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doc
《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doc(5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5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国培计划( )”—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 网络远程培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中“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精神,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 ]4号)要求,结合江西省的义务教育实际情况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特制定此方案。 一、培训主题 主题:“深化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旨在去年继教网国培主题“新课标融入我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教师新课标理念的深化、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二、培训目标 (一)总目标 经过培训,促使教师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充分体现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在培训过程中,紧密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以自觉执行教师专业标准为核心,以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为主线,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重点,以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为载体,着力构建“落实素质教育,提升生命质量”的培训课堂,积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走向高素质、专业化。 (二)具体目标 1.经过师德修养的课程学习,促使教师进一步理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内涵,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师德水平,促进良好师风的形成,以此奠定教书育人的基础。 2.经过新课标核心内容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整体把握和有效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巩固、深化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改进育人行为,提升综合素质。 3.经过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促使教师反思教与学的过程和行为,按照教师专业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修正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拓宽自主性、合作性学习形式,提升自身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4.经过课堂教与学的典型案例(课例)和生成资源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生命教育价值观”,引导教师关注并掌握以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师生对话”,促使教师学会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努力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 5.经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学习,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6.经过校本研修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搭建促进教师特色发展的网络大平台,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同伴互助、体验校际联动、共建育人资源、享受专业成果,促进教师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提升其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发展水平。 三、培训对象与学科 (一)培训对象 农村初中、小学骨干教师 。 (二)培训学科 小学阶段: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共5个学科。 初中阶段: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初中地理、初中政治、初中音乐、初中信息技术,共6个学科。 四、培训原则 (一)系统思考原则 本次培训定位为“深化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与去年“新课标基本内容初步学习”相对接,着重于新课标核心内容的深化理解,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呈现出引导教师学习思考的系统性。促使教师在去年学习了解新课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新课标的核心内容及其重难点,切实内化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连续两年的新课标学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培训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主体延伸原则 培训充分体现教育服务中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性,它统一于整个培训系统中,既从教师层面强调教育教学能力,又从学生层面强调学会学习能力;既关注教师的专业化评价,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使培训的服务指向由教师延伸到学生,体现出培训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服务的理念。 (三)合作学习原则 培训自始至终体现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作用,呈现合作学习、共同研究的学习氛围;培训的落点放到基于校本研修的教师基本功上,越发强调同伴互助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整体推进的目标指向。 (四)力促生成原则 强调培训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重视培训内容的生成性,关注培训过程中的主动建构、经验分享与理论提升。培训课程的设置要能启迪参训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参训教师解决课程改革问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参训教师提供情境化的、开放性的研修平台,力促生成资源融入课程与教学。 (五)实践取向原则 培训全程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源于对教育实践者的发展需求分析,基于对实践的真实问题与现实条件的准确把握,归于实践者的专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以及实践性理论的生成。经过主题牵动开展研修活动,立足教师岗位实践促进研修成果转化与应用。 (六)常态跟进原则 培训利用送培下乡和研修社区进行骨干教师培训的常态跟进,强调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的不断交互作用;加强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建设,并使其在教学一线有效发挥作用,由此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学习。 五、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依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原则设计,共计80学时,其中预设课程56学时,研修活动24学时。 (一) 预设课程(56学时) 预设课程采用维度导向、模块定位、专题支撑的内容结构,共56学时,各维度主要内容是: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设置师德修养与专业理念两个模块,强调了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道德标准和专业发展的要求以及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价值。 维度二:专业知识。聚焦学科与教学知识,强调了学科重难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既体现了专业理念的渗透,又为专业能力的课程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维度三:专业能力。围绕学科教学设置四个模块,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有效备课、教学策略、校本研修等方面的内容,着力教学技能提升。 具体课程设置(以小学语文为例)见下表: 维度 模块 专题 内容要点 方式 类型 学时 主讲人 培训 预热 培训导引 介绍整体培训整体安排,平台操作要领、课程内容结构、考核标准等内容,包括准备篇、课程篇、学习篇、考核篇、辅导篇、帮助篇 视听索引 必修 2 全国继教网 项目组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应用 1.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核心精神 2. 培训创新的特色实践 专题讲座 必修 1 张晓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副院长 专业理念与 师德 师德 修养 师德情怀与教育责任 1.师德案例体现出的师德情怀 2.师德情怀渗透着的教育责任 情境教学+ 微课程 必修 2 全国继教网 课程中心 专业 理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涵及其理解 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落实 要点 专题讲座+ 案例评析 必修 6 曾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专业 知识 专业 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汉语与小学语文教学 1.现代汉语中关于字音、词形、句法、修辞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教学策略 2. 小学语文教师丰富现代汉语基础常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规律 专题讲座+ 课例观摩与点评 必修 9 杨德伦: 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 小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有效沟通能力的教学研究 1. 语文教师组织高水平课堂讨论的教学能力 2. 研究团队在北京某小学进行协作推理讨论教学研究实践和相关研究结果 专题讲座+ 课例观摩 与点评 选修 9 程亚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 李虹: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 专业 能力 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 1.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原因与目的 2.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方法与手段 3.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案例分析 专家讲座+ 案例分析 必修 6 初娜娜: 北京教育学院 教授 有效 备课的 重要 策略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1. 