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03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摘 要 Ø 近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消费增长较快,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中国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竞争的主要地区。 Ø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企业面临国外知名企业强大的竞争。国有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特别是移动通信产业和运算机及配件产业。 Ø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纠纷、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合资企业独资化现象等问题日益突出。 Ø 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消费类产品成为全行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喜人,对全行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软件产业连续快速增长,全行业出现新的活力与生气;东部地区规模扩大,西部地区发展迅速。 Ø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重点在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行业。该行业投资见效快,收益丰厚,极具投资价值。 9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开发部 北京国经联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目 录 1. 产业概述 1 1.1 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概念 1 1.2 电子信息产业分类 1 1.2.1 电子信息产业分类 1 1.2.2 电子信息技术分类 2 1.2.3 电子信息产品分类 2 1.3 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2 1.4 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3 2.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形 4 2.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长性分析 4 2.1.1 发展速度 4 2.1.2 产业规模 4 2.2 全球各区域产能成长率 5 2.3 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7 2.3.1 微电子技术 7 2.3.2 数字化技术 7 2.3.3 运算机技术 8 2.3.4 软件技术 8 2.3.5 新型显示技术 9 2.4 世界电子市场的主要特点 9 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销和贸易分析 10 3.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 10 3.1.1 产业结构 10 3.1.2 产品结构 11 3.1.3 企业结构 11 3.1.4 区域结构 14 3.1.5 经济成份结构 15 3.1.6 投资结构 16 3.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情形 16 3.2.1 全行业销售情形 16 3.2.2 主要电子产品销售情形 17 3.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分析 18 3.3.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概况 18 3.3.2 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19 3.3.3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 19 4. 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 22 4.1 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形 22 4.2 全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22 4.3 全行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4 4.4 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走势分析 24 4.4.1 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面临的有利因素 24 4.4.2 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不利因素 25 4.5 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调控目标 26 4.5.1 主要经济效益调控指标 26 4.5.2 主要产品调控指标 26 5.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子行业分析 28 5.1 我国彩电行业分析 28 5.1.1 2002年我国彩电行业的基本情形 28 5.1.2 2002年彩电产业主要特点 29 5.1.3 2003年彩电市场展望 33 5.1.4 彩电行业未来市场的特点 34 5.2 2002年我国微机行业分析 37 5.2.1 我国微机行业概况 37 5.2.2 2002年我国运算机产品市场主要特点 37 5.2.3 我国微机行业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46 5.2.4 微机行业2003年展望 47 5.2.5 微机行业发展趋势 47 5.3 2002年手机行业分析 48 5.3.1 2002年Q1全球手机销售统计分析 48 5.3.2 日本手机市场简析 50 5.3.3 2002年我国手机产业概况 51 5.3.4 2002年手机产销特点 56 5.3.5 我国手机三包政策的内容及影响分析 61 5.3.6 我国手机行业存在的问题 64 5.3.7 2003年我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 65 5.4 打印机行业分析 68 5.4.1 亚太市场打印机销售分析 68 5.4.2 我国打印机销售趋势分析 71 6. 重点企业分析 73 6.1 2002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运行状况 73 6.2 入世对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影响分析 78 6.3 我国电信产业二次改革重组后的市场现况 79 6.4 我国主要电信集团市场经营现况 81 6.5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84 6.5.1 上菱电器财务分析 84 6.5.2 通信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88 7. 电子信息产业需求状况分析 90 7.1 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分析 90 7.1.1 PDA产品消费分析 90 7.1.2 我国DSP市场需求分析 93 7.1.3 ASIC芯片市场需求分析 95 7.2 市场集中度及品牌分析 97 8. 