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doc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doc(3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按朝代梳理东汉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 西晋 东晋、南朝、北朝(十六国) ——隋——唐——五代十国 ——元明清 二、按社会形态梳理 原始社会:远古人类和氏族公社时期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过渡时期) 封建社会:春秋战国(过渡时期) 秦朝 —— 清朝(鸦战前) 三、古代史复习纲要: 1、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前2070—前221年) 2、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前221—公元220) 3、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1) 4、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 5、民族融合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1368——1840) 四、先秦: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 (一)整体结构: 1、原始社会:从远古人类到氏族公社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3、过渡时期:春秋战国(东周)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早期政治制度) 1、夏: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禹——启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国家的形成:出现了公共权力和一系列国家机器 适应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需要,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 2、商: 内外服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王畿) 外服:商以外的方国 特点:商王对方国的控制力有限、各方国基本保持原貌,神权色彩浓厚 夏商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卜、祝、史;地方:封侯、伯 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3、西周: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①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礼乐秩序: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当时文明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文化 (4)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 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C.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D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不同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关系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1、农业: 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使用比例不大,仍以石、木、骨器为主(耒耜) 耕作方式:石器锄耕 生产方式: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 2、手工业: 青铜冶铸:新石器时代: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夏、商、西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商代青铜铸造技艺臻于成熟 主要用途:兵器、礼器 代表作:司母戊鼎(大)、四羊方尊(精) 陶器: 商周时期出现原始青瓷 纺织:原始社会:纺织业开始萌芽,原料主要是以麻和葛为主,但也出现了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经营模式: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主要特征: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 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3、商业: 商:职业商人、人造货币, 周:“工商食官”政策(商业由官府控制)、 交易场所固定 4、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a.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b.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5、赋税制度: 受田者要向周王交纳贡赋 (四)、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1、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 商代:甲骨文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商周时期:金文 —— 铸于青铜器上 西周:籀文(金文的标准字体) 2、天文: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殷商时期甲骨文上的记载 3、教育:西周:“学在官府” 4、数学:十进位制记数法:中国最早使用,商代甲骨文、金文就有记载; 5、绘画: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要内容、以壁画和帛画形式为主。 6、文学:诗经 五、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前221) (一)特征 (1)、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个体农耕开始,生产力有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私营工商业兴起。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2)、思想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政治上: A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各国竞相改革变法,封建制度确立: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C最成功的是商鞅变法。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E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大动荡、大变革:宗法制、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秦商鞅变法;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 A生产工具: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推广 B农用动力:春秋出现牛耕、战国增加 C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时期,二牛抬杠、东汉:使用一牛挽犁、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D生产方式:个体农耕(私田、自耕农、小农经济) E政策:开始实行精耕细作,重农抑商政策 F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G.小农经济的含义或特点: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1)特点:①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男耕女织。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弱点:①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3)发展因素: 有利: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不利: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4)作用 积极:①农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除了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生活稳定②农民是小私有者,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消极:①农民经营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生产,自给自足限制了消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小农经济承受风险能力差,战乱、土地兼并、苛捐杂税都会使农民破产,很难保证政府财政收入③随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减少,导致对草原山地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④小农经济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②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③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成熟。 2、手工业: (1)冶铁技术: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了铁器 (2)丝织技术:形成临淄等丝织中心 (3)经营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 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比较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的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②长期占统治地位,技术水平高。③家庭手工业与个体农业紧密结合 3、商业: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货币多样、重农抑商(战国时) 4、土地所有制: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崩溃,春秋时期的改革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的变法彻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六、先秦的思想文化 (一)先秦的思想——百家争鸣(世界:智者运动。普罗泰戈拉——孔子;柏拉图——孟子)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① 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 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③阶级关系:“士”因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而思想活跃和受重用。 ③ 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背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急剧变革 2、主要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⑴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⑵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礼”就是要“克己复礼”,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3)政治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这种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4.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伦理观:“性本善”。④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5.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③“性恶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④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背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急剧变革 道家: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思想,把“道”作为世界的根本,并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提出“齐物”。 