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思想导学形成性考核册.doc
《现代教育思想导学形成性考核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思想导学形成性考核册.doc(5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 人类 培养人 2、 主体 创新 改革和发展 现代 3、 理论型 政策性 4、 实践 基本 5、 需要 事业 6、 预见 调控 评价 理论 7、 认识 8、 现实 理性 本质 9、 思想 教育 制度 10、 现实 历史 11、 现实 教育实践 继承 教育传统 二、 简述题 1、 如何理解教育思想的涵义? P1内容提要或P2广义+狭义+特征 答: 从广义上说, 人们对教育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认识, 无论是零散的、 个别的、 肤浅的, 还是系统的、 普遍的、 深刻的, 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从狭义上说, 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 抽象性、 概括性、 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教育思想在其形成的现实基础上, 具有与人们的教育活动相联系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征; 在其存在的观念形态上, 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普遍的特征; 在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上, 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及背景相联系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在其存在的历史向度上, 具有面向未来教育发展及其实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2、 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P7三种及其各自定义 答: A、 理论型的教育思想: 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种以抽象的理论形式存在的教育思想。 B政策型的教育思想: 是指体现于教育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中的教育思想, 这是国家及其政府在管理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 以教育法律、 法规和政策等表示的教育思想。 C实践型的教育思想: 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而形成的以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 3、 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P10-14( 一) --( 六) ( 1) 认识功能。( 最基本的功能) 能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事物, 把握教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促进我们对教育事物的观察、 思考、 理解、 判断和解释, 从而超越教育经验的限制, 进入对教育事物更深层次的认识。 ( 2) 预见功能。能够超越现实、 前瞻未来, 告诉人们现实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从而帮助人们以战略思维和眼光指导当前的教育实践。 ( 3) 导向功能。经过论证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 从而发挥导向功能。 ( 4) 调控功能。具有调控教育活动及其行为的功能, 使人们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 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5) 评价功能。经常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评价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能促进教育过程的科学化、 规范化, 提高教育质量、 效率和效益。 (6) 反思功能。能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照、 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自我总结等, 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 从而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 改进教育策略、 完善教育技能等, 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 4、 简述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的关系。P2( 一) ; P11( 一) 答: 教育实践是教育认识即教育思想的来源;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对象, 教育思想是对教育实践过程的反思, 是对教育实践的活动规律的某种揭示和说明;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动力, 历史上教育思想的兴衰更替和变革发展, 都是教育实践促动的结果;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真理性标准;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目的, 教育思想正是为了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教育实践规定了教育思想的方向。 总之, 教育认识产生于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教育认识的基础; 同时, 教育实践也需要教育认识的指导, 教育认识是教育实践的向导, 教育认识能够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事物, 把握教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改变教育实践中的被动状态, 获得教育实践的自由。 5、 为什么说教育思想具有评价功能? P13( 五) 答: 教育思想之因此具有评价的功能, 是因为教育思想能够把握教育与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揭示教育与人及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从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提供理论的依据和尺度。 三、 综述题 1、 结合工作体会, 谈一谈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的关系。P9, P16~17末段, P7末段, P2~3 答: 区别( 1) 定义不同: 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 具有思维深刻性、 抽象概括性、 逻辑系统性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 教育经验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中自发形成的零散的教育体验、 体会及认识。 ( 2) 特点不同: 教育思想源于教育实践及教育经验, 可是又必须高于教育实践及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现实的, 鲜活的, 同时也是宝贵的, 可是它往往具有个别性、 零散性和表面性, 很难概括教育过程的普通规律和一般本质; 教育经验经过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教育思想, 虽然少了一些直接可感性和现实鲜活性, 但却由此获得一种普通的真理价值和特殊的实践意义, 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 ( 3) 作用不同: 教育经验更能阐明教育过程的一般原理, 揭示教育事物的普遍规律。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育实践, 固然需要教育经验, 可是更需要教育思想或理论的指导。 联系: 教育思想建设需要对现实的和以往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 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育思想在广义上也包括人民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各种教育经验、 体会、 感想、 观念等。 ( 4) 另可举例: P3第2段 2、 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P15~16 答: ( 1) 教育思想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教育过程在根本上是教育者经过深刻而厚重的教育思想、 明确而坚定的教育信念、 丰富多彩的教育情感、 民主而平实的教育作风等, 搭起与受教育者的教育”平台”, 进行心理交往、 心灵对话、 情感沟通、 视野融合、 精神共体、 思想同构的过程。缺乏教育思想, 教育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灵魂、 没有内涵、 没有精神、 没有人格、 没有价值的过程, 也就很难说是真正的教育。 ( 2) 教育思想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和力量。校长是依靠对学校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来领导学校的, 是靠形成教师集体的共同”教育信念”来领导学校的。缺乏教育思想的教育权力只能给学校带来混乱或专制, 不能将教育方针转化为自己教育思想的校长, 只能办一所平庸的学校, 而不可能办出高质量、 有特色的优秀学校。学校的建设必须加强学校的教育思想建设, 必须构建学校自己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 也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 ( 3) 教育思想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教育体系及其个性中, 处于核心地位和具有灵魂意义的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民族教育传统之魂, 是国家教育事业之根, 大力加强教育思想建设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 只有搞好教育思想建设, 才能为教育设施和教育制度建设提供思想蓝图和价值导向。 3、 谈谈你对于现代教育思想概念的理解。