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本质及其二重性_姜海军.pdf
《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本质及其二重性_姜海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本质及其二重性_姜海军.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本质及其二重性姜海军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1 0 0 8 7 5作者简介:姜海军,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经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研究”(1 6 B Z X 0 4 4)。摘 要 经学是中国古代儒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围绕着经学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解释学。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主要目标围绕着“道”而进行,其中基于现实国家治理的“治道”是其解释的基本诉求。在古代,基于“治道”的不同建构而形成了汉、宋两种经学解释的类型,统治者们都想借此建立基于话语权力的文化认同,从而为政治统治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与方法。与此同时,儒经本身也
2、是古代天道人事的承载,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所以,古代经学解释体现出了语言与意义、主体与客体、知识与道德、主观与客观、天道与人事、内圣与外王、历史与现实等等多种二元性或曰二重性。虽然如此,古代解释者注重通过经学解释的张力来化解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经学的现实价值。关键词 经学;解释目标;治道;解释学的二重性;中国儒学 中图分类号 K 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0 2 0 9(2 0 2 3)0 2-0 0 6 3-0 9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影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就中国的解释学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希望建立中国的解释学。围绕着经学而形成的解释学是中国解释
3、学的基石与主导,它在理论、思想与方法上对中国古代的经典解释学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很多学者基于西方视野对中国传统的解释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尤其是2 0世纪8 0年代以来更是有成中英、傅伟勋、黄俊杰、汤一介、景海峰、李清良、周广庆、洪汉鼎等学者就中国解释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为建立中国解释学作出了很多论证。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解释学虽然涉及了经史子集佛道等多个领域,但是基于经学所产生的解释学最为核心与基础,并直接影响了其他部类的思想与方法。可以说,有关经学的解释学是中国哲学解释学、经典解释学及一般解释学的基石与核心所在。尽管不少学者对于中国古代经学领域的解释学内容、思想、
4、方法及特点等作了探究,但对于中国古代经学领域解释学的目标、内在动力、经学解释中的二重性及解释张力等问题,依然缺乏充分而深入的分析,故本文希望在前贤时哲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西解释学的比较,就此问题进而作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道:经学解释的基本目标及核心范畴在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基本目标就是“道”。“道”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范畴,是关于天地万物运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基本法则。周易系辞上 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36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2期(总第2 9 6期)景海峰、赵东明:诠释学与儒家思想,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 0 1 5年;刘笑敢:诠释与
5、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9年;曹艳春:训诂、笺传与解经学,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0 8年第2期;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年;李岗:基督教释经学与中国训诂学的几点比较,宗教学研究,2 0 0 5年第3期;康宇:关于“H e r m e n e u t i c s”之中西方命名的探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1 8年第6期;洪汉鼎:诠释学的中国化:一种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构想,中国社会科学,2 0 2 0年第1期;李清良、夏亚平:从“诠释学”到“诠释之道”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依据与发展方向,湖南大学学
