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风沙区生态防护林造林及高效经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
《郓城县风沙区生态防护林造林及高效经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郓城县风沙区生态防护林造林及高效经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3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郓城县风沙区生态防护林造林及高效经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34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郓城县风沙区生态防护林造林及高效经营技术推广项目 实施方案 1概论 1.1项目名称 郓城县风沙区生态防护林造林及高效经营技术推广 1.2项目主管单位 郓城县林业局 1.3项目性质 新建 1.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推广三个适应鲁西南黄泛沙地生态环境、 生长速度较快、 材质好、 经济效益高的杨树品种, 分别是: 中菏二号杨( Populus ×euramericana cv.) 、 I—107杨( 也称尼娃杨Populus ×euramericana ‘Neva’) 和 W141杨( Populus ×euramericana cv.W141) 。推广包括培养目标、 造林密度、 配置方式、 苗木规格、 整地标准、 栽植技术、 合理施肥、 合理浇水、 农林间作、 林地耕抚、 合理修枝、 病虫害防治等配套造林技术, 在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营造示范林1000亩。 1.5项目建设期 1月— 3月 1.6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单位自筹30万元, 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补助20万元。 1.7项目建设目标 春季造林成活率95%、 保存率95%, 幼树抽梢长度1米, 胸径生长量3厘米, 无病虫危害。冬季造林保存率95%以上。项目结束后, 继续加强管理, 至工艺成熟龄进行采伐, 可生产优质木材2万方, 实现产值1500万元。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 2.1.1自然地理 2.1.1.1地理位置 郓城县位于东经115°40′~116°08′, 北纬35°21′~35°52′, 山东省菏泽市东北部。西接鄄城, 南临牡丹区、 巨野, 东靠济宁市的梁山、 嘉祥, 北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 台前县相望。东西宽35.71km, 南北长44km, 总面积1643 km2。 2.1.1.2地形地貌 项目县属黄河冲积平原, 地形西南高, 东北低, 海拔在47.5~38.5m之间, 高差9m, 地面坡降在1/5000~1/10000。因受历次黄河决口泛滥的影响, 形成缓平坡地、 浅平洼地、 河槽地、 河滩高地四种微地貌类型, 面积分别为108109hm2、 43375 hm2、 7887hm2、 4929 hm2, 分别占总面积的65.8%、 26.4%、 4.8%和3%。 2.1.1.3土壤 郓城县土壤均为潮土。按表层质地, 全县壤土53839.2 hm2, 占可利用面积125906.7 hm2的42.7%; 砂壤65052.6 hm2, 占51.7%; 沙土4257 hm2, 占3.4%; 粘土2754.9 hm2, 占2.2%。 2.1.1.4气候条件 郓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3.5℃, 极端最低气温-18.7℃, 极端最高气温42.4℃; 年平均无霜期208天, 日照时数2479.7小时, ≥10℃积温4543℃; 年降水量694.7mm。雨热同期, 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2.1.1.5植物资源 郓城县内共有木本植物45科75属113种, 主要用材树种有毛白杨、 黑杨、 刺槐、 白榆、 泡桐、 旱柳、 臭椿、 法桐等; 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 梨、 桃、 杏、 葡萄、 大枣、 香椿等。野生植被主要有小蓟、 白茅、 野古草、 狗尾草、 马唐草、 马绊草、 芦苇、 碱蓬、 藜类等。 栽培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 棉花、 谷子、 大豆、 花生、 甘薯、 瓜菜类等。 2.1.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现辖11个镇10个乡, 1041个行政村。截止 底, 全县总人口117.49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97.71万人。人口密度715人/平方公里, 人口净增率0.6%。全县农业劳动力55.64万人。 全县社会总产值( GDP) 1025268万元, 农业产值294863万元, 林业产值9384万元, 牧业产值146924万元, 财政收入63356万元, 人均GDP10473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万元。 2.2项目建设单位经营管理概况 2.2.1机构、 人员、 技术力量、 设备设施 郓城县林业局下设林业站、 科技推广站、 森保站、 种苗站等9个业务科室; 财务科、 造林科、 公安科等6个行政科室。