P5~6( 一) ~( 三) 答: 现代教育思想是指以中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背景, 以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人类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时代背景, 研究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 以阐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规律的教育思想。 ( 1) 现代教育思想是以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思想。 ( 2) 现代教育思想是以中国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基础的。 ( 3) 现代教育思想是以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时代背景的。 4、 谈谈你对实践型教育思想的认识。P9~10定义、 地位、 意义 答: A定义: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而形成的以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 是人们对教育实践进行自觉思考而获得的系统的理论认识。B地位: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整个教育思想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类型。C意义: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发挥指导和服务教育实践的功能与作用的基本形式和环节。教育思想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 是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 应当帮助人们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 技能和方法问题, 从而实现教育的和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 实践型教育思想以它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 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 技能和方法问题, 而实现教育思想指导和服务于教育实践的功能。 5、 谈谈你对于教育思想创新的看法。( P20, 2、 3段) ( 1) 定义: 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基于新的时代、 新的背景、 新的形势, 以新的方法、 新问题探索教育实践的新观念、 新体制、 新模式、 新内容和新方法的过程。 ( 2) 内容: 教育思想创新包括理论型教育思想的创新、 政策型教育思想的创新、 实践型教育思想的创新。具体内容见P19二段。 ( 3) 意义: 现代教育思想创新是现代教育实践创新的思想条件, 是整个教育事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对于教育的思想创新, 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和加以实践, 可是不能把它神秘化、 抽象化。教育思想创新涵盖教育的所有领域, 每一个教育领域及活动都需要思想创新, 而每一个教育者都是教育思想的创新主体。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思想, 提高现代教育理论素养, 致力于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思想创新; 紧跟时代、 把握形势、 面向实际, 以新思想、 新观念和新理念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提出有创意、 有特点、 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办法和措施, 从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向着现代化目标加速前进。 6、 结合自己教育经历谈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观念更新的现实意义。P18~19 答: P18( 1) 教育思想创新是新的时代、 新的背景、 新的形势的客观要求。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的教育实践必须面对新的形势, 把握新的时代, 适应新的要求。人们只有经过教育理论创新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 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实践, 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 2) 教育思想创新是对教育事业发展和人们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 新事实、 新问题的探索过程。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发展正在出现大量新的情况、 新的事实、 新的问题。如网络教育、 虚拟大学、 科教兴国、 素质教育、 主体教育、 生态教育、 校本课程、 潜在课程等等, 这些都是几十年前还不存在的新名词、 新术语、 新概念, 当然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 新事实、 新问题。如果我们不研究这些教育新情况、 新事实、 新问题, 不发展教育的新思想、 新观点、 新看法, 怎么能够做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呢? ( 3) 教育思想创新将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教育思想创新表现为一个以新的教育观和方法即思想认识的新方法、 新视角、 新视野, 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教育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过程, 这正是教育思想创新的关键所在。教育思想创新应体现在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教育实践的新思路、 新办法、 新措施上、 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 策略、 体制、 机制、 内容、 方法等现实问题。教育思想创新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 第二章、 第三章 一、 填空题 1、 生产力 综合国力 2、 学 教育 综合 3、 现代化 知识 跨越 4、 素质 现代化 人才 5、 科学技术 决定 邓小平 第一 6、 科学 战略性 优先 7、 先导 基础 知识 8、 利用 人力 服务业 科学 创新 9、 素质 质量 科学 10、 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 素质教育 11、 改革和发展 国民素质 身体心理 12、 素质教育 国民素质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道德 13、 未来 思想 书本 自身价值 理想 指导思想 14、 议论 启发 发展 创新 15、 学科 学习者 继承 创新 16、 每个人 天赋 17、 德育 爱国 集体 中华民族 18、 知识 科学 创新思维 信息 团体协作 二、 简述题 1、 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P22内容提要或P27第二节第一段) ) 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策》指出: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速实现国家繁荣。 2、 简述教育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P31~32 答: ( 1) 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2) 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 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3) 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 为什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P33 答: 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 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 对于统治阶级意志的贯彻, 社会意识的整合, 政治法律制度的创设和实施, 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的增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都起着整体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教育与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 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全局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4、 为什么说”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P35 答: 将教育列为国家的基本建设, 归根到底是由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是重要、 最根本、 最紧缺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内在联系决定的。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等等, 而是知识和人才。现代化过程是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化过程、 知识化过程、 智力化过程。只有加速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 才能促进现代化进程, 实现现代化目标。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相联系, 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 因此说”教育是现代化事业的基础设施”。 5、 简述素质的基本涵义。