墨家:墨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 法家:韩非主张君主集权的集权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的法治观;“事异则备变”的改革观。 比较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西方智者学派的异同,认识东西方思想发展的起源。 (二)科技 天文:春秋最早哈雷慧星记录, 战国《甘石星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最早用它表示恒星的位置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医学:名医扁鹊 、基本中医理论 数学:九九表、度量衡(春秋) ,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最早使用国家 , (春秋战国)算筹计数法 指南仪器——司南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国家的统一;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文化传播的需要;教育的进步;个人对科技的探究等 (三)先秦的文字 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人民版),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人教版);秦统一文字,小篆成为统一字体,同时出现隶书。 (四)绘画 战国篆书、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处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有《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五)先秦的文学——诗经和楚辞 1、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影响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成熟诗歌形成重要标志;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2、浪漫主义源头——《离骚》(楚辞体) 屈原(战国楚国) 《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3)文字:使用频繁、多种多样 (4)绘画:帛画 《人物龙凤图》 (5)科技:天文:春秋最早哈雷慧星记录、 战国《甘石星经》 医学:名医扁鹊 、基本中医理论 数学:九九表、度量衡(春秋) 算筹计算法 指南仪器——司南 六、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1、含义 两部分组成: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和地方关系,地方政府在政、经、军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政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实行原因w.w.w.k.s.5.u.c.o.m (1)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3.性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4.特点:(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皇帝专权;(4)宣扬“君权神授”,思想文化专制统治;(5)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强化趋势。 5.演变:形成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郡国并行、中外朝、刺史制),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加强于宋元(二府、三司、行省制),强化于明清(内阁、厂卫、军机处)。 6、隐藏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7.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②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集中财力大兴土木、修建公共工程、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 (2)消极作用:①限制商品经济发展,遏止资本主义萌芽;②为达到独裁统治的目的,思想上愚昧人民、行动上约束人民,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③阻碍科技进步。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 政治特征 ①秦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②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 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王国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出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原因 ①经济基础--分散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巩固统治 ②思想基础--法家理论 ③政治探索--秦商鞅变法 ④现实条件--秦统一 2、内容:中央 ①皇帝制度:内涵: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影响: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②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务,其地位与丞相一样。 (虚职) 地方——郡县制度 (由朝廷任命长官)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 3、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相同: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①不同: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特点:汉承秦制,又有发展 ①中央政治制度——沿用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继承) 发展: 建立中朝-决策机构 三公九卿(外朝)-执行机构 设尚书台(光武帝时) 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②地方政治制度 ——实行郡国并行制: ——实行刺史制度: 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但到了东汉,刺史改刺史为州牧。成为州最高长官,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 ——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影响: 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①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②中央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 ③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④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 ①中央政治制度——内外朝制度 ②地方政治制度——实行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 (三)秦汉时期的经济 1、农业: 生产工具:耦犁、耧车、耧车、耦犁、二牛一人犁耕法,代田法、区田法 耕作方式:秦朝时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西汉时期:铁犁牛耕(二牛一人犁耕法 ) 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制为主 经济重心:山东、山西 2、手工业 (1)冶炼业:用煤为燃料冶铁 铁农具已正式取代青铜、木、石农具 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2)纺织业: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有锦、绣、 绢、纱(西汉马王堆汉墓有彩绘帛画和出土的一件丝织单衣重量还不到一两),西汉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丝绸外销、“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3)陶瓷业: 成熟青瓷 --- 瓷器生产达到成熟阶段 3、商业 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基本定型;统一度量衡 汉:a.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b.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c.长安、洛阳等许多大城市发展成著名的商业中心,出现了专供贸易的“市”,官府有专职官员管理,城市中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d、“五铢钱” 政策:“重农抑商” 。 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陕西关中地区 (四)秦汉时期封建统治思想的确立 1、儒家思想经过秦的打击到汉武帝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封建社会的政治理念最终确立。 2、秦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西汉初则推崇黄老思想,实际上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指导治国,从汉武帝开始,采用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理论指导,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委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 秦朝:将法家思想作为基本统治思想。焚书坑儒 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新”:融合阴阳家、和法家思想 ① 根据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② 为加强君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③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提出相应措施, 用以改变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 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2).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及其影响: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五)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天文: 西汉前28年关于太阳黑子记录是世界最早; 最晚在汉武帝的时代,天文家们已经使用浑仪。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文观、测仪器。 东汉张衡制作地动仪和浑天仪,比欧洲早1700年 2、医学: 战国编纂、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提出了经络学说和对针灸详细说明;东汉张仲景(医圣)编写《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疗法,中医临床学经典。华佗发明最早“麻沸散”,发明最早体育保健操“五禽戏”。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数学: 西汉《周髀算经》有“周三径一”的“古率”;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圆周率 西汉《周髀算经》、魏晋时期(刘徽)首创"割圆术”. 南北朝(祖冲之)领先世界一千多年。 4、农学: 《氾胜之书》 最早混合选择法、记载无性杂交 5、造纸术: (1)西汉出现丝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于6世纪初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4)对欧洲的影响: 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6、文学: 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称为“赋”,直接源于骚体诗,即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代表作家有西汉的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的张衡《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等。 特征:西汉:篇幅长、恢宏、奇丽、夸张。东汉:篇幅短、抒情、意境清新 7、文字:汉字 :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脉络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 秦-小篆 秦汉-隶书 大多实用性的文字;东汉-楷书 8、绘画: 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 9、雕塑: 雕塑精品--秦始皇陵兵马俑 七、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1、阶段特征 政治:国家大分裂,政权更迭频繁,各种矛盾交织 经济:江南迅速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民族关系:五胡内迁,民族大融合 文化:科技继续领先,佛教盛行,文艺大放光彩. 