下属事业单位有国有林场1处, 苗圃1个, 21处乡镇林业站。全县现有林业干部职工320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3人, 高级工程师12人, 工程师27人。 郓城县林业局技术力量雄厚, 信誉度高, 连续六年在菏泽市林业工作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全国营造林先进县, 山东省林业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沙化监测先进单位, 山东省部门绿化先进单位。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先进单位, 单位实行严格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 实行县级一体化核算体制, 严格收支管理。 郓城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主要负责林业新技术、 新成果的推广和新品种引种工作, 拟定全县的林业科技推广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林业科技项目的立项、 上报、 组织鉴定及资料管理工作。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0人, 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3人, 工程师4人。 郓城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技术力量雄厚, 信誉度高, 连续多年在菏泽市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考评中名列前茅, 多年来引进推广了中林46杨、 中菏一号杨、 I-69杨等杨树良种、 引进推广了泡桐毛×白33、 23、 08等泡桐良种, 其中中林46杨推广栽植面积超过50万亩, 为郓城县的林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2.2郓城县风沙化土地及治理 郓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据县志记载: 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 大溜由赵王河入郓, 两年未能堵复, 自此黄河改道流经郓城。1936年7月黄河自鄄城临濮董庄决口, 黄河大溜由陈坡黎桥入郓, 横穿郓城, 形成鄄郓大沙河, 自此, 每到春冬季节, 风沙弥漫, 夏秋季节雨水冲刷, 水土流失严重。郓城县沙化土地分布在郓城镇、 双桥乡、 黄安镇、 南赵楼乡、 张营镇、 潘渡镇、 黄集乡、 张集乡、 李集乡、 水堡乡、 陈坡乡和国有何庄林场等单位, 沙化土地面积14732.2公顷, 占全县总面积的9%。全县沙化土地总面积14732.2公顷中, 固定沙地2426.3公顷, 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6.5%; 沙化耕地12305.9公顷, 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3.5%。按沙化程度分: 全部为轻度沙化土地。按土地利用类型分: 耕地12305.9公顷, 林地2426.3公顷。按治理措施分: 人工造林2436.3公顷, 其它治理措施12305.9公顷。按植被盖度级分: 植被盖度级≥80的1516.0公顷, 占固定沙地的62.5%; 植被盖度级70—79的453.0公顷, 占固定沙地的18.6%; 植被盖度级60—69的26.8公顷, 占固定沙地的1.1%; 植被盖度级50—59的430.5公顷, 占固定沙地的17.8%。 按主要植物种类分: 固定沙地中主要植物为杨树的2137.8公顷, 占固定沙地的88.1%; 主要植物为其它植物的288.5公顷, 占固定沙地的11.9%。 郓城县沙区土壤质地多由粉沙组成的沙土和壤沙土, 土壤瘠薄, 水利条件差。解放前为流动沙地, 飞沙弥漫, 在郓城县流传着”清丰南乐大沙窝, 赶不上郓城西北角”之说。解放初期, 风沙肆虐, 给当地群众造成很大损失。春季风起沙扬, 危害村庄, 危害生活, 饭里有沙, 水里有土, 沙区群众说: ”一年至少吃块坯”。春季幼苗极易受害, 在风沙危害下拿不全苗, 有的甚至被风沙打死, 夏秋抵抗旱涝灾害能力差, 雨少易旱, 禾苗枯黄, 雨多易涝, 一片汪洋, 沙区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群众生活相当艰苦。解放以来, 在党的领导下, 发挥群众积极性, 对沙区进行治理。首先在风沙化严重的西沙河故道地区建立了国营何庄林场, 带动周围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种草、 压条、 造防风固沙林, 当地沙区农村曾出现了受国家和华东表彰的林业劳模。经过20多年的治理, 到七十年代, 原来的流沙基本上改成了固定、 半固定的沙丘, 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可是由于植被基础薄弱, 加之水利设施的不完备, 治沙工作仍出现了一些重复, 特别是文革后期, 沙区的生态平衡依然比较脆弱, 沙区年水土流失量106万吨, 流失的氮、 磷、 钾养分相当于标准化肥9000吨。沙化土地面积比较大的陈坡乡, 1978年由于受风沙危害和干热风的袭击, 1 亩小麦濒于绝产, 15000亩小麦减产, 小麦平均单产只有48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政府发动广大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封沙育林、 植树造林活动, 大搞林业”四化”( 村庄林场化、 农田林网化、 河道林带化、 农林间作化) , 加强了水利建设、 开挖河道, 特别是1995年沙化治理以来, 每年投入200万元植树造林、 整修灌溉系统, 据统计, 95—98年, 共营造乔木林1899公顷, 林网化建设3806公顷, 沙改田456公顷。