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样本.doc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样本.doc(7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 一、 基本建设 1.在 , 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 添置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治未病室, 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 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 如消炎止痛设备, 微波治疗仪。 二、 人才结构与培养 1.今年新进一名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一名, 重点是发展小儿推拿方向。继续发展中医针推和现代康复, 组织科室三基学习和百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 2.存在的不足是小针刀、 水针刀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仍未开展。 三、 特色优势建设 1.收治的”腰痛病”、 ”项痹病”和”面瘫”病人500余人中, 有90%的走临床路径或者诊疗规范。 2.7月份开始了小儿推拿疗法, 治疗小儿500余人次。 3. 开展治未病服务, 服务了498人次; 蒿蛇酒、 三伏敷药贴和骨痹散应用了1125人次。 4. 存在的不足是专病专治诊疗规范少, 病种少。专科设备的短缺和微创治疗方法的空白, 制约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四、 医疗质量管理: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仍在90%以上。 五、 业务成效: 全年, 收住院病人达到703人次; 门诊1 人次, 年业务总收入260.1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88%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了70%, 有效率达到了96.6%。其中治疗: 面神经炎( 单纯性) 127例子 痊愈98例( 77.2%) , 好转24例, 总有效率为( 96.0%) , 无效5例( 4.0%) ; 颈椎病123例 痊愈85例( 69.1%) , 好转35例, 总有效率为( 97.6%) , 无效3例( 2.4%) , 肩周炎42例 痊愈28例( 66.7%) , 好转13例, 总有效率为( 97.6%) , 无效1例( 2.4%) ; 中风后遗症( 恢复期) 87例 痊愈26例( 29.9%) , 好转59例, 总有效率为( 97.6%) , 无效2例( 2.4%) 。我们着正在着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不断引进新技术成果, 为乡镇医院培养进修人员2名。 六、 科研方面: 围绕特色专科项目, 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1月10日 针推科二0一五年工作计划 一、 基本建设方面 1. 使专科病床达到70张, 添置消炎止痛仪, 微波治疗仪、 骨质疏松治疗仪各2台。 2. 完善治未病功能, 增加减肥治疗室, 骨质疏松症防治室。 3. 针灸走进住院临床各科室, 在住院临床各科室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大力推广中医特色治疗技术, 以简、 便、 廉、 验的方法, 及时解决患者痛苦。 二、 人才结构与培养 1、 引进现代康复医学或者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1-2名。 2、 送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二名赴省级医院进修针灸、 推拿和现代康复医学。 三、 特色优势建设 1.改进”腰痛病”、 ”项痹病”和”面瘫”诊疗规范, 和”面瘫”临床路径。 2. 开展”龙氏手法”、 ”林氏手法”和骨盆压揉技术。开展新项目青少年假性近视眼和肥胖症的综合治疗。 3. 积极开展治未病服务, 开展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 四、 医疗质量管理: 坚持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五、 业务成效 全年, 我们的目标是: 收住院病人达到770人次; 门诊病人达到13200人次, 使住院、 门诊病人呈10%以上比例增加, 年业务总收入预计达到286万元。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90%以上。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72.5%, 有效率达到97.2%。 六、 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 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1月18日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诊疗方案 一、 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 哮病 西医病名: 支气管哮喘 二、 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 或饮食情志等失调, 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 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 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 诊断 (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5- ) 。 ( 1)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 或口唇指甲紫绀。 ( 2) 呈重复发作性, 常因气候突变、 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 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 喷嚏、 咳嗽、 胸闷等症状。 ( 3) 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 4)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 5) 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 6) 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 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 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 ) 。 ( 1) 重复发作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 物理及化学性刺激、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运动等有关。 (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4) 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气急、 胸闷和咳嗽。 (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 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 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呼气流量峰值( PEF) 日内( 或2周) 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 5 条者,能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 二) 病期诊断 1、 急性发作期: 指喘息、 气急、 咳嗽、 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 慢性持续期: 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 或) 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 喘息、 气急、 胸闷、 咳嗽等) 。 