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pdf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pdf(5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目录目录第第 1 课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2第第 2 课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4第第 3 课课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6第第 4 课课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更替.8第第 5 课课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与甲骨文.11第第 6 课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12第第 7 课课战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5第第 8 课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8第第 9 课课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20第第 10 课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末农民大起义.23第第 11 课课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25第第 12 课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7第第 13 课课东汉的兴东汉的兴衰衰.30第第 14 课课沟通中外文明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33第第 15 课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两汉的科技和文化.35第第 16 课课三国鼎立三国鼎立.38第第 17 课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41第第 18 课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43第第 19 课课北魏政治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和北方民族大交融.46第第 20 课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82第第 1 课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的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哪里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 元谋人使用石器图 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2 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目标导学二:北京人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人复原头像3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3图片展示: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的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示:学生讨论回答.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6图片展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了解归纳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情况.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1图片展示:2教师提问:(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2)他们的样貌有什么特征?提示:(1)距今约 3 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在哪里?提示: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三、课堂总结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 170 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3板书设计44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设定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采用激趣导入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图片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第 2 课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识读北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类历史,了解了他们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大家想想,单纯地靠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生:冬天食物匮乏;会经常挨饿;有时为了获得食物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生:种地、储存食物;将吃不了的动物饲养起来,留到食物短缺的时候再杀掉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进行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是解决食物来源不稳定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农耕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教师讲述:因为农作物的种植,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他们渐渐地走出洞穴,搭建住所,过上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原始聚落.2教师提问: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提示: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53问题思考:为什么说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提示: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目标导学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图片展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河姆渡遗址产生的关系?提示: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 7000 年;当时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3合作讨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怎样的?在生活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又是什么?饲养哪些家畜?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学会了制作什么器物?提示:(1)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2)主要农作物水稻;(3)饲养家畜猪、狗和水牛为主;(4)典型的农业工具骨耜;(5)制作器物陶器、玉器、乐器骨哨.4总结归纳: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异同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不同点地理位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距今年代距今约 6000 年距今约 7000 年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干栏式生产工具骨器、角器等骨耜种植作物粟水稻相同点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5.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回答问题(1)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提示: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较为寒冷,雨水稀少;河姆渡人居住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2)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作物种植的?提示: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典型.北方干燥的气候适宜粟等旱地作物生长;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3)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提示: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放风保暖,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养家畜,适合南方的气候条件.目标导学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图片展示:西安半坡博物馆6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提示: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 6000 年;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3 合作讨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怎样的?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种植什么?饲养什么?使用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提示:(1)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3)种植作物粟;(4)饲养家畜猪和狗等;(5)生活用具陶器,彩陶最具特色.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原始农耕时代居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通过学习大家可以看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河姆渡人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居民是以种植粟为主的旱地农业,他们的居住房屋分别是干栏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等.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课学习围绕“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这一重点进行.结合已有知识,通过讨论的形式,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第第 3 课课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7“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8 年 4 月 5 日上午,戊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 课远古的传说.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1课堂活动:(1)课前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2)课上分组讲述;(3)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3问题思考: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始祖?4教师讲述:(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盟.(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图片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左为外景,右为内景)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炎帝的一系列发明,感知炎帝对中华早期文明所作的贡献.提示:(1)生产耕种、制作工具、种植;(2)生活制陶、纺织、煮盐、通商、制作乐器等.3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黄帝的贡献.提示:造船、炼铜、发明弓箭等.5教师讲述:传说难免有神秘色彩,但透过其神秘的外壳,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真实历史的很多信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也更多地印证了传说的内容,我们要学会通过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成分.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1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小品自编自导自演尧舜禹禅让过程,形象地了解禅让制.2图片展示:尧、舜、禹3教师提问:禅让制要经过哪几个步骤?8提示: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人做继承人.4教师提问: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提示: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首领没有任何特权.选举贤能、重用人才等.5材料展示: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提示: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三、课堂总结四五千年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尧、舜俭朴谦让、克己利人的精神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态度,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的贡献,是全课的重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问题,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和实质.通过图片,让学生对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有直观了解;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第第 4 课课夏商周的更替夏商周的更替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过程与方法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9三字经(节选)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朗读三字经,提问学生三字经里提到的朝代,以解释三字经为问题载体,进行第 4 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学习.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提示:约公元前 2070 年;阳城;禹.2教师提问:禹建立夏朝的意义有哪些?提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3问题思考: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提示: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句话的意思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4教师提问:“家天下”的“家”指的是什么?提示: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5教师补充: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对国家进行管理.6图片展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7教师讲述: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从出土的各种精美器物看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8教师小结: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提示:约公元前 1600 年;汤;亳.2教师提问: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提示: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学习盘庚迁殷和商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4图片展示: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照5 教师讲述:正是由于夏桀的昏庸暴政,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夏灭亡后,建立的是商朝,历史的发展往往会有很多的巧合,夏朝的末代君王是位暴君,商朝的末代君王纣也是位暴君.10目标导学三:武王伐纣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1 教师讲述:正是由于商纣的暴政,结果导致了和夏朝一样的亡国.商灭亡后,建立的是周朝,史称西周.下面我们共同看一下西周取代商朝的过程.2教师提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你得到什么启示?