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规划的比较与审思_李群.pdf
《中美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规划的比较与审思_李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规划的比较与审思_李群.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2 课程与教学研究摘要2022 年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正式发布,在学生能力培养路径层面提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跨学科学习在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同样被关注和规划。中美两国课程标准在核心理念、总体目标和内容框架上都有差异,中国课程标准从课时安排、学习方式、实践范例的角度规划跨学科主题学习,美国课程标准更多地在科学类学习中通过跨学科的核心概念支撑跨学科学习,并通过 STEM 课程加以落实。两相比较
2、,中国可结合课程体系特点分领域围绕共同主题或核心概念开展跨学科学习,进一步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有效实施路径和评价策略,同时发挥教科研体制优势强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整体规划。关键词跨学科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美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3)03-0032-08DOI:10.20013/ki.ICE.2023.03.04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优先关注课题“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CDEA2020014)。作者简介:李群,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荣珍,女,北京教育学院石
3、景山分院高级教师。中美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规划的比较与审思 李群1,王荣珍2(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6;2.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北京 100043)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作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托,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关切。2022年3月,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发布,至此,这一系列文件与2020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一道,共同明确了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要求和关注点。除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育人导向外,学生能力培养路径层面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引起人们格外关注。从世界范围来说,跨学科学习并不是新事物。中
4、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很好地因应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比如,美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对此也作了相应的规划。本文拟从中国和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比较的角度,探讨推进跨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一、基础教育领域“跨学科学习”概念的源与流“跨学科学习”作为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对“学习”方式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即相较于中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采用的常规分科学习方式,提出了“跨学科”学习这一新类型。“跨学科”一词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会议记录中,该理事会当时提出其职能是发展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
5、的综合研究,具体用词是“interdisciplinary”。这一词后来于1926年被该理事会公开使用,用法与前述一致,这也是其公开使用的最早记录。1930年,这个词被该理事会在关于其工作目标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3 的声明中正式使用。直至20世纪50年代,该词开始在科学界和教育界扩展与普及。1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该词主要指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新的研究角度。随着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运用,“跨学科”一词的内涵开始变得更
6、为复杂,有研究者运用谱系学方法考察了科学研究领域在使用“跨学科”一词时所包含的意义,认为大体可以确定为两个维度:一是将“跨学科”作为研究工具,即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具体的问题;另一种是将“跨学科”作为研究对象,即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来探讨其中待解决的问题。2可以看出,“跨学科”一词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同样是从研究角度出发,但关注的问题更为具体和深入。相对而言,教育领域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领域,如果说教育领域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那么这也并不为过。从其对“跨学科”的关注点来看,虽然同样涉及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但更多的是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对“跨学科”相关理论有所考虑。有论者结合前人的研究,将“跨
7、学科”一词从词汇性质的角度进行了概括性分析(见图1)。该分析认为,“跨学科”主要是作为一种特定学习方式的限定词,进而将“跨学科学习”界定为:“一种将学习置于真实、复杂、有意义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或观念进行问题解决,实现单一学科不能达成的目的,如解释现象、完成任务、创造作品等,以促进学科理解和跨学科理解,培养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的学习方式”。3这一概念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情境、工具以及目标,对如何理解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从这一概念本身不难看出,跨学科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价值所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都能
8、发挥单一学科很难实现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跨学科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关注,在美国早已成为一种课程范式和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学校中普遍开展。比较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跨学科学习”的界定,中美在课程标准中对“跨学科学习”的理解有何异同,对中国现阶段如何具体开展跨学科学习有何借鉴,这是下文要着重分析的问题。二、中美课程标准概述及其规划跨学科学习的方式美国课程标准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州可自愿选用或在其基础上建立州标准。提到现行的美国课程标准,一般指2010年发布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以下简称“共同标准”),包括两份文件
9、,即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语言艺术及历史/社会研究、科学、技术学科读写(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Literac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Science,and Technical Subjects,以下简称“语文共同标准”)和共同核心州立标图1“跨学科”概念分析资料来源:张玉华.核心素养视域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认识与实践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22(05):57-63.跨学科作为整体性名词作为组合式词汇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的规律和方法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称为“跨学科科学”“跨”作为形容
10、词“跨”作为动词意为“跨的学科”,表示某学科的内容、性质与多个学科有关,属于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意为“跨学科的”,表示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原理或方法进行有机融合的行动过程,如跨学科课程、跨学科学习等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4 准:数学(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以下简称“数学共同标准”),从标准题目和内容不难看出,这两份标准文件基本与中国的语文和数学课
11、程标准相对应。实际上,美国还有一套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即2012年、2013年、2015年相继颁布的K-12 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Crosscutting Concepts,and Core Ideas,以下简称K-12 科学教育框架)、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和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实施指导(Guide to Implemen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