6、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年第3期。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见“道”是天地自然的普遍规律,是万事万物运行的基本动力,金岳霖先生就曾对此说:“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在中国古代,诠释学一词中的“诠”字在内涵上就与“道”有直接的关系:“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征。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故曰诠。”这就是说,道的阐明依靠诠释、解释,自古以来,“道”就与文字、经典的解释密不可分。从先秦开始,“道”就成了诸家诸派关注的核心范畴。其中,儒家学派更是将“道”作为经典解释、为人处世的基本目标。如孔子曾言:“志于道,
7、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等等。由于孔子的儒家之道,主要是基于对周朝王官之学的核心经典 六经的解释而建构的,如他曾说:“丘治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六经。”(庄子天运篇)所以,孔子对于“道”的探究主要依赖六经,并由此形成了基于六经解释的儒学思想体系 儒家之道。孔子借助六经解释所建构的儒家之道,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了天道、地道、人道、君道、臣道、夫道、妇道、友道、世道、政道、商道等等。在孔子看来,“道”应该是儒士阶层的精神追求与实践对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8、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篇)等等。可以说,孔子的儒家之“道”是针对当时天道、地道、人道发展而形成的新“道”学。而“道”则是儒家学说中的最高范畴,这种“道”实则是一种“一天人”、“合内外”之道,更是有关人类终极意义的大道,如杜维明先生在其 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 一文中指出,“道 所关注的问题是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道)在本质上是人类学的,或更为恰当地说,是天人学的(a n t h r o p o c o s m i c)问题”。孔子的“道”融入了对宇宙、自然、社会与个人的综合性考虑,是对先王
9、之道的总结与升华。由于孔子儒家之道注重社会实践,所以其“道”从本质上来说主要是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其中融入了对人事、德义的高度关注,而“仁”则是其“道”的基本内涵所在,如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篇)。换句话说,孔子继承了当时的王官之学,并基于对王官之学的核心经典 六经的认知、解释与建构,形成了新的经学思想体系,六经由此也被赋予了全新的价值与意义,王官之学因此在“轴心时代”实现了哲学的突破。正是因为儒家之“道”乃基于六经解释而建构,六经随即也成为儒家的核心经典,而“道”也因此成为历代经学解释或儒士阶层精神追求的基本目标,如 汉书艺文志 评价说儒家“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
10、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班固认为,六经解释是儒家学说的基本表现形式,而“道”则是儒家追求的要旨所在。可以说,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基本上围绕着“道”而展开。唐代韩愈在其 争臣论 一文中也说道:“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韩愈强调为文、解经不仅要明道,更是要行道,即践行圣人之道。宋代欧阳修进一步强调经学解释的基本宗旨就是要传承儒家之道: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其道,周公、孔子、孟轲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也;其文章,则六经所载至今而取信者是也。46北京师范大
11、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2期(总第2 9 6期)金岳霖:论道,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4年,第1 6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 9 6 4年,第5 7 2页。杜维明:杜维明文集(三),武汉:武汉出版社,2 0 0 2年,第5 0 3页。韩愈:韩昌黎全集 卷一二 争臣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 0 0 9年,第1 1 0页。欧阳修:欧阳修全集 卷六七 与张秀才第二书,北京:中华书局,2 0 0 1年,第9 7 8页。欧阳修作为宋学的推动者,他一再强调儒家学者务必将“明道”视为第一要务,不论是治经、作文,还是修身、处事都应当以“道”为基本准则。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
12、人,程颐也强调:“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陆九渊也说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在清代,尽管学者们以经学考据学为主,但也反复强调明“道”是经学解释的最高追求。如皖派代表戴震所言:“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不仅戴震如此,清代其他大儒如惠栋、钱大昕、王鸣盛、段玉裁等人,也都将经学解释视为明道、传道的基本手段,希望借助经学解释以阐明儒家之道,进而服务于社会现实。总之,在中国古代二千多年里,“道”始终是儒家学者及经学解释所探求的对象,尤其是儒学在汉代成为官学之后,明“道”更是成为经学解释的基本目标。对此,黄
