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与监管启示_龚强.pdf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与监管启示_龚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与监管启示_龚强.pdf(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国际经济评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与监管启示*龚强马洁班铭媛金融科技正引领全球金融业新格局,成为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也对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金融科技发展初期,行业秩序尚未规范,金融欺诈乱象丛生,中小投资者保护是监管的重中之重;伴随行业进入成长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监管套利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主线;现阶段,数据滥用与平台垄断问题日益严峻,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营造包容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维系市
2、场公平成为当前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面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金融科技监管应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转变,即以包容性、稳定性、公平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为监管目标,持续完善数据和平台治理体系,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关键词:金融科技 创新与监管 消费者权益保护 数据隐私金融科技是全球金融的重要增长点,也是驱动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引擎。近龚强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Email:;马洁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博士研究生;班铭媛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融
3、科技创新与监管的机制设计研究”(项目编号:720731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创新驱动发展的财政金融激励机制研究基于产业风险与信息特性的视角”(项目编号:717731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风险与监管研究”(项目编号:18ZDA091)、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2008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问题与监管启示”(项目编号:20221210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数字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722022AL00
4、2)、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湖北加快数字赋能、数字化转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1J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匿名审稿人和编辑部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45龚强马洁班铭媛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年来,全球金融科技行业蓬勃发展。以2021年为例,全球金融科技风险投资交易4969笔,总额高达1315亿美元,是2020年交易规模的2.68倍(见图1)。中国一直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发展,持续升级金融科技区域布局及投资水平,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规范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其中,“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稳妥发展金融科技;120
5、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2因此,立足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推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同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关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议题。图1 全球金融科技风险投资交易规模及笔数(20152021年)资料来源:CB Insights。目前,金融科技已成为中国拓宽传统金融服务广度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度的重要支撑。从金融供给端而言,数字技术应用拓宽了传统金融服务广度。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初期金融与科技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逐渐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
6、式,有效地提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13日,http:/ 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 年 3 月 12 日,http:/ 年/第 6 期了金融服务质量、效率和可得性。1从金融需求端而言,数字金融创新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伴随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一些更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手段和金融创新应运而生,金融科技逐渐从金融产品、业务模式创新向金融生态、金融基础设施甚至金融功能等领域延伸。作为新金融业务模式,其在降低金融服务和交易成本、2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3满足长尾用户需求、4优化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5等方面
7、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诸如金融欺诈、监管套利、数据安全和平台垄断等新的风险,对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科技兼具金融与科技双重属性,推动金融业态发生深刻变革,金融风险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与金融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相匹配的风险特征。考虑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在不同业务领域内的发展时间线不尽相同,在划分和界定金融科技阶段时,本文尝试从行业发展阶段视角重新审视金融科技风险演变的内在动因和动态特征,侧重于总结不同业务领域内共性风险特征的演变规律,并辅以代表性业务领域的标志性风险事件作为典型案例。具体而言,在金融科技起步期,中国数字
8、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民众普遍缺乏风险自担意识、企业风控能力参差不齐、监管对新兴事物认识不足,6行业内金融欺诈问题突出,庞氏骗局和非法集资等风险事件频发,投资者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在金融科技成长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加速融合,金融领域高度复杂的不确定性与科技领域持续性的迭代创新相互叠加,7混业经营导致监管套利风险急剧滋生,甚至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金融科技洗牌调整期和走向成熟期,数据过度收集与滥用、头部金融科1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监管研究”,管理世界,2020年第7期。2 薛莹、胡坚:“金融科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实践基础与路径选择”,改革,2020年
