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解轻松学习答案-参考1.doc
《系解轻松学习答案-参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解轻松学习答案-参考1.doc(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解剖思考题(参考1) . 注:系《系统解剖学学习指导》p44-45复习思考题的参考答案。 1.全身的骨按形态可分四类,举例说明各类骨的形态特点。 刘辉 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其中 (1)长骨:呈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中间为体,又称骨干,内有髓腔。两端膨大为骺,其光滑面即关节面,覆盖关节软骨。干骺相邻部为干骺端,幼时有一骺软骨,后骨化为骺线。长骨有:肱骨、尺骨、桡骨等四肢骨。 (2)短骨:形状立方体,成群位于牢固灵活处。如:手腕骨、足附骨。 (3)扁骨:宽扁,呈板状,主要构成体腔壁,如:颅盖各骨、肋骨、肩胛骨等 (4)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椎骨。(含气骨具含气骨窦,如上颌骨)。 2.颅底的内外面观,颅的前侧面观。(重点是神经血管走行的孔裂及一些交通,其他结构请注意书p39-41) 刘辉 颅底内面观:分为颅前中后窝 颅前窝:位于正中的筛骨为鸡冠,两侧为筛板,筛板上有筛孔,为嗅神经所通过 颅中窝: 中央位于蝶骨体上有容纳垂体的垂体窝,窝外侧为视神经管入眶,管内有视神经和眼动脉。垂体窝两侧有颈动脉沟,构成破裂孔,颈内动脉经此通过 两侧主要为蝶骨体上一连串的孔裂:1.眶上裂:蝶骨大小翼之间 ,前通眶,有脑神经3. 4. 10. 11及眼静脉等通过;2.圆孔:眶下裂后下,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由此达翼腭窝;3.卵圆孔:圆孔后外侧,下颌神经经此同颞下窝;4.棘孔:卵圆孔后外侧,脑膜中动脉经此入颅。颞骨岩部有三叉神经压迹,三叉神经节在此 颅后窝:中央最低处为枕骨大孔。孔前上方有斜坡,承托脑桥与延髓;孔前缘外侧有舌下神经管内口,为舌下神经出颅部位。颞骨岩部后面中央有内耳门,通入面神经、前庭窝神经和内耳血管。颅后窝后壁有枕内隆突凸,延伸为上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止于颈静脉孔。颈静脉孔除通过乙状窦(出颅即颈内静脉),还有脑神经9. 10. 11 颅底外面观:前部中央为骨腭,其后为鼻后孔,鼻后孔后可见枕骨大孔,其两侧为乳突。 骨腭前方正中有切牙孔,后外侧为腭大孔。位于颧弓后方的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窝前缘有关节结节。枕髁的前外上方有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骨侧部与颞骨岩部之间有颈静脉孔,其前为颈动脉管外口,外口的后外侧有茎突。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面神经经此出颅 颅前面观:中间是一对上颌骨。上颌骨与两侧颧骨及脑颅的蝶骨、筛骨、额骨构成眶;两侧上颌骨、腭骨和筛骨之间的空腔是眶;上颌骨与下颌骨围成骨性口腔。 眶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分为上、下、内、外四壁、基底及尖端。其中 1.基底:即眶口,眶上缘内、中1/3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缘中份下方有眶下孔,内侧缘与下缘交界点有泪结节。 2.尖端:相当于视神经孔部位,指向后内 3.内侧壁:前分有泪囊窝经鼻泪管下达鼻腔,窝后方以筛骨眶板与筛骨迷路相隔 4.外侧壁:蝶骨大翼眶面组成 5.上壁:分隔颅前窝与眶腔,壁外侧有泪腺窝,内侧有滑车小棘或滑车小凹 6.下壁:中分处有眶下沟及骨内的眶下管,经眶下孔开口于面。 眶的交通:经视神经空与眶下裂与颅中窝相通,经眶下裂向下与颞下窝及翼腭窝交通,通过眶下沟及眶下管开口于面,经鼻泪管通向鼻腔。 (骨性鼻腔见第三题) 3.骨性鼻腔外侧壁的主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卢耀甲 骨性鼻腔:顶主要由筛骨的筛板构成,借筛孔通颅前窝;底为骨腭,在骨腭正中缝前端有切牙孔;外侧壁由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构成,上鼻甲和中鼻甲都是筛骨之一部,下鼻甲是独立的骨块;各鼻甲下方形成相应的鼻道,分别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体之间的窄小间隙为蝶筛隐窝;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 鼻旁窦:1)额窦:位于额骨内,眉弓深方;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的筛漏斗。2)筛窦:为筛骨迷路内蜂窝状小房的总称,分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3)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4)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向内侧借上颌窦裂孔开口于中鼻道。 4.关节的基本及辅助结构。肩、肘、腕、髋、膝、踝、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运动(相关的肌肉及其神经支配)。 卢耀甲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属多轴球窝关节。