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_吕灿.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_吕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_吕灿.pdf(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JOUNAL OF ETHNOLOGY2022/12总第 86 期第十三卷134DOI:10.3969/j.issn.1674 9391.2022.12.015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吕灿李敬 摘要 铸牢以共同奋斗、共同繁荣为任务和目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新阶段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依然长期而艰巨,文章尝试找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以期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密码”。文章首先剖析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
2、体的辩证统一性,从理论上构建二者的内在联系。然后进一步考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因素,通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如何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提出发展路径。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高质量中图分类号:F127 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9391(2022)12 0134 12作者简介:吕灿(1988 ),女,汉族,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3、论与实践;李敬(1993 ),男,汉族,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四川 成都 610207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化,又表现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 2021 年 8 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2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3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重要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民族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民族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全国各民族群众的共同夙愿。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依然较为滞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
5、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3,这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怎样的关系?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怎样的2022/12总第 86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135作用?在国内外经济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机遇下,如何利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指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关乎“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尝试研究的问题。遵循问题导向
6、,本文就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针对于民族地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路径。第一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从理论视角解析二者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剖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制约因素,并基于公开数据,从经济质量的几个维度分别考察民族八省区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纳入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从实践视角谋划通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一、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
7、逻辑(一)历史维度中华民族共同创造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王朝更替与分分合合,却始终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步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在秦汉、隋唐、明清等大一统王朝均实现了空前的国家统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秦始皇在政治上实行郡县制,在文化上推行书同文,在经济上实现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为华夏民族文化的普遍认同提供了基础。至汉代,经济、文化、军事实力进一步发展,不仅推动中央王朝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也使得西域民族增进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隋唐时期结束了国家政权长期分裂的
8、历史,进入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全新阶段,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更加深入。隋文帝时期,东突厥曾上表“屈膝稽颡,永为籓附。”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唐朝和吐蕃等民族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实现了深入交流。因此唐朝时期成为民族交往历史上的重要推动时期。据资治通鉴 中记载,至唐高祖时期,受突厥方面请求,中原王朝与突厥民族实现了互市。在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也保留着深刻的少数民族印记,“唐有宰相 369 人,而胡人出身者 36 人(存疑者尚不计入),占总数的十分之一。”4 142 143至明代,以“茶马互市”为代表的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的互市制度,对中原和边疆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进一
9、步推动作用,“边吏未尝阻绝诸国商获厚利”。到了清朝,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以康熙和乾隆为代表的最高统治者热衷于学习儒家文化经典、诗词等。统治阶层对华夏民族正统性的认同,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和交融,以至于汉语在清朝后期逐渐成为了统治阶层唯一的官方语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交融也创造了这些朝代在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在数千年中共同创造出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共同实现民族解放事业。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日益加剧,对外战争连续失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华大地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大地各民族不断奋起抗争,从来没有放弃抵抗与尊严,
10、始终团结一致。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4 1。十九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各族人民曾为收复新疆进行坚决斗争,在左宗棠进军新疆后,当地人民“望风投命各城阿奇木、阿浑、玉子巴什携酒酪,献牛羊,络绎道左”。5 4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不仅影响了南方民族地区,也影响到了北方边疆地区,我们党发动各民族群众团结一心,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少数民族群众参加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如壮族、瑶族群众参加的左右江起义,土家族、苗族等群众参加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开辟等。长征时期,红军经过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得到了少数民族
11、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空前团结抵御侵略,从抗战初期东北地区的满、朝鲜、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到西北地区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和西南地区的苗、壮、彝、白、布依、傈僳等民族,中华民族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取得辉煌胜利,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除去刚刚解放的青海、宁夏和新疆,还有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JOUNAL OF ETHNOLOGY2022/12总第 86 期第十三卷136藏等民族地区没有解放。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为了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党领导的解放军顾不得修整,坚决地向祖国的边陲进军,以巨大的牺牲换来
12、了上述地区的解放,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正是在这次救亡图存过程中,中华民族第一次作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展现出了爱国、团结、智慧、勇敢的民族特质,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贡献出了巨大的能量,也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华民族共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在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颁布的 陕甘宁边区纲领 中,“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6 93;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49 年,新中国明确将民族区域自治写
13、入宪法,成为了我国在民族问题方面一项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在推动经济建设方面,采取对口支援政策。由于历史、区位等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较东部地区始终存在较大差距。考虑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70 年代末,中央批准组织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和民族地区,由此开始了对口支援的具体实践。7 此后的四十多年里,中国建立起了东部发达地区省市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省市经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发达地区的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一对一地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实施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的倾斜和扶持,有力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在消除贫困方面,党和政府坚持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民族地区人