现在基本消灭了半固定沙丘, 土壤风蚀现象减少了, 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 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改进, 农作物产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群众生活也有了很大改进。以陈坡乡为例, 近几年来, 小麦平均单产一直保持在500斤以上, 是1978年的10倍多, 年均增产小麦1700余万斤, 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元, 人均增收260多元。1999年以来, 更是加大了植树造林、 防沙治沙的力度, 对沙区治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沙区生态正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原来的半固定沙地转化为固定沙地, 一些低产沙化耕地进行了人工造林, 在沙化耕地中进行了农田林网化和农林间作化建设, 加快了沙化土地向良性方向转化的进程。 2.2.3林业生产成就与问题 长期以来, 全县林业部门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按照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经营、 专业化生产的原则, 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着力推动林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 重点实施了五大林业工程。一是速生丰产林工程。利用黄河滩区、 鄄郓巨大沙河等沙荒地和四旁荒地, 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共发展万亩以上的速生丰产林基地8处, 千亩以上的10处, 建成杨庄集万亩工业原料林、 李集3万亩黄河滩区杨树丰产林、 侯咽集镇2万亩丰产林示范区、 随官屯镇万亩丰产林等5个亮点工程, 带动全县杨树速生丰产林大发展, 全县杨树速生丰产林发展到40多万亩。二是绿色通道工程。按照高速公路、 国道、 省道每侧50米宽、 铁路及县乡道路每侧30米宽、 主要河道河堤全面绿化的标准, 基本完成了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共建设绿色通道728公里, 其中绿化铁路46公里、 公路324.1公里、 主要河道257.9公里, 折合片林面积11.3万亩, 形成了”人在树间走, 车在林中行”的平原森林景观。三是农田林网化工程。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和补植完善力度, 按照每200亩一个网格的要求, 全县157万亩农田全面完成了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四是村镇绿化工程。以村镇街道绿化和围村林更新改造为重点, 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实施村庄绿化工程, 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和保护林木资源, 以绿化促美化、 绿化促文明、 绿化促致富, 推进广大农村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五是林下经济工程。以增加林业综合效益为目的, 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涌现出随官屯、 潘渡镇的上林下鸭、 李集的上林下鸡、 张营的上林下羊、 丁里长镇的上林下兔、 陈坡乡的上林下貂、 杨庄集镇的上林下草等一批林牧结合新典型, 推广面积达3万余亩, 仅此一项农民增收近1.3亿元。 充分利用现有林木资源优势, 用新型工业化观念和举措推进产业化经营, 走”小产品、 大产业、 小规模、 大群体、 小资本、 大聚集、 低成本、 高效益”的发展路子,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集中连片发展, 在黄安、 唐庙、 南赵楼、 武安、 双桥等乡镇形成了以杨木旋切单板为主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 扶持壮大了一批木材加工龙头企业, 如顺兴木业、 春达木业、 聚力木业、 兴安木业、 四达木业、 华宇木业、 水浒木业、 天源木业、 森鹏木业、 九州木业、 森信木业等。 , 春达木业有限公司、 顺兴木业有限公司和兴安木业有限公司被评为菏泽市林木工业龙头企业, 同时, 春达木业和顺兴木业还进入了菏泽市林木工业六十强。林木工业主要产品有: 胶合板、 多层板、 建筑模板、 科技木、 细木工板、 中密度板等共7大类100多个品种, 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日本、 韩国、 中东各国等。林木工业实现了”四化”, 即产业布局上实现了区域化、 产业发展上实现了集群化、 加工过程上实现了专业化、 市场开拓上实现了信息化。 林业资源培育与木材加工相互促进, 产业化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效益日益显著。