13、俊杰曾这样说道:“几千年来东亚儒者都是为了解明经典中的永恒之 常道,而献身于注经解经的事业。”由于经学解释在中国古代始终居于主导性地位,这对于其他各家各派而言,“道”也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释学的核心范畴及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中华文化体系中以“道”为内核的经典解释学传统。二、以“治道”为旨归的经学解释及现实取向性中国古代的经学解释,始终都是为了探寻“道”,而“道”的落脚点在于“人事”而非“天道”。也就是说,古代儒者在经学解释时,虽然就儒家之道中形而上学层面的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人性善恶等命题进行解释,以此解决人在信仰、精神、心灵等方面的困惑,但更为主要的是要为现实社会中人的出处进退、治国理政等提
14、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思想,从而满足不同时代的现实社会需求。这就是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现实落脚点所在,即“治道”。可以说,古代的儒士大夫一般通过经学解释的形式,尽管也会探究儒经中的天、地、人、道、性、命、理、体等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但更是基于不同时代政治文化的现实需求而提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治道”。也就是说,经学解释的现实取向性是基本特质,如有学者所言:“在我国学术传统中,对于各种基本的生存活动不断进行反思、探索以建立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各种分殊之道,始终是一项居于核心地位的文化任务。”古代经学解释的核心任务在于建构“治道”,而这本身源于六经所具有的政教功能及特质。如 礼记经解 称:“温柔敦厚,诗 教
15、也;疏通知远,书 教也;广博易良,乐 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 教也;属辞比事,春秋 教也。”六经的产生之初就是为了服务于社会政治,所以宋人黄震就说:“六经,治道之根源。”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基于六经解释所构建的儒学充满了现实取向性,为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由此也推动了六经及其意义的转化。如熊十力所评价的:“易 之始兴,本缘占卜,及经孔子修定,则纯为哲学思想之书,用为吾民族玄文鸿宝。”“唯自 十翼 出,而后 易 为哲学思想之书。”可以说,孔子以经学解释的形式形成 易传,将 易经 转变为了政治哲学著述,实则是通经致用、构建“治道”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样,孔子 诗经 解释学也
16、突出现实实践性,论语 记载了孔子对 诗经 的理解:“小子何莫学夫 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诵 诗 三百,授之以政,不达;56姜海军|中国古代经学解释的目标、本质及其二重性程颢、程颐:二程集 卷一八 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年,第1 8 9页。脱脱等:宋史 卷四三四 陆九渊传,北京:中华书局,2 0 0 0年,第1 0 0 5 4页。戴震:戴震文集 卷九 与是仲明论学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年,第1 4 0页。黄俊杰: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1年,第9 5
17、页。李清良、夏亚平:从“诠释学”到“诠释之道”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依据与发展方向,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年第3期。黄震:黄氏日抄 卷五十 王荆公,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年,第3 4 0页。熊十力全集 第四卷 十力语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第3 2、1 2 4页。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篇)由此可见,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基于传统的六经解释而构建了新的“治道”,推动了传统六经及王官之学的范式转化,实现了“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孔子之后两千多年的经学发展史中,不论是汉学、宋学两大解释流派,还是其他各家各派,他们在经学解释上
18、都将重心放在了对“治道”的探究之中。比如作为汉唐经学的代表董仲舒,针对西汉中期政治文化“危机”,他基于 春秋 及群经解释强调“大一统”思想: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鉴于汉朝建立以来所出现的一系列“危机”,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重新解读儒家经典,对汉王朝所面临的民生、朝政、君臣关系、中央与地方、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民族关系等多方面问题都作了探讨与思考,由此实现了儒学在汉代的范式转化,切实地更新了
