一览表 表1.1 建筑物 名 称 层数 高度 (m) 结构 类型 基础 类型 基础埋深 d(m) 基础 尺寸 (m、 m×m)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值pk(kPa) 地下室 层数 埋深(m) 1、2、4#楼 6 18.0 砖混 条基 2.0 1.8 200 3#楼 18 54 抗震墙 筏基 4.5 43×19 320 1 -4.5 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划分,3#楼属乙类建筑,其余为丙类建筑;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3#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余为丙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技术要求 勘察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具体技术要求是: 1) 查明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建筑的适宜性做出评价; 2) 查明场地地层岩性、结构、埋藏条件,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 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 3) 查明场地黄土湿陷性质,确定建筑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 4) 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5) 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 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分析,提供抗震设计所需参数; 7)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论证,提出适宜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8)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分析复合地基的可能性及相应参数; 9) 评价桩基可行性,选择桩基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所需参数; 10)提供基坑支护设计所需参数,对基坑开挖与支护提出建议。 1.3 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 3)《xx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DBJ 61-6-200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报告书中引用上述技术规范、标准时,均以其编号简称。 1.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依据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沿拟建建筑物周边及中心共布置勘探点14个,勘探深度15.0~60.0m,勘探点间距18.2~26.3m。 勘察工作主要采用钻探、井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综合进行。 1.4.1 钻探、井探 钻孔施工采用DPP100-4型汽车钻机,采用φ146mm合金钻头开孔。水位以上采用快速低压回转钻进;水位以下采用φ127mm螺纹钻头钻进,φ110mm终孔。钻进方式为泥浆护壁快速低压回转钻进。 井探采用人工挖掘,开口直径约0.8m,深度为10.00m。 1.4.2 岩土取样 地下水位以上土层采用φ120mm黄土薄壁取土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取样,地下水位以下土层采用φ110mm水下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样,土试样质量等级为Ⅰ~Ⅱ级;砂土在岩芯或标贯器中取扰动土样,土试样质量等级为Ⅳ级。 探井采用人工井壁刻取不扰动土样,土样质量等级为Ⅰ级。 1.4.3 原位测试 1)标准贯入试验 为评价砂类土的密实程度,在取土钻孔砂层中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试验严格按《GB50021-2001》规范10.5节规定执行。 2) 波速测试 为获得抗震设计有关参数,确定建筑场地类别,在勘探点№1、№6钻孔内采用人工激振单孔检层法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测试深度均为20.0m,检测点间距1.00m。 测试采用DZQ6A型工程地震仪及SJ-2型地震检波器,孔内采用RSM-JQ型井下三分量检波器。 1.4.4室内土工试验 室内土工试验除进行了常规试验项目外,还进行了湿陷性、筛分等试验。采用的主要仪器有KTG98全自动固结试验仪、DJY-4四联直剪仪、JE60-L电子天平、76g圆锥仪及离心机等。 1.4.5 场地水、土腐蚀性分析 为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采取了2件地下水样,进行了水质简分析;取土样3件,进行了土易溶盐含量分析。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汇总于表1.4。 