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关节面构成的复关节,包括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头关节凹构成)和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肘关节周围的韧带有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 腕关节:即桡腕关节,由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属椭圆关节。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其周围的韧带有髋臼横韧带、髋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轮匝带和股骨头韧带。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其周围的韧带有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腘斜韧带和膝交叉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此外,膝关节的辅助结构还有滑膜囊与滑膜襞,以及内、外侧半月板。 踝关节:即距小腿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近似单轴的屈戌关节;其内侧有内侧韧带(或称三角韧带),外侧有外侧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 颞下颌关节:即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其关节囊内有关节盘。 (关于此题中的运动的问题,宋耕你自己总结一下吧,嘿嘿,呵呵,哈哈) 5、骨盆的界线,坐骨的大孔、坐骨小孔的构成 路国涛 骨盆的界线为:后方的骶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脊(此字为错字,但找不到正确的字,呵呵,宋耕帮一下啦……)至前方的耻骨联合上缘围成。 坐骨大孔: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 坐骨小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 6、椎骨的特点,椎骨间连接的结构名称、作用;参与都成椎管的韧带有哪些? 路国涛 椎骨的特点:锥体;椎弓:椎弓根和椎弓板;椎间孔;棘突;横突等 颈椎:横切面椭圆形,有横突孔。 特殊的颈椎有:(1)寰椎:无椎体、棘突、关节突;(2)枢锥:有齿突;(3)隆椎:形态大小与胸椎相似,棘突特长但无分叉。 胸椎: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关节面近似冠状位。 腰椎:锥体最大,横切面呈肾形,关节面呈矢状位。 骶骨:倒置的三角形,前缘处成为岬。 椎体间连接:(1)椎间盘:连接两相邻的椎体(2)前纵韧带:牢固的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又防止椎体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的作用(3)后纵韧带:有限制脊柱孤独前驱的作用 椎弓间连接:包括椎弓板、棘突、横突间的韧带连接和上下关节突间的关节连接 韧带连接:(1)黄韧带:参与构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曲(2)棘间韧带(3)棘上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曲(4)项韧带(5)横突间韧带:限制脊柱过度侧屈。 关节连接: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寰枕关节。 参与构成椎管的韧带:黄韧带和后纵韧带 7 腹前外侧壁的肌肉及其结构;主要的呼吸肌及其作用;咀嚼肌及其作用 李大宝 1.腹前外侧壁的肌肉及其作用: (1)腹外斜肌 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终于白线。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的内侧端有一小束腱纤维向下后方止于耻骨梳,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近乎三角形的裂孔,为腹股沟管浅(皮下)环。 (2)腹内斜肌 在腹外斜肌深面。起始于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或1/3,肌束呈扇形,即后部肌束几乎垂直上升止于下位3个肋骨,大部分肌束向前上方以不同斜度放散而变成腱膜,在腹直肌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后两层,在腹正中线终于白线。腹内斜肌的下部肌束行向前下方,作凸向上的弓形,跨过精索后,延为腱膜,再向内侧与腹横肌腱膜会合形成腹股沟镰或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腹内斜肌的最下部发出一些细散的肌束,向下包绕精索和睾丸,称为提睾肌。 (3)腹横肌 在腹内斜肌深面,较薄弱,起自下6个肋软骨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延为腱膜,腱膜的上部与腹内斜肌腱膜后层愈合并经腹直肌后方至腹白线,下部则和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一起经腹直肌的前方至腹白线,分别构成腹直肌鞘的后层和前层。