12、rds),其涵盖的学科领域包括物理、生物、地理及工程等,目前来看,这一整体系统与中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系列课程标准文件是相对应的。从社会背景、涵盖领域、核心理念、总体目标、内容框架、面向对象等维度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以下共同点和差异之处。从共同点来看,一方面,两者都是要解决本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要求或新问题。中国新的课程标准研发的当下背景是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使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进而对充分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美国课程标准的研发则是为了减少地方分权式教育的不利影响,改善基础教育的低效状况,使基础教育发挥促进社会经济发
13、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两国课程标准都充分涵盖当下基础教育学校开设的学科教学内容,两相比较,中国课程标准关注得更为全面、细致,囊括所有科目,而美国课程标准着重于更为基础或重要的科目。从差异之处来看,在总体目标方面,中国课程标准强调整体性的育人导向,即要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美国课程标准则聚焦核心概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程序,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无明确表述。从内容框架来看,中国课程标准统一采用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附录的结构,美国的三种课程标准则结合其所针对的学科特征在主体部分采用了不同的
14、结构。从面向对象来看,中国课程标准主要针对学科教师,美国课程标准则同时考虑了对学生父母的指导作用。总体来看,中美两国的课程标准除在学科或领域方面有些共同性外,在其他各维度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体现在细节之中。从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规划与表述来看,中国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由课程总体标准(课程方案)中提出引领性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表述有4个层次。首先在“前言”所述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部分,明确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4。接着在“基本原则”中通过第4条“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中对这
15、一内容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表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5然后在“课程标准编制”中明确了课时安排:“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6。最后,在“课程实施”部分指出要“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7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只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部分指出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相应表述类似),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并
16、无专门表述。以上均要求在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加以落实,至于具体落实方式则因学科而异。美国并无总体性课程方案,对跨学科学习的表述体现在前述提及的各课程标准或方案中,但在不同领域关注的方式和程度有较大区别。在“共同标准”的两份文件中,数学共同标准只简单提及本课程标准要考虑学生未来跨年级、跨课程、跨系统的学业和生涯准备,8并无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5 真正跨学科学习方面的指导或提示;“语文共同标准”对跨学科学习的关注更明确些,除上述关切外,强调
17、学生的语文学习要能实现对多学科内容的理解、评估、建构及表达,9成为熟练的读者,能够理解各种类型和学科的文本;相对而言,美国的科学课程标准更为关注跨学科学习,并通过前述三个文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框架和相应指导。基于上述背景,中美两国规划和实施跨学科学习的路径也有较大差异,下文将进行详述。三、中美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路径的比较分析如前所述,中国课程标准对跨学科学习的总体性表述主要体现在课程方案中,尤其是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进而对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统领性要求。因此,中国2022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跨学习学习提出了要求或指导,从具体表述来看,不同学段和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跨
18、学科主题学习均存在较大差异。从学段来看,新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整体上对这一主题的关注较多,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虽然大部分学科均有所提及,但除数学、艺术在案例中有简要提示外,整体上都缺乏具体规划和指导。从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对这一主题的关注情况来看,整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整体规划、逐点落实,并有明确的指导与范例,如数学学科,数学课程标准的各部分均对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说明,并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呈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可行设计思路,进而在附录的范例中进行具体展示;二是将跨学科学习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如语文、历史、地理均设计了“
19、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模块,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等设计了“跨学科实践”内容模块,除进行总体说明外,也通过附录中的案例进行了具体指导;三是结合学科核心概念进行不同维度的简要说明,但未进行实操性说明与指导,如科学学科;四是除所有学科课程标准共有的前言部分外完全没有提及,如道德与法治、劳动和英语。美国课程标准对跨学科学习的具体提示主要体现在科学领域的三个纲领性文件中,K-12 科学教育框架中首先明确提出了7个“交叉性概念”,包括模式(patterns),因果关系:机制与解释(cause and effect:mechanism and explanation),规模、比例和数量(scale
20、,proportion,and quantity),系统和系统模型(systems and system models),能量和物质:流动、循环和守恒(energy and matter:flows,cycles,and conservation),结构和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以及稳定性和变化(stability and change),10并指出这些概念可在各学科加以学习和应用。这些概念在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实施指导中也是一以贯之,与K-12 科学教育框架中所呈现的另外两个维度科学与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的内容进行并行设计,结合不同学段的学习内
21、容或主题提出概要性指导。这些科学类学科中的交叉性概念较好地体现了超越学科层面的上位思考和引领,为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从两国课程标准规划跨学科学习的路径来看,共同点在于,中美两国都很重视跨学科学习,基本上在各学科都渗透了跨学科学习的理念。差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在这一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美国已经推进了相对较长的时间,这种差异也与两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分科或综合取向相关;二是从推进路径来看,应该说这一点也与第一方面相关,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在现阶段的推进路径是除理念层面的引导外,各学科均是以主题为抓手推进,主题的内涵或具体内容则依托学科的
22、特点而有较大差异,美国则将跨学科学习的重点放在了科学教育领域,并提供了上位的、便于理解和应用的交叉性概念;三是从指导实践的方式来看,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实践层面基本上都进行了不同类型或方式的示范,美国科学领域课程标准系列文件则是在不同内容模块均对交叉性概念进行了明确关联,但如何通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6 过这些概念真正实现学科融通并没有提供具体范例或指导。总体来看,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跨学科学习都很重
23、视,也都给出了自己的实践路径,可以说是各有所长,相信两者的结合以及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实践能够产生富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四、在中国新课程标准引领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进一步审思从跨学科学习的角度来考察中美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虽然两者在课程标准的背景、理念、目标、结构、内容等各个层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但两国对跨学科学习都有着共同的关注、强调和指引,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使然,也是知识及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那么,如何结合两国课程标准及其跨学科学习规划来强化中国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研究与实践呢?考虑到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特征、两国在推进路径上的特点及美国在这方面的实践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美 课程标准 跨学科 学习 规划 比较 李群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