9、第3期。3 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4 王聪聪、党超、徐峰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财富管理研究”,管理世界,2018年第12期。5 吴雨、李成顺、李晓等:“数字金融发展对传统私人借贷市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管理世界,2020年第10期。6 李苍舒、沈艳:“数字经济时代下新金融业态风险的识别、测度及防控”,管理世界,2019年第12期。7 杨东:“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47龚强马洁班铭媛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技公司垄断成为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10、1不仅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给金融科技监管和市场公平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金融科技监管必须依据行业发展规律及其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进行调整和不断推进。由于金融科技行业不同阶段的突出风险存在差异,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侧重。具体而言,在金融科技发展初期,监管部门对行业态势尚处于初步认知阶段,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此阶段监管工作重在整治金融欺诈等丛生乱象,肃清金融科技行业秩序;伴随行业步入成长期,市场运行规律及监管规则开始逐渐明晰,为防范监管套利可能积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此阶段监管工作重在厘清新兴金融服务的业务本质,强调金融科技不能脱离金融监管本源;现阶段,中国金融科
11、技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针对数据被过度收集和滥用、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加剧市场垄断等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金融科技监管重心不能再仅仅停留于金融领域内的市场稳定,而应逐步过渡至数据治理、平台治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措施并举的全方位市场监管。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与监管问题。首先,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实际出发,明确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阶段,并探讨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与典型领域案例;其次,以行业发展阶段为主线,分析中国金融科技监管重心调整及政策变化的内在逻辑,对中国金融科技监管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再次,进一步梳理国际监管思路及具体实践,为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提供经验借鉴;最后,总结与提出政策建议
12、,以期为中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特征演变2020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时提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2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初期,相对包容的监管环境为金融科技主体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探索机会;但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程度持续深化,在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金融欺诈、监管套利、数据滥用、平台垄断等新的风险和社会问题,使金融科技监管面临巨大挑战。1 金善明:“中国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的挑战及其应对”,国际经济评论,2022年第3期。2“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
13、会议”,2020 年 10 月 31 日,http:/ 年/第 6 期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演变规律与行业整体发展阶段密不可分(见图2)。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发展主要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因此,结合市场主体对行业的认知程度以及企业在不同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特点,迄今为止,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大致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洗牌调整期和走向成熟期的发展过程,并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与行业发展特征相匹配的风险特征。图2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相应风险特征资料来源:作者自制。在金融科技行业起步阶段,公众对金融科技背后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还缺乏足够认知,败德企业以金融科技的名义组织庞氏骗
14、局、非法集资,金融欺诈成为此阶段的主要风险。在行业成长阶段,跨业务、跨市场的金融科技创新快速涌现,金融科技企业涉猎多种金融业务牌照,金融风险与科技风险相互交织,监管套利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此阶段的主要风险。在行业洗牌调整和走向成熟阶段,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数据要素逐渐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部分企业以大数据征信名义对消费者的个人数据过度采集和滥用,数据安全成为此阶段的主要风险;与此同时,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在经历行业整治与规范后迅速崛起,但也有部分头部平台凭借垄断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对市场公平带来巨大挑战,平台垄断成为当前需要迫切关注的新风险。49龚强马洁班铭媛International
15、Economic Review(一)起步期:鱼龙混杂,引发金融欺诈风险金融科技发展初期,市场主体对行业认知尚不充分,败德企业易引发金融欺诈风险,投资者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在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金融科技概念刚刚走进公众视野,技术应用者、投资者、监管者等市场主体对这一新生事物普遍缺乏足够认知,给败德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其中,败德企业抓住公众对新事物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打着金融科技的名义,声称所谓的金融创新,实则是庞氏骗局、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欺诈套路。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市场局面下,败德企业往往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者,而真正有志于金融科技创新的企业反被“劣币驱逐良币”。典型风险领域包括