腹横肌最下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腹股沟镰的构成。 2. 主要的呼吸肌及其作用: 呼吸肌是指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主要包括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是分布于肋骨之间的肌肉,分为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位于浅层,肌纤维斜向前下方;肋间内肌位于深层,肌纤维斜向后下方。膈位于胸腔底部腹腔上部,主要由骨骼肌组成。骨骼肌一端的肌腱固定在胸廓四周的骨或肌膜上,另一端的肌腱在膈的中心部位形成中心腱。膈肌舒张时,膈的顶部上凸,形似倒扣的铁锅,这时胸廓上下径较小;收缩时,肌纤维变粗变短,膈的顶部下降,使胸廓上下径增大。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和胸骨向外、向上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扩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气体自外界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和胸骨向下回落,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变小,气体自肺内排出,完成呼气过程。可见,平静呼吸时的整个呼吸过程,只有吸气时有肌肉收缩,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呼气时,仅是肋骨和胸骨因重力作用而自然回落和膈肌的舒张,没有肌肉收缩,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只有在深呼吸时,除吸气过程中肋间外肌与膈肌的收缩力度增大,使更多的气体进入肺内外,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进一步缩小,使更多的气体自肺内排出。所以,深呼吸时,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都有肌肉收缩,都是主动的。 3. 咀嚼肌及其作用: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它们均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加咀嚼运动。 咀嚼肌又分为升颌肌群和降颌肌群两组。它们相互效替收缩和舒张,即形成张口和闭口活动,以完成咀嚼等功能。下表将其各结构及其功能大致归纳: 口腔颌面部咀嚼肌 肌肉 起端 止端 功能 神经支配 升颌肌群 咬肌 上颌骨颧突及颧弓下缘 下颌升支下颌角外侧面 提下颌向上 三叉神经肌支 颞肌 颞骨骨面 下颌骨喙突 提上颌向上,后部肌纤维可拉下颌骨向后 三叉神经颞肌支 翼内肌 翼外板内侧面 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内侧面 提下颌向上,并有前伸及侧颌功能 三叉神经翼内肌支 降颌肌群 翼外肌 翼外板外侧面,蝶骨大翼下面 下头止于踝状突颈,上头止于颌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囊 主要是张口和前伸,单侧收缩则下颌偏向对侧 三叉神经翼外肌支 二腹肌 前腹起于下颌骨二腹肌凹,后腹起于颞骨乳突切迹 舌骨体中间腱 降下颌,提舌骨向上 前腹:三叉神经 后腹:面神经 颏舌骨肌 下颌骨颏棘 舌骨体前面 降下颌,提拉舌骨向上、前 舌下神经 下颌舌骨肌 下颌骨内侧颌舌线 舌骨体 降下颌,得舌骨向上 三叉神经 下颌舌骨肌支 8 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其导管的开口位置以及与其相关的神经核和神经 李大宝 唾液腺包括位于口腔壁内的小唾液腺和位于口腔周围的三对大唾液腺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1) 腮腺 是最大的一对口腔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下颌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窝内。借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黏膜上。支配腮腺的神经主要是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的舌咽神经,相对应的神经核是下泌涎核。 2) 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体的内侧,腺管开口于舌下阜。支配下颌下腺的神经主要是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的面神经,对应的神经核团是上泌涎核。 3) 舌下腺 位于口腔底,舌下襞深面。有一条主导管开口于舌下阜,尚有数条小管开口于舌下襞。支配舌下腺的神经及其神经核团同面神经。 9、咽峡;咽的分布及其交通 宗亚楠 腭帆游离缘(腭垂)、两侧腭舌弓、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部,称咽峡。 咽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鼻咽部的结构有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扁桃体及咽鼓管扁桃体;口咽的结构有腭扁桃体、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喉咙部有梨状隐窝。咽与鼻腔、口腔、喉腔、中耳鼓室和食管相通。 