3、 缓解期: 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 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 三) 证候诊断 1、 风哮: 时发时止, 发时喉中哮鸣有声, 重复发作, 止时又如常人, 发病前多有鼻痒、 咽痒、 喷嚏、 咳嗽等症, 舌淡苔白, 脉浮紧。 2、 寒哮: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 呼吸急促, 喘憋气逆, 痰多、 色白多泡沫, 易咯,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恶寒, 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 面色青晦,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3、 热哮: 喉中痰鸣如吼, 咯痰黄稠, 胸闷, 气喘息粗, 甚则鼻翼煽动, 烦躁不安, 发热口渴, 或咳吐脓血腥臭痰, 胸痛,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4、 虚哮: 喉中哮鸣如鼾, 声低, 气短息促, 动则喘甚, 发作频繁, 甚至持续喘哮, 咳痰无力, 舌质淡或偏红, 或紫暗, 脉沉细或细数。 5、 肺脾气虚证: 气短声低, 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 色白,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乏力, 食少便溏, 舌质淡, 苔白, 脉细弱。 6、 肺肾两虚证: 气短息促, 动则为甚, 吸气不利, 咳痰质黏起沫, 脑转耳鸣, 腰膝酸软, 心慌, 不耐劳累, 或五心烦热, 颧红, 口干, 舌质红, 少苔, 脉细数; 或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 舌苔淡白, 质胖, 脉沉细。 四、 治疗方案 哮病 ( 支气管哮喘) 中医辨证 补肺平喘法 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疗法 穴位贴敷 共振排痰 雾化吸入 其它疗法 中医辨证论治 ( 一) 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 风哮 治法: 祛风涤痰, 降气平喘。 方药: 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15g、 甘草6g。 2、 寒哮 治法: 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 方药: 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3、 热哮 治法: 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 方药: 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等。 4、 虚哮 治法: 补肺纳肾, 降气化痰。 方药: 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中成药: 蛤蚧定喘胶囊等。 5、 肺脾气虚证 治法: 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 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中成药: 黄芪注射液等。 6、 肺肾气虚证 治法: 补益肺肾, 纳气平喘。 方药: 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 黄芪注射液等。 ( 二) 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 膻中、 天突、 尺泽。风寒者配风门, 风热者配大椎、 曲池、 肝郁者配太冲, 痰盛者配丰隆, 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 肾俞、 膏肓、 太渊。肺气虚配气海、 肾气虚配太溪、 盗汗配阴郄, 喘甚配定喘、 天突。 ( 三) 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 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 白芥子、 甘遂、 细辛、 延胡索、 生麻黄、 冰片, 用蜂蜜调和。 用法: 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医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 四) 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 改进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 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 五) 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 缺氧的情况下, 及时吸氧; 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 六) 其它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 〕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 护理及预防 1、 起居护理: 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 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寒哮、 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 胸背部保暖; 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 痰黏稠难以咯出时, 注意翻身拍背。 2、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寒哮证宜热服; 哮喘发作有规律者, 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 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 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调护, 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宜清淡、 富营养, 不宜过饱、 过甜、 过咸, 忌生冷、 辛辣、 鱼腥发物、 烟酒等食物; 喘憋多汗者, 嘱多饮水。 4、 情志护理: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消除紧张心理;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 健康指导 ( 1) 经过耐心、 细致的交谈, 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 2) 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 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 室内不种花草, 不养宠物, 经常打扫房间, 清洗床上用品等。 ( 3) 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 及时地处理, 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 如MDI、 干粉吸入等, 讲解常见药物的用法、 剂量、 疗效、 副作用, 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 防止复发的计划。 (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尽可能改进肺功能, 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 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防止发生猝死。 