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 ②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③有闻而传之者________ ④丁氏对曰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打水浇田;待,等到;知道、听说;应答,回答 (2)①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②(我家)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 (3)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解析】【分析】⑴①句意: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溉汲:打水浇田; ②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及:待,等到; ③句意:有人听了就去传播。闻:知道、听说; ④句意:姓丁的答道。对:应答,回答。 ⑵①重点词:道:讲述;闻:使……知道……。翻译: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 ②重点词:非:不是;于:从。翻译:(我家)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 ⑶本题的答题角度有两个,一是从传播谣言者的角度,不能人云亦云,要善于分析,传闻是否合情合理;一是从丁氏的角度,与人交流时,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故答案为:⑴打水浇田;待,等到;知道、听说;应答,回答; ⑵①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②(我家)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得到一个人; ⑶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启示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结合文章主题谈自己的启示。 2.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蚤:通“早”。②昧爽:拂晓。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 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遥望;近之;审视 (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 (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②当时狼皮价格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小赚了一笔。 (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所以可笑。 【解析】【分析】(1)文中屠夫第二天来取肉,先从远处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后来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最后再抬头仔细看,发现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狼的腭部。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所以a、b、c三处,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遥望、近视、细审”。 考点: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原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①屠夫回头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顾:回头看; ②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③有个屠夫卖肉回来。货:卖; ④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姑:暂且。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①句中重点词有:“黠”,狡猾;“而”,表转折,可是、但是;“顷刻”,一会儿;“毙”,被砍死;“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句意为: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②“时”,当时;“直”,通“值”,价值。句意为: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4)“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比喻方向不同、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不知变通,贪婪愚蠢,为了眼前蝇头小利白白失了性命,实在愚笨可笑至极! 故答案为:(1)遥望、近之、审视。 (2) 看,视 ; 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卖;暂且。 (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②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理清写作顺序。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解答; ⑵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⑶本题的是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用“留”“删”“调”“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读懂选文内容,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答案,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1)为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最合适的义项。 原文 义项 正确选项 尝月下戏 A.曾经 B.经历 C.品尝,辨别滋味 ①________ 若令月中无物 A.好像 B.你 C.如果 ②________ 不然 A.…的样子 B.这样 C.然而,可是 ③________ (2)选出与“人语之曰”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学而时习之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曲肱而枕之 D. 日月之行 (3)翻译文中划线句。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4)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文和乙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 【答案】 (1)A;C;B (2)D (3)①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 ②比如人的的眼睛中有瞳仁,如果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明亮。 (4)作答时都运用修辞,形象生动。谢道韫运用比喻,将“雪”比作“柳絮”,既表现出雪的轻盈,又有美的意境,形、神、韵兼备;徐孺子面对别人的提问,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运用类比,从月亮联想到眼睛,将月中物比作眼睛中的瞳仁,生动形象,从而使提问者明白。 【解析】【分析】(1)“尝月下戏”意思是“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所以“尝”解释为“曾经”;“若令月中无物”意思是:如果月亮里什么也没有,由此“若”应解释为“如果”;“然”是“这样”。 (2)“人语之曰”中的“之”是代词,指徐孺子。A.代词,指前面学习的东西。B.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C.代词,指代手臂。D.结构助词,的。D项用法不同。 (3)本题注意: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4)结合言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①谢道韫:谢道韫的“善言”体现在她用柳絮喻雪,使用比喻的修辞,既贴切又有意蕴,写出了雪的轻盈、美感和诗意,足见她的才气。②徐孺子:徐孺子的“善言”体现在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通过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类比来告诉提问者他的答案,机敏有趣。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A;C;B;⑵D; ⑶①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②比如人的的眼睛中有瞳仁,如果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明亮; ⑷作答时都运用修辞,形象生动。谢道韫运用比喻,将“雪”比作“柳絮”,既表现出雪的轻盈,又有美的意境,形、神、韵兼备;徐孺子面对别人的提问,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运用类比,从月亮联想到眼睛,将月中物比作眼睛中的瞳仁,生动形象,从而使提问者明白。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答题关键是熟记常见的一些虚词的用法; ⑶本题的是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用“留”“删”“调”“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⑷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结合言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徐家有个孩子,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月亮里什么也没有,他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与友期行________ ②相委而去 ________ ③下车引之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列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元方小小年纪就能驳倒客人,客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内。 C. 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中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答案】 (1)约定;离开;拉,牵拉 (2)①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②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3)B 【解析】【分析】(1)此题注意一词多义词,“期”:约定。“去”:“离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舍,放弃。去,离开。乃,才。期,约定。”等字词的翻译。 (3)B项错误,并不是喜不自禁。 故答案为:⑴约定;离开;离开 ⑵①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②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⑶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参考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① , 赐其舍人②卮酒③。舍人相谓④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⑤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酒:一杯酒。④相谓:互相商议。⑤且:将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数人饮之不足 ________ ②乃左手持卮________ ③遂饮其酒________ ④终亡其酒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由这个故事得出了一个什么成语?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够;拿,端;于是,就;丢失,失去 (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3)画蛇添足,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解析】【分析】(1)“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足”的意思是“够”;“亡”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丢失,失去”的意思。 (2)本题注意重点词语:“固”“安”“为”。 (3)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故答案为:⑴够;拿,端;于是,就;丢失,失去; ⑵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⑶画蛇添足,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⑶本题考查成语积累。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6.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练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孔子,名________,字仲尼,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 ④不逾矩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写出一个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常用成语。 (5)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十二章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答案】 (1)丘;春秋或春秋末 (2)通“悦”,愉快;生气;替或给;越过,超过 (3)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4)示例: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三十而立等。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 (5)示例: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则。这则讲的是如何调和“学”与“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牛角尖。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有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与孔子有关的文学常识。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春秋或春秋末的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说”:通“悦”,愉快。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逾”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越过,超过”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自”:从。“亦”:也。 (4)根据诗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这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如可从“吾日三省吾身”提取“三省吾身”。可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提取“温故知新”。可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提取“三十而立”等。 (5)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解答时根据所选的句子的意思来谈启示,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就说我们班吧,有各方面的人才。有学习成绩优异者、绘画高手、书法好手、象棋大师等。多向他们学习,一定会获益匪浅。 故答案为:⑴丘;春秋或春秋末 ⑵通“悦”,愉快;生气;替或给;越过,超过 ⑶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⑷示例: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三十而立等。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 ⑸示例: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则。这则讲的是如何调和“学”与“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牛角尖。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有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点评】⑴本题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积累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知识的理解和自觉的积累能力。 ⑸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在深入把握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解答时根据所选的句子的意思来谈启示,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①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注】①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割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弛担持刀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顾无计可以死之________ ④股直不能屈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遂自之以归。 (3)【乙】段中有一句话与【甲】文中开头写屠夫处境的句子相对应,这句话是________。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屠夫怎样的特点? 【答案】 (1)解除,卸下;打洞;顾念,考虑;大腿 (2)①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②于是(屠夫)背着它回家了。 (3)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4)先怯懦,后机智勇敢。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弛”这里是解除,放下的意思,“洞”这里属于此类活用,名词活用于动词,打洞。“顾”这里是顾虑、考虑的意思。“股”属于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大腿的意思。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径:径直;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②遂:于是,就。负:背;以:连词。故此句可以翻译为:于是(屠夫)背着它回家了。 (3)根据【甲】文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的句子,可知这句话应为: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4)结合两文内容分析,最开始【甲】文中的屠户的做法是投以骨,【乙】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奔入伏焉 ,【甲】文中屠户最后抓住时机勇敢地杀死了两只狼,【乙】文中的屠户捉住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据此可知两文中屠户的特点是: 先怯懦,后机智勇敢。 故答案为:⑴解除,卸下;打洞;顾念,考虑;大腿 ⑵ ①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②于是(屠夫)背着它回家了。 ⑶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⑷ 先怯懦,后机智勇敢。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出合适的句子即可。 ⑷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据此再概括答题。 【附参考译文】 【乙】一个屠夫傍晚走路,被狼追赶。道路旁有农夫夜耕时留下的临时草棚,(屠夫)跑进去趴在里面。狼从草苫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捉住狼爪,让它不能离开。(屠夫)考虑着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于是(用它)割破(狼)爪子下面的皮,用杀猪时吹气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捆起来。(屠夫)出去一看,狼膨胀得像牛一样,大腿挺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不能舍上。于是(屠夫)背着它回家了。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B. 险躁则不能冶性(轻薄浮躁) C. 又相天子(辅佐) D. 守之以浅者(不久) (2)用“/”划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然 一 沐 三 握 发 一 饭 三 吐 哺 犹 恐 失 天 下 之 士。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4)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静以修身 C. 子无以鲁国骄士 D. 守之以恭者 (5)甲、乙两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告诫的内容不同,请结合文章,分别说说两文的中心内容。 【答案】(1)D (2)然 一 沐 三 握 发 /一 饭 三 吐 哺 /犹 恐 失 天 下 之 士 (3)①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4)B (5)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周公劝勉儿子:当你身居高位的时候,一定要亲贤远佞,知人用人,善于吸纳、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轻视别人。 【解析】【分析】(1)A: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广:增长,正确。 B:险躁则不能冶性: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险躁:轻薄浮躁,正确。 C:又相天子: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相:辅佐,正确。 D:守之以浅者:用浅陋来保有渊博。浅:浅陋。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 (2)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可根据句意断句。句意是: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据此断句为:然 一 沐 三 握 发 /一 饭 三 吐 哺 /犹 恐 失 天 下 之 士。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①关键字:夫、行、以、俭、养德。句意是: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关键字:谦、亡、身、是也。句意是: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4)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以,介词,表示凭借。 B:静以修身 :用宁静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介词表示目的,来。 C:子无以鲁国骄士: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 以,表凭借,因为。 D:守之以恭者 :用恭敬的态度去保持。以,介词,表示凭借,用。 B项和其他三项不同,故选B。 (5)《诫子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周公诫子》:周公是一个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士,大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导的一个长者形象。周公劝勉儿子:当你身居高位的时候,一定要亲贤远佞,知人用人,善于吸纳、提拔人才,不能自高自大而轻视别人。 故答案为:(1)D (2)然 一 沐 三 握 发 /一 饭 三 吐 哺 /犹 恐 失 天 下 之 士 (3)①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4)B (5)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上学 语文 文言文 专项 训练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