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02 8.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02 8.2 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运行走向 104 9. 电子信息产业资本运营分析 106 9.1 全球各地区资本资出分布 106 9.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资本运作 107 10. 电子信息产业政策要点和投资导向 109 10.1 我国鼓励IC产业发展政策要点 109 10.2 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导向 110 11. 投资建议 114 表目录 表1-1电子信息产业分类 1 表1-2电子信息技术分类 2 表1-3电子信息产品分类 2 表2-1 1997年与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比较 4 表2-2国外集成电路主流生产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7 表2-3国内数字技术的运用发展情形 7 表2-4世界运算机技术发展情形 8 表2-5世界软件技术发展情形 9 表2-6新型显示器件产品与技术发展情形 9 表3-1我国三大类产品的比重 10 表3-2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10 表3-3我国主要产品产量的变化 11 表3-4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规模 11 表3-5 2002年电子信息百强前25家企业排名 12 表3-6 2001年电子信息百强前25家企业排名 13 表3-7我国电子信息企业R&D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 16 表3-8 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 17 表3-9 2002年我国1-9月主要产品产销完成情形 18 表3-10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地位 18 表3-11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结构 19 表3-12 2001年我国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电子信息产品 19 表4-1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指标 22 表4-2主要经济效益调控指标 26 表4-3主要产品调控指标 27 表5-1 2002年我国彩电行业基本情形 28 表5-2外国品牌彩电企业2000-2002年产销出口情形 30 表5-3 2002年我国彩管行业状况 33 表5-4 2002年我国PC机及显示器产、销情形 37 表5-5 2000-2002年我国PC机市场规模 38 表5-6 2002年PC机、显示器出口完成情形 40 表5-7 2002年累计产销量前十名企业 41 表5-8 2001年日本地区各行动电话业者市场销售量及比重 50 表5-9国产手机状况 57 表5-10 1999-2002年手机分品牌产量情形 59 表5-11 1999-2002年手机分品牌出口情形 59 表5-12 1999-2002年手机分品牌国内市场销售情形 59 表5-13我国手机内销排名 66 表5-14 各打印机技术的销售量 70 表5-15 2000年到2006年亚太区整体打印机的销售量及销售额的趋势 71 表5-16 2000年到2006年我国打印机的销售量及销售额的趋势 72 表6-1上菱电器主营业务收入历史增长率 84 表6-2上菱电器毛利率水平 85 表6-3上菱电器期间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85 表6-4上菱电器销售净利润率与净资产收益率 86 表6-5上菱电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例、速动比例 86 表6-6上菱电器资产构成 86 表6-7上菱电器负债构成 87 表6-8上菱电器现金流量 87 表6-9上菱电器财务猜测 88 表6-10 2001年业绩情形 88 表6-11通信板块业绩增长表 89 表6-12通信板块费用增长对比表 89 表7-1 PDA拥有比例及潜在客户挑选比例 90 表7-2我国DSP主要厂商 94 表7-3通信产品市场占有率 97 表7-4目前国内产销量最大的企业 98 表7-5 2001年元件排名前十名的企业 100 表8-1 2003年主要指标猜测 104 表8-2 2003年我国电信业总体规模 105 图目录 图2-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 5 图2-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 图2-3 2001至2004年全球满载产能增加速度 6 图2-4 2001至2004年全球代工满载产能增加速度 6 图3-1 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三大类比例 10 图3-2我国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 14 图3-3我国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比重 15 图3-4 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成份结构 15 图3-5全行业产销情形 17 图3-6 2002年1-9月三大类产品产销率 17 图3-7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地区分布 20 图3-8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方式 20 图3-9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同经济类型出口比例 21 图3-10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所占的比重 21 图5-1 2002年我国彩电行业主要指标增长率 28 图5-2 1999-2002年全行业前十名企业产量比重变化 31 图5-3 2002年彩电企业销售情形 31 图5-4 2002年彩电产品生产结构 32 图5-5 2001-2002年我国PC机生产发展情形 38 图5-6 2001-2002年我国PC机销售发展情形 38 图5-7 2002年全行业PC机产销率完成情形 39 图5-8 2002年笔记本电脑产销情形 42 图5-9 2001-2002年我国显示器产销情形 43 图5-10 2001-2002年我国服务器产销情形 44 图5-11 2001-2002年显示器产品产、销情形 45 图5-12 2001及2002年第一季各厂牌手机销售量的市场占有率比较表 49 图5-13通信运营业的发展情形 52 图5-14 1999-2002移动通信新增用户与手机产量情形表 52 图5-15手机企业生产地区分布 53 图5-16 2002年手机产销情形 56 图5-17 2002年国产手机产量所占份额 57 图5-18 2002年国产手机销量所占份额 57 图5-19 2002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 58 图5-20 2002年手机产销量前七名品牌 58 图5-21 1998年到2001年亚太地区打印机销售状况 68 图5-22亚太地区打印机供货商的市场占有率 69 图6-1百强企业2002年各月累计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收入增长率 73 图6-2百强企业2002年各月累计利润总额及上交税金增长率 73 图6-3我国固定电话与行动电话用户规模 80 图6-4我国固定电话与行动电话用户成长状况 80 图6-5各电信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百分比 81 图6-6分拆前后各电信集团数据通讯收入占整体数据通讯收入比较 82 图6-8 2002年第三季止我国电信集团各数据业务用户规模结构 83 图6-9 2002年第三季止移动通讯业务收入与通话量结构 83 图6-10 2002年我国移动通讯用户总数与新增数量比较 84 图7-1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购买PDA产品的主要用途对比 91 图7-2消费者购买PDA产品的主要影响因素 92 图7-3消费者对PDA产品的技术要求情形 92 图7-4我国DSP市场猜测产量 93 图7-5我国数字消费性产品对IC市场需求猜测 94 图7-6我国ASIC芯片市场需求猜测 95 图9-1 98-01年全球各地区资本资出分布 106 2003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1. 