郓城县基本形成了以绿色通道为主干、 农田林网为骨架、 村庄绿化和大面积片林为基础、 点、 线、 面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综合防护效益逐步显现。近几年来, 基本没有发生较大的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 风调雨顺, 粮食产量逐年递增, 加入了全国产粮大县和畜牧大县的先进行列。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 群众种植杨树的效益不断提高, 现在一亩杨树林的年纯收益在1000元以上, 全县每年林木生长增值达8.8亿元, 全县农民每年人均林木收益900元。全县林木加工业年创产值25亿元, 实现利税2.4亿元。社会效益非常突出。林业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 带动了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郓城县林业生产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树种单一的现象突出, 乡土树种开发利用不够。当前, 郓城县树种单一的现象已经日趋明显, 杨树片林占所有林分的90%以上, 四旁杨树占所有四旁树木的80%, 乡土树种日渐稀少, 杨树栽培品种少, 部分品种严重退化。清一色的”杨家将”不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不利于发挥林业的多功能、 高效益, 极易造成林木病虫害的扩散蔓延。近年来, 杨树溃疡病、 杨树黑斑病、 杨尺蠖、 杨扇舟蛾、 美国白蛾等病虫害迅速传播蔓延, 大面积暴发就是例证。这己经成为今后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二是栽培管理粗放, 生产水平不高。当前, 广大群众科学造林的意识依然淡薄, 传统的植树观念难以改变, 栽植小苗、 弱苗, 栽植密度大, 管理粗放, 施肥不科学, 修枝不科学, 特别是近几年来杨树病虫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 危害越来越严重, 防治技术和防治手段相应跟不上杨树病虫害的发展, 广大林农对此束手无策, 只好听之任之, 杨树的速生丰产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林地生产力低、 效益差。 2.3森林资源现状 全县林地面积37820.2hm2, 占总面积的23.2%。在林地中, 有林地35739.2hm2, 占林地面积的94.5%; 未成造林地1776.0hm2, 占林地面积的4.7%; 苗圃地105.0hm2, 占林地面积的0.3%; 宜林地200.0hm2, 占林地面积的0.5%。有林地中, 防护林13450公顷, 用材林19859公顷, 经济林2430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21.9% , 林木绿化率为37.3%。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411.0万 m3。其中: 森林蓄积274.0万m3, 占总蓄积的66.7%; 四旁蓄积135.9m3, 占总蓄积的33.1%; 散生木蓄积1.1万m3, 占总蓄积的0.3%。 2.4劳力资源与种苗供应 2.4.1劳力资源 郓城县总人口117.49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97.71万人, 全县农业劳动力55.64万人。随着全县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生产率的提高, 还将有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的种植业中解放出来, 劳动力资源丰富, 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2.4.2种苗供应 全县有固定苗圃105公顷, 国有苗圃一处, 可育苗面积20公顷, 每年群众育苗面积保持在200公顷以上, 育苗面积329公顷, 主要育苗品种为黑杨类, 年出圃苗木1033万株, 除供应本县造林以外, 还销售到周边地区, 能够完全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苗木。菏泽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距县境5公里, 每年引进、 繁育大量杨树良种苗木, 如:I-107、 W141、 中菏二号等, 能够完全满足本项目对杨树良种苗木的需求。 2.5项目区基础条件 2.5.1交通条件 郓城位于鲁西南腹地, 处于华北与华东两大经济区的接合部, 是京九经济带的组成部分。郓城县交通事业稳步发展, 交通设施基础好, 京九铁路、 济菏高速、 德商高速、 聊商公路横贯南北, 日东高速、 沿黄公路、 济董公路、 鄄巨公路横穿东西。截止当前,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75km, 其中省级以上公路584km, 县乡村级公路里程1491km, 项目造林区县乡公路横亘全境, 各种生产道路十分畅通。 2.5.2通讯条件 郓城县电信设备完善, 服务范围有程控电话、 移动电话、 无线寻呼系统, 并有数据交换、 传真、 168信息、 国际特别专递业务。县内固定电话15.24万户, 移动电话55.7万户, 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51220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9.4部, 城市电话普及达到每百人62.38部。