六、 难点分析 1、 诱发因素不明确, 对过敏原检测困难, 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 故无法避免重复发作。 2、 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 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进,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 体征均有好转,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 体征无明显改进, 甚或加重,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腰痛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分析、 实施情况分析、 总结、 评价 一、 难点分析 1、 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的腰痛病人, 腰部手法治疗难度较大, 病人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2、 针灸、 针刀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和手法的不同, 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 部分腰痛病急性期的患者经过手法治疗、 针灸、 针刀保守疗法症状改进不显, 甚至无效, 腰部疼痛明显,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 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 1、 对于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的腰痛病人, 只要存在骶髂关节旋移的, 腰部手法治疗以骨盆压揉手法为主; 存在棘突偏歪的, 以冯氏手法为主; 腰椎曲度变平直或腰椎棘突后突的, 以林氏手法为主, 减轻了病人痛苦, 提高了临床疗效。 2、 统一规范针灸、 针刀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性疼痛的用踝三针治疗。肾阳虚、 血瘀气滞证和寒湿痹阻型运用艾灸、 中医封包和中药熏蒸治疗。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 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 3、 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 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 芬必得、 洛芬待因等, 消除缓激肽、 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 实现短时间改进疼痛症状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 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 引进新的治疗方法, 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仪。 5、 腰椎滑脱患者可予以佩戴腰围进行固定, 加强腰椎稳定性。防止脊柱不稳诱发腰肌劳损加重, 腰部疼痛难以早期缓解。 三、 实施情况分析、 总结、 评价: 开始制定了腰痛病的优势病种, 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并改进, 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 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对 腰痛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459例腰痛病病例, 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分成 方案组和 方案组。 方案组209例, 男108例, 女101例; 年龄36~66岁, 平均49.36±1.29岁。病程1天~ , 平均5.98±1.36年。 方案组250例, 男124例, 女126例; 年龄35~77岁, 平均48.65±1.36岁; 病程3天~ , 平均5.36±1.75年。经分析两组在性别、 年龄、 病程、 证型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案组250例, 严格按照 腰痛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方案组209例, 按照 腰痛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具体见科室文件。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 5月制定。具体见《腰痛病诊疗方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临床痊愈 有效 无效 总计 方案组 125( 0.62) 177( 0.87) 9( 0.045) 209(1) 方案组 166(0.67) 239(0.96) 10(0.040) 250(1) 注: 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果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方案组, 各项症状改进明显,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评价 : 由于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我们发现腰痛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本年度我们引入了针刀治疗, 对于部分腰痛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痛点, 经过针灸、 手法及贴敷膏药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针刀治疗无疑发挥出自己的专长, 深入病灶, 松解粘连, 改进局部的气血循环, 从应用的效果来看, 十分满意。 经过对本年度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能够看出: 1、 男性多发、 中年为主, 病程较长仍是不变的基本特点。 2、 两组人员中医证型分布中两组患者证型最高的仍是寒湿痹阻型。 3、 治疗方式上, 进一步对手法和针灸的规范, 提高了临床疗效。中国中医学认为, 患者肝肾亏虚及气血不足、 筋脉失养, 或者因为患者劳损伤及筋络, 均可导致使患者腰部软组织及与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 因此形成腰痛病。在治疗上以舒筋通络、 活血化瘀、 滑利关节、 消肿止痛、 整复错缝为原则。在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上, 针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同时针灸对腰痛病患者痉挛的肌肉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临床中我们经过使用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 在治疗”腰腿痛”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手法按摩治疗方法对患者腰痛病有消散瘀血, 解除患者腰部肌肉痉挛, 对疼痛也有缓解作用, 因此针灸加理疔对各种类型的腰痛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治疗中应该列入主要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能够使患者局部血流加快, 有效的改进患者腰部局部 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 4、 从治疗结果来看, 应用 方案组治疗显效及治愈高达67%, 而 方案组此类比率仅为62%。 