产业概述 1.1 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概念 电子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原理,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软件和电子设备与系统,并利用电子装备和电子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识别、提取、变换、传递、储备、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的技术。 1.2 电子信息产业分类 1.2.1 电子信息产业分类 表1-1电子信息产业分类 家电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DVD、VCD等 运算机网络及配件 运算机、因特网、打印机、传真机等 电 信 基 础 电 信 业 务 固定网国内长途 及本地电话业务 移动通信业务 卫星通信业务 因特网及其它数 据传送业务 网络元素出租、出售业务 网络接入及网络托管业务 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国际电信业 无线寻呼业务 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 增 值 电 信 业 务 固定电话网增值电信业务 移动网增值电信业务 卫星网增值电信业务 因特网增值电信业务 其它数据传送网络增值电信业务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1.2.2 电子信息技术分类 表1-2电子信息技术分类 电 子 信 息 技 术 微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 运算机技术 软件技术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1.2.3 电子信息产品分类 表1-3电子信息产品分类 电 子 信 息 产 品 雷达通信导航 广播电视 运算机网络设备及其配套件 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分立器件 电子专用设备和电子仪器 电真空器件 光电子器件 电子元件和电子材料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1.3 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一)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种类与品种繁多,涉及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国防建设各个领域,用途各不相同,性能差异很大。 (二)技术难度高,开发费用大。电子产品往往需要采用当今高新技术的最新工艺和技术制造,且需要随着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猛烈竞争而迅速更新换代。因此产品开发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所需经费和高科技人才投入越来越多。 (三)制造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电子产品制造涉及到多种高新技术,制造工艺相当复杂,精度要求高,电子装备所用电子元器件品种多、数量大。 (四)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是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竞争力的核心。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的作用日益重要。软件是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的核心,而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则是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的基础,且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1.4 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一)电子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广播电视、通信、运算机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电子信息产业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子信息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高新技术群的主导技术和基础技术。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是推动当代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群,而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各类高新技术的基础与核心。 (三)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对推动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 2.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形 2.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长性分析 2.1.1 发展速度 1997~2001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7%、29.7%、28.8%和347%,不仅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45%的发展水平,也高于40个工业部门年均12.1%的增长速度。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7-2001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居各工业行业之首;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列第二。2002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增速为22.1%,高出工业部门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在各工业部门中位居第二。 