学情观照应真正走进教师的备课视野 2.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石 3. 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 专题讲座+课例观摩与点评 选修 9 薛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 朝阳分院特级教师 教材研读是语文备课的重中之重 1. 读出文本的阅读价值 2. 读出文本的阅读寓意 专题讲座+课例观摩与点评 必修 9 薛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 朝阳分院特级教师 专业 能力 的重难点应对 应对教学情境的教学智慧 1.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引起变化的教学情境 2.教师的机智应对与教学资源的生成 3.微课系列综合评析 微课程 系列 必修 3 全国继教网 课程中心 校本 研修 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 1.依托课堂观察,优化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2.课堂观察的合作体组建与维度把握 3.课堂观察的工具与技巧 4.课堂观察记录与课后交流反思 专题讲座+ 案例分析 必修 9 张文清: 北京丰台区 原教科所所长 特级教师 训后 研修 与 跟踪 网络研修 1. 课程平台持续开放不少于1年,有专人负责线上组织 2. 提供新的课程供学员拓展学习与研修 3. 开展岗位实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专家推荐成果给学员 在线研修 学科专家 一线优秀教师 课题研究 1. 围绕论坛中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深入课题研究 2. 针对培训中学员放映集中的问题开展“微课题”研究活动 研究活动 学科专家 一线教研员 定期回访 1. 经过问卷、访谈方式了解学员学习后岗位实践情况 2. 定点走访学员所在学校,了解学员学习后的课堂变化情况 3. 经过信息反馈对培训效果做深入评估 跟踪问效 与指导 项目专家 学科专家 生成资源整理使用 1. 整理生成资源供学员持续学习 2. 生成资源再加工,融入课程库,供将来培训使用 全国继教网 国培项目组 备注 本课表提供远程课程65学时,其中必修47学时,选修18学时,学员学满56学时为满学时。 (小学与初中各学科培训课程设置见附表。) 主体模块培训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依据了如下思想: 一是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新课程标准解读的基础上,选择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如何教与学作为培训的内容,使培训在学科教学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深入到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部位,进一步深化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是突出了学科知识的高端分析与学科知识拓展。考虑到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在学科知识的高端分析与知识拓展上做了重点阐述和实证解析。 三是强调教师的教学要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不是单纯讲教师如何教,而是突出了学生的学,以学定教,因学施教。要求明确归纳学生学习核心内容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有的放矢地提出教学的建议。 四是大量运用案例来解决问题,引导学员联系实际学习。专题课程都设置了轻松、有趣的课程导入的情境;每一个专题都附有案例的评析,案例评析的呈现方式也有所创新,包括了课例导读、课例呈现、课例评析三个视频。专业引领深化认识,案例评析直观亲切。 (二) 研修活动(24学时) 经过研修活动促进新资源生成与认知转化,是本项目培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对接的有效方法。依据培训目标设置了主题研讨、实践经验征文、校本研修等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共24学时,各学科活动安排见下表: 活动类型 活动名称 活动说明 学时 主题研讨活动 答疑交流 参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经过“答疑区”提交解决, 一般问题由辅导教师和同班同学解决;复杂问题由辅导老师推送专家解决;特殊问题由专家以文本或视频答疑形式解答。 14 班级主题研讨 参训教师带着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参加培训,经过网络破冰活动将问题展现出来。辅导教师梳理学员提交的问题(包括答疑区),聚焦共性问题形成研讨主题,在班级论坛内安排不少于3-5次班级主题研讨活动。 学科问题共研讨 学科专家梳理辅导教师推送的特殊的、有价值的问题,形成研讨主题,定期发布并组织学员开展“问题共研讨”,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由专家和学员一起研究探讨,深入交流,解决学员的困惑。 校本研修活动 岗位实践 研修围绕学科核心内容和典型教学问题,不但在网上观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交流研讨,学会网上集聚并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的主要方法,还要经过网络研修过程的行为改进和线下在岗实践将其方法与技能迁移到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中去。具体经过“五个一”实现,即: 1.备一节课,体现学习内容; 2.上一节课,检验学习成果; 3.组织一次集体听课活动,给自己提出意见和建议; 4.做一次课后反思,记录实践的过程与结果; 5.提交一份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10 实践经验 征文活动 V大赛 V大赛是面向学员征集原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活动。活动的理念是: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专家。经过参与活动,让老师们总结教育经验,展示教育智慧,分享教育心得,促进教育实践。 