郓城县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现代化通讯网络, 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2.5.3电力供应 郓城县电力供应十分充分, 全县供电量达到6.23亿kwh, 其中工副业用电3.75亿kwh, 大型的500千伏安交变电站已经交付使用, 3个总装机容量700万kw的大型坑口发电厂已开始立项, 预计三年内破土动工, 在项目区已全部完成农电改造, 变电设备设施俱全, 各种供电线路纵横交错, 电力设备安全可靠, 电力负荷完全能满足项目生产的需要。 2.5.4水利条件 全县水源充分, 水利设施齐全。河流主要有黄河、 洙赵新河、 鄄郓河、 郓巨河、 郓城新河、 丰收河等。全县现有沟渠近万条, 排灌机械19755台, 机电井11806眼。项目区水利资源丰富, 建设用水以引用水为主, 鄄郓河流经项目区, 沟、 渠、 机井等各种水利设施配套齐全, 项目区内现有沟渠1200余条, 排灌机械1566台, 机电井781眼, 基本实现了旱能浇、 涝能排。良好的水源水利设施, 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水浇条件。 2.6项目区立地条件 项目区土壤为潮土, 表层质地为沙土和壤沙土, 地下水埋深3—3.5米, 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克/升, 水化学类型为碳酸盐, 土壤PH值7.8, 土壤有机质0.8%, 速效氮35.58PPM, 速效磷28.84PPM,速效钾25.5PPM。 3项目建设意义 3.1项目建设是示范和带动沙区治理、 改进当地生态环境的需要 郓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 改道冲积而形成了大面积的风沙化土地。由于森林资源少, 覆盖率低,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每到春冬季节, 风沙弥漫, 夏秋季节雨水冲刷, 水土流失严重。迅速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 增加森林面积, 提高林木覆盖率, 减少水土流失, 已成为改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本项目经过推广杨树新品种及配套造林技术可示范和带动沙区治理进程, 促进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3.2项目建设是改进防沙治沙树种品种结构、 提高综合防护能力的需要 郓城县杨树栽培品种主要是中林46, 约占70%以上。但该品种已推广多年, 品种有所退化, 黑斑病发生较重, 出现早期落叶现象, 其它病虫害也严重发生, 生长量下降, 防护效益、 经济效益低。因此, 推广新的杨树品种, 对于丰富治沙造林树种资源、 优化防沙治沙树种品种结构、 提高综合防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3项目建设是郓城县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 郓城县木材加工业具有一定规模, 形成了产业优势, 在国内国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是国内重要的杨木人造板加工基地。经调查, 全县现有木材加工企业6980家, 年加工木材210万立方米, 其中, 从事专业旋皮生产的5000多家、 从事板材生产的300多家、 板材生产线730条、 从事科技木生产的30多家, 主要产品有7大类100多个品种, 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 年产值25.5亿元,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5万人, 已成为郓城县的一大优势产业。产品销往广东、 浙江、 福建、 四川、 江苏、 河南、 河北等10多个省市, 并出口韩国、 日本、 也门等多个国家。郓城县杨木加工以生产板材为主, 所需原料为杨木大中径材, 全县每年杨木缺口为180余万m3, 需从外地调入, 成本较高。而且生产大中径材, 造林收入高。因此, 要加大大中径材的培育力度。全县现有杨树片林基地近70万亩, 林地管理粗放, 抚育措施不到位, 经济效益偏低。为提高全县杨树造林营林水平, 增加农民种植杨树的收入, 解决杨木原料短缺问题, 必须在全县推广杨树大中径材培育技术和定向培育技术。 3.4项目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 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 减少水土流失, 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为出发点。必将推动沙区治理, 改进当地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 可示范和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产业的发展, 逐步实现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化发展、 以产业化发展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环境的改进、 林业产业的发展必将改变农村与农民的面貌。