诊疗方案的优化对于腰痛病治疗效果的改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诊疗方案 一、 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 哮病 西医病名: 支气管哮喘 二、 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 或饮食情志等失调, 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 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 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 诊断 (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5- ) 。 ( 1)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 或口唇指甲紫绀。 ( 2) 呈重复发作性, 常因气候突变、 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 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 喷嚏、 咳嗽、 胸闷等症状。 ( 3) 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 4)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 5) 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 6) 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 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 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 ) 。 ( 1) 重复发作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 物理及化学性刺激、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运动等有关。 (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4) 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气急、 胸闷和咳嗽。 (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 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 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呼气流量峰值( PEF) 日内( 或2周) 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 5 条者,能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 二) 病期诊断 1、 急性发作期: 指喘息、 气急、 咳嗽、 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 慢性持续期: 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 或) 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 喘息、 气急、 胸闷、 咳嗽等) 。 3、 缓解期: 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 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 三) 证候诊断 1、 风哮: 时发时止, 发时喉中哮鸣有声, 重复发作, 止时又如常人, 发病前多有鼻痒、 咽痒、 喷嚏、 咳嗽等症, 舌淡苔白, 脉浮紧。 2、 寒哮: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 呼吸急促, 喘憋气逆, 痰多、 色白多泡沫, 易咯,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恶寒, 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 面色青晦,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3、 热哮: 喉中痰鸣如吼, 咯痰黄稠, 胸闷, 气喘息粗, 甚则鼻翼煽动, 烦躁不安, 发热口渴, 或咳吐脓血腥臭痰, 胸痛,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4、 虚哮: 喉中哮鸣如鼾, 声低, 气短息促, 动则喘甚, 发作频繁, 甚至持续喘哮, 咳痰无力, 舌质淡或偏红, 或紫暗, 脉沉细或细数。 5、 肺脾气虚证: 气短声低, 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 色白,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乏力, 食少便溏, 舌质淡, 苔白, 脉细弱。 6、 肺肾两虚证: 气短息促, 动则为甚, 吸气不利, 咳痰质黏起沫, 脑转耳鸣, 腰膝酸软, 心慌, 不耐劳累, 或五心烦热, 颧红, 口干, 舌质红, 少苔, 脉细数; 或畏寒肢冷, 面色苍白, 舌苔淡白, 质胖, 脉沉细。 四、 治疗方案 哮病 ( 支气管哮喘) 中医辨证 补肺平喘法 中药汤剂中成药 针灸疗法 穴位贴敷 共振排痰 雾化吸入 其它疗法 中医辨证论治 ( 一) 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 风哮 治法: 祛风涤痰, 降气平喘。 方药: 华盖散加减。炙麻黄12g、 紫苏子15g、 杏仁15g、 茯苓15g、 陈皮12g、 桑白皮15g、 甘草6g。 2、 寒哮 治法: 宣肺散寒, 化痰平喘。 方药: 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5g、 麻黄10g、 细辛5g、 半夏15g、 杏仁15g、 生姜6g、 紫菀15g、 冬花12g、 甘草6g。 3、 热哮 治法: 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 方药: 定喘汤加减。麻黄1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 苏子15g、 半夏15g、 银杏12g、 杏仁15g、 款冬花15g、 甘草6g。 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等。 4、 虚哮 治法: 补肺纳肾, 降气化痰。 方药: 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五味子15g、 党参15g、 丹参15g、 茯苓10g、 山茱萸12g、 淫羊藿10g、 黄芪30g、 生地15g。 中成药: 蛤蚧定喘胶囊等。 5、 肺脾气虚证 治法: 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 玉屏风散和六君子汤加减。黄芪30g、 白术20g、 防风15g、 党参15g、 茯苓15g、 甘草6g、 陈皮15g、 半夏15g。 中成药: 黄芪注射液等。 6、 肺肾气虚证 治法: 补益肺肾, 纳气平喘。 方药: 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黄芪30g、 淫羊藿12g、 茯苓15g、 葶苈子12g、 白术15g、 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子12g、 甘草6g、 熟地黄15g、 川贝15g。 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 黄芪注射液等。 ( 二) 针灸疗法 实证主穴选用肺俞、 膻中、 天突、 尺泽。风寒者配风门, 风热者配大椎、 曲池、 肝郁者配太冲, 痰盛者配丰隆, 喘甚者配定喘。 虚证主穴选用肺俞、 肾俞、 膏肓、 太渊。肺气虚配气海、 肾气虚配太溪、 盗汗配阴郄, 喘甚配定喘、 天突。 ( 三) 穴位贴敷 选用主穴: 肺俞 定喘 风门 脾俞 药物组成: 白芥子、 甘遂、 细辛、 延胡索、 生麻黄、 冰片, 用蜂蜜调和。 用法: 将药饼分别贴在所定穴位,医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贴6~8h,每周3次。 ( 四) 共振排痰 增强排除呼吸道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 改进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 从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 五) 雾化吸入 当患者喘憋严重, 缺氧的情况下, 及时吸氧; 痰粘难咯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 ( 六) 其它疗法 科室需要根据国卫医发〔 〕48号《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结合该病种实际诊疗方案制定疗法。 五、 护理及预防 1、 起居护理: 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 重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寒哮、 虚哮证患者的病室宜向阳温暖, 胸背部保暖; 热哮证患者的室温宜偏凉; 痰黏稠难以咯出时, 注意翻身拍背。 2、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寒哮证宜热服; 哮喘发作有规律者, 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 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 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调护, 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宜清淡、 富营养, 不宜过饱、 过甜、 过咸, 忌生冷、 辛辣、 鱼腥发物、 烟酒等食物; 喘憋多汗者, 嘱多饮水。 4、 情志护理: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消除紧张心理;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 健康指导 ( 1) 经过耐心、 细致的交谈, 评估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确认妨碍治疗的因素。 ( 2) 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 如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 室内不种花草, 不养宠物, 经常打扫房间, 清洗床上用品等。 ( 3) 帮助病人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 及时地处理, 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 如MDI、 干粉吸入等, 讲解常见药物的用法、 剂量、 疗效、 副作用, 与病人共同制定长期管理、 防止复发的计划。 (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尽可能改进肺功能, 最大程度恢复劳动能力, 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防止发生猝死。 六、 难点分析 1、 诱发因素不明确, 对过敏原检测困难, 在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 故无法避免重复发作。 2、 病人难以坚持规律维持用药。 七、 疗效分析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进,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 体征均有好转,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 体征无明显改进, 甚或加重, 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项痹病( 颈椎病) 诊疗方案 难点分析、 实施情况分析、 总结、 评价 一、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 项痹病中重度椎间盘突出, 特别急性期, 手法治疗困难; 项痹病手法治疗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手法技巧各不相同, 疗效差异较为明显。 2、 小针刀、 针灸治疗存在不同医师手法和选穴的不同, 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 部分项痹病患者经过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进不显, 甚至无效, 颈肩部疼痛明显,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部分项痹病眩晕或者手指麻木的患者, 经过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进不显, 甚至无效。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项痹中的作用, 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 本专科拟订如下解决措施与思路: 1、 对于项痹病中重度椎间盘突出, 特别急性期, 手法治疗困难的, 首先予以针灸和药物减轻神经根椎间盘周围软组织水肿, 3-5天后再手法治疗。规范化、 标准化、 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手法, 尽可能减少手法差异, 保证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特色手法的附加治疗, 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 2、 小针刀、 针灸治疗统一规范化。在动员医师学习好解剖学的基础上, 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 拟定出适合我科的小针刀、 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和手法。 3、 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 静滴脱水药, 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 芬必得、 洛芬待因等, 消除缓激肽、 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 实现短时间改进疼痛症状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 进一步引进物理治疗仪器, 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和中药封包治疗, 龙氏手法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 纠正颈椎曲度, 实现眩晕、 指麻症状的改进。 三、 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 颈椎活动正常, 治疗后症状积分o-1分, 疗效指数>90%或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颈椎活动基本正常, 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 疗效指数>70%, <90%。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进, 颈椎活动基本正常, 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进, 疗效指数>30, <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进, 疗效指数<30% 四、 总结、 优化、 评价 及 我科制定了项痹病的优势病种, 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 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 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对 项痹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来共收集238例项痹病病例, 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 方案组和 方案组。 