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冻融损伤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_杨志全.pdf
《岩石冻融损伤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_杨志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冻融损伤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_杨志全.pdf(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43卷第 1期2023年 2月防灾减灾工程学报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Vol.43 No.1Feb.2023岩石冻融损伤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杨志全1,2,3,甘进1,2,3,樊详珑1,2,3,朱颖彦1,2,3,4,杨溢1,2,3,丁渝池1,2,3(1.昆明理工大学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2.昆明理工大学 应急管理部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减灾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93;3.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高校高烈度地震山区交通走廊工程地质病害早期快速判识与防控重点实验,云南 昆明
2、 650093;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岩石冻融损伤机理的研究对寒区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岩石冻融损伤机理研究主要包括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因素、冻融损伤的劣化模式、冻融岩石的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质这 4 方面的内容。对以上 4 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归纳出岩石的冻融损伤机理,并提出了当前研究的难点与不足。最后依据岩石冻融损伤机理研究的难点与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开展冻融循环周期对岩石损伤影响的试验研究;探究裂隙或节理的初始饱和度对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规律;建立冻融作用下岩石未冻水含量
3、的计算模型及岩石的多相多场耦合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作用和不同应力环境下冻融岩石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重点研究岩石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动态本构模型的建立。关键词:岩石;冻融循环;损伤机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U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32(2023)01017613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Freezethaw DamageMechanism of RocksYANG Zhiquan1,2,3,GAN Jin1,2,3,FAN Xianglong1,2,3,ZHU Yingyan1,2,3,4,YANG Yi1,2,3,DING
4、Yuchi1,2,3(1.Faculty of Public Safe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2.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Emergency Disaster Reduction of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K
5、unming 650093,China;3.Key Laboratory of Early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eases in Traffic Corridor of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Mountainous Area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93,China;4.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
6、hengdu 610041,China)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freeze-thaw damage mechanism of rocks is crucial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cold regions.Through a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mainly focuses on four aspects: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eeze-thaw damage,deterior
7、ation modes caused by DOI:10.13409/ki.jdpme.20210608002收稿日期:2021-06-08;修回日期:2021-12-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134008)、云南省阿瑟夫汉院士工作站(202105AF150076)、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03AC10002)、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001AT070043)资助作者简介:杨志全(1983),男,教授,博导,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防灾减灾工程方面的研究。E-mail:通讯作者:甘进(199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防灾减灾工程研究。E-mail
8、:176freeze-thaw damage,meso-structure of freeze-thaw rocks,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eeze-thaw rocks.By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se aspect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the freeze-thaw damage mechanism of rocks is deduced,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re