从而形成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地方财政增长的良好局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4、 项目建设方案 4.1推广任务目标及达到的技术、 经济指标 项目推广总的任务是: 推广中菏二号杨、 I—107杨( 尼娃杨) 、 W141杨等三个适应鲁西南黄泛沙地生态环境、 生长速度较快、 材质好、 经济效益高的杨树品种, 营造生态防护林示范基地1000亩, 推广优质壮苗、 苗木截梢、 全面整地、 大穴栽植、 合理施肥、 合理灌溉、 农林间作、 林地耕抚、 合理修枝、 病虫害防治等配套造林技术, 到项目结束( 年底) 时达到: 春季造林成活率95%、 保存率95%, 幼树抽梢长度1米, 胸径生长量3厘米, 无病虫危害。冬季造林保存率95%以上。项目结束后, 继续加强管理, 至工艺成熟龄进行采伐。 4.2项目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 4.2.1项目重点推广的三个杨树品种简介 项目重点推广三个适应鲁西南黄泛沙地生态环境、 生长速度较快、 材质好、 经济效益高的杨树品种, 分别是: 中菏二号杨、 I—107杨和W141杨。 4.2.1.1中菏二号杨( Populus ×euramericana cv.) 中菏2号( ) 是菏泽市林业科技推广站赵合娥研究员与中国林科院黄东森教授联合选育的黑杨派新品种, 10月由菏泽市科技局主持鉴定, 获菏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属欧美杨无性系, 母本为I-69/55, 父本为欧洲黑杨、 钻天杨等的混合花粉。树皮灰褐色呈浅纵裂,树体高大通直, 树干尖削度小, 树冠长卵形, 冠幅较大, 顶端优势强, 高生长量大; 分枝粗度中等, 层枝不明显, 分枝角度大。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①速生: 生长量大, 5年生幼树高17.4米, 胸径18.9厘米, 单株材积0.2318立方米, 单株材积生长量较I-69杨提高34.8%, 超中林46杨25.6%, 超107杨11.1%. ②干形好: 树体高大通直, 主干圆满且尖削度小、 侧枝细、 冠中等。 ③成活率高: 采取一般的技术措施, 育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易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适合在华北中原地区栽培。 ④抗逆性强: 耐瘠薄, 有较强的抗风折、 抗干旱、 抗病虫能力, 特别对白杨透翅蛾、 潜叶蛾、 天牛类、 溃疡病、 黑斑病等病虫有较好的抗性。 ⑤材性好: 是理想的工业用材。基本密度0.365g/cm ,纤维长1.173mm,纤维宽18.8μm , 长宽比62.4,这说明中菏2号的纤维又细又长, 质地柔软, 适合造纸和生产胶合板、 纤维板。 4.2.1.2 I—107杨( Populus ×euramericana ‘Neva’) 此品种是欧美杨无性系, 1973年由意大利杨树研究所经人工控制授粉杂交选育出来的, 其母原来自美国伊利诺斯州美洲黑杨, 其父原来自意大利中部的欧洲黑杨。树体高大, 树干通直, 树冠窄, 分枝角度小, 侧枝与主干夹角小于45度, 侧枝细; 叶片小而密, 满冠。树皮灰色, 较粗, 有浅纵裂。其特异性表现在: 速生, 在适宜生长地区胸径年生长量可达4-4.5cm, 树高年生长量可达3-4cm, 材积生长量比对照I-214杨提高1倍以上; 树干通直, 冠窄, 是中国优良窄冠黑杨派品种; 造林和无性繁殖育苗成活率高, 一般为95%以上; 材质好, 纤维长度1044.4um, 木材密度0.322克/立方厘米, 适用于工业用材; 抗病虫害和抗逆性较强。该品种主要适宜于中国华北地区, 栽培种植区应为平原, 土壤以沙土壤为最适宜, 盐碱地不适。PH值应为7-8.5, 对水肥条件有一定要求。 4.2.1.3 W141杨( Populus ×euramericana cv.W141) 省认定品种, 具有速生、 丰产、 优质,育苗、 造林成活率高, 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5年生材积生长较对照中林23的遗传增益高31%。 造林密度可稍稀, 喜湿润肥沃的土壤, 宜大穴、 大苗造林, 深栽40-60cm。 4.2.2项目重点推广的配套造林技术 4.2.2.1培养目标 郓城县是全省乃至全国较大的平原木材加工大县, 年木材加工量200多万立方米, 绝大部分靠周边地区供应, 木材供需缺口很大。所需的杨树原木为生产胶合板的大中径材, 因此, 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杨树大中径材。 4.2.2.2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和配置方式 杨树大径材的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30 m2, 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需综合考虑品种特性、 立地条件、 造林技术、 经营水平等, 初植密度确定后, 一般不进行间伐。在立地条件好、 经营强度高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 每666.7m2栽植22~17株( 行株距6×5m、 8×4m、 8×5m) , 采伐年龄10~12a,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6cm的大径材。在立地条件较好、 经营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不宜稀植, 每666.7m2栽植28~22株( 行株距6×4m、 5×5m、 5×4m) , 采伐年龄9~10a,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0cm的大中径材。 