10、食管的生理狭窄及其定位 宗亚楠 食管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第一个狭窄部位于咽与食管交接处,距中切牙15cm处;第二个狭窄部位于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处;第三个狭窄部为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11、 胃的形态、分部以及营养胃的动脉及来源 郭福新 形态:胃为一膨大的肌性囊袋,有两壁、两缘和两口。两壁即前壁和后壁。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其最低处为角切迹;下缘较长, 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胃的入口为贲门,与食管相续;出口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通。在幽门处,可触知由胃壁环行肌增厚形成的幽门括约肌。 分部:可分为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幽门又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幽门窦,右侧为幽门管 动脉:胃左动脉 来源:腹腔干 胃右动脉 肝固有/肝总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脾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短动脉 脾动脉 胃后动脉 脾动脉/其上极支 12.直肠的生理弯曲和动脉分支分布 荣艳波 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骶曲凸向后,与骶骨弯曲一致,距肛门7—9cm;会阴曲绕过尾骨尖凸向前,距肛门3—5cm。在冠状面上也有3个不甚恒定的侧曲,一般中间的较大,凸向左侧,而上、下两个凸向右侧。 动脉分支分布:骶正中动脉,腹主动脉的壁支,分布于直肠后壁;直肠上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支,经乙状结肠系膜内下降至直肠后面,分为两支,沿直肠两侧向下;直肠下动脉,髂内动脉的脏支,分布于直肠下部;肛动脉,阴部内动脉的分支,与直肠下动脉吻合。 13、肝脏面的形态结构。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汁的排泄途径 郭福新 脏面的形态:有近似H形的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韧带;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后部为腔静脉沟;连接左右纵中份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门静脉 、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之处,这些结构由结缔组织包绕,共同构成肝蒂。 外胆道的组成:胆囊和输胆管道 胆汁排泄途径:平时肝胰壶腹括约肌保持收缩状态,由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进入胆囊浓缩和贮存,进食后,在食物的刺激下,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胆囊收缩,括约肌舒张使胆汁从胆囊管、胆总管而排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 14 喉软骨,喉腔的分布和交通,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张凯 喉软骨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梢状软骨。 甲状软骨最大,构成喉的外侧壁。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构成喉后壁的大部。环状软骨弓构成喉前外侧壁的下份。环状软骨下缘借韧带与气管软骨环相连;会厌软骨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上切迹的后下方。 喉腔上经喉口与咽腔相通,下通气管。喉腔被突入喉腔侧壁的上,下黏膜皱襞分为三部分: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右主支气管形态上较左主支气管短,粗,走向较陡直。左主支气管形态上较右主支气管细,长,走向较水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吗?同意重复表强调?汗)临床上,吸入性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15 胸膜腔的构成,壁胸膜分部。肋膈隐窝及其临床意义。 张凯 胸膜分脏,壁两层。脏,壁2层胸膜间为完全封闭的潜在,狭窄的腔隙为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壁胸膜按其所在的位置分为4部:胸膜顶,形成穹隆型圆顶,突出胸廓上口至颈根部;肋胸膜,贴于肋骨和肋间肌的内面;膈胸膜,覆盖在膈的上面;纵膈胸膜,衬在纵隔的两侧。 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形成的胸膜隐窝称肋膈隐窝,呈半月形,左右各一。由于肋膈隐窝位于胸膜腔的最低处,所以当胸膜发生炎症时,渗出液首先积聚在此,并易引发继发感染,临床上把此作为穿刺抽液的部位。此处也是炎症后容易出现粘连的部位。 16.试述肝蒂、肺根、精索内的主要结构。 