9、search are identified.Finally,based on the identified difficulties and shortcomings,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work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Carry ou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freeze-thaw cycle on rocks damage;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satura
10、tion of cracks or joints on freezing and thawing damage of rocks;Establish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unfrozen water content of rock under freeze-thaw action and the multiphase and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of rock;Study experimental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ozen-thawed rocks under multi-fact
11、or comprehensive action and different stress environments,with emphasis on the change law of rock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constitutive model.Keywords:rock;Freeze-thaw cycle;Damage mechanism;research progress0 引 言为了响应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我国的公路、铁路等基础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越来越向地形、气候复杂的偏远地区
12、靠近,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高海拔、气候寒冷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岩石内部的水由于气温的变化将长期处于冻结融化的交替过程,即冻融循环过程。岩石在冻融循环的过程中会引起其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并最终导致岩石的风化变质1。风化后的岩石其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劣化,使得寒区工程冻融灾害时常发生2,3。因此,冻融岩石损伤机理的研究对寒区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有重要意义。然而,冻融循环是一个具有耦合效应的复杂过程4,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冻融岩石的损伤机理主要包括 4 个方面的内容: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因素,冻融损伤的劣化模式,冻融岩石的细观结构和力学性质。因此,本文通过对以上 4 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同时考
13、虑当前寒区工程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归纳出冻融岩石的损伤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基于此,对岩石冻融损伤机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1 冻融岩石的损伤机理研究进展1.1 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因素1.1.1 岩性各种岩石由于物理、化学等性质的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所产生的冻融损伤差异巨大,为此,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试验研究。N.Matsuoka5、D.T.Nicholson 等6利用多种岩石进行冻融试验,得到相似的结论:岩石裂隙(缺陷)的存在是导致岩石冻融损伤的主要因素。罗学东等7也通过试验证明,具有层理的岩石较无层理岩石更容易被冻融作用破坏;张慧梅等8以页岩和砂岩为试验对象,结果表明前
14、者的抗冻融劣化能力比后者更强;C.Yang 等9进行了 3 类岩石的冻融循环试验,发现岩石抗冻融劣化能力由高到低为:大理岩、花岗岩、砂岩。通常认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 3类岩石的冻融耐久性依次降低5,10;同种岩石冻融耐久性随风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11。1.1.2 冻融循环次数、温度和速率冻融循环次数、温度和速率是影响岩石冻融损伤的重要因素。陈宇龙等12、张慧梅等8和徐新木等13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探究冻融循环次数对岩石破坏的影响,得到了相似的结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损伤劣化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冻融损伤的累加所致。但 D.T.Nicholson 等6认为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不能使强度较高
15、的岩石一直产生损伤,而会趋于稳定。李金玉等14以混凝土为试验对象,考虑冻融温度和冻融速率的影响,发现冻融损伤与冻融温度和速率明显相关,具体表现为温度更低、速率更大时,岩石冻融损伤更加明显;同时作者指出,相较于冻融速率,冻融温度对冻融损伤的影响更大,这与 J.P.McGreevy 等15的观点一致。徐彬等16利用 ANSYS 模拟冻融温度和速率对岩石开裂的影响,分析表明:岩石的线膨胀系数与温度呈负相关,冻融速率越大,越有利于岩石裂隙的发育。最近,杨鸿锐等17通过试验,并结合 CT 和图像处理技术,证明冻融温度是岩石损伤的关键外在因素,温度越低,损177伤越迅速。除了冻融温度和冻融速率的影响,岩石
16、损伤还与冻融循环周期有关。不同地区的冻融周期并不相同,单独通过冻融温度和冻融速率去预测岩石的损伤状态将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目前的研究中,岩石冻融循环试验冻融周期的设定多为定值,常见的有 4 h17,18、5 h19,20、8 h7,13、12 h21,22和24 h23,24等。但是研究同一岩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冻融周期对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还比较少。1.1.3 初始孔隙率和饱和度饱和度大小决定着岩石的冻胀破坏程度25。M.Bellanger 等26和 T.C.Chen 等27 分别对石灰岩和日本 Spaparo 凝灰岩进行了冻融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状态是造成石灰
17、岩和日本 Spaparo 凝灰岩损坏的主要原因;刘向峰等21进行了石窟砂岩在饱和和自然含水状态下的冻融循环试验,得出:随着冻融循环的进行,饱和试样最先出现裂隙,表明岩石内部含水量高,岩石更易受冻融破坏;A.Pric28和 A.Aiomari等29发现饱和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当饱和度超过这个值时,岩石冻融劣化明显或完全破坏,否则劣化效果不明显。孔隙率为水分的储存和迁移提供空间,从而对岩石的损伤产生影响。M.Fukuda 等30和 N.Matsuoka5通过试验研究孔隙率对冻融岩石损伤的影响,指出岩石孔隙率也存在类似的临界值,只有大于临界值时岩石才会出现损伤。本文认为,以上关于初始孔隙率和饱和度对岩
