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_迟成勇.pdf
《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_迟成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_迟成勇.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25 卷 第 2 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25,No.2 2023 年 4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Apr.2023 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 迟 成 勇(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摘 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张岱年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过程中,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评价总是用“粗陋形式”“非常粗浅”
2、“牵强附会”“穿凿附会”等概念来表达;他认为,董仲舒思想总体上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的合理因素。与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性评价不同,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作出了中肯性评价。关键词:张岱年;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相类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23.02.008 作者简介:迟成勇,男,安徽肥东人,副教授,博士。中图分类号:B26;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23)02-0063-08 收稿日期:2022-10-20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
3、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哲学称之为天人之际问题。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史记,自述著作的旨趣说:“欲以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由此明确道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或哲学家的学术宗旨。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关系主要有“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两种对立的思想观点。而“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认识。现代新儒家钱穆先生晚年著文再次强调:“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1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是张岱年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人生哲学议题,也是文
4、化哲学议题。张岱年对“天人合一”思想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主要侧重于中国哲学史层面,有深厚的哲学史意蕴,体现的是纵向的历史演变逻辑;二是把中国哲学史与文化哲学结合起来,有鲜明的传统意涵和文化底蕴,凸显的是横向的文化比较逻辑,其中最主要的是与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对立之思想相比较,从而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张岱年说:“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240其中,“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张岱年在研究和评价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过程中,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作出了
5、中肯性评价。一、张岱年对董仲舒哲学中的“天”与“人”含义之解析 西汉大儒董仲舒在今文经学春秋繁露名著中,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三统”循环等学说为基础,架构其庞大而混杂的天人一统图式,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天人相类”思想是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评析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首先要考察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和“人”的具体含义。“天”和“人”的具体含义不同,“天人合一”的意蕴和价值取向64 衡水学院学报投稿平台:https:/ 25 卷 也就不同。所以,具体分析“天”和“人”的
6、含义,这是正确评析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所谓“天”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张岱年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思想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含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由于不同的哲学家所谓天的意义不同,他们所讲的天人合一也就具有不同的含义。”31简言之,中国古代所谓“天”有主宰之天、自然之天及义理之天三种含义,由于“天”的具体含义不同,“天人合一”思想的含义也就不同。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中“天”的含义相比,“天”是董仲舒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他提出的“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
7、,屈君而伸天”的命题,足以体现出在天、君、民的三者关系中,“天”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董仲舒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顺命)在董仲舒看来,天底下的一切都是源于天,人世间的所有现象都与天保持某种必然的联系。一言以蔽之,曰“天道至尊”。具体而言,“董仲舒所谓天,有三重含义:其一,天是百神之大君(春秋繁露郊语),即天是各种神的最高神;其二,可感知的宇宙整体;其三,宇宙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4。无疑,董仲舒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天”具有多种且复杂的含义。就“天人感应”和“天人相类”这两个理念而言,“天人感应”的“天”,其主要含义是“百神之大君”即“主宰之天”,而“天人相类”的“天”在