在林木单株营养面积32m2、 40 m2的培育密度下, 不同配置方式对幼林期间的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随着林龄加大, 大行距小株距配置和大小行配置的处理林木发生一定偏冠现象, 树冠发育不如均匀配置的林分, 对林木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 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但加大行距后有利于农林间作, 以耕代抚, 取得间作效益, 改进林木土壤条件, 促进林木生长。在培育杨树大径材时, 可采用大行距( 8m-10m) 、 小株距( 大于4m) 长方形配置, 以利于农林间作。也可采用均匀配置或大小行配置, 大行可采用12m、 16m、 20m, 但小行的株行距不应小于4×4m。 4.2.2.3苗木规格 在培育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应选用1( 2) -0的Ⅰ级苗或2( 2) -0的Ⅰ、 Ⅱ级壮苗造林, 1( 2) -0苗, 地径4.5cm以上、 苗高4.5m以上、 根幅40cm以上; 2( 2) -0苗, 地径6.0cm以上、 苗高5m以上、 根幅50cm以上。要求苗木粗壮, 高粗匀称, 枝梢充分木质化, 根系发达, 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 无机械损伤、 无检疫对象和严重病虫害。 4.2.2.4栽植技术 细致整地可增强土壤的透水性与保水性, 有利于苗木生根, 提高成活率, 因此整地是杨树速生丰产的先决条件。造林地要全面深翻30厘米, 定植点要挖80—100厘米见方的大穴, 要打破一米以内的粘土层。 在春季和秋末冬初( 10月底至11月中旬) 均适合杨树造林, 春季造林应在土壤解冻化透到苗木萌芽之前进行; 秋季栽植应在树木落叶后及时栽植。造林时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保持苗木水分, 防止失水。起苗前圃地应灌水, 随起苗随运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妥善假植, 可在清水中浸泡1~2天。剪去全部侧枝和顶梢木质化不好的部分。为减少蒸腾失水, 促进顶芽生长, 保持幼树的顶端优势, 要截去苗木顶部不充实的枝梢和侧枝。二年苗可截去80—100厘米, 一年苗可截去40—60厘米。其优点为抽枝力强, 侧枝生长旺, 能达到当年造林当年速生旺长。栽植深度以深栽60-80cm为宜, 造林后立即浇透水, 然后扶正苗木, 培土封穴。 4.2.2.5合理施肥 在我省当前生产条件和水平下, 培育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的施肥量是: 造林前施足基肥, 每亩施土杂费1500kg以上, 过磷酸钙6~8kg, 造林后于每年的5~6月杨树生长速生期追施氮素化肥2次, 每年每亩施肥量折合氮3.5~7kg。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 以保证肥效的发挥。幼林期间实行农林间作, 这期间追肥量可在以上幅度内少施, 幼林郁闭后, 林下不能间作, 可适当多施。有条件的地方提倡绿肥压青和中耕翻压落叶, 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提高林木生长量。 4.2.2.6合理灌溉 培育杨树大径材需在杨树生长季内均匀供水, 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以上, 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即应灌溉。浇水次数根据气候条件、 土壤含水量、 生长情况和管理水平而定。苗木定植后, 无论墒性好坏, 都要浇一次透水, 以利土壤与根系密结, 促进生根, 提高成活率。我市降雨多集中在6、 7、 8月份, 易形成春旱, 适时对林地进行浇水非常重要。3、 4、 5月份的上中旬视天气和施肥情况浇水。根据天气情况可浇一次封冻水。每年应灌水3次以上, 每次每公顷灌水量600—750m3为宜。 4.2.2.7林地耕抚 林地管理是幼林抚育的重要措施, 在不能间作抚育的情况下, 每年初春( 或秋末) 和麦收前后, 结合施肥, 对林地进行2次耕抚, 增加幼林吸收根系的数量, 保持土壤疏松。深耕35-40厘米, 隔年进行; 浅耕深度为15厘米。 4.2.2.8农林间作 丰产林定植后, 间种农作物, 既能够经过中耕、 除草、 施肥、 浇水, 培肥地力, 以耕代抚, 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产量; 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近期经济收入, 降低造林成本, 达到以短养长。间作要以矮杆作物为主, 如小麦、 棉花、 花生、 瓜类、 菜类、 地瓜、 牧草、 中草药等。间作作物要与林木保持一定距离, 一般需50cm以上。在一些经营强度高的地区, 林下间种瓜菜、 药材等经济作物, 既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又可明显促进林木生长。 4.2.2.9合理修枝 修枝是培育通直、 无节、 圆满的优良用材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对于培育胶合板等工业用材更为重要。对栽植后1a至3a的幼树, 要进行整形修剪, 去除或控制影响主梢生长的竞争侧枝和树干上的粗大枝, 保证树干通直无杈。对4a生以后的林木, 当侧枝着生部位的树干直径长到10cm时, 及时修除侧枝。修枝一般在秋冬树木落叶后进行, 切口要平滑, 树冠长度与树高大致保持以下比例: 树高10m以上, 冠高比2/3; 树高20m以上, 冠高比1/2; 树高25m以上, 冠高比1/3。 