19、“治道”。对此 汉书五行志 称:“景、武之世,董仲舒治 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汉武帝采信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影响深远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由此强化中央集权的统治。董仲舒借助经学解释所构建的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也成为汉唐之际的主导性学说。实际上,汉唐之际的其他儒者比如马融、何休、郑玄、服虔、王弼、何晏、杜预、王通、孔颖达等人也都曾利用经学解释的形式来服务于现实社会政治,从而构建了符合不同时代需要的“治道”。宋明之际理学家们经学解释的重心或落脚点也基本上在于“治道”,如余英时先生所言,“治道在两宋儒学史或理学史上,始终是一个轴心的问题”。程颐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就通过易学
20、、四书学、诗经 学等经学解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治道”的思想,如绍兴七年(1 1 3 7年)胡安国上书朝廷表彰程颐时评价说:夫颐之文,于 易 则因理以明象,而知体用之一源;于 春秋 则见诸行事,而知圣人之大用;于诸经、语 孟 则发其微旨,而知求仁之方、进德之序。程颐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借助经学解释的形式构建了系统的理学思想体系,无论是“知体用之一源”,还是“见诸行事,而知圣人之大用”,还是“求仁之方、进德之序”,实际上都是在告诉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治国理政,其经学的落脚点则在于“治道”。只是与汉唐诸儒强调五经之学、注重“礼治”不同,程颐更推崇 四书 学,并极力强调“德治”,认为“格君心之非”
21、、“正心”是治道的根本所在,“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同样,宋代浙东学派的代表陈亮也借助经学解释强调事功之“治道”,他说:“道之在天下,平施于日用之间。其平施于日用之间者,与生俱生,固不可得而离也。”王阳明作为心学的代表通过经学解释所提出来的一系列观点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也都是直接针对当时士子专注于经66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2期(总第2 9 6期)班固:汉书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 0 0 0年,第1 9 1 8页。前人对此已经有很多论证,此不赘述。比如徐
22、复观:两汉思想史 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年,第1 8 22 7 0页。班固:汉书 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1 3 1 7页。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 0 0 8年,自序,第3页。朱熹:伊洛渊源录 卷四 伊川奏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0年,第9 7 5页。程颢、程颐:程氏遗书 卷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年,第1 6 5页。陈亮:龙川集 卷十 经书发题诗经,台北:商务印书馆,1 9 8 6年,第5 7 8页。传注疏、词章之学,而无视人心败坏、社会紊乱的不良风气。总之,中国古代经学解释始终没有脱离具体的社会政治语
23、境,故儒者们也始终将“治道”作为经学解释的宗旨,如清人方苞在其 传信录序 中说道:“古之所谓学者,将明诸心以尽在物之理而济世用,无济于用者则不学也。”经学解释是儒学传承、发展的基本方式,更是儒者实现自身价值及使命的必然选择,这样一来,经学自然成为古代政治文化“危机”解决与理想社会建立的重要手段,如潘德荣所说的“众多训诂学家把通经致用作为治学的标准,认为解读这些经书关乎个人的人格和民族生死存亡之大计,故倾其毕生精力,阐幽发微,解说古代圣贤之微言大义,旨在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树立一种规范,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儒者们正是基于经学解释的方式,实现了对儒经所蕴含的“天人之际”、“性与天道
24、”、“古今之变”、“出处进退”等内涵的发掘与意义的重建,从而为不同时代的君道、臣道、夫道、妇道、子道、学道、政道、商道等提出了一系列新建议与新“治道”,推动了中华文化、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三、经学解释的汉宋之分及其本质自秦汉之后的两千年,经学是儒学的基本表现形式,所以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将此两千年的哲学称之为“经学的时代”。两千年的经学实际上就是关于经学解释传承、发展及思想构建的学问。两千年间,由于儒士大夫对于儒经认知、解释及思想的不同,形成了汉学、宋学两大经学解释的类型,如清代四库馆臣所说: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四库馆臣将中国古代经学
25、解释的类型分为汉学、宋学。汉学一般指的是汉唐之际与清代的经学,它们注重名物训诂、注疏考据之学,整体上强调礼仪与制度;宋学一般是宋元明时期的经学,它们注重义理之学,整体上强调心性与道德。汉学、宋学之间的不同,首先是解释对象的差异,尤其是与所关注的经典有直接关系。对此,蔡方鹿也说道:“汉学重训诂,宋学重义理,这是汉学、宋学经典诠释方法上的主要不同。这种不同与汉学、宋学分别以五经和四书作为经典诠释的主要文本有一定的关系。”的确,汉学主要盛行于汉唐之际,儒者们继承并发展了汉代注重五经之学的传统,并通过训诂、考证等形式来阐发圣人之道。可以说,当时儒者崇信并坚持文本中心论,注重师承与门户之见,故多墨守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经学 解释 目标 本质 及其 二重性 海军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