工作量汇总 表1.4 序号 工作内容 单位 数量 1 勘探点测放 个 14 2 钻 孔 m/孔 465/14 3 探井 m/孔 40/4 4 标准贯入试验 次 20 5 波速测试 点次/孔 40/4 6 取土试样 不扰动土样 件 177 扰动土样 20 7 室内土工试验 常规项目试验 件 177 固结快剪 8 筛分试验 20 8 取水试样及水质简分析 件 2 9 土的易溶盐含量分析 件 3 1.5有关说明 1) 勘探点位置是根据场地已有围墙及拟建建筑物平面图的相对关系,用钢尺施放的; 2)勘探点高程是根据甲方指定的场地北侧大门西侧xx路人行道上一消防栓地面点(假设H0=100.00m)引测的,为相对高程。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场地位置、地形及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xx市xx路南侧,北邻清华加油站。 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99.11~99.60m。 地貌单元属浐 河Ⅲ级阶地。 2.2 地层 据勘探揭露,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由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冲积()粉质粘土、砂土组成。各层地基土的野外特征及埋藏条件详见表2.2,层位组合关系详见附录№3~15。 地基土野外特征 表2.2 地层 编号 年代 成因 岩 性 描 述 层 厚 (m~m) 层底深度 (m~m) 层底标高 (m~m) ① 杂填土:主由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含小量粘性土 0.50~1.30 0.50~1.30 97.95~98.90 ② 黄土:褐黄色,土质均匀,具大孔结构,偶见虫孔,含钙质结核,硬塑状态 3.80~4.60 4.50~8.50 90.61~95.10 ③ 黄土:黄褐~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具大孔结构,偶见虫孔,含钙质结核,硬塑状态 3.90~7.90 11.30~12.40 86.71~87.81 ④ 古土壤:红褐色,孔隙发育,含少量钙质薄膜及结核,底部钙质结核富集,硬塑状态 4.00~4.30 15.40~16.60 82.61~83.71 ⑤ 黄土:黄褐~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具大孔结构,偶见虫孔,含钙质结核,可塑状态 5.60~8.00 21.70~23.90 75.54~77.80 地基土野外特征 续表2.2 地层 编号 年代 成因 岩 性 描 述 层 厚 (m~m) 层底深度 (m~m) 层底标高 (m~m) ⑥-1 粉土:灰黄色,含少量粉细砂,饱和,密实状态,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 0.70~2.40 23.90~28.00 71.60~75.40 ⑥ 中砂:黄褐色,石英、长石质,级配较好,含氧化铁和云母。湿~饱和,密实状态,呈透镜体或条带状分布于④层 10.40~12.80 34.60~34.90 64.39~64.80 ⑦ 粉质粘土:黄褐色,大孔结构,偶见虫孔及蜗牛壳,土质均匀,以可塑状态为主。层中有粗砂夹层 12.80~13.40 47.70~48.00 64.39~64.80 ⑧ 粉质粘土:黄褐色~灰黄色,含氧化铁斑点条纹,可塑状态 最大揭露厚度12.30m 2.3 地下水 本次勘察期间,各勘探点均遇到了地下水,其稳定水位埋深介于18.90~19.20m,相应标高介于79.97~80.70m,该地下水属潜水类型,据《xx城市工程地质图集》,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2.0m。 2.4不良地质作用 参照《xx市工程地质图集》及较近期有关专家收集整理的xx城市地裂缝分布图, 地裂缝从场地北侧xx路程通过,场地距地裂缝最近大于100m,满足《DBJ 61-6-2006》表5.1.4中二类建筑的 最小避让距离,场地可不考虑地裂缝的影响。 此外,拟建场地及附近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其它不良地质作用。 3.地基土的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 3.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附录9~15),经数理统计,各层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列于表3.1-1。 为评价砂类土的密实程度,在砂土中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经分层统计结果列于表3.1-2。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统计 表3.1-2 统计值(击) 指标 地层 n 范围值 ⑥ 20 38~80 56.4 13.953 0.247 3.2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 根据表3.1统计结果,结合各层土的野外特征,对各层土的工程性能评价如下: ②层:=0.96MPa-1,=0.10,属高压缩性,硬塑状态,具有湿陷性。 ③层:=0.37MPa-1,=0.32,属中压缩性,可塑状态,具有湿陷性。 ④层:= 0.20MPa-1,=0.23,属中压缩性,硬塑状态。 ⑤层:= 0.27MPa-1,=0.66,属中压缩性,软塑状态。 ⑥-1层:=56.4击,属密实状态。 ⑥层:=0.21MPa-1,属中压缩性,密实状态。 ⑦层:=0.28MPa-1,=0.46,属中压缩性,可塑状态。 ⑧层:=0.40MPa-1,=0.45,属中压缩性,可塑状态。 3.3黄土湿陷性评价 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表(附录№9~15),按《GB 50025-2004》规范4.4.4式,计算了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Δzs,计算结果列于表3.3-1。