荣艳波 肝脏面中部有呈似“H”形的沟,位于中间的横沟称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位置关系是:肝左、右管在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在后。 肺内侧面中部偏后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肺根。排列从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从上而下,左肺根为肺动脉、支气管、上肺静脉,右肺跟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下肺静脉。左、右下肺静脉位于肺根的最下方。 从腹股沟管身环至睾丸上端间的1条柔软的圆索状的结构称为精索。精索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的血管、输精管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鞘韧带等。上述结构的周围包有3层被膜,由深至浅为:精索内筋膜,提睾肌,精索外筋膜。 17 绘图指示肾的冠状面结构 略 18.输尿管的分布和狭窄,男性尿道的分布、狭窄和弯曲,输精管、输卵管的分布及意义 许晋炫 输尿管是一段肌性管道,起于肾盂,终于膀胱。 输尿管按其行程可分为腹段、盆段、壁内段三部分。 1、腹段 指肾盂至小骨盆入口的一段,此段位于腹后壁、腹膜的后方。 2、盆段 自小骨盆入口起,至膀胱底止,此段在腹膜后延盆腔侧壁行向后下。女性输尿管入盆骨后,行经子宫颈两侧而达膀胱底。 3、壁内段 斜穿膀胱壁的部分,以输尿管口开于膀胱的内面。 男性尿道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终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男性尿道的行经长,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男性尿道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男性尿道在行经过程中有两个弯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输精管为附睾的直接延续,行程较长,全程分为四部,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部、盆部。盆部的输精管末端膨大形成输精管壶腹。 输卵管为一长而弯曲呈喇叭状的肌性管道,是输送卵子和受精的部位,位于子宫底两侧和盆腔侧壁之间,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分为输卵管漏斗、输卵管壶腹、输卵管峡、子宫部四部。其中,漏斗部是手术辨认输卵管的标志,壶腹部是受精的部位,结扎手术常在峡部进行。 19.膀胱三角的位置、构成及其临床意义: 苏永彬 在膀胱底面的内面有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称膀胱三角。此区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空盈,黏膜都保持平滑状态。该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两侧输尿管口之间的黏膜形成一横行的皱襞,称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查是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20.子宫的位置及毗邻,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结构: 苏永彬 位置及毗邻: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子宫底位于小骨盆上口平面以下,子宫颈管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的稍上方。人直立时,子宫体几乎平行地面。子宫底伏于膀胱的后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成年女性其正常位置为轻度前倾、前屈位。前倾指子宫整体前倾,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间形成90度夹角,前屈指子宫体与子宫颈形成170度夹角。[与腹膜的关系:膀胱子宫陷凹(子宫前面,转折处在子宫颈高度)、直肠子宫陷凹(从子宫体下行子宫颈及阴道后穹的上面,返折至直肠前)] 维持: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主要装置是盆膈的承托及子宫周围的4对韧带。(1)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有双层腹膜构成,呈冠状位。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以其连接部位又分为卵巢系膜、输卵管系膜、子宫系膜。(2)子宫圆韧带。起自子宫与输卵管结合处的前下方,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3)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旁组织。位于阔韧带基底部的两层间,较强韧,是维持子宫正常位免于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4)骶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的后面,向后绕过直肠,止于骶骨前的筋膜。此韧带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与子宫圆韧带协同,维持子宫正常的前倾、前屈位。