18、石冻融劣化影响的结论是针对连续的孔隙介质而言,对存在裂隙和节理的岩体,以上结论并不能很好地适用。这是由于裂隙和节理中饱和度的大小才是影响岩石冻融劣化的关键,而不是岩块的平均饱和度。虽然,学者们针对裂隙岩体和预制裂隙岩体的水分迁移机制31和冻胀力及裂隙扩展32,33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由于裂隙、节理中的含水量在试验过程中难以控制,造成探讨裂隙或节理中不同初始含水率对岩石冻融劣化的影响研究还比较少。1.1.4 水化环境水化环境的不同会导致岩石的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岩石的冻融耐久性。张继周等34分别利用蒸馏水和酸性溶液对岩石进行饱和,研究水化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
19、明同种岩石在酸性溶液中损伤劣化更加明显。X.Fang 等35以黄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发现溶液 PH 值越低,对黄砂岩的伤害越大(即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廖浩浩等36和王鲁男等37进行了在不同 PH 值溶液下的岩石冻融循环试验,得出类似的结论:酸性溶液对岩石的冻融损伤具有促进作用,而碱性溶液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偏酸性的水化环境会加速岩石的冻融损伤,究其原因,岩体介质会与酸性水溶液发生反应,导致孔隙率增大和岩石颗粒骨架软化,表现出腐蚀作用。1.1.5 未冻水除水冰相变外,水分从未冻区向冻区聚集是导致岩石冻融破坏的另一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0 以下的岩石中,仍然有不少未冻水存在
20、,并且伴随着未冻水迁移的现象发生31,38。刘泉声等39进一步认为,未冻水在水分迁移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中未冻水膜为水分迁移提供了通道和动力,自由未冻水为水分迁移提供水源。由此可见,确定岩石中未冻水含量是研究岩石冻胀机理的关键。未冻水含量测定的研究首先在冻土中得到发展,岩体未冻水含量的研究起步较晚,难度更大,目前主要从理论上进行推导。S.Huang40基于弹性理论,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冻结应变模型来估算低温下饱和岩石的未冻水含量,此模型认为岩石孔隙系统是单一的,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指数函数表示;之后 Q.Zeng41考虑了实际多孔介质孔隙的复杂性,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正。最近,有学者利用CT 扫描技
21、术33和核磁共振技术42,43获取相关参数,实现了对岩石未冻水含量的测定,并举例证明了其可行性,使岩石未冻水含量测定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但尽管如此,利用 CT 扫描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来获取岩石未冻水含量仍然离不开理论研究的发展。综上,由于岩体未冻水含量的确定涉及多学科综合,理论推导作为目前确定未冻水含量的基础,还存在一些假设的理想前提。因此,关于岩石未冻水含量的准确测量和科学预测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1.1.6 应力天然寒区岩石通常处在应力与温度等其他因178素的耦合状态下(图 1),当发生外部扰动时,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岩石的冻融损伤特性。徐光苗10分析认为,应力状态主要通过改变水
22、的相变温度和产生应变损伤来影响岩石的冻融劣化机制。在耦合分析研究中,康永水44基于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并结合静力平衡等原理,建立了冻结岩体的热水力(THM)耦合控制方程;李国锋等45通过能量平衡方程和假设条件,构建了岩石冻融条件下的THM 多场耦合简化算法。以上模型和算法虽然被证明和一些实验或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吻合,但对于难度较大的寒区问题却难以分析46。由此看出,实际岩体冻融条件下的耦合过程较为复杂,建立其流固气多相和热水力多场耦合的完全模型仍是需要解决的难题。综上所述,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劣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岩性、孔隙率和饱和度、冻融循环次数、温度及速率、水化环境、未冻水和应力状态等,见表
23、 1。同时经以上讨论发现,关于岩石冻融损伤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存在一些难点和不足。1.2 岩石冻融损伤的劣化模式劣化模式是岩石损伤劣化时的宏观表现,它从宏观上直接体现岩石的损伤程度。因此,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徐光苗等47通过试验观察得到红砂岩和页岩的冻融损伤模式,其中红砂岩表现为片落模式,而页岩表现出裂纹模式。张慧梅等8,48获得了与他们相似的结果:对于沿表面具有软弱层理的红砂岩,还会出现断裂模式。最近,张君岳等49研究发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红砂岩最终表现为片落模式。张继周等34研究了 3种岩石的冻融损伤模式,结果表明:在中性水化环境中白云质灰岩、粉砂质泥岩表现为片落模式,辉绿岩为裂
24、纹模式;在酸性环境中,白云质灰岩、粉砂质泥岩表现为颗粒损失模式。李杰林4对花岗岩的劣化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花岗岩主要表现为裂纹模式。J.H.Deng等50通过试验发现,泥质粉砂岩劣化模式为剥落模式,类似于颗粒损失模式。综上所述,岩石的冻融劣化模式主要为片落模式、裂纹模式和颗粒损失模式(剥落模式),各种模式如图 2所示。进一步分析发现,强度较低、孔隙率较大的岩石(红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在冻融作用的影响下多表现为片落模式;强度较高、孔隙率较小的岩石(页岩、辉绿岩和花岗岩)主要表现为裂纹模式;表面遇水易软化的岩石(泥质粉砂岩和在酸性条件下的白云质灰岩)表现为颗粒损失模式(剥落模式)。图 1寒区岩石的多场
25、耦合关系45Fig.1Multi-field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rocks in cold region45表 1 岩石冻融损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Table 1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rules of freezethaw damage of rock因素岩性冻融循环次数、温度及速率孔隙率和饱和状态水化环境未冻水应力影响规律岩石原生裂隙或缺陷的存在是导致岩石冻融损伤的主要因素5,6;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 3类岩石的冻融耐久性依次降低5;同种岩石冻融耐久性随风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11。冻融次数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石 损伤 机理 研究进展 展望 杨志全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