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Δzs从天然地面起算。 自重湿陷量计算值 表3.2-1 勘探点编号№ 起止深度 (m~m) (mm) (mm) (mm) 场地湿陷 类型 1 3.50~4.50 1000 0.043 0.9 38.7 253.8 自重 4.50~5.50 1000 0.047 42.3 6.50~7.50 1000 0.032 28.8 7.50~8.50 1000 0.015 13.5 8.50~9.50 1000 0.030 27.0 9.50~10.50 1000 0.026 23.4 10.50~12.10 1600 0.020 28.8 12.10~13.50 1400 0.016 20.2 13.50~15.00 1500 0.023 31.1 3 3.50~4.50 1000 0.041 36.9 216.0 自重 4.50~5.50 1000 0.060 54 5.50~6.50 1000 0.062 55.8 7.50~8.50 1000 0.026 23.4 8.50~9.50 1000 0.023 20.7 9.50~10.50 1000 0.028 25.2 4 0.70~1.50 800 0.023 16.6 122.4 自重 1.50~2.50 1000 0.026 23.4 5.50~6.50 1000 0.018 16.2 10.75~12.40 1650 0.020 29.7 12.40~13.75 1350 0.030 36.5 6 4.50~5.50 1000 0.048 43.2 271.1 自重 5.50~6.50 1000 0.047 42.3 6.50~7.20 700 0.070 44.1 8.50~9.50 1000 0.032 28.8 9.50~10.75 1250 0.018 20.3 10.75~11.60 850 0.062 47.4 13.75~15.60 1850 0.027 45.0 自重湿陷量计算值 表3.2-1 勘探点编号№ 起止深度 (m~m) (mm) (mm) (mm) 场地湿陷 类型 7 3.50~4.50 1000 0.017 0.9 15.3 161.2 自重 4.50~5.80 1300 0.035 41 5.80~6.50 700 0.038 23.9 9.50~11.30 1800 0.022 35.6 11.30~12.25 950 0.023 19.7 12.25~13.75 1500 0.019 25.7 9 2.50~3.50 1000 0.025 22.5 180.9 自重 3.50~4.50 1000 0.025 22.5 4.50~5.50 1000 0.033 29.7 5.50~6.50 1000 0.024 21.6 6.50~7.50 1000 0.04 36 7.50~8.50 1000 0.036 32.4 8.50~9.50 1000 0.018 16.2 10 3.50~4.50 1000 0.041 36.9 315.2 自重 5.50~6.50 1000 0.045 40.5 6.50~7.50 1000 0.105 94.5 7.50~8.50 1000 0.042 37.8 8.50~9.50 1000 0.023 20.7 9.50~10.75 1250 0.025 28.1 10.75~12.30 1550 0.018 25.1 15.25~16.60 1350 0.026 31.6 12 3.50~4.50 1000 0.021 18.9 167.1 自重 4.50~5.50 1000 0.038 34.2 5.50~6.50 1000 0.026 23.4 6.50~7.50 1000 0.016 14.4 7.50~8.50 1000 0.016 14.4 8.50~9.50 1000 0.017 15.3 10.75~12.20 1450 0.017 22.2 13.75~15.25 1500 0.018 24.3 自重湿陷量计算值 表3.2-1 勘探点编号№ 起止深度 (m~m) (mm) (mm) (mm) 场地湿陷 类型 14 2.50~3.50 1000 0.024 0.9 21.6 自重 3.50~4.50 1000 0.019 17.1 4.50~5.50 1000 0.043 38.7 5.50~6.50 1000 0.05 45 6.50~7.50 1000 0.064 57.6 7.50~8.50 1000 0.053 47.7 8.50~9.50 1000 0.029 26.1 10.75~12.40 1650 0.015 22.3 假设拟建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为100.50m,拟建3#楼基础埋深为4.50m,基底标高为96.00m,拟建1#、2#、4#楼基础埋深为2.0m,基底标高为98.50m,按《GB50025-2004》规范4.4.5式计算湿陷量的计算值列于表3.3-2。 湿陷量的计算值表 表3.3-2 勘探点 编号№ 起止深度 (m~m) 计算 厚度 hi(mm) 湿陷系数 δs 修正 系数 β 分层湿陷量计算值 △si (mm) 湿陷量 计算值 △s (mm) 地基湿 陷等级 1 3.50~4.50 1000 0.071 1.5 106.5 497.8 Ⅱ级 (中等) 4.50~5.50 1000 0.039 58.5 5.50~6.50 1000 0.041 61.5 6.50~7.50 1000 0.052 78.0 7.50~8.50 1000 0.034 51.0 8.50~9.50 1000 0.045 1.0 45.0 9.50~10.50 1000 0.031 31.0 10.50~12.10 1600 0.022 35.2 13.50~15.00 1500 0.023 0.9 31.1 3 3.29~3.50 210 0.038 11.5 12.0 484.4 Ⅱ级 (中等) 3.50~4.50 1000 0.065 97.5 