(5)耻骨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前面。限制子宫后倾和后屈。 21、腹膜所形成的网膜、系膜、韧带、陷凹 许晋炫 腹膜所形成的网膜:小网膜、大网膜、网膜囊 腹膜所形成的系膜: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腹膜所形成的韧带:肝的韧带(包括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脾的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腹膜所形成的陷凹:男性,直肠膀胱陷凹;女性,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 22.心脏的外形及各心腔内的主要结构 方祎 心呈前后稍扁的圆锥体,有1底1尖2面3缘及4沟。 心底 朝右后上方,主要由心房等结构构成,有粗大血管干(肺动脉、升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两对肺静脉) 心尖 钝圆游离,朝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 胸肋面 朝前上方,右侧为右心房和右心耳,中部为右心室,左侧为左心室和左心耳。 膈面 朝下后方,与膈相对,由左右心室构成。 右缘 由右心房构成,自上而下略向右突,为一钝缘。 左缘 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自左上斜向左下至心尖,为一钝缘。 下缘 界于膈面和胸肋面之间,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自右缘下端向左至心尖为一锐缘。 冠状沟 心底下界,是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 房间沟 心底后上下腔静脉口的左侧,是左右心房的表面分界。 前室间沟 心脏前面左右心室分界,内有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及心大静脉。 后室间沟 心脏后面左右心室分界,内有右冠状动脉后室间支及心中静脉。 心腔内主要结构: 分部 概括特点 结构名称 右心房 4口: 3入口 1出口 1窝 2凸起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右房室口 卵圆窝(房间膈) 界嵴、梳状肌 右心室 2口6瓣: 入口 出口 3凸起 1漏斗 右房室口、有三尖瓣 肺动脉口、有3个肺动脉瓣 肉柱、乳头肌及腱索、室上嵴 动脉圆锥 左心房 5口: 4入口 1出口 左右肺静脉口(各一对) 左房室口 左心室 2口5瓣: 1入口 1出口 2凸起 左房室口、有二尖瓣 主动脉口、有3个主动脉瓣 肉柱、乳头肌及腱索 23.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部 方祎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分支 分部 分支 分部 右缘支 沿心下缘走向心尖 前室间支 左右心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 后室间支 后室间沟两侧及室间隔后1/3 左圆锥支 动脉圆锥上部 窦房结支 窦房结 (60%) 旋支 左心室外侧壁、前后壁的一部分和左心房 房室结支 房室结 左缘支 左心室外侧壁 右圆锥支 动脉圆锥上部,与左~吻合 左室后支 左心室后壁 右室前支 右心室前壁 窦房结支 窦房结(40%) 右室后支 右心室后壁 左室后支 左心室后壁 冠状动脉分布类型: 1)、右优势型:65.7%。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室膈面和左心室膈面的一部分或全部。 2)、均衡型:28.7%。左冠状动脉的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分别分布于左右心膈面,互不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 3)、左优势型:5.6%。左冠状动脉的旋支还分布于右心室膈面的一部分。 31、人体的淋巴导管及其所汇集的淋巴干、汇入静脉的部位。 答:包括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胸导管:汇集左、右腰干和肠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 注入左静脉角,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 (左、右腰干和肠干、左颈干首先注入乳糜池,即胸导管的起始部位;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在左静脉角处汇入胸导管。) 右淋巴导管:汇集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注入右静脉角。 24.心传导系统包括哪些结构? 齐梦 答:窦房结(右心房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 结间束(前、中、后) 房室结(房间隔下部,冠状窦口上方的心内膜下) 房室束(室间隔膜部后下缘) 左、右束支(室间隔肌部两侧的心内膜深面) 浦肯野纤维网(心内膜下和心肌内) 25.腹主动脉不成对脏支的主要分支和大体分布 齐梦 答:(1)腹腔干:胃左A:食管支、贲门支、胃支 肝总A:肝固有A(胃右A、肝左支、肝右支—胆囊A) 胃十二指肠A(胃网膜右A、胰十二指肠上A) 脾A:脾支、胰支 胃短A、胃网膜左A (2)肠系膜上A:胰十二指肠下A、空肠A、回肠A 回结肠A—阑尾A 右结肠A、中结肠A (3)肠系膜下A:左结肠A 乙状结肠A 直肠上A 26. 