2、政治:长期分裂割据是基本格局,也孕育统一趋势。 3、经济: (1)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犁耕法推广到嘉峪关;实行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杰出农书。江南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三国改良翻车(利用人力驱动的灌溉工具) (2) 手工业:发明灌钢法。成功烧制出白瓷 (3)商业活动:以物易物多,北方发展波动大。南方小幅发展,商税成东晋南朝政府的主要税源。 4、南方的开发和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过程 ①商周时期,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陕西关中地区;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开始发展;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 ②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开始赶上北方;唐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为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得到更大规模的开发,南方开始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并不断壮大、发展。 (2)原因:1秦岭淮河以南自然条件优越;2北方多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3南方历代统治者为保境安民,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4中原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3)经济重心转移对今天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2.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好的政策作保障。3.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这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4.开发与环保相结合。黄河流域开发较早,最后却失去了领先地位,除了其他的众多因素外,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③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各民族各地区和中外之间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思想方面: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危机。 为百姓找到精神解脱,也适合统治者需要 佛、道、儒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2)、科技 数学:刘徽:提出圆周率计算方法 祖冲之:祖冲之与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早一千年 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整 (3)书法 第一阶段 魏晋前为“自发阶段” 第二阶段 魏晋以后“自觉阶段” 代 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楷书:王羲之; 草书:王羲之、王献之; 行书:王羲之 (4)绘画 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开始出现凸现个性的文人画,代表人物:顾恺之“以形写神”。《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八、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中央 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演变 (1) 三省体制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 隋唐的三省制: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3) 唐朝三省制的完善: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评价: 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宋代发展: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设枢密院掌军政;设三司总管财政。 元代废除: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 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 1.背景 (1)自秦以后,随着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 (2)三省六部是秦汉以来三公九卿制不断发展的结果。 2.演变: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建立于隋朝;发展完善于唐朝;宋朝调整三省六部;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人中书省;明朝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 3.评价:(1);省六部互相牵制,互相,监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封建官僚机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这种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 (3)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4)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2)科举制 隋炀帝时创立、唐朝发展完善 中央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繁荣 2、隋唐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 (1)隋朝简化地方行政区划:隋初,针对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的实际,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 (2)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监察长官改为观察使,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三级道、州、县行政机构。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附: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沿革简史 1、世卿世禄制:西周时期盛行、后逐渐消亡 2、军功授爵制:商鞅变法时确立,有利于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和提升地主阶级的地位 3、察举制:西汉武帝时确立,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初期重德才,后期重门第 4、九品中正制:曹魏时确立,初为加强集权,后成为门阀士族垄断高官厚禄的捷径 5、科举制:隋炀帝时确立,后世发展完善,初期积极作用明显。明清时逐渐走向僵化 (二)、经济: 1、农业:农业生产技术继续发展,江南地区进一补开发。南方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育秧移栽技术),曲辕犁——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筒车(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手工业: 制瓷业:釉陶制品的精品唐三彩,白瓷进入成熟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陶瓷开始大量出口(海上丝绸之路)。中期以后,私营作坊兴起。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并且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②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现工场手工业 ④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3、商业: 城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广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商业繁荣,唐后期坊市制度被打破,柜坊和飞钱出现,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对外贸易港口:广州,设有市舶使。陶瓷之路开通。经济格局: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世界最早、最长)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1、思想: 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三教合一” 尊崇孔子、建立国学、官方注解读本《五经正义》 2、文学: (1)唐诗的繁荣 初唐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陈子昂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 李白(浪漫主义) 杜甫(现实主义,生活于唐由盛转衰〉“诗圣” “诗史” 中唐: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晚唐:杜牧,李商隐 (2)唐传奇(短篇小说):《柳毅传》《莺莺传》 3、艺术 书法: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得到完善,唐代步入盛世。 唐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盛唐:怀素、张旭 行书:东晋: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 绘画:题材广泛,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画圣) 《游春图》《步辇图》《天王送子图》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除彩陶画,还有岩画、壁画、地画;代表彩陶画《鹤鱼石斧画》 (夏商周时期)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 (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处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秦汉时期)绘画门类齐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壁画《夫妇宴饮图》(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活跃于画坛。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隋唐五代)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辈图》 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宗教画〉 (两宋)宫廷画进入活跃阶段;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适应市民的需要); 风俗画成为最大的亮点;代表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风俗画)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高;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元代王冕《墨梅》,明代徐渭《黄巾国》,清代郑板桥《墨竹图》 4、科技: 天文:僧一行、梁令瓒 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火药:①唐初,人们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②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 最早雕版印刷术作品《金刚经》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①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②火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开始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 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④印刷术的使用,推动了文-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二轮 复习 中国 古代史 部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