作品内容包括微课例、微案例、微研究三种类型,重在记录反思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作品形式能够是视频、PPT或动画等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软件和工具,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关“V大赛”的相关信息请查看通知说明( —— “落实专业标准,共建生命课堂” 案例征集大赛 本次活动主题为“落实专业标准,共建生命课堂”,面向广大学员征集并分享“生命课堂”的成功案例,案例需体现师生互动环节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体现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故事性,并显示启发性和指导性。案例经过文本形式提交,具体要求请查看活动通知。 —— 六、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主要采取目标引导、情境体验、对话生成、教研深化、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具体体现在: (一) 迁移式混合研修 所谓迁移式混合研修,指线上线下的混合研修做到相互迁移:一是线上研修资源迁移到线下的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之中;二是线下实践资源迁移到线上研修的理念深化和系统思考之中。本次研修要围绕学科核心内容和典型教学问题,在网上观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交流研讨,学会网上集聚并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的主要方法,并经过网络研修过程的行为改进和线下在岗实践将其方法与技能迁移到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中去。与此同时,线下的实践资源也要迁移到线上作为理念深化和系统思考的支撑。与相互迁移目标对应,参训者在研修中要经历两类学习:一类是基于行动导向的课例研究和在岗实践学习,另一类是基于系统思考的理念深化和实践反思学习,揉合在同一研修过程的两类学习,能够实现教学和研修的同步完善。 (二)抛锚式培训环境 本次培训很好地利用了网络优势,建构抛锚式培训环境,包括真实问题的虚拟情境、认知交互工具以及网络支持平台等三部分,在课程形态上体现为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课例研究、微型课程和主题研讨等。培训能让学员感觉到处于一个动态的、情境化的学习过程,教与学均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在一个特定的“锚式”情境中,借助“支架”,利用认知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寻求问题解决的答案。专家和辅导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动态的问题解决支架,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 (三)引导式主题学情会 本次培训经过具有专业指导性的学情会串接培训全过程。学情会根据培训进程设立相应主题。学情会充分体现专业性,不但反馈各省学习情况,还要精选导读、传递关注、梳理观点、聚焦问题、评析作业,指导学员深入学习,使学情会成为专家与学员的生成性对话。另外,每次学情会都安排辅导教师和学员代表的经验交流,搭建起培训管理与指导的互学互助平台。 (四)连动式学习平台 本次培训将经过学习活动使项目主页与学科频道有效连接,成为连动式学习平台,以此体现资源的应用功能,扩大资源的辐射效应,帮助学员理解和内化学习内容。学科专家的在线值班和项目活动所生成的共性资源在项目主页进行,不同学科以往的生成资源在各自的学科频道体现。学员可在项目主页学习的基础上去参阅学科频道的丰富资源,促使两个页面的学习对接连动,以此获得广博与深入同时并举的效果。 (五)共建式生成资源 本次培训将推出继教网生成资源库供学员根据需要提取。生成资源库建设的原则是共建共享,不断更新。鼓励学员在资源提取的同时进行贡献,即学员提取一条资源,最好贡献一条以上的新资源,使之成为不断滚动、不断更新的资源库;项目专家将利用学情会对通识性精品资源选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其寓意与价值。 (六)交互式研修社区 本次培训利用继教网“学科频道”和“培训者之家”为各地教师服务的研修社区,并使之成为教师持续学习的平台。研修社区本着实际应用的思路,整合各学科信息资源,提供具体的网上研修功能和场景,为教师的教研、科研、培训和课程改革提供一个优化的教育门户,并充分显示其交互性,使研修社区的教师既能分享教育教学资源,又能有效开展交流研讨,还能合力建设学习研究共同体,建设教师研修文化。 七、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9 月15日至12 月15日 (二)进度安排 培训安排分为前期准备、培训者培训、启动预热、网上学习、考核评优和总结结业六个阶段。 培训进度具体安排如下: 国培计划(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学员日程安排表 模块 日期 活动名称 活动形式 活动说明 模块一: 预热模块 9月15日—9月25日 熟悉培训流程、进度安排、考核方案及培训平台操作。 网上 查看 1.课程学习 按学习平台标注的课程学时要求,完成每门课程学习;课程总学习时间大于等于1200分钟时,记30分。若实际学习时间小于1200分钟则此项考核成绩=实际学习时间/1200(分钟)×30分。本项考核满分为30分。 2.学习回顾 按要求完成两门课的课后思考题,每题5分,满分10分。 3.主题研讨和答疑 参加项目主题研讨活动(主题活动为专家或辅导教师引导开展)。学员在答疑栏目、问题共研讨栏目、论坛中发帖、回复、评论的内容全部计入该项考核中。 发帖、回复、评论每个1分,总数达到15个,即为满分15分。 4.阅读简报 培训过程中,必须阅读所有简报,即项目简报、区域简报、学科简报和班级简报,满分5分。若有任何简报未点击阅读,此项考核记0分。 5.视频答疑 (1)培训过程中,参加继教网组织的国家级专家视频答疑; (2)回顾学习所有专家视频答疑的实况录像或文本记录,全部点击观看记5分,满分5分。若有任何答疑录像或文本未点击观看,此项考核记0分。 6.校本研修作业 学习《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课程后,按照课程专家给予的指导听本校同学科教师的一节课,认真完成“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作业。作业按照提供的工具提交(工具表单另附)。 作业提交记10分,被辅导教师批阅为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2分,满分为15分。 