掌浅深弓的组成和意义 张帆 掌浅弓:有尺动脉的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在掌腱膜和指浅屈肌腱之间 。主要分支有:小指尺掌侧动脉和三条指掌侧总动脉,后者至掌指关节附近,又分为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别供应第2-5指的相对缘。因此,手指出血可沿手指两侧压迫止血。 掌深弓:由桡动脉的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在掌浅弓的近侧,约平腕掌关节处,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由弓的远端发出3条掌心动脉,与指掌侧总动脉吻合。当手握物体时,掌浅弓血流受阻,血流仍能经掌深弓流通,使手的血液循环不受影响。 27. 上下肢和头颈部主要浅静脉的起始和注入部位。 张帆 名称 起始 注入 面静脉 眼内眦入起于内眦静脉 与下颌后静脉前支会合注入颈内静脉 下颌后静脉 右颞浅静脉与上颌静脉在下颌颈的深面会合 后支与耳后静脉及枕静脉会合成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 头静脉 手背静脉网桡侧 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尺侧 肱静脉或腋静脉 大隐静脉 足背静脉弓内侧端 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 足背静脉弓外侧端 腘静脉 28:肝门静脉的特点,主要属支及与上下腔静脉的交通 赵梅莘 特点: (1) 起止端均为毛细血管,起于腹部消化管(直肠下部除外),脾、胰、胆囊的毛细血管,止于肝窦。因此肝门静脉的血液通过两套血管的物质交换才回流入下腔静脉。 (2) 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缺乏静脉瓣。 主要属支:肠系膜上下胆囊脾,胃左胃右与附脐 (1) 肠系膜上静脉:伴随同名动脉行,行于小肠系膜内。收集十二指肠至结肠左曲之间肠管及部分胃和胰腺的静脉血; (2) 脾静脉: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及肠系膜下静脉血液,多与肠系膜上静脉以直角汇合成肝门静脉。 (3) 肠系膜下静脉:收集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部的静脉血。 (4) 胃左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注入肝门静脉; (5) 胃右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与胃左静脉吻合.胃与十二指肠分界标志; (6) 胆囊静脉:收集胆囊血液 (7) 附脐静脉:起自脐周静脉网,沿肝圆韧带至肝 吻合: (1) 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的食管静脉在食管下段吻合,形成食管静脉丛; (2) 肝门静脉系的肠系膜下静脉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在直肠下段相吻合,形成直肠静脉丛 (3) 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胸腹壁静脉及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腹壁浅静脉在其周围相吻合,形成脐周静脉网。 脐以上的静脉血分别通过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交通; 通过胸腹壁静脉、胸外侧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交通; 脐以下的静脉血分别通过腹壁下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通; 通过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通。 (4) 肝门静脉系的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的小属支,与腔静脉系的腰静脉、膈下静脉、低位肋间后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的小属支直接吻合或通过椎静脉丛相吻合。 门静脉引流歌诀:食管腹段大小肠,胃脾胰腺和胆囊。 29、动脉导管自股动脉逆行插入左心室,所经过的主要结构 赵梅莘 股动脉——髂外动脉—(到达骶髂关节处与髂内动脉合并)—髂总动脉—(到达第四腰椎高度)—腹主动脉—(穿膈主动脉裂孔)—胸主动脉——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左心室。 30 自患者手背静脉网注入抗菌素,药物经过怎样的途径到达肺治疗肺炎的 郑山 手背静脉网 头静脉(桡侧)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尺侧) 肱静脉 头臂静脉(对侧) 头臂静脉 (同侧) 上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左、右肺动脉 肺动脉干 右心室 右心房 31、人体的淋巴导管及其所汇集的淋巴干、汇入静脉的部位。 张庆芬 答:包括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胸导管:汇集左、右腰干和肠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 注入左静脉角,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 (左、右腰干和肠干、左颈干首先注入乳糜池,即胸导管的起始部位;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在左静脉角处汇入胸导管。) 