4.50~5.50 1000 0.065 97.5 5.50~6.50 1000 0.056 84.0 6.50~7.50 1000 0.037 55.5 7.50~8.29 790 0.053 62.8 8.29~8.50 210 0.053 1.0 11.1 8.50~9.50 1000 0.028 28.0 9.50~10.50 1000 0.036 36.0 4 3.60~4.50 900 0.039 11.5 52.7 334.9 Ⅱ级 (中等) 4.50~5.50 1000 0.040 60.0 5.50~6.50 1000 0.061 91.5 6.50~7.50 1000 0.020 30.0 7.50~8.50 1000 0.024 36.0 10.75~12.40 1650 0.020 1.0 33.0 12.40~13.60 1200 0.023 27.6 13.60~13.75 150 0.030 0.9 4.1 湿陷量的计算值表 表3.3-2 勘探点 编号№ 起止深度 (m~m) 计算 厚度 hi(mm) 湿陷系数 δs 修正 系数 β 分层湿陷量计算值 △si (mm) 湿陷量 计算值 △s (mm) 地基湿 陷等级 6 3.17~3.50 330 0.080 1.5 39.6 574.9 Ⅱ级 (中等) 3.50~4.50 1000 0.063 94.5 4.50~5.50 1000 0.083 124.5 5.50~6.50 1000 0.046 69.0 6.50~7.20 700 0.066 69.3 8.50~9.50 1000 0.049 1.0 49.0 9.50~10.75 1250 0.025 31.3 10.75~11.60 850 0.062 52.7 13.75~15.60 1850 0.027 0.9 45.0 7 1.50~2.50 1000 0.056 1.5 84.0 700.9 Ⅱ级 (中等) 2.50~3.50 1000 0.071 106.5 3.50~4.50 1000 0.079 118.5 4.50~5.61 1110 0.071 118.2 5.61~5.80 190 0.071 1.0 13.5 5.80~6.50 700 0.100 70.0 6.50~7.50 1000 0.058 58.0 7.50~8.50 1000 0.017 17.0 8.50~9.50 1000 0.015 15.0 9.50~10.61 1110 0.037 41.1 10.61~11.30 690 0.022 0.9 13.7 11.30~12.25 950 0.023 19.7 12.25~13.75 1500 0.019 25.7 9 0.57~1.50 930 0.054 1.5 75.3 Ⅱ级 (中等) 1.50~2.50 1000 0.056 84.0 2.50~3.50 1000 0.050 75.0 3.50~4.50 1000 0.066 99.0 4.50~5.50 1000 0.065 97.5 5.50~5.57 70 0.071 7.5 5.57~6.50 930 0.071 66.0 湿陷量的计算值表 表3.3-2 勘探点 编号№ 起止深度 (m~m) 计算 厚度 hi(mm) 湿陷系数 δs 修正 系数 β 分层湿陷量计算值 △si (mm) 湿陷量 计算值 △s (mm) 地基湿 陷等级 9 6.50~7.50 1000 0.069 1.0 69.0 666.3 Ⅱ级 (中等) 7.50~8.50 1000 0.055 55.0 8.50~9.50 1000 0.038 38.0 10 0.71~1.50 790 0.077 1.5 91.2 953.8 Ⅲ级 (严重) 1.50~2.50 1000 0.112 168.0 2.50~3.50 1000 0.06 90.0 3.50~4.50 1000 0.079 118.5 4.50~5.50 1000 0.054 81.0 5.50~5.71 210 0.068 21.4 5.71~6.50 790 0.068 1.0 53.7 6.50~7.50 1000 0.09 90.0 7.50~8.50 1000 0.08 80.0 8.50~9.50 1000 0.048 48.0 9.50~10.71 1210 0.045 54.4 10.71~10.75 40 0.025 0.9 0.9 10.75~12.30 1550 0.018 25.1 15.25~16.60 1350 0.026 31.6 12 1.30~2.50 1200 0.089 1.5 160.2 813.9 Ⅱ级 (中等) 2.50~3.50 1000 0.088 132 3.50~4.50 1000 0.076 114 4.50~5.50 1000 0.087 130.5 5.50~5.75 250 0.081 30.4 5.75~6.50 750 0.081 1.0 60.8 6.50~7.50 1000 0.048 48.0 7.50~8.50 1000 0.049 49.0 8.50~9.50 1000 0.020 20.0 9.50~10.75 1250 0.018 22.5 10.75~12.20 1450 0.017 0.9 22.2 13.75~15.25 1500 0.018 24.3 湿陷量的计算值表 表3.3-2 勘探点 编号№ 起止深度 (m~m) 计算 厚度 hi(mm) 湿陷系数 δs 修正 系数 β 分层湿陷量计算值 △si (mm) 湿陷量 计算值 △s (mm) 地基湿 陷等级 14 0.90~1.50 600 0.086 1.5 77.4 805.0 Ⅱ级 (中等) 1.50~2.50 1000 0.095 142.5 2.50~3.50 1000 0.083 124.5 3.50~4.50 1000 0.067 100.5 4.50~5.50 1000 0.052 78.0 5.50~5.61 110 0.070 11.5 5.61~6.50 890 0.070 1.0 62.3 6.50~7.50 1000 0.076 76.0 7.50~8.50 1000 0.066 66.0 8.50~9.50 1000 0.044 44.0 10.75~12.40 1650 0.015 0.9 22.3 据表3.3-2计算结果,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Δzs=122.4~315.2mm,大于70mm,拟建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表3.3-2计算结果,湿陷量的计算值Δs=334.9~953.8mm,结合场地地区域资料,地基湿陷等级宜为Ⅱ级(中等)。 