14、民生活水平较低的贫困现实,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包含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计划,最早的包括“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项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在本世纪,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就是中西部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重灾区“三区三州”全部是民族地区。在新时代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中,党和政府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消除绝对贫困的行动中来,凝聚全国之力,最终实现了深度贫困人口全员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几十年来,凭借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中国全民族的共同参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不断进入新的阶段。(二)理论维度遵
15、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内在的辩证逻辑。实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辩证统一的,是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相互支撑、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从本质来看,二者之间共同体现为平等性、同一性和共享性三原则;从内容来看,一方面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前提,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能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力。1 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联系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追求平等性。坚持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根本性原
16、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8 301。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平等为原则,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味着全国各民族平等发展,既不能因为民族地区既有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而置之不理,又不能因为少数民族的人口、文化覆盖面小而忽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地位和发展机会。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坚持同一性。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各个民族地区孤立发展,而是全国各民族在民族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发展,这与以民族团结为特征、以各民族共同繁荣为目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市场机制的涓流效应作用下,经济发展
17、水平较高的地区通过产业转移、要素流动、知识溢出等机制,可以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外,这种经济发展上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仅体现在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体现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同时还体现在各民族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呈现出多层次格局。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2022/12总第 86 期JOUNAL OF ETHNOLOGY第十三卷137共同体意识都强调共享性。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终极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命力所在。中华民族追求经济高质量的过程不局限于某一个民族或某一类群体,发展取得的成果也不仅仅属于某一个民族地区或非民族地区,而
18、是由全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享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表现出一致性。2 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之间在内容上的辩证关系,首先,也是最重要地表现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前提。“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类似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性,可以从经济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的环境三个层次来理解。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
19、。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各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基础之上的。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现实物质关系的思想反映,是以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保障为前提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9 的宏伟目标。2020 年底,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和全部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的核心要义之一就在于收入脱离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
20、共同构成的物质层面的现实保障。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财富富足的条件,丰富的物质财富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基本条件。只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物质基础的坚实,才能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机会。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各民族同胞拥有广阔的人生舞台,有机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各民族在自我发展、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的彼此认同与联系,是建立在各民族群众普遍自我发展机会获得的基础之上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发展的目的,而不是发展的手段
21、。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最终要落到作为劳动力和参与者的个体的发展上。少数民族群体有其复杂深刻的历史、文化、自然因素,发展机会普遍不足。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就业、教育、医疗水平,赋能少数民族群体实现自我发展,同样也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实现机会。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和谐的环境。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各民族共同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家园之上的,是建立在各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上的。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更要强调经济结构的协调、经
22、济增长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绿色化。坚持“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要素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民族地区既有着独特的社会经济结构,又囊括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对于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优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结构,荡涤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生态化,因此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其次,二者之间在内容上的辩证关系表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
23、国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反映,相应地发挥着维系中国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功能。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同时,中华民族JOUNAL OF ETHNOLOGY2022/12总第 86 期第十三卷138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这样的精神动力推动下,不断开展创造性社会活动来践行这一意识,推动社会思想意识转化为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内驱力。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铸,不断凝聚全
24、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同,汇聚各民族的社会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国各民族中不断增强,有利于汇聚起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三)实践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不仅体现在历史和理论维度,在具体实践上也是密不可分的。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政策,都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践行,也在各民族间进一步肯定、凝聚了这一共识。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和智慧的政治制度的伟大创新。这一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是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现实背景是民族地区地理上的集中性和经济上的落
25、后性。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目标,是团结各族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而这项制度又必须着力于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曾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如果我们只给人家一张民族区域自治的空头支票这是不行的”,为此,“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的政策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10 16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1 37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稳定、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这一条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民族 共同体 视域 民族地区 经济 质量 发展 研究 吕灿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