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精编.doc
《2019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精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精编.doc(3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19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精编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地点:北平。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3.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意义(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来历)。 2.地点:天安门城楼、广场 3.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第2课 抗美援朝 1.原因(背景): (1)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3.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战役:五战五捷;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5.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美军(第一任司令:麦克阿瑟) 6.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前进,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7.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8.荣誉称号: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11):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9. 启示:黄继光和邱少云是志愿军战士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的精神是高度的爱国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1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将它继承和发场。 10.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3课 土地改革 1.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地区:新解放区。 3.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_工业化开辟道路。 4.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 5.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标志) 6.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具体实施办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效果: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 置耕牛和农具) 8.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9.意义: (1)政治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经济意义: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 2.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1)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宝成、鹰夏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54年9月。(2)制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选举主要领导人: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确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6.阶段: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7.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前提: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起止时间:1954年~1956年。2.形式:公私合营。3.政策:赎买政策。 4.赎买政策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积极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六、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 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③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1956年。(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调整国民经济 (曲折: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1958年 ②表现(犯的错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③犯错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遭破坏。 ⑤教训: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⑥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⑦对国民经济的调整(P28):1961---1965 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 “文化大革命” 1.原因(P28):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严重发展。②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原文: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至于复辟的危险。) 2.时间:1966年----1976年(10年) 3.开始(P29):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4.动乱表现(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迅速恶化。 5.抵制抗争:①“二月逆流(二月抗争)”: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②“四五运动”: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以后,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但被“四人帮”镇压而结束。但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在文革后期,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了经济形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邓小平 8.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①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③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9.教训和启示: ①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④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 10.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也是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典型。 1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12.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3.十年建设中出现的模范人物:兰考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 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三、建设成就 1.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方针的普遍宣传,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思想基础: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3.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4.内容: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会议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起点。 二、拨乱反正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表现: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恢复了刘少奇的各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胜利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背景: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发展 2.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典型代表:安徽凤阳小岗村。 4.方式: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 5.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6.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7.农村乡镇企业: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强调: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1.建立:1980年12月,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特区建立意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2.窗口:深圳经济特区。 3.成效:取得明显成就: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特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以及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5.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时间:2001年12月。目的:为了更好的实行对外开放,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 2.意义(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就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立在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52 5.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述了他的观点。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解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6.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此后,我国加快了发展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7.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 阑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02年。 2.主题报告: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4. 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核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邓小平的评价: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07年。 2.主题报告:胡锦涛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5. 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6.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j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2年。 2.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 2、再次提出“中国梦”: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5、“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6、“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①第一个一百年目标(1921--20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诚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第二个一百年目标(1949--2049):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主要形成过程: (1)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3.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新发展理念: 1、时间:2015年10月 2、五项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 3、着力解决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 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4、新发展理念的意义(作用):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 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①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③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措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 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影响: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4、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保障: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5、什么是“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提出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确立了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大会主题: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5.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依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2.地位: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概念: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 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 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 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 确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 5. 民族自治地方分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5.最早的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 治区。(P60最后一段) 6.分布(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个民族 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 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 7.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表现: (1)政治上: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经济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4)信仰与习惯: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 产。 (5)西部大开发: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覆盖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 族自治州和 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 开发优惠政策 (6)青藏铁路通车:2006年,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 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者:邓小平。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最早实现地区:香港。 3.基本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 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历史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时间: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2.澳门回归时间: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香港、澳门回归启示:香港、澳门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 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答:①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提升。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有效运用。 ③中央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④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6.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政策:(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导海峡两岸来往,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3)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5)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日益密切的交往 (1)原因:①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②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 的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③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以及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 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①“台独”势力。②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 (4)展望两岸关系: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符合全体中华民族的利益。希 望国共双方加强两岸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成国共两党 实行第三次合作,早日完成我国统一大业。 4.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别的一部分。台清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任何国家不得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我们要树立坚定信念。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努力。 第15课 钢铁长城 一、陆军的建设(1927年8月1日) 1.陆军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组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 二、海军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夕)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 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3.组成: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 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三、空军的建设(1949年11月11日) 1.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3 000多架。 2.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3.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空军建设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三、 导弹部队的发展 任务:是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1.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即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等 任务。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东风系列弹道 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 五、新时代强军之路 政治保障: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2.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3.形成新格局(指挥体系):即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4.作用:p80第一段最后三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外交环境: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1.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2)进一步完善: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 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 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万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 3.万隆会议的特点(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4.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背景: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 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破坏会议。 5.万隆会议的结果(方针的意义):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6.“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 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社会国家意识形态不同)。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春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历史 知识点 精编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