8、不同的语境中则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指“主宰之天”,有时指“自然之天”,有时指“义理之天”,甚至有时兼具多种含义。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把先秦哲学家荀子的“自然之天”又转换为殷周时代的“主宰之天”,重新确立了天的宗教信仰,天的宗教气味更加浓厚。人的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不断思考的问题。哲学关注的归根到底是人在宇宙世界中的位置,显示的是人的自我形象和应有价值。天和人有着显著的区别:天是自然而然的、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有目的,具有卓越的品质。一般而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含义比较明晰,主要指人类,也指现实社会中的人,如君臣、父子、夫妇等。从理想人格看,儒家把“人”区分为圣人
9、、贤人、君子与小人,道家把“人”区分为至人、真人、神人与圣人等。张岱年指出,中国古典哲学中“人”的观念的基本含义主要有:“(1)人者天地之心;(2)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以也;(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人莫不自为;(5)天地之性人为贵;(6)圣人人伦之至也。”5395由此可看出,张岱年分别从人的思维能力、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人的独立意志、人的个人利益、人的价值及人际关系等六个层面来分析中国古典哲学对“人”的界定。其中,“天地之性人为贵”,揭示了人的品质或人的价值,表明了人虽然是天地所产生的,但人在天地之间或宇宙自然面前占有重要位置和具有卓越的品质。张岱年指出,战国时代的理论著作易传以
10、天地人为“三才”,明确肯定人在天地之间的重要位置。道家的代表著作老子以道、天、地、人为“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是“域中四大”之一,也肯定人与他物不同的卓越地位。这种肯定人在天地之间的重要位置的思想,也是魏晋以来,多数时代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或者说是中国古代多数思想家或哲学家一以贯之的共同观点。总之,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思想家都肯定人在天地之间占有重要的位置,与一般动物相比有高贵的价值或卓越的品质。在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中,天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最高主宰;人是天的副本,人与天同类,也具有显著而重要的位置和卓越的品质。他说:“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11、。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又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春秋繁露立元神)人是高于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人和天地一起决定万物的生成,具有养育万物的品质。张岱年晚年仍然立足文本,在人生课论著中进一步分析道:“董仲舒以为人是完成天地之功的,而可谓天之继。”“所谓继天,既非顺天,亦非制天,而乃顺天之道而有所创作。”“人应顺天道,然更需立人道。人生而好善,恶不善,此第 2 期 迟成勇 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 65 乃天之所命。然而人未必能永久好善、恶不善而不动摇,故须有人道。”“天人之道兼举,不违天
12、亦不废人事,然后为得之。”6196-197“天人相类”思想也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董仲舒还说,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元神),即是说,宇宙是一个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是天、地、人三要素构成的,从而也为“天人感应”说找到了理论依据。总之,天与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人在天地之间占有重要的位置和卓越的品质,这是中国古代多数哲学家和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基本认识。二、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之解读 张岱年认为,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在承认天人有别的基础上又肯定天与人的统一,这是一种比较深刻的辩证观点。张岱年指出,“天人合一”思想包含多种类型的观
13、点:“从孟子以至王夫之、戴震,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列举五种观点:(1)性天同一;(2)天人合德;(3)万物一体;(4)天人相类;(5)天道与人道的统一。”7而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理念的,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他说:“儒者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篇)其中易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张岱年晚年反复阐释和高度赞扬的。他说:“易传中的文言传提出与天地合德的人格理想。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大人即崇高伟大的人格,其品德与天地相结合。先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后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后加以顺应。既能开导自然的变化,又能适应自然
14、的变化,这样就达到了天人的协调。易传所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虽然只有几个简单的命题,却提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既要掌握自然规律的作用,更要调节自然变化的过程,一方面承认自然变化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主体的能动作用。”896-97易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可谓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即“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的最经典表达。多种类型的“天人合一”思想,决定其具有复杂的涵义和意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类型多样性和核心要义一致性的内在特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复杂的涵义和意义。张岱年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
15、的复杂的涵义,主要包括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第一层意义是正确的,而第二层意义混淆了事物的层次区别,是不正确的。”537又说:“中国哲学之天人关系论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义: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天人相通的观念,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代道学。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9202其中,先秦时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董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入儒,提出“人副天数”“天人相类”说。张岱年又指出:“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天人形体相类,