表2-1 1997年与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比较 单位:亿元、% 经济指标 1989 1993 1997 2001 1997-2001年均增长率 总产值 634.2 1395.6 4001.4 13571.7 35.7 销售收入 492.0 1192.8 2913.8 8237.2 29.7 工业增加值 650.2 1790.5 28.8 利税总额 57.4 81.4 228 750 34.7 利润 36.5 45.1 148 488.97 34.8 出口 27.57 78.23 269.3 650.2 24.7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2.1.2 产业规模 自1998年以来,按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运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均居工业部门首位。此外,近五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1)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1790.5亿元,占CDP的比重由1997年的0.87%提高到2001年的1.87%,在40个工业部门中的比重由1997年的3.9%上升到6.6%。1997~2001年,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奉献率平均为4.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到20%左右。 图2-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图2-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2.2 全球各区域产能成长率 图2-3 2001至2004年全球满载产能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SEM 2001至2004年全球产能成长的速度为28%,亚太地区成长率更高达53%,除日本地区因投资保守只有10%的成长外,欧洲与北美地区也都有高于两成以上的成长,但考虑未来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速率将低于10%,产能增加的速度过快,势必造成更多产能的闲置,产能利用率的降低会使得建厂的资金无法快速回收,也会压缩厂商获利的空间,特别是对亚太地区造成最大的压力。 图2-4 2001至2004年全球代工满载产能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SEM 就晶元代工业者而言,新增产能折合8寸元元超过一百万片以上,约占全球新增总产能的47%,可说是相当大的比例,欧洲地区因原本产能较小,故成长率几乎达百分之百,除了日本并无新增代工产能外,亚太地区与北美地区的成长率都高达五成以上,全球代工产能也有57%的成长率,与全球总产能28%的增加速度比较起来,可看出代工为未来几年兵家必争之地。 2.3 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3.1 微电子技术 目前微电子技术已进入深亚微米领域,未来10年内仍将以硅基CMOS电路为主流工艺。其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工细微化,硅片大直径化。 表2-2国外集成电路主流生产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指标与参数 目前水平 发展趋势 线宽 0.18μm 2005年发展到0.13~0.1μm 硅片直径 8英寸 2005年将以12英寸为主 典型产品(DRAM) 258M-1G为主 2005年将以4G及其以上产品为主 SOC 单芯片数字电视、移动电话、PC机等系统已经推出 “十五”期间将得到普遍应用,逐步成为半导体中的热点产品。 化合物半导体 砷化镓集成电路已进入实用化,晶片尺寸在4英寸以下 6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的晶片将被开发运用,广泛被应用于军事、航天、超高速运算机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2.3.2 数字化技术 主要包括数字压缩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技术,已广泛用于通信、运算机和家电等新型电子整机中。 表2-3国内数字技术的运用发展情形 运用领域 目前情形 发展趋势 通信 从传输到交换都在数字化,SDH和B-ISDN技术得到迅速发展。GSM、CDMA系统成为主流,GPRS开始商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已经确立。 DWDM技术将得到迅速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走向实用,数字技术在卫星通信中将得到全面使用 广播电视 美、日、英、韩等国已先后开播了数字电视,欧洲普遍开始了数字有线电视广播,欧洲的卫星数字电视DVB-S标准在全球得到广泛采用。 2008-2010年美国将全面停止模拟电视广播;我国2003年将开始在主要城市进行商业化广播;2015年数字电视将基本成为我国电视广播的主体 视听产品 视听产品正在全面实现数字化,DVD已发展到第五代,水平辨论率已达到1000线以上, “十五”期间,DVD将成为激光视盘机的主流,清楚度将满足HDTV要求,并实现可抹可录;新一代高清楚度数字录像机、摄像机、照相机、数字收音机等将不断推陈出新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2.3.3 运算机技术 运算机技术包括运算(网络运算、移动运算、并行运算等)技术、PC机、服务器及其外部设备设计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表2-4世界运算机技术发展情形 目前的水平 未来发展趋势 PC机 CPU主频已超过1000MHz,P4正取代P3成为主流机型 “十五”初,64位将成为主流,2004年将向128位过渡,2010年前CPU的集成度将比现在提高10倍,PC机将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更加人性化 高性能并行集群式运算机 目前浮点运算速度已达每秒12万亿次 “十五”期间将达到每秒1000万亿次级 智能技术 神经元技术、模糊技术、混沌技术以及运算机自学习功能和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0年,凭听、视觉等感知功能就能自行判定和行动的智能机器人可望实用化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2.3.4 软件技术 表2-5世界软件技术发展情形 目前的情形 未来发展趋势 操作系统 Windows已升级到XP版,Unix、JAVA、Linux等重要系统软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不断推出和升级 开放性、友好性、标准化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面向对象的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将成为未来研究开发的重点 开发方法 软件复用技术和软件构件技术日益成熟 2005年基于构件/构架模式的软件开发方法将成为主流,2010年前将实现软件设计生产工厂化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2.3.5 新型显示技术 新型显示器件是国际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表2-6新型显示器件产品与技术发展情形 产品名称 目前情形 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CRT (阴极射线管) 38英寸宽屏、超(纯)平彩管以及投影管已经商品化,19、21英寸高辨论率显示管也已投入批量生产 适应HDTV和壁挂电视发展的要求,彩管将向宽屏、大屏幕、超薄高清楚度方向发展;高辨论率、高亮度的投影管也将有较大发展。