右淋巴导管:汇集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注入右静脉角。 (请大家自己画大括号和表格间线) 32、眼球壁的结构,眼的内容物及折光装置,眼外肌的名称、作用和神经支配。 严钰洁 (1)概况 外膜(纤维膜) 角膜 巩膜 眼球壁 中膜(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 盲部 虹膜部 眼球 睫状体部 视部 房水 眼球内容物 晶状体 玻璃体 (2)眼的屈光装置: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3)眼球的肌肉 .眼球内肌 位置 支配神经 作用 睫状肌 睫状体内 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 调节晶状体曲度 瞳孔括约肌 虹膜基质内 副交感神经 (动眼神经) 缩小瞳孔 瞳孔开大肌 虹膜基质内 交感神经 开打瞳孔 眼球外肌 支配神经 纤维成分 相应的核 作用 上睑提肌 动眼神经 躯体运动 动眼神经核 提上睑 上直肌 同上 上内方 下直肌 同上 下内方 内直肌 同上 内侧 外直肌 展神经 躯体运动 展神经核 外侧 上斜肌 滑车神经 躯体运动 滑车神经核 下外方 下斜肌 动眼神经 躯体运动 动眼神经核 上外方 33 房水的产生和房水循环 王欣 房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体分泌产生后,由后房经瞳孔入前房,然后由虹膜角膜角渗入巩膜静脉窦,回归静脉。房水除有屈光作用外,还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房水经常循环更新,如其循环受阻,则引起眼内压增高,影响视力,临床称青光眼 。 34、试述中耳鼓室各壁的主要结构,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组成。 张庆芬 答:中耳鼓室为一不规则腔隙,可分为6个壁。 上壁:鼓室盖壁。 下壁:颈静脉壁,分隔鼓室和颈静脉窝的薄层骨板。 前壁: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 后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的开口,向后连于乳突小房,开口稍下方为椎隆起(内藏镫骨肌) 外侧壁:鼓膜壁。鼓膜及其上方的鼓室上隐窝。 内侧壁:迷路壁,即内耳外壁。壁中部隆凸,称岬。岬后上方为前庭窗,前庭窗后上方为面神经管凸;岬后下方为蜗窗,在活体有膜封闭,称第二鼓膜。 骨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从前向后沿颞骨岩部的长轴排列。 膜迷路:包括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蜗管。 35. 述脊神经,脑神经的纤维成分: 杨序程 ⑴ 每一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均含有 感觉神经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运动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分泌 ⑵脑神经 感觉性的脑神经:第1、2、8对,其中嗅神经:特殊内脏感觉 视神经、前庭蜗神经:特殊躯体感觉 运动性的脑神经:第3、4、6、11、12对,其中 动眼神经:躯体运动和副交感 滑车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躯体运动 副神经:特殊内脏运动 混合性脑神经:第5、7、9、10对,其中 三叉神经:一般躯体感觉,特殊内脏运动 面神经:特殊内脏感觉、一般内脏运动、特殊内脏运动 舌咽神经:一般躯体、一般内脏、特殊内脏感觉,一般和特殊内脏运动 迷走神经:一般躯体、一般内脏感觉,一般和特殊内脏运动 有副交感的脑神经:第3、7、9、10对 36.膈神经、隐神经的性质、分布: 杨序程 膈神经是脊神经颈从最主要的肌支,是混合性神经。沿前斜角肌前面下降,穿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再经肺根前方下行至膈,其运动纤维支配膈,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和膈下的部分腹膜。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出现呃逆现象。膈神经受损时,因膈瘫痪而至呼吸困难。 股神经中最长的皮支叫隐神经,是股神经的终支,为混合性神经?。伴股动脉入收肌管向下,在膝关节内侧浅出皮下后,伴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面下降到达足内侧缘。分布于膑下,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另外有数条较短的前皮支分布于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 37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布、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董士勇 正中神经: 分布: 臂部无分支, 肘部、前臂部发出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轻松 学习 答案 参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