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其文化生成研究_王俊东.pdf
《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其文化生成研究_王俊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其文化生成研究_王俊东.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收稿日期:2022-09-12作者简介:王俊东,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民族文化艺术。承袭至今,节庆文化已经成为壮族乃至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作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壮族节庆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凝聚了壮族文化内核,承载了壮族人民的精神信念和价值追求,还发挥着较强的社会与经济功能。但是,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发生了鲜明的现代转向,进而对其现代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现代社会语境下,需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内涵及外延,进一步思考和总结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影响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壮族节庆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可
2、持续发展。一、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内涵与外延近年来,文化空间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其进行了研究,如法国学者布迪厄在其著作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 中运用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要素来阐释文化空间的生产和运行;国内学者对我国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民俗文化空间进行了诸多探索,如学者向云驹就曾两度撰文分别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学的视角讨论民俗文化空间问题。壮族节庆文化空间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文化空间,其内涵与外延也应置于民俗文化空间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理解与深化。(一)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内涵的双重向度关于文化空间内涵的阐释可以追溯至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布人类
3、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该条例将文化空间(又称为“文化场所”)定义为“一个集中了民间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以及“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以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1。学者向云驹认为,非物第 33 卷第 5 期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Vol.33 No.52022 年 10 月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Oct.2022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其文化生成研究王俊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中,诸多现代性力量促使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在承继了部分原初的内涵与形式之外,也发生了较为明
4、显的现代转向,具体表现在地理空间的延伸、网络空间的开拓、精神空间的重塑以及资本空间的扩张等方面。这些现代转向对壮族节庆文化生成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丰富了壮族节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增强了文化适应力;另一方面壮族节庆文化内涵和特质遭到不同程度的遮蔽,消解着文化的本真。关键词: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现代转向;文化生成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2.05.011中图分类号 K89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339(2022)050069-0669王俊东: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其文化生成研究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的本原意义,指一个具
5、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地点”,而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意义是“有人在场的文化空间”,强调“物理空间”“文化场”“人的在场”三个要素2。后来,他又对人类学本体(所指)意义上的文化空间进行了哲学思考,认为文化空间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类学传播学派的文化圈理论、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神话空间、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与互置。基于上述理论,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核心内涵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其一,壮族节庆文化空间是壮族人民进行节庆文化传承、互动和意义再生产的文化场所。“空间的存在是由场所和地点决定的,空间只有通过场所和地点才具有生活的特性和存在的立足点”3。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存在必然以物理实体节庆文化场所为
6、前提,如举行节庆仪式的村寨广场、庙宇和田间地头,进行对歌的大树下、路边和小河边等都是壮族节庆文化场所。正是这些节庆文化场所为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生成、意义的生产和交换提供了土壤。壮族群众在这些节庆文化场所中,通过开展诸多文化活动完成了乡民之间的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文化互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再生产。所以,节庆文化场所的这种传承性、互动性和再生产性机制使其成为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核心内涵之一。此外,节庆具有周期性和反复性,它可以脱离空间,使其文化空间成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在此语境下,它将时间定义为空间,并通过文化时间的反复循环和周而复始来建构文化空间。但该文化
7、空间中文化时间所反复和重复演示的文化内容也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场所来呈现,如每年南宁蒲庙的壮族花婆节的一些仪式活动会在五圣宫和花婆庙进行,尽管会有一些其他形式节庆活动场所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但是作为物理实体的文化场所始终是节庆文化空间的承载体。简而言之,这种由文化时间所构成的节庆文化空间凭借节庆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循环性等特性模糊了时间的线性特征,将时间进行了空间化,并在这种空间化的时间中,通过时间在固定或者不固定的文化场所进行节庆文化内容的展演,进而实现节庆文化的传承、互动和意义的再生产。其二,壮族节庆文化空间是壮族群众的精神家园。海德格尔认为,人与空间的关系在于栖居。学者向云驹从这一关系出发,进一
8、步将文化空间的内涵指向“人的诗意栖居”3。由此可见,文化空间必定与人身体的栖居和精神的栖居相关联。栖居必定要建造,而精神的栖居就是要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因此,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根本意义和核心内涵正是在于壮族群众精神家园的建构。壮族节庆文化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其节庆文化空间不仅是壮族群众进行文化传承、互动和意义再生产的物理实体,也是壮族精神的载体,始终维系着壮族群众精神世界的统一与稳定。(二)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外延的多重维度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在其核心的文化内涵指向以外,也存在诸多繁复的外延空间形态,呈现地理仪式、娱乐多重维度的空间指向。其一,壮族节庆文化空间表现为一种地理空间。壮族节庆文化发生并存在