( P44内容提要或P52一段末) 答: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 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 经过个体自身的学习、 努力和社会实践, 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6、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P54( 一) ~( 八) 答: ( 1)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 2)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 3) 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 4) 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 5) 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 6)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7)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 8)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7、 简述素质教育的开放性特征P55( 三) 答: 素质教育的教育空间具有开放性。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 而是灵活安排与适当组合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 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 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 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三、 综述题 1、 ”教育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 技术创新成果方面, 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谈谈你对于这句话的认识。P31~32 答: ⑴在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 教育也必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教育经过创造、 发展、 传播现代科学技术, 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素养的现代劳动者,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和巨大杠杆。离开教育, 科技就不可能很好地发展, 也很难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 要发展科技并使之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够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大批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和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文化素养, 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⑵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人才, 就是把人类创造和积累的先进技术、 经验、 文化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得到加速发展, 并自觉地把学到的先进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社会实践去, 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从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⑶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 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 开展跨学科和综合研究等特点和优势。因此, 开展科学研究, 发展科技与文化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 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各级各类学校, 特别是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是传播和推广科技成果的园地和桥梁。 2、 举例说明: 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P33~34三 答: 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人的潜质的发挥、 个性的发展、 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 均离不开后天教育的引导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 什么样的教育往往塑造什么样的人。教育不但给人以文化知识、 促进智力和体力的发展, 而且培养人的思想、 品德、 审美、 人格等等。能够说, 在今天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人成长和发展最强大的现实力量及因素。教育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决定人现实发展和未来方向的先导性因素。 在今天, 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 人类历史的时代变迁, 教育越来越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 成为历史的先导因素和力量。在现代, 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新人的培养和知识的创新, 都孕育着未来新型的科技、 新型的经济、 新型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对科技的创新和传播, 对新型产业的孕育, 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社会结构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革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毫无疑问, 未来知识经济中, 知识的创新、 传播和应用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 教育将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因此说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 应试教育培养出高分低能,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创新教育为知识经济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3、 试分析中国”应试教育”倾向弊端的主要表现。P46 答: 中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单纯为应付考试, 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在这种倾向下, 考试作为一种升学的手段不断被强化, 并被学生、 教师、 家长普遍接受和认同, 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 严重束缚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制约着教育质量的前面提高。 这种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驱赶全部学生去挤升学的”独木桥”, 导致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 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 其二, 它把整个中小学教育纳入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对口的系列, 中小学成了大学预备班, 只重视智育, 忽视德育、 体育、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死记硬背, 大搞题海战术, 学生成了教鞭下的奴隶, 根本谈不上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三, 它以单纯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成绩, 以单纯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导致了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这不但造成学生被动和片面地发展, 高分低能, 而且把学校的工作引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歧途。 4、 结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 你认为教师应该如何改进教学工作? P65 答: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让每一个不生生动活泼地、 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彻底从”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中解脱出来, 重视全体学生的提高与发展, 特别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进步感, 为了她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 要把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要改变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其它几育的做法。在新的形式下, 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加强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加强理想、 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的人生观。