3.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表3.1统计结果,采用多种方法并结合xx地区建筑经验,综合确定的各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列于表3.4。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3.4 地层 编号 ②层 黄土 ③层 黄土 ④层 古土壤 ⑤层 黄土 ⑥层 中砂 ⑥-1层 粉土 ⑦层 粉质粘土 ⑧层 粉质粘土 (kPa) 130 160 180 170 350 200 220 200 3.5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据《GB50021-2001》规范附录G划分,场地环境类别为Ⅲ类。 3.5.1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附录№16 ~17 ),按《GB50021-2001》规范第12.2.1~12.2.4条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5.2 场地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 据土易溶盐含量分析结果报告(附录№180~20),按《GB50021-2001》第12.2.1~12.2.4条判定,场地②层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4.场地地震效应 4.1抗震地段及建筑场地类别 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拟建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根据勘探点№1、6剪切波速测试成果表(附录№21~25),按《GB50011-2001》规范第4.1.5条公式计算的地表下20m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263.9 m/s、264.1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m,按《GB50011-2001》规范表4.1.6划分,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Ⅱ类。 4.2地震动参数 据《GB 50011-2001》规范附录A,xx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4.3地震液化判定 据勘察结果,场地20.0m深度范围内无可液化地层,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5.地基基础方案论证 拟建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3#楼高层建筑物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1#、2#、4#楼多层建筑物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严重)。据《GB50025-2004》规范规定,3#楼为乙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其最小处理厚度应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150mm。1#、2#、4#楼为丙类建筑,地基处理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3.00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故拟建各建筑物天然地基方案均不成立。 5.1 3#楼高层建筑物 5.1.1孔内深层强夯法(DDC工法)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②层、③层黄土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19.2%和22.3%,其塑限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18.7%和18.3%,适宜采用挤密法处理地基,可采用孔内孔内深层强夯法(DDC工法)复合地基方案。 按前述假设条件,3#楼基底标高为96.00m,为消除桩间土的湿陷性,DDC工法应采用挤密成孔,重锤夯扩方案,桩身材料宜采用素混凝土或水泥水,成孔直径Φ400,夯扩后桩径不小于450mm,建议有效桩长不小于10.0m,桩端进入④层古土壤中部。当选择合适的桩间距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可达到40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可以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DDC工法复合地基应进行专门设计,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其施工及质量检测应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 5.1.2钻孔灌注桩基础 由于场地为②、③、④层为自重湿陷性土层,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建议先采用素土挤密桩法消除地基土湿陷性。