9、于一定范围的物理空间中,它既包括节庆文化场所如仪式发生的庙宇、村寨广场等,又包括一些景观性空间如民居、村落和环境等。事实上,二者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并且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一些景观性空间也可能成为节庆文化场所。正如前文所述,节庆文化场所作为节庆文化活动的发生空间只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某些节庆文化空间中,文化场所也可能发生更迭。如“壮族三月三”的对歌环节就可能发生于民居中、田间地头、树荫下,甚至在路边,并且每年的对歌场所可能也会有所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壮族节庆文化的地理空间不仅为其节庆文化空间划定了边界,明晰了空间群体,还为其文化内涵的生成、意义的交换和再生产提供了土壤。其二,壮族节庆文化空间表
10、现为一种仪式空间。仪式空间起源于原始社会,并随着人类感官的不断发展与进化而逐步完善。“这种原始的空间是一个视70觉的空间、触觉的空间、听觉的空间、嗅觉的空间,以及一个行动的空间”3。就壮族节庆文化的仪式空间而言,其也是伴随着壮族人民的感官经验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展与进化逐步构建起来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凝聚了壮族群众的精神内核,象征着壮族群众的精神家园,始终在推动着壮族社会向前发展。尽管众多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历经时间洗礼,节庆文化的仪式空间产生了诸多变迁,如仪式场所、程序和内容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其核心的节庆文化精神却始终未曾改变,始终象征着壮族群众的家园精神和精神家园。其三,壮族节庆
11、文化空间表现为一种娱乐空间。众所周知,我国诸多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其节庆文化活动不仅是展示、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社会交往的有效途径,而且还通过众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来实现“群体的狂欢”,体现了较强的娱乐性。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俗活动,而且在节庆文化活动中通过这些民俗活动来实现民族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互动,增强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这些节庆文化活动不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而且表现了壮族人民较强的娱乐精神。例如,在“壮族三月三”中就包括对歌、抢花炮和抛绣球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些节庆文化活动既表
12、达了壮族人民对先人的追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现出丰富的娱乐精神。因此,在这些节庆文化活动场域中构建了以传统民俗活动为中心的娱乐空间,并基于此空间,壮族人民加强了情感沟通与社会互动,完成了文化的传承与意义的再生产。其四,壮族节庆文化空间还可以表现为一种经济空间。经济空间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行为而发生的,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演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壮族节庆文化空间都可能对外表现为一种经济空间的存在,只有少数文化空间存在经济空间形式。譬如,传统的“壮族三月三”又称为“歌圩节”,“圩”是壮族群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商贸功能。每到圩日,许多壮族群众就会自发前往圩市
13、进行商品买卖(又称“赶圩”)。在圩市中,人们通过商品买卖行为,不仅满足了自身的日常生活需要,还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社会交往,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以圩市商品贸易活动为基础的经济空间。因此,经济空间对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具有重要影响。二、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从一种生产方式转到另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伴随着新空间的生产3。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整个社会环境都会产生较大演变,这导致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发生明显的现代转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地理空间的延伸一直以来,文化生成的场所(空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开放、流动中,否则文化就无法进化与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语境下,随
14、着媒介技术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其流动性更加凸显。由此,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在现代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伸延,这种伸延首先表现在地理空间的延展上。换言之,在现代社会语境下,壮族节庆文化空间已经突破了传统社会的地域限制,将其地理空间边界进一步向其他区域延伸。首先,地理空间的延伸表现在节庆文化场所由乡村延展至城市。在传统社会,壮族节庆大多产生于乡村,地区间的联系也较为松散,多在自己生活的村寨广场、河流边或者田间地头等较为宽敞的空间中进行,那时的节庆文化地理空间与壮乡人民的生活空间几乎是融为一体的。壮族节庆文化也正是在这种生活空间中,经由不同文化互动而生成。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伴随着城市化进
15、程的加快,大量的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传统的生活空间与节庆文化空间逐步分离;另一方面,媒介技术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加强了地区间联系,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形成。法国学者亨利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4换言之,社会环境的变迁使王俊东: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其文化生成研究71王俊东:壮族节庆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向及其文化生成研究得节庆文化空间中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也形塑着节庆文化空间,导致了节庆文化地理空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在现代社会语境下,壮族节庆文化地理空间已经从乡村延展至城市,节庆文化场所也从村寨广
16、场、田间地头等生活空间拓展到城市中的休闲广场、文化中心与体育馆等公共空间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复杂的融合性节庆文化地理空间。其次,地理空间的延伸表现在空间群体的扩大,族群性节庆转变为公共性节庆。在传统社会里,壮族节庆文化地理空间中的主要群体为壮族,其节庆有着鲜明的族群特征。但是,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区域间联系也逐渐加强,这促进了壮族节庆文化地理空间向外伸延,将更多的区域和人群纳入其节庆文化的影响范围,壮族节庆文化逐步突破了原有的族群范围。尤其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条件下,节庆旅游成为一种新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不同群体进入节庆文化空间中,促使壮族节庆从族群性节
17、庆转变为公共性节庆,而这种族群性质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其节庆文化地理空间的伸延直接导致的。(二)网络空间的开拓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壮族节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依靠现代媒介技术开拓了基于现实空间之外的虚拟网络空间,进而塑造了一种“无界”空间。在传统社会,边界作为客观存在的界限,是文化传承与传播中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诸多民族文化只能在其生活的较小范围内传播,而且可能随着民族的分散迁徙而逐渐消失。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正是边界的存在才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保证了文化的多样性。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被缩短,而且现代社交媒介的发展也消弭了传统社会中人与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壮族 节庆 文化 空间 现代 转向 及其 生成 研究 王俊东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