16、此实附会之谈。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通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9210张岱年立足天人形体相类,从天道与人道相统一层面解读“天人合一”思想,从而彰显了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伦理道德意蕴。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随着时代发展和学术思想的嬗变而不断发展,其理论水平在总体上不断得以提升。张岱年指出:“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37又说:“关于天人观,中国哲学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为天人合一,二为天
17、人交胜。天人合一思想导源于孟子知性则知天的学说,肯定人性与天道是统一的。董仲舒宣扬所谓人副天数天人相类,是天人合一的粗陋形式。到宋代,在张载、程灏、程颐的哲学中,天人合一才获得了比较明确的理论意义。”558还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渊源于先秦时代而正式成为一种理论观点,乃在汉代哲学及宋代哲学中。汉宋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主要66 衡水学院学报投稿平台:https:/ 25 卷 有三说:一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二是张载的天人合一观,三是程颢、程颐的天人合一观。”10“天人相类”学说在董仲舒庞杂的哲学思想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渊源,因而是中国传统“天人
18、合一”思想历史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论天人关系时说:“在天有阴阳,在人有仁义,在天有五辰,在人有五官。形异质离,不可强而合焉。所谓肖子者,安能父步亦步、父趋亦趋哉?父与子异形离质,而所继者惟志。天与人异形离质,而所继者惟道也。”(尚书引义卷一)从形质来说,天与人是异形离质的,不可强合;从道来说,天与人是有关系的,天道与人道有一定的联系。无疑,王夫之此说是批判董仲舒“人副天数”说的,而赞同宋明理学所说的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王夫之还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周易外传卷二)王夫之强调“尽人道而合天德”,认为人之“动
19、”与天之“健”是一致的。需要明确的是,张载、王夫之是在承认物质世界的前提下谈天人合一的,二程则是在肯定以理为本体的前提下讲天人合一的,两者立论的哲学立场不同,“但两者都试图从天道观中引申出人伦道德来,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之一”11。张岱年说:“中国哲学中,大多数的思想家,都尊崇天,以天为人的标准,以合于天为生活的理想。”669也就是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追求的一种人生理想,属于人生哲学或伦理学范畴。可见,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而表现为一种人生哲学议题,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则兼具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双重意蕴,具有特
20、定的人生取向和政治诉求。从人生哲学讲,董仲舒的“天人相类”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伦理智慧;从政治哲学讲,董仲舒的“天人相类”彰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预设的治国方案,因为“天人感应”的目的在于服务政治。如有学者指出:“董仲舒对皇帝讲天人感应的。现在我们分析起来,天人感应说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说皇帝代表天意,要人民服从皇帝,这就是所谓君权神授。另一方面要皇帝尊天保民,不要胡作非为,这就是所谓神道设教。”12也有学者指出:“董仲舒天人合一观念,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指向与时代意义。因为董仲舒通过它,能够比较巧妙地凭借天的名义,将儒家的政治追求与道德戒律置于专制的君权之上,借以在一定程度上约
21、束大权独揽的君主之行为,即以道统控御政统,以神权限制君权。”13正是因为董仲舒的政治哲学思想,适应了我国古代封建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和根本利益的要求,从而得到汉代官方的支持,成为官方学说,使得儒家学说赢得了独尊的地位,进而占据了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过程中,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关于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服务于古代专制统治的目的,张岱年对此也有简要的解读。三、张岱年立足文本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分析 关于天人关系,董仲舒论述较多。他的举贤良对策三篇主要内容是阐释天人关系的,而且讲天人关系主要是讲两者的
22、相互感应,故学界有人把他的哲学思想称之为“天人感应”说。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原理,提出“天人相类”“人副天数”的思想,建构了自己的天人感应学说体系。张岱年立足文本,从“天人感应”学说原理具体分析了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张岱年立足“天”的含义,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哲学派别进行界定。准确把握“天”的含义,这是界定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哲学党性的前提。张岱年指出:“先秦时代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天道问题。孔子、墨子所谓天是有意志的,具有精神性;管子宣称天不变其常,荀子强调天行有常,其所谓天指自然界,具有物质性。”14119又说:“董仲舒所谓天具有奇特的含义,一方面是百神之大君,是有人格的神灵;另
23、一方面天又是包括日月星辰的天体。因而他所谓天人合一也的含义也是复杂而含混的。”37也有学者指出,董仲舒“所讲的天,一方面继承着传统的主宰之天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把春秋战国以来的自然之天神秘化,使之与主宰之天相结合”15。总之,汉代董仲舒尊崇孔学,但在天的问题上却采纳墨子的“天”说,认为天是宇宙最高的神灵,由此决第 2 期 迟成勇 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评析 67 定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带有迷信色彩,有牵强附会之意,使得“天人合一”观念蒙上了浓厚的神学化和宗教化色彩。但董仲舒又承认气的客观存在。他说:“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所以异于水者,可见与不可见耳,其澹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岱年 董仲舒 天人合一 思想 评析 迟成勇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