7.研修总结 完成培训之后提交体现反思性的个人研修总结一篇。总结按照提供的工具提交(工具表单另附)。总结提交记15分,被辅导教师批阅为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2分,满分为20分。若未提交总结或者提交的总结有抄袭现象此项考核记0分。 学习课程1、2的内容 网上 自学 完成“从破冰开始”栏目中的要求 网上 提交 参与培训前期调查 网上 提交 阅读简报(简报包括项目简报、区域简报、学科简报和班级简报) 网上 学习 模块二: 专业理念 与师德 9月26日—10月15日 学习课程3、4的内容 网上 自学 参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专家答疑活动(具体时间见项目公告) 视频 答疑 参加第一次班级主题研讨(具体时间见班级公告) 网上 交流 参与“V”大赛活动和案例大分享活动(具体活动通知见项目公告) 网上 提交 阅读简报(简报包括项目简报、区域简报、学科简报和班级简报) 网上 学习 模块三: 专业知识 与专业能力 10月16日—10月31日 学习课程5、6的内容 网上 自学 完成学习回顾(一)、(二)中的课后思考题 网上 提交 参加第二次班级主题研讨(具体时间见班级公告) 网上 交流 参与第三次和第四次专家答疑活动(具体时间见项目公告) 视频 答疑 阅读简报(简报包括项目简报、区域简报、学科简报和班级简报) 网上 学习 11月1日—11月17日 学习课程7、8、9的内容 网上 自学 参加第三次班级主题研讨(具体时间见班级公告) 网上 提交 参与第五次和第六次专家答疑活动(具体时间见项目公告) 视频 答疑 参与培训中期调查 网上 提交 阅读简报(简报包括项目简报、区域简报、学科简报和班级简报) 网上 学习 模块四: 校本研修 与岗位实践 11月18日—12月1日 学习课程10的内容 网上 自学 完成“基于校本研修的课堂观察” 网上 提交 参与第七次专家答疑活动(具体时间见项目公告) 视频 答疑 阅读简报(简报包括项目简报、区域简报、学科简报和班级简报) 网上 学习 模块五: 培训总结 12月2日-12月15日 完成研修总结 网上 提交 参与第八次专家答疑活动(具体时间见项目公告) 视频 答疑 参与培训后期调查 网上 提交 阅读简报(简报包括项目简报、区域简报、学科简报和班级简报) 网上 学习 训后研修 与跟踪 12月16日- 3月15日 回顾培训课程和研修内容; 参与训后的研讨交流、问卷填写等各项活动; 参与生成性资源交流和分享活动。 网上学习+线下交流 温馨提示:在培训过程中,请积极参与“V”大赛和案例大分享活动,交流研讨,上传精彩资源等,平台设置有奖励加分机制。 八、组织与保障 依据教育部 “国培计划”通知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在江西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由江西省培训机构和继教网联合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办公室设在继教网。经过多层级的组织管理和及时有效的培训保障,切实加强培训过程的支持与管理力度,确保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组织管理 1.省教育厅职责 (1)制定本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工作文件,出台有关政策和具体组织实施办法。 (2)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全程领导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3)将本项目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记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档案。 (4)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的关系,督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完成相应工作的情况;责成有关人员组织并参加项目启动、结业等仪式;参加继教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发现并帮助解决有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5)做好项目的评估工作。 2.省培训机构职责 (1)根据本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实际情况和“继教网”现有网络课程资源情况,制定组织实施本项目的具体计划,并负责学员的组织报名和项目有关实施工作,及时将本辖区管理人员信息表、班级统计信息表、项目学校信息表等,准确提供给继教网项目组。 (2)根据本辖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建立班级辅导教师和班主任队伍,按50人—100人组班,每班配备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各1名(也可兼任)。 (3)做好各方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与继教网项目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与反馈;参加继教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学员学习动态,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4)培训结束后,做好本辖区培训总结工作并提交总结报告,协助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做好评优工作。 3.继教网项目组职责 继教网项目组是负责项目的组织运行并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的工作团队,受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由项目策划、教学教务、呼叫中心、网络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项目组要与省项目领导小组和培训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沟通有关情况;与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结成工作伙伴,同心协力推进项目实施。 具体职责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职责 ——继教网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执行总编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对项目进行全面、全程领导和管理。 ——指定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工作组,明确工作任务与要求;指导、督促、支持项目组的全面工作。 ——检查、评估项目工作组的项目执行情况。 (2)项目工作组职责 ——做好项当前期准备,与各有关方面沟通、协调相关事宜;依据项目方案做好执行计划;搭建项目技术平台;备好培训资源等。 ——实施项目过程管理,包括培训者培训、项目启动、教学活动安排、辅导教师指导、学情通报、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 ——搞好项目总结评估,包括学员成绩审核、结业证书发放、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与评估等。 ——不断进行项目资源库建设,加强优质课程资源整合与项目生成资源提升的力度,为本项目和后续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4.继教网地方办事处职责 (1)协助省培训机构做好学员的报名组织、开班典礼等工作。 (2)协调继教网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等相关机构的关系,做好信息沟通工作。 (3)全程跟进培训项目,提醒并督促管理员、辅导教师参加继教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帮助辅导教师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特别要关注学员“三率”(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合格率)达标情况。 (4)帮助继教网项目组组织开展“专家到我身边”等主题活动,总结活动成果并推广辐射。 (二)专业指导 构建由学科专家团队、项目专家团队、班级辅导教师团队的三级远程培训指导团队,各团队的主要职责如下: 1.学科专家团队职责 学科专家团队由国内知名学科理论专家与实践专家组成,其中理论专家团队由高校与科研部门的教授、学者组成,侧重专业理念、学科理论与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引领;实践专家团队由特级教师、教研员等一线专家组成,侧重教改热点、教学难点、实践疑点等方面的引领,主要职责是: 1.开发网络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实施课程教学。 2.经过网上论坛、在线视频答疑等形式为学员答疑解难,及时扫除学习障碍。 3.研制作业题目,制定评价标准,部分点评作业。 4.支持、指导辅导教师搞好培训辅导。 5.梳理学科的聚焦问题,编制学科综述和项目简报。 6. 指导主题研修与岗位实践,强化专业引领。 2.项目专家团队职责 项目专家团队由继教网项目方案设计、资源建设、网络技术、项目管理等方面专家和项目实施省区师资培训专家组成,主要工作职责是: (1) 提出培训需求,确定合作意向,出台支持政策。 (2) 指导项目方案策划,依据培训方案,组织开发课程资源。 (3) 指导项目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4) 设计并指导学情通报会,做好学情会的专业引领工作。 (5) 指导项目成果的梳理、编辑和转化应用工作;做好项目跟进服务的设计与执行指导工作。 (6)指导项目全程的质量监控和效果评估,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与目标实现。 3. 班级辅导教师团队职责 辅导教师团队由相关学科教研员及一线优秀教师组成,配合学科和项目专家团队侧重班级学习问题辅导与教学活动组织,主要职责是: (1)进行班级活动的全程管理,确保学员的参训率、有效学习率和合格率。 (2)指导学员学习,进行作业批改和优秀作业推荐。 (3)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项研修活动。 (4)编制班级简报,建设班级文化;优化学风,创造合作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5)做好班级培训总结;评选并上报优秀学员。 (6)与继教网项目组和当地培训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各方信息,配合项目组做好各项工作。 (三)支持服务 1.平台支持 培训期间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 2.远程服务 30名咨询服务专员组成继教网呼叫中心,经过400热线电话、在线客服、feedback邮箱、QQ等多种用户咨询渠道,提供7*24小时咨询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及时解决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障培训质量。 九、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由全国中小学教育专家、高等院校教授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其中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50%,各学科主持专家由国家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组核心专家组成。 十、考核评价 实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要求学员完成对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学习,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和研究活动。具体考核标准见附件。 十一、总结评优 (一)总结 项目结束前,各班要做好班级总结,并将总结提交江西省项目领导小组,同时报继教网项目组。 (二)评优 项目结束前,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优秀组织机构,并对优秀个人和单位颁发证书。(评优条件另附)。 十二、成果呈现 培训结束后,整理本项目成果并展示。 成果包括:本项目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集、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成果集、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总结反思作品集、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案例集等。 