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 要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 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 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 要让学生感受、 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表示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的能力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 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 5、 如何理解创新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P55末段--56, 3段 要点: 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 关键在于教育, 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 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 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特别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 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说, 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 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P56, 3~5段 答: 1)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 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2) 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结构和内容, 试行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要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 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重视实验课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 教材的适用性, 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学校教学实践环节的同时, 要从实际出发, 加强和改进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 使学生接触自然、 了解社会, 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时间, 自制学生参加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 支农、 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 要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 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7、 实施素质教育, 应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P58( 一) 答: 应试教育一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远景目标纲要》中均被打上了引号, 被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 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单纯为应付考试, 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把”应试教育”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理解与把握, 其与素质教育自然是对立的。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 但不能说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根本否定, 因为不能说现行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 不能简单地在现行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等号。 当然, ”应试教育”也确实能培养一些素质, 我们姑且统称之为”应试素质”。”应试素质”应该说也是素质整体的一部分, 但不能由此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着眼点, 不应是某些应试教育内容本身而应是整个办学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是根本不同的。”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如何考高分, 关心的是应试能力, 不关心其它能力甚至排斥其它能力。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 甚至可能发生监考老师鼓励学生考试作弊及其它弄虚作假的现象。而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 它关注内在目的, 不但关注素质, 而且关注对素质的驾驭, 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因此, 虽然”应试素质”能够用为素质整体的一部分, 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是对立的。 8、 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P66 答: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 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 是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广大教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质量观和人才观,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其次, 要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做到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敬业爱生; 尊重学生人格, 与学生平等相处,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 要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使自己具备广厚实的业务知识, 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强调学习的同时, 广大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 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2 第四章、 第五章和第六章 一、 填空题 1、 16 个人 主体性 2、 事实 自身 学习 发展 3、 教师 教育 意识 4、 独立 主动5、 意识 能力 人格 6、 师生 主体 平等 尊重 朋友 7、 特点 状态 8、 生活 教育 生活 9、 生活 主体 10、 教师 参与 崇拜 11、 方法 12、 素养 生存 生活 13、 技能 方法 习惯 态度 14、 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 15、 科学方法 16、 生活 科学教育 创造; 17、 课程和教材 科学教育 18、 优化 知识 19、 分工 方式 价值 20、 品位 精神 道德 21、 人文学科 人文主义 艺术 哲学 人文主义 自我完善 22、 求知 共处 23、 人文态度 24、 功利 现代化 精神世界 25、 学科 实践 人文教育 知识 实践活动 26、 体验 感悟 做人 27、 人际关系 民主 人际 28、 人道 29、 理解 关心 二、 简述题 1、 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成为”缺乏主体精神的人”? P71二 答: 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正确、 暂时的, 而作为自身生活、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正确、 长期的; 而且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生命的主体, 她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学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与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因此不能使学生成为缺乏”主体精神的人”。 另可加上以下两点: ( 1) 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主动、 活泼、 向上的力量, 发挥主体性是人的本性的要求; 是否能够拥有和发挥主体精神是决定人类精神生活质量的关键。 ( 2) 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对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创新精神正是主体精神的一种集中表现和最高境界。在这样的时代, 一个缺乏主体精神的人是不合时宜、 难以适应的。 2、 试列举三条应试倾向的极端化带给学生危害。P72倒二段 答: ”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 ”应试教育”使教学活动专注于书本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 这不但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 而且往往使学习活动变得枯燥乏味, 使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失去活泼、 亮丽的色彩。其次, ”应试倾向”重视所谓”智育”, 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在道德品质、 身心素质、 审美情趣等方面得不到健康成长。再次, 由于追求合乎考试的标准答案, ”应试倾向”对学生强求整齐划一, 忽视个性及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 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发展。 