16、点对点网络借贷(P2P)、虚拟货币首次发行代币融资(ICO)。这两个风险领域的金融欺诈案件数量之多、涉案金额之大、受害者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恶劣,是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的。典型案例一:P2P网络借贷P2P网络借贷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金融科技创新,但仅在十几年内便走向终结,其兴衰历程值得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深思。在P2P网贷机构成立之初,其功能定位于信息中介,旨在有效降低借贷双方匹配成本,促进普惠金融发展。2007年6月,中国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正式上线。随后几年,红岭创投、人人贷、陆金所等知名平台先后成立。在巨大市场需求刺激下,中国网络借贷市场迅速进入野蛮扩张阶段,高峰期曾有50
17、00多家P2P网贷机构运营。1然而,P2P网贷机构在扩张过程中却将“信息中介”的初始定位异化为“信用中介”,由此引发一系列重大风险。理论上,P2P模式的本质是“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2即平台仅作为信息中介,收取相应信息服务费而不承担借贷风险。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机构在实践中都开展了信贷和理财业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网贷机构进入门槛低且信用信息缺乏,而投资者往往过分相信刚性兑付且承担风险能力较低,部分网贷平台虚构融资项目与第三方担保,夸大项目盈利能力并以承诺保本及高预期年化收益为诱饵,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从2014年的“爆雷年”开始,网贷行业
18、内自融、资金池、庞氏融资等层出1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过去14年里先后有1万多家P2P网贷机构上线,高峰时期同时有5000多家机构运营,年交易规模约3万亿元。2“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14日,http:/ 年/第 6 期不穷,P2P网贷机构开始出现大规模倒闭、抛离和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行业风险急剧滋生。20152017年,全国新增停业及问题平台数分别为1017家、1430家、924家。1其中,“e租宝”爆雷事件的社会影响尤为恶劣,该平台从2014年7月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封,非法吸收公众资
19、金高达745.68亿元,涉及投资人90.95万。典型案例二:虚拟货币与代币融资伴随“比特币”“区块链”等概念在国内的兴起,虚拟货币在受到投资者追捧的同时,也滋生诸多庞氏骗局和金融诈骗风险。披上区块链技术外衣的庞氏骗局变得更加隐蔽多变,“币圈”乱象频发。例如,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概念,借“数字货币”“区块链”“挖矿”的噱头,实施网络集资、传销和诈骗。此类骗局通常以高收益为诱饵,通过发行所谓的“虚拟货币”,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其本质仍为“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其中,“币圈第一大案”Plus Token平台是国内首起以区块链技术为噱头、以虚拟货币为交易媒介的网络传销案,犯罪分子以
20、提供数字货币增值服务为名承诺高额返利,涉及参与人员200余万,层级关系多达3000余层,涉案金额逾400亿元。2代币发行融资的投机炒作行为层出不穷,金融欺诈形势日益严峻,造成投资者巨额财产损失。据360企业安全集团和360猎网平台发布的2019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金融诈骗成为2019年举报量最高的网络诈骗类型,其中虚拟货币诈骗造成的人均损失高达134522元,位居各类金融诈骗类型榜首。以虚拟货币为名大肆欺诈的犯罪行为正暗中孳生,虚拟货币类金融诈骗案件数量更是连年翻番,金融监管面临巨大挑战。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显示(见图3),自2009年开始,共有6580份文书与“虚拟货币”相关,且
21、文书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2009年的1篇迅速攀升至2020年的1704篇。在已经立案或破获的案件中,沃图克(Wo Token)、必火币(BHB)、英雄链等庞氏骗局涉案金额均为上亿甚至数十亿人民币,造成投资者的巨大损失。1 数据来源:网贷天眼。2 新华社:“公安部指挥破获首起以数字货币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国网络传销案”,2020年7月30日,http:/ Economic Review图3 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虚拟货币”的文书数量(20092021年)资料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二)成长期:混业经营,引发监管套利风险步入成长期,尽管金融欺诈等显性风险受到监管部门重视并得到初步控制,但行业内潜在
22、的监管套利等隐性风险仍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在这一时期,金融科技在支付、信贷、理财等各类金融业务中全面创新发展。为提升用户粘性,金融科技企业涉猎的金融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多类牌照和混业经营成为金融科技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的经营特征。然而,由于各类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算法趋同,这种市场高度集中的经营模式容易造成金融业务风险交织,突发性事件会增加风险跨市场、跨领域传播和传染的可能性。同时,由于跨业务、跨市场业务逐渐增多,金融科技风险更具隐蔽性与传染性,使潜在的监管套利风险不易被发现,一旦金融风险长期积聚,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例如,与传统银行机构相比,金融科技企业所需满足的监管要求相对宽松,且业务创新更
23、为迅速,这为金融科技企业将部分高风险业务腾挪至既有监管制度之外的灰色地带提供了可乘之机。典型案例三:助贷和联合贷款在P2P网贷机构加速出清的过程中,向助贷业务转型成为头部平台机构的主要选择。例如,中国最早成立的P2P网贷机构拍拍贷在逐步清退P2P资金后,全面转型为助贷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助贷业务主要基于自身在大数据风控技术、获客流量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为金融机构提供辅助性贷款决策,其中部分拥52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与监管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22 年/第 6 期有自有资本且持有牌照的助贷平台,也可按照一定出资比例和金融机构共同提供贷款,以联合贷款的形式进行合作。然而,助贷业务看似是让金融科技
24、回归“信息中介”的本源,但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潜藏监管套利风险。一方面,助贷机构承诺“兜底”却并没有“兜底”的能力。在助贷合作过程中,银行作为出资方通常会寻求融资担保公司提供还款担保,或直接与助贷方签署“保证金协议”,将担保责任交付给推荐贷款客户的助贷机构。由于存在第三方的兜底担保作为增信,银行往往放松了风险控制,或将风险控制外包。但事实上,很多助贷机构并没有融资担保牌照,也尚未健全坏账拨备机制,一旦出现大规模贷款违约,大部分风险将仍然由银行承担,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联合贷款中金融科技方的杠杆率过高。在联合贷款中,银行具有资金成本优势,出资占比通常较高。同时,由于助贷机构没有明确的资
25、本充足率要求,助贷机构往往能够以极高的杠杆撬动银行大规模资金。以微粒贷为例,2019年微众银行虽累计放款达3.7万亿,但财报显示各项贷款余额仅1629.66亿,占比约4.4%。1若助贷机构的风控能力不足,联合贷款一旦发生风险,风险最终还是由银行承担。这种高杠杆操作的本质是借助联合贷款的业务创新,试图将贷款风险转移至弱监管领域,从而达到监管套利的目的。(三)洗牌调整期和走向成熟期:数据安全和头部企业垄断风险凸显在经历粗放型的井喷式发展后,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不断完善、行业乱象持续整顿,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市场环境得到显著净化。但与此同时,一些头部企业的市场地位也日益稳固,数据安全和平台垄断风险开始凸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金融 科技 发展 风险 监管 启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