未来5-10年内,21-40英寸仍将以CRT彩管和彩色显示管为主,72英寸及其以上将是投影电视的天下 TFT-LCD 30英寸产品已经问世 估量2005年后,运算机显示器将以LCD为主 PDP (等离子体) 42英寸已实现批量生产,性能和寿命尚不能与CRT抗衡 估量2005年后,在42-72英寸范畴可能成为主流产品 LED (发光二极管) 已广泛运用于大屏幕显示屏 估量2005年坎德拉级高亮度蓝色LED将商品化,届时真彩大屏幕将得到广泛使用 OELD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目前已在小屏幕取得一定进展,技术上尚不成熟 2005年后可望推出可用于电视屏的商品化产品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2.4 世界电子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 技术进步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二) 品牌、质量、价格、服务成为决定电子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四大关键因素。 (三) 外贸依存度不断加大。发达国家电子产品贸易均呈大进大出的局面,美国既是电子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更是电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四) 产品本地化生产销售趋势明显。 3.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销和贸易分析 3.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 3.1.1 产业结构 1989年,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三大类产品的比重为16:53:31,到了2001年投资类产品的比重达到49%,完全改变了过去投资类与消费类比例倒挂的格局,与此同时,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在行业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增加。 表3-1我国三大类产品的比重 年份 1989 1993 1997 2000 2001 比重 16:53:31 22:44:34 31:37:32 48:25:27 49:26:25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图3-1 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三大类比例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表3-2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单位:亿元、% 年份 1993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软件与软件服务收入 软件产品 40 112 138 182 340 516 软件服务 49.1 148 187 239 220 234.6 年增长率 103.9 26.8 25.0 29.3 33.2 34.0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3.1.2 产品结构 经过几年来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传统产品所占份额有所减少。移动通信、运算机、集成电路已成为行业的主导产品,网卡、路由器、服务器、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的研发生产逐步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彩电产品中,等离子、液晶、背投、高清楚度、大屏幕彩电相继投人市场。2002的上半年,背投电视机产销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6.4%和172.9%,液晶电视产销量增速分别为766.7%和600%。 表3-3我国主要产品产量的变化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1993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移动通信手机 万部 486.7 855.3 2268 5396 8714 程控交换机 万线 646.1 2607.5 3333.1 3912.8 6237 7223 PC机 万台 15.33 138 298.6 397.1 860 758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307 2496 3642 3966 3754 3967 激光视盘机 万台 2.0 1044 1094 1053 1205 1890 显示器 万台 22.5 569.6 854.8 1530.7 3920 3828 集成电路 亿块 1.78 21.1 27.1 30.4 32.6 58.8 软件与服务业 亿元 89.1 260 325 420.5 560 750.6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 3.1.3 企业结构 企业结构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的集中度。近五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一大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表3-4列出十几年来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形。 表3-4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规模 单位:亿元、个 年份 1989年 1993年 1997年 2001年 最高销售额 8.64 (上电一场) 35.7 (上广电) 160.7 (长虹) 642.5 (普天) 超过200亿元企业数 0 0 0 6 超过100亿元企业数 0 0 1 12 超过50亿元企业数 0 0 6 23 百强末位销售收入 0.91 1.90 3.48 5.12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期刊,2002 经过近几年企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产业优势向基地集中、市场份额向品牌集中、经济效益向新品集中的格局。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珠江三角洲(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等)、长江三角洲(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宁波等)、渤海湾地区(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三大加工制造基地;初步建立了以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大型企业为中心的研究开发基地。2002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前15位营业收入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66.3%,比2001年有所提高;2001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销售额占全行业的61%,利润占全行业的51%,位列百强前10家的企业销售额和利润额则分别占全行业的35%和31%。