桩端置于④层古土壤顶部,填料可采用素土。在消除地基湿陷后,可选择⑥层可中粗砂做为桩端持力层。桩长可选用22.0m、26.0m,桩径建议采用0.6m或0.70m。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估算参数列于表5.1.2-1。 钻孔灌注桩Q uk估算参数 表5.1.2-1 地 层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 (kPa)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kPa) 未挤密前 挤密后 ②层 黄土 -15 60 ③层 黄土 -15 60 ④层 古土壤 50 50 ⑤层 黄土 55 55 ⑥层 中粗砂 80 80 1700 ⑥-1层 粉土 60 60 ⑦层 粉质粘土 65 65 900 ⑧层 粉质粘土 70 70 900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按现场载荷试验确定。 5.2 1、2、4#楼多层建筑物 拟建1、2、4#楼均为6层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0m,为丙类建筑,据《GB50025-2005》规范第6.1.5条规定,当控制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0mm时,经计算各建筑物的最小地基处理厚度详见表5.2。 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 表5.2 建筑物名称 基础底面标高 (m) 控制剩余湿陷量 的最小处理厚度(m) 挤密桩建议桩长(m) 桩端地层层号 1#楼 98.00 5.40 8.0 ③、④ 2#楼 98.00 7.29 8.0 ③ 4#楼 98.00 6.00 8.0 ③、④ 由于地基处理厚度较大,因此建议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整片地基处理。灰土挤密桩桩径可采用0.40m,沉管成孔,桩身采用拌合均匀的3:7灰土,桩身灰土最小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桩间土最小挤密系数不小于0.84。根据已有工程经验,地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00kPa以上,可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 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地基处理后,地基仍有部分湿陷量未消除,按《GB50025-2004》规范规定,仍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 采用灰土挤密桩方案应进行专门的设计工作。施工应满足《JGJ79-2002》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前应先进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试验,并在施工完成后按有关规定对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工作。 6.基坑开挖与支护 场地整平后,3#楼基坑深度约为4.50m,1、2、4#楼基坑深度约为2.00m,根据勘察结果,开挖深度内由松散的①层杂填土、②层黄土组成,建议采取放坡开挖,坡比可采用1:0.5。如无放坡条件,应采取支护措施,可采用土钉墙支护的方案,支护应进行专门设计,支护设计所需岩土工程参数可按表6采用。 基坑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可不考虑基坑降水问题。 支护设计岩土工程参数 表6 指标 地层 (kN/m3) C (kPa) (°) ① 16.0 5 15 ② 14.4 28.4 20.4 7.结论及建议 1) 拟建场地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2) 各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按表3.1-1~3.1-3选用,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按表3.4中数值采用。 3) 拟建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3#楼建筑物地基的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1、2、4#楼建筑物地基的湿陷等级为Ⅲ级(严重)。 4) xx市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5) 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稳定水位深度18.90~19.20m,标高79.97~80.70m。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2.0m。 6)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7) 3#楼高层建筑建议采用DDC工法,1、2、4#楼多层建筑建议 采用灰土挤密桩。详见正文5。 8) 基坑开挖详见正文6。 9) xx市标准冻土深度小于60cm。 10) 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 岩土 工程 勘察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