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材料.doc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材料.doc(4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资料仅供参考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材料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议论文部分(一)1、学习目标:本章共14篇文章,其中文言文8篇,白话文6篇;其中精读文章8篇,泛读文章6篇。经过14篇议论文的学习,要求掌握:(1)议论文的基础知识;(2)提高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3)了解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2、学习建议(1)认真阅读课文,课文的内容要熟练掌握;特别是文言文要能读懂,读通;(2)认真阅读课文后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一定要吃透,考试的题目大多出自这两部分的内容;(3)一定要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并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具体文章或段落;(4)记忆有关作者
2、和专书的知识;3、难点与重点具体课文的难点与重点见“课文辅导”部分此单元的难点与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论点、论据、论证”,即“议论文的三要素”的知识。历年来考生在此方面的掌握情况都不佳,考试丢分很多,考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论点:要求学生能从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中找出该文章论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来说,找出论点相对是比较容易的。论据:论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理论论据。学生一看到“该文的论据是什么?”的问题时,脑子里就要马上闪现出“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这样两种情况,然后“两选一”,再来判断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论证:论证分为两大类:立论:正面证明自己的观点;驳论:反驳别人的观
3、点;有三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论证的方法有:(重点,难点)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对比法对于论证的方法的学习,学生要高度重视。一,问题一问到“下列文章运用的是哪种论证方法”,首先脑子里先闪出“归纳、演绎、比较”三种方法;二,“三选一”,再从三种论证方法中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学生在学习具体课文时,凡是涉及到论证方法的内容时,务必要认真对待,弄清弄懂。季氏将伐颛臾(重点课文)作家作品论语主要掌握:1,中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注意:要与后面“李将军列传”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及“冯谖客孟尝君”的战国策是“国别体杂史”相区别)。2,内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3,作者:是孔子
4、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孔子主要掌握:1,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2,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其思想核心是“仁”,观点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本文是论语中一篇记言散文。课文主旨季氏,季康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颛臾,春秋时附属于鲁国的小国。主旨: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疑难词句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被孔子召见。2,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要责备你吧。(过:责备)3,何以伐为:为什么要讨伐她?4,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就:担
5、任,列:职位)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舍曰:不说,辞:找借口)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招徕,使动用法)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学习要点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2,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3,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破中有立。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的
6、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4,本文论据历史事实论据:“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实论据: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名人名言论据:“周任有言”。5,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比喻句: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排比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反诘句:“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注:反诘句是反问句中的一种,反问句后面不说出答案的句子为反诘句。反诘句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
7、重寓义。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柙,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比喻颛臾被消灭。将冉有、季路比喻看守虎兕与龟玉的人,虎兕出来行凶,龟玉被毁,是看守者的失职。7,理解下列成语(1)开柙出虎;负责看管的人失职,或放纵坏人。(2)分崩离析: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3)季孙之忧:引起忧患的不在外部,而在内部。(4)祸起萧墙:灾祸是从内部产生的。8,重点段落分析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2),“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
8、重寓意是什么。见学习要点6。(3)论据:属于理论论据(名人名言)。(4),论证方法:演绎法。寡人之于国也(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孟子:(1)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孟子是孟子和她的学生万章所编。主旨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疑难辞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3)直不百步耳。(直:只)(4)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
9、统治天下)(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7)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学习要点1、孟子王道政治的内容。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使人民养生葬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2、本文论述的线索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3、本文的内容结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4、掌握连锁推理的句式。连锁推理:以前几句
10、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5、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1)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6、善用比喻。(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比喻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7、排比句(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11、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重点段落分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段话的论点:说明治理国家要考虑主观原因,不能推卸责任。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属于比较法中的类比法。这段话的比喻句:比喻的本体是“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喻体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水(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