在主要产品销售市场,一批生产规模大、新品开发快、市场信誉好、竞争优势强的企业已占了主要份额:长虹、TCL、康佳三家的彩电销售量(1596.8万台)占全部销量的39.7%;北京诺基亚、上海贝尔、深圳华为三家的程控交换机销售量(5683万线)占全部销量的62.9%;摩托罗拉(天津、杭州)、诺基亚(北京、东莞)、西门子(上广电)等三个品牌的销售量(5924.2万部)占全部销量的68.0%;联想、北大方正、长城等三家的微型运算机销售量(557.0万台)已占全部销量的80.6%。 表3-5 2002年电子信息百强前25家企业排名 单位:万元、% 排名 单位名称 营业收入 占百强企业比 利润总额 占百强企业比 出口交货值 占百强企业比 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 占百强企业比 1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6424782 12.90 264383 10.47 1453258 16.71 61326 3.24 2 海尔集团公司 6025556 12.10 200799 7.95 350311 4.03 398000 21.03 3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3287658 6.60 140535 5.57 114951 1.32 96146 5.08 4 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3000961 6.03 155386 6.15 953003 10.96 130000 6.87 5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2120500 4.26 97296 3.85 377054 4.33 18653 0.99 6 TCL集团有限公司 2111196 4.24 71481 2.83 584941 6.72 58600 3.10 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622895 3.26 265437 10.51 99873 1.15 304963 16.11 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1615733 3.24 29961 1.19 52393 0.60 16353 0.86 9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1510107 3.03 198425 7.86 128691 1.48 79329 4.19 10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1166297 2.34 24490 0.97 18989 0.22 50559 2.67 11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092614 2.19 79720 3.16 35314 0.41 112978 5.97 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061763 2.13 10495 0.42 86030 0.99 35630 1.88 13 大连大显集团有限公司 728235 1.46 25842 1.02 392483 4.51 10086 0.53 14 彩虹集团公司 669351 1.34 29530 1.17 91376 1.05 8560 0.45 15 苏州孔雀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77945 1.16 21405 0.85 266710 3.07 11220 0.59 合计 66.3 63.97 57.54 73.56 资料来源:电子信息产业年报整理,2002 表3-6 2001年电子信息百强前25家企业排名 单位:万元、% 序号 单位 营业收入 占百强企业比 利润总额 占百强企业比 出口交货值 占百强企业比 研究与发展 经费支出 占百强企业比 1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4650000 10.47 214930 8.00 884016 10.75 137632 8.51 2 海尔集团公司 4062822 9.15 136466 5.08 232590 2.83 156800 9.69 3 联想集团控股公司 2844142 6.40 102357 3.81 124328 1.51 85605 5.29 4 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2300744 5.18 206850 7.70 493263 6.00 110400 6.82 5 TCL集团有限公司 1775413 4.00 75679 2.82 429563 5.22 45000 2.78 6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683856 3.79 70286 2.62 374790 4.56 8812 0.54 7 中国长城运算机集团公司 1622803 3.65 24101 0.90 739697 8.99 7134 0.44 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520000 3.42 290000 10.80 70000 0.85 207000 12.79 9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1347336 3.03 28557 1.06 43622 0.53 63590 3.93 10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298997 2.92 44709 1.66 27050 0.33 12329.8 0.76 1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50046 2.59 29870 1.11 55046 0.67 25000 1.55 12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1082048 2.44 168361 6.27 38759 0.47 60603 3.75 13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1006162 2.27 39846 1.48 21395 0.26 45366 2.80 14 苏州孔雀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83727 1.54 27071 1.01 269044.8 3.27 3130 0.19 15 彩虹集团公司 680000 1.53 30978 1.15 119633 1.45 9970 0.62 合计 62.38 55.49 47.68 62.22 资料来源:电子信息产业年报整理,2001 3.1.4 区域结构 1997—2001年,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7%,到2001年,销售收入已占全行业总量的9.85%(见图3-2)。2000年,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山东、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沿海9省市的电子工业增加值、销售收人和利润占全行业的比例分别为84.7%、89.5%和90.3%,而2001年上述比例则分别下降为81.5%、86.3%和90.1%。 图3-2我国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电子信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信息 产业 投资 分析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