4.2.2.10防治病虫害 A 杨灰斑病 及时除掉树下萌条, 以免病菌大量繁殖; 6月末开始喷药防治, 喷45%代森锌200倍液, 或1: 1: 200波尔多液, 每15天一次, 共3~4次。 B 杨黑斑病 ①冬季清除枯枝落叶; ②发病初期每15~20天喷药一次, 可用45%代森锌、 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或1: 1: 150~200波尔多液喷雾。 C 杨树烂皮病 ①病害发生较大的树, 可刮除病斑, 涂药防治; ②以40%福美砷50倍液、 50%退菌特、 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倍液涂干。 D 杨树溃疡病 ①把好苗木质量关、 禁用带病苗木。②造林过程中尽量减少苗木失水、 定植前用水浸泡24小时。③造林后前几年可进行林粮间作, 植后及时灌水、 除草、 加强管理。④发病高峰期, 用40%福美砷50倍液, 或50%退菌特100倍液等涂患病部位。 E 杨大斑溃疡病 ①加强检疫, 严禁从疫区调入带病苗木; ②用40%福美砷50倍液或50%退菌特、 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倍液涂干。 F 光肩星天牛、 桑天牛 ①加强营林管理, 及时伐除被害严重的树木, 减少虫源。②成虫发生初期, 在树干上喷洒布绿色威雷Ⅱ号200倍液, 每15~20天一次, 连喷3次。③幼虫长大后, 蛀入木质部深处时, 向蛀孔内投放磷化铝片或磷化铝毒签, 蛀孔用粘泥封塞。④保护和招引啄木鸟。 G 白杨透翅蛾 ①加强检疫, 严禁从疫区调入带虫苗木; 对有虫瘿的苗木, 剪除并集中烧毁。②在苗圃的苗木, 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3倍液在根茎涂环或500倍液喷干。 H 杨扇舟蛾及杨小舟蛾 ①人工防治, 剪除群集幼虫: 幼龄幼虫常集结在叶苞潜藏危害, 被害叶肉被剥食而枯黄, 易被发现, 及时剪除或震落后清除能够收到明显效果。②灯光诱杀成虫。③药剂防治。在幼虫发生期, 于树干基部3个方向打孔, 注射20%大力士或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2~3ml, 利用内吸作用杀虫。 I杨尺蠖 ①进行中耕可捣毁蛹壳, 消灭地下越夏、 越冬的蛹; 在树干基部涂胶环, 阻止雌蛾上树产卵。②成虫出土前, 在树干基部涂1%阿维菌素加水( 1: 20) 涂药环, 触杀雌成虫及幼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幼虫发生期, 1%阿维菌素 ~3000倍液喷雾或用柴油、 敌敌畏、 高氯菊酯喷烟防治。 J美国白蛾 ①人工物理防治。剪除网幕: 1—4龄幼虫期结成网幕危害, 可用高枝剪剪下枝条及网幕装于编织袋中, 集中烧毁; 围草诱蛹: 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 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 用稻草、 麦秸、 杂草等在树干上绑缚一周, 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围草中化蛹, 然后在蛹羽化前解下围草烧掉; 灯光诱杀: 利用成虫趋光的特点, 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 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 四周空旷的地块, 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捕杀成虫: 利用成虫蛰伏在树干下部, 飞翔能力不强的时候, 人工捕杀。②生物防治: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 按1头美国白蛾幼虫释放周氏啮小蜂3—5头的比例, 选择无风或微风、 上午10点至下午5点以前放蜂, 将蛹悬挂在离地面2米处的枝干上。对4—6龄幼虫喷施Bt可湿性粉剂 —3500倍液或核型多角体病毒 倍液。③无公害制剂防治: 对于幼虫, 使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或1.2%苦烟乳油3000倍液, 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4.3项目实施的主要地点、 推广规模 项目主要实施地点安排在国有何庄林场和李集乡, 推广规模为1000亩, 其中国有何庄林场650亩, 李集乡350亩。 4.4项目实施的组织形式 项目主管部门郓城县林业局负责组织领导项目实施工作, 协调各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开展工作,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 负责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联系。 项目主要承担单位郓城县林业局科技推广站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作业设计, 培训施工人员, 组织、 协调督促检查项目的实施, 掌握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 搞好项目阶段总结和竣工总结, 提交项目自验收报告, 申请上级验收。 项目参加单位国有郓城县何庄林场建场于1949年7月, 经营面积6985亩, 现有造林面积3000亩, 现有职工125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郓城县 风沙 生态 防护林 造林 高效 经营 技术推广 项目 实施方案 模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