十三、持续服务 继教网将为每一个参加研修的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提供专门的个人学习与工作主页,培训项目结束后,专家团队将持续为参训学校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服务与支持。 附录: 附件1:各学科课程安排表 附件2:学员考评方案 附件1:各学科课程安排表 1. 小学语文 维度 模块 专题 内容要点 方式 类型 学时 主讲人 培训 预热 培训导引 介绍整体培训整体安排,平台操作要领、课程内容结构、考核标准等内容,包括准备篇、课程篇、学习篇、考核篇、辅导篇、帮助篇 视听索引 必修 2 全国继教网 项目组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应用 1.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核心精神 2. 培训创新的特色实践 专题讲座 必修 1 张晓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副院长 专业理念与 师德 师德 修养 师德情怀与教育 责任 1.师德案例体现出的师德情怀 2.师德情怀渗透着的教育责任 情境教学+ 微课程 必修 2 全国继教网 课程中心 专业 理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涵及其理解 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落实 要点 专题讲座+ 案例评析 必修 6 曾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专业 知识 专业 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汉语与小学 语文教学 1.现代汉语中关于字音、词形、句法、修辞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教学策略 2. 小学语文教师丰富现代汉语基础常识,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规律 专题讲座+ 课例观摩与点评 必修 9 杨德伦: 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 小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有效沟通能力的教学研究 1. 语文教师组织高水平课堂讨论的教学能力 2. 研究团队在北京某小学进行协作推理讨论教学研究实践和相关研究结果 专题讲座+ 课例观摩 与点评 选修 9 程亚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 李虹: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 专业 能力 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 教与学 1.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原因与目的 2.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方法与手段 3.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案例分析 专家讲座+ 案例分析 必修 6 初娜娜: 北京教育学院 教授 有效 备课的 重要 策略 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 1. 学情观照应真正走进教师的备课视野 2. 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石 3. 学情观照下的语文备课设计 专题讲座+课例观摩与点评 选修 9 薛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 朝阳分院特级教师 教材研读是语文备课的重中之重 1. 读出文本的阅读价值 2. 读出文本的阅读寓意 专题讲座+课例观摩与点评 必修 9 薛晓光: 北京教育学院 朝阳分院特级教师 专业 能力 的重难点应对 应对教学情境的 教学智慧 1.课堂教学突发事件引起变化的教学情境 2.教师的机智应对与教学资源的生成 3.微课系列综合评析 微课程 系列 必修 3 全国继教网 课程中心 校本 研修 基于 校本研修的 课堂观察 1.依托课堂观察,优化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2.课堂观察的合作体组建与维度把握 3.课堂观察的工具与技巧 4.课堂观察记录与课后交流反思 专题讲座+ 案例分析 必修 9 张文清: 北京丰台区 原教科所所长 特级教师 训后 研修 与 跟踪 网络研修 1. 课程平台持续开放不少于1年,有专人负责线上组织 2. 提供新的课程供学员拓展学习与研修 3. 开展岗位实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专家推荐成果给学员 在线研修 学科专家 一线优秀教师 课题研究 1. 围绕论坛中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深入课题研究 2. 针对培训中学员放映集中的问题开展“微课题”研究活动 研究活动 学科专家 一线教研员 定期回访 1. 经过问卷、访谈方式了解学员学习后岗位实践情况 2. 定点走访学员所在学校,了解学员学习后的课堂变化情况 3. 经过信息反馈对培训效果做深入评估 跟踪问效 与指导 项目专家 学科专家 生成资源整理使用 1. 整理生成资源供学员持续学习 2. 生成资源再加工,融入课程库,供将来培训使用 全国继教网 国培项目组 备注 本课表提供远程课程65学时,其中必修47学时,选修18学时,学员学满56学时为满学时。 2. 小学数学 维度 模块 专题 内容要点 方式 类型 学时 主讲人 培训 预热 培训导引 介绍整体培训整体安排,平台操作要领、课程内容结构、考核标准等内容,包括准备篇、课程篇、学习篇、考核篇、辅导篇、帮助篇 视听索引 必修 2 全国继教网 项目组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 理解与应用 1.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的核心精神 2. 培训创新的特色实践 专题讲座 必修 1 张晓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副院长 专业理念与 师德 师德 修养 师德情怀与教育 责任 1.师德案例体现出的师德情怀 2.师德情怀渗透着的教育责任 情境教学+ 微课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农村中小学 教师 培训 实施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