3、 概括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P73一~四 答: 1、 学生是自身生活、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 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3、 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4、 现代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 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4、 如何理解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式。P76( 三) 答: 任何知识经验、 行为习惯等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 体验和练习, 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而学生之间在天资、 个性、 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高明的教师, 其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 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的教育环境,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因为老师的教毕竟是外在的东西, 学生怎样学、 会不会学才是对其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作用的因素。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式。 5、 试归纳培养主体性的成功实践的思路。P80四段 答: 第一类是从自学能力的培养入手, 重点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第二类是从情感因素入手, 重点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第三类是从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 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类是从整体上把握学生主体性发展问题, 全面开展主体教育改革。 6、 什么是”科学”? P93二段+P94三段 答: 科学, 英文为science, 本义是知识, 主要是指关于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知识。而科学知识的取得和界定, 一般总是与一定的研究方法相联系的, 能用一定的研究方法获得和证实的知识才能称为科学知识。因此, 多数意见认为, 科学应该包括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 或者说, 包括科学研究的结果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有, 科学与技术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 在当今社会, 科学与技术已很难截然区分了, 现代科学研究中往往含有许多高新技术的因素, 而高新技术的产生又是以科学发现为前提的, 科学在技术化, 技术在科学化, 以至于人们已经习惯把她们统称为现代科技, 或直接就用科学一词加以概括了。 因此, 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至少包括三部分内容: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和技术。 7、 何谓STS教育? P101 答: STS是”科学”、 ”技术”、 ”社会”三个英语单词的缩写。STS教育, 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它强调科学教育应该密切联系人类的现实生产和生活, 强调应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并形成对于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正确态度。STS教育重视开设环境、 能源、 材料、 海洋、 城市等综合性课程。 8、 概括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P98~106 答: ( 1) 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是, 经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 科学教育的课程应该体现现实性、 综合性与时代性。 ( 3) 科学教育的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 充满科学精神。( 4) 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9、 如何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P106( 一) ~( 三) 答: 要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活动和科技成果; 要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 要充分挖掘科学教育内容的人文价值。 10、 什么是”人文”P122 答: 所谓人文, 古拉丁文意指人性、 教养; 汉语中”人文”与”天文”相对, 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间世事、 习俗人情、 礼乐教化等。 11、 什么是”人文素养”与”人文教育”? P122人文教育P125人文素养 答: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但是指以人文为内容的教育, 而是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标的教育, 它不同于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素养: 即做人的基本修养, 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 她人及社会的认识、 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能够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 人文知识、 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其中,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 而人文精神主要是经过一个人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人格特征、 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 12、 概括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P123~133 答: ( 1)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 3) 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 4) 接近自然, 善待自然, 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3、 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P126( 二) 答: 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要使人有更开阔的心胸; 要使人更加注重精神追求。 三、 综述题 1、 为什么说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P79~80 答: 中国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必须靠相应的过程来保证。如果过程本身存在问题, 那么即使最终的人才目标再明确, 也很难保证不会落空。教师教育过程的质量, 不是取决于教师如何”表演”, 而主要取决于学生如何学习、 如何活动, 取决于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得如何, 学得投入不投入、 积极不积极、 潜力是否得到了开发等等, 即取决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 因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从教育过程的实质上讲, 学生如何学、 如何活动, 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素质发展的状况如何, 这才是我们判断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 也才能从中看出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所有成功的教育实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十分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激发学生活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说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应该坚决反对把老师的教学工作抽象出来作为教师的活动来片面加以强调, 甚至凌驾于学生的活动之上, 要求学生以教为准则, 把教学作为教师自己的表演。不关心学生实际成长过程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 根本上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因此必须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使之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 2、 你认为现代学校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新型师生关系? P81~82 答: 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 相互尊重。师生之间不应该是给予与接受、 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而应是平等民主、 相互尊重的关系; 教师不应该是保姆、 宪兵和牧师, 而应既是师长, 又是参谋、 朋友、 顾问。 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平等民主。当前要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教师要把尊重学生作为热爱学生的前提。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 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特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教育 思想 形成 考核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