方案组118例, 年龄36~77岁, 平均50.31±1.28岁。病程2天~ , 平均5.56±1. 。 方案组120例, 年龄31~75岁, 平均47.46±1.53岁; 病程3天~ , 平均6.23±1.55年。 1.2 治疗方法 案组118例, 严格按照 项痹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方案组120例, 严格按照 项痹病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 5月制定。具体见《项痹病诊疗方案》中”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情况见下表: 组别 临床痊愈 有效 无效 总计 方案组 67(0.70) 109(0.92) 9(0.08 118(1) 方案组 78(0.73) 112(0.93) 8(0.07) 120(1) 注: 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人员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果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方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方案组,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由于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我们发现项痹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年度我们引入了针刀治疗, 对于部分项痹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痛点, 经过针灸、 手法及贴敷膏药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针刀治疗无疑发挥出自己的专长, 深入病灶, 松解粘连, 改进局部的气血循环, 从应用的效果来看, 十分满意。 本年度对于之前的冯氏、 林氏、 龙氏手法及针灸处方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总结, 并指导临床医师在日常应用中不断熟练, 规范化她们的诊疗行为。 经过对本年度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能够看出: 1、 男性多发、 中年为主, 病程较长仍是不变的基本特点。 2、 两组人员的西医病因分类中混合型仍处于首位, 神经根型项痹病仍居单病因首位。中医证型分布中两组患者证型最高的是寒湿痹阻型。 3、 治疗方式上, 进一步对冯氏、 林氏、 龙氏手法和针灸的规范, 提高了临床疗效。在治疗上以舒筋通络、 滑利关节、 消肿止痛、 整复错缝为原则。针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同时针灸对项痹病患者肩部痉挛的肌肉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临床中我们经过使用绝骨穴治疗项痹病, 配合梅花针在治疗”颈项强直”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绝骨穴的选取应遵照髓会之贵, 髓藏于骨, 髓以养骨的原则。在针灸治疗项痹病的时选取风池穴, 是治疗的关键。 在患者风池穴下方有椎动脉经过, 针灸风池穴对患者椎动脉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使血供增加, 血流加快, 使患者头颈部营养及代谢得到改进。 而按摩治疗方法对患者项痹病有消散瘀血, 解除患者颈肩部肌肉痉孪, 对疼痫也有缓解作用, 因此针灸加理疔对各种类型的项痹病患者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治疗中应该列入主要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能够使患者局部血流加快, 有效的改进患者颈椎局部 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 4、 从治疗结果来看, 方案组治疗效果均较 方案组有所提升。 面瘫病( 面神经炎) 诊疗方案 难点分析、 实施情况分析、 总结、 评价 一、 面瘫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 治疗难点 1、 寒冷刺激而引起的面瘫, 治疗效果较好; 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治疗效果差。 解决方案: 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在急性期予抗病毒治疗, 皮质激素治疗。 2、 多数患者可伴有耳后或颈项部疼痛。如何解决面瘫急性期进行性加重及伴随的疼痛症状是治疗的难点。 解决方案: 脱水治疗, 皮质激素治疗。临床辨证施治, 针对不同证型予汤药: 风寒证: 牵正散合川芎茶调散加减。 风热证: 大秦艽汤加减。 3、 面瘫日久或者是由于早期失治、 误治或是由于面瘫的部位较深, 容易出现面肌痉挛、 面肌倒错等面瘫后遗症的出现, 治疗这部分症状是面瘫治疗的难点问题。 面肌痉挛多起源于一侧下眼睑肌肉颤动, 后幅度及频繁程度不断增加, 逐渐扩展至同侧面部其它肌肉, 以口角肌肉的抽动最为明显, 多在精神紧张、 疲倦、 与陌生人交谈、 情绪激动时发作明显, 在睡眠时停止。神经系统无其它阳性体征, 不能自行缓解。 面瘫”倒错”现象, 一般发生于面瘫后期, 病症延久者, 其瘫患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模版——哮病(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诊疗方案 一、 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 哮病 西医病名: 支气管哮喘 二、 概述 哮病多因感受外邪, 或饮食情志等失调, 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 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 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 诊断 (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5- ) 。 ( 1)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 或口唇指甲紫绀。 ( 2) 呈重复发作性, 常因气候突变、 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 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 喷嚏、 咳嗽、 胸闷等症状。 ( 3) 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 4)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 5) 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 6) 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 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 西医诊断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 ) 。 ( 1) 重复发作喘息、 气急、 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 物理及化学性刺激、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运动等有关。 (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4) 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 气急、 胸闷和咳嗽。 (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 应至少具备以下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势 诊疗 方案 实施 情况 总结 分析 样本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