提示:学生讨论回答.3 教师补充:(1)夏桀和商纣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3)商汤和周武王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1材料展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2图片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根据示意图说出封者与被封者之间的关系.提示: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3阅读教材并结合图片,完成下列表格:项目内容作用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主要封国燕、齐、吴、鲁、宋、晋诸侯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4.教师讲述:西周存在的 270 多年里出现了两位败家之君,一位导致社会动荡,一位导致西周灭亡.这两位君主分别是谁?周厉王和周幽王.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和灭亡过程,总结了朝代建立和灭亡的规律,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加强巩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能,发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不仅是以前,现在我们也要反对暴政,建设和谐、民主、法治的社会.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这堂课有大量的概念使学生们难以理解,采用图片、归纳总结等深入浅出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历史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并解决问11题的能力,授课效果良好.第第 5 课课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与甲骨文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观察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利簋及铭文 刻有文字的甲骨 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教学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它的制作是以什么为范本吗?这一范本的制作在什么时候达到鼎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青铜器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部分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青铜器出现地点用途功能特点工艺代表黄河流域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2.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3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分析,青铜器的功能有哪些?提示: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4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青铜器制造5教师小结: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制造特点12(1)规模大.(2)品种多.(3)用途广.(4)工艺精美.目标导学二:甲骨文1图片展示:殷墟甲骨文2教师讲述:(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甲骨文的发现情况及记载内容.4教师强调:甲骨文首次被发现是在清朝,记载的是商朝、西周社会的内容.5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教师讲述: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 40%都是象形字.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我国古代文明灿烂的丰碑,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课属于文化范畴的内容,主要是掌握青铜工艺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大量图片的分析,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对青铜工艺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概括.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第第 6 课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13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 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又因镐京因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在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 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6 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2 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提示:(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图片展示:劳动工具演进14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5材料展示:材料一: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春秋中期的莲鹤方壶,湖北省荆州市望山楚墓出土越王勾践剑.材料二:汉书地理志载齐国能“织作冰纨绮秀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材料三:管子地数载齐国“聚庸而煮盐”,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收入之一.材料四:长沙春秋楚墓出土了漆棺、漆木车.材料五: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6问题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7教师小结: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的使用的牛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进入铁器时代.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1图片展示: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2教师提问: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王室衰微.3合作探究: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2)表现: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诸侯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局,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目标导学三:诸侯争霸1结合教材上的“春秋争霸形势图”思考: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一是王室衰微,二是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15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及主要霸主.3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4春秋争霸的影响:(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2)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三、课堂总结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交融.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时,采用了图片激趣导入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读图去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诸侯崛起争霸的经济原因,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诸侯崛起争霸的政治原因.学生通过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第第 7 课课战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过程与方法识读战国铜壶 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了解这一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教学难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6公元前 359 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 7 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战国七雄1教师讲述:(战国七雄形成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封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取代旧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发展经济.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知道“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3材料展示: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司马迁史记4结合教材上的“战国形势图”思考:上述材料是战国时期哪一次战争?试着讲一讲此次战争的历史故事.结合图片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提示:长平之战.战国兼并战争特点归纳: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5 教师总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秦国在战争中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逐渐在战争中处于优势.目标导学二:商鞅变法1图片展示:商鞅2 教师讲述:战国时期另一重要历史现象是,各国都厉行变法,尤以商鞅变法最为有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商鞅变法是在哪一年开始的?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4)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5)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6)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的原因是什么?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补充讲述:(1)原因:经济方面: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17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3)时间、支持者: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4)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具体内容作用政治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严明法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确立封建土地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富)军事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加强了(兵强)(5)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成效最大的原因:除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还有两大主观因素.一是秦国地处西陲,国家落后,因而改革决心最大,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变法.二是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4材料研读: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目标导学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图片展示:都江堰景区和李冰父子塑像3都江堰结构:4教师讲述: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三、课堂总结本课主要学了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需要.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取得优势,统一全国.3板书设计184教学反思本课的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都是本册重要的知识点.首先,用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商鞅”的舌战群臣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导入新课,在设计“战国七雄”的内容时,采用了战国形势图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控时间.第第 8 课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学派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易中天上面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春秋战国时期几位思想家的评价,他为什么给予这些思想家这样的评价?这些思想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第 8 课百家争鸣.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老子1图片展示:老子像19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著作中?3教师补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图片展示:孔子像2孔子的政治思想一是主张以礼治国,即是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二是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贴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三是要求实行德政,反对苛政,主张爱护百姓,并以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3孔子的教育成就:一是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实现了教育体制的创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二是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三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4对后世的影响:(1)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目标导学三: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民家、纵横家、兵家等.2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战国时期影响较大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内容.20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荀子荀子实行“礼治”墨家墨翟(墨子)墨子“兼爱”“非攻”;选贤能之人治国;提倡节俭法家韩非(韩非子)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道家庄周(庄子)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三、课堂总结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如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优秀部分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发扬光大,对于糟粕部分我们应该予以抛弃.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易中天的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组建小组,通过讨论,完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的归纳,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课的内容较多,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是比较关键的.第第 9 课课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历史地图过程与方法识读 秦朝形势图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21情-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历史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