12、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疑难词句(1)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面:面朝东;面:动词,向东)(2)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3)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小看,以为少,动词;轻;轻视,以为轻,动词)(4)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虚:虚空)(5)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以:因为;自多:自夸;多:自负)(6)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8
13、)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9)拘于虚也。虚:居住的地方。学习要点1、本文的寓言特色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判的思想观点;2、景物描写的作用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地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发展作了铺垫。3、善用比喻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能够语于道也,束于教也。(也是排比句)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也是反诘句)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也是反诘句)计中
14、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也是反诘句)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也是反诘句)4、排比句(1)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见上面例句5、反诘句见上面例句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重点段落分析1,文章开始第一段。(1)这段话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从主观视觉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黄河。(2)这段话的大意。写河伯由自大到自己认识到渺小的转变。(3)这段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起到铺垫作用。2,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
15、)这段的观点:五帝等人的作为,都是微不足道的;伯夷、仲尼是在自高自大。(2)论证方法:前三句,归纳法。后面,类比法。(3)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反诘。大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大同:即人类的理想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社会。按照儒家学说,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嚳、尧、舜)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时代。主旨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表示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疑难词语解释(1)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孔子的慨叹,是由于鲁国的缘故。(2)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我没有赶上,可是心里
16、向往那个时代。(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所有,推选有才能的人参加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和睦。(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因此,人们不但亲自己的亲人,还亲别人的亲人;不但爱护自己的子女,还爱护别人的子女;使老人有所终止,壮年人能有工作,小孩能健康成长。(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种情况下,奸谋就不会产生,盗贼就不会发生,大门不用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6)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17、7)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用礼来考察道义、诚信、过错,以仁爱为典范,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学习要点重点掌握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对比手法)大同社会 小康社会(1)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2)人事制度选举制:“选贤举能”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3)精神文明“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自然。“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各亲其亲,各子其子”(4)物质文明物质极大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5)社会
18、治安“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护不闭”“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此起”运用排比句,增加了气势。重点段落分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段话分析了大同与小康的社会主要特点。这段话分为两层:一层,说明大同社会的特点;二层分析小康社会的特点。论证方法为对比法。修辞方法为排比法。谏逐客书(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李斯,战国时楚国人;对于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要作用;其散文长于说理,富有文采。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书”这里不是书信,而是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重点)主旨要认真阅读课文后面的注释1,理解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
19、(重点)本文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纳客而成就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列举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该重物轻人,并从理论上面说明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关系,从而指出逐客是不利于秦国事业发展的,逐客是错误的。疑难词句(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过:错误)(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以:因此;殷盛:富足;乐用:乐于为国效力)(3)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获:俘获;举:攻取;治强:安定富强)(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散:使散;从:合纵;西面:面向西;施;延续)(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当初假使;却:拒绝;内:纳)(6)此非因此跨海内,制诸侯
20、之术也。(跨:统一;制:制服)(7)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让:排斥;择:选择;就:动词,成就;却:推却;明:光大)(8)却宾客以业诸侯。(业:动词,使建功立业)(9)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使来。)(10)强公室,杜私们。(杜:杜绝)学习要点1、本文第二段分析。采用归纳法,从历史上说理。秦国历史上四个国君因纳客而成就帝业。注意:要记住四个秦国的国君的名字及事情。2、本文第三段分析。从现实说理。先用大量事实铺陈秦王爱的“物”全不是秦国出产的,与秦王用人上排斥客卿进行对比,然后指出重物轻人与秦王统一天下的目标相悖。3、正反对比的论证说
21、理方法。第二段,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四君以“客之功”是正面论述,与“向使”的反面推理,构成对比。第三段,对物的“非秦者爱”与对人的“为客者逐”构成对比;第四段,“五帝三王之因此无敌”与秦的“弃黔首以资敌国”构成对比;全文都是以纳客之利来对比逐客之害。4、铺陈的写法(用铺陈写法,更大量运用排比句完成)第二段,“西取”“东得”“迎”“来”:“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第三段,更是铺陈秦王喜欢珍宝,美色,音乐;重点段落分析1,文章第二自然段。(1)划分层次。分为两层。第一层“昔穆公求士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证明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建功立业的事实。第二层,驱逐客卿是不正确。(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 大学语文 复习 材料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