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建筑工程概述模板.doc
《资料整理建筑工程概述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整理建筑工程概述模板.doc(9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目 录第一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建筑学2第二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建筑构造学11第三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建筑设计学13第四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室内设计学17第五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园林学19第六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城市规划学24第七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土木工程学31第八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工程力学35第十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土力学39第十一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岩土力学41第十二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道路工程学43第十三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桥梁工程学49第十四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建筑学经济51第一章 建筑工程概述之建筑学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 它旨在总结
2、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 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 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一般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 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 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 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 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从事其它土木工程活动统称为”营建”、 ”营造”。”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汉语”建筑”是一个多义词。它既表示营造活动, 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 也是某个时期、 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 如隋唐五代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哥特式建筑等等。建筑学的形成和发展原始人类
3、最早栖身于洞穴, 如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洞”。中国古 代文献中也有巢居的记载。随着农业的发展, 人类开始用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建造简易房屋。这种建筑活动把自然环境改造成为适于居住的人工环境,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活动中积累知识、 总结经验、 不断创新, 逐渐形成了建筑学。因此, 用砖石、 木材构成的建筑物本身和用文字记述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 都反映、 蕴含着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成就。西方建筑学的源流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拥有大量奴隶劳动力的奴隶社会开始的。奴隶社会时期建筑文化发达的地区是埃及、 西亚、 波斯、 希腊和罗马。其中, 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 两千多年
4、来一直被继承下来, 成为欧洲建筑学的渊源。埃及产生了历史上第一批各种类型的巨型建筑, 有宫殿、 府邸、 神庙和陵墓。这些建筑物以巨大的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 工程宏大, 施工精细, 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埃及古代建筑反映了当时的几何、 测量和起重运输机械的知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早在公元前四千年, 埃及人已经会用正投影绘制建筑物的立面和平面图, 并能用比例尺绘制建筑总图和剖面图。新王国时期( 公元前16前11世纪) 的建筑图样留传至今, 可资证明。埃及的建筑主持人, 称”王家工程总管”, 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 甚至死后封神。这反映了建筑活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古希腊是欧洲文
5、化的摇篮。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 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 而以端庄、 典雅、 匀称、 秀美见长, 其建筑设计的艺术原则影响深远。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 其中帕提农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可是直到这时, 建筑类型还是不多, 形制和结构也很简单。到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332前30年) , 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大了, 公共建筑的类型增多了。随着结构和施工技术的进步, 艺术手法也逐渐丰富。据记载当时已经有专门的建筑学著作, 涉及建筑物的营造经验、 构图法则、 施工机械等等, 可惜都已失传。古罗马国力强盛, 版图跨欧亚非三洲。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
6、腊建筑的成就, 但建筑的类型、 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窿结构的技术, 求取高大宽广的室内空间, 而从希腊引进的柱式往往成为建筑的装饰品。罗马建筑虽不如希腊建筑精美, 但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 .当时出现了罗马这样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其格局不像希腊雅典那样以神庙为城市中心, 而是以许多世俗性的公共建筑, 如集市广场、 宫殿、 浴场、 角斗场、 府邸、 法院、 凯旋门、 桥梁等同神庙一起构成城市的壮丽面貌。罗马角斗场、 罗马万神庙和古罗马浴场著名于世。三层叠起连续拱券的输水道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古罗马建筑不愧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建
7、筑十书是流传下来的最早建筑学著作。建筑十书分十卷, 系统总结了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实践经验, 论述了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用法、 各类建筑物的建造原则和建造方法、 施工工具和设备、 供水技术乃至选址、 阳光、 风向等与建筑有关的各种问题。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坚固、 实用、 美观”的建筑三原则, 为欧洲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元228年, 罗马城出现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东罗马帝国从公元334年起在各地设立建筑工程训练学校。建筑学校的出现反映建筑学知识开始能够采取系统的理性化的方式传授。欧洲中世纪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分裂和教会的统治。宗教建筑是这一时期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拜占廷建筑继承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遗产,
8、 同时吸取了波斯、 两河流域等地的经验, 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拜占廷建筑的主要成就是在教堂建筑中创造了用四个或更多的柱墩经过拱券支承穹窿顶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中心对称式建筑形制。在拜占廷建筑中, 中心对称式构图的纪念性艺术形象同结构技术相协调。它的代表作当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在西欧, 古罗马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失传了。1012世纪, 由于当时建筑上的木构架易受火灾又难以加大木结构跨度, 于是开始探索石拱券的技术, 形成了罗曼建筑。石拱券技术的不断发展, 终于形成了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教堂建筑近似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石结构, 与相同空间的古罗马建筑相比, 重量大大减
9、轻, 材料大大节省。用来抵挡尖拱券水平推力的扶壁和飞扶壁, 窗花格和彩色嵌花玻璃窗, 以及林立的尖塔是它的外部特征。哥特式建筑的外表和特征给人以向上的感觉, 体现了追求天国幸福的宗教意识。哥特式教堂的结构技术和艺术形象达到了高度统一。12世纪下半叶, 建筑工匠分工已经很细, 有石匠、 木匠、 铁匠、 焊接匠、 抹灰匠、 彩画匠、 玻璃匠等, 技艺日益精湛。当时称为”匠师”的工匠首脑掌握着建筑的技术和艺术, 在长期实践中对石拱券的力学知识比古罗马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她们绘制建筑物的平面图、 立面图和细部大样, 制作模型, 还参加施工, 积累了大量经验和知识, 推动了建筑学的发展。14世纪, 意大
10、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反对神权, 要求人权, 追求自由和现实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和重视科学理性的思想, 形成了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反对教会文化统治的浪潮。15世纪初, 这个浪潮涌进建筑学领域, 被遗忘的古罗马建筑文化, 又成为崇奉的对象。勃鲁涅列斯基经过对罗马废墟的研究, 了解古罗马建筑的做法以后, 顺利地解决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大穹顶的建造问题。这座大穹顶于1434年建成, 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在此以后, 很多艺术家如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等都纷纷涉足建筑领域。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集当时艺术和技术之大成, 穹窿顶便是米开朗琪罗等人设计的。此时期建造的大量贵族府邸, 也反映文艺复兴
11、建筑技艺和艺术的高度水平。文艺复兴是巨匠辈出的时代, 也是建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在这一时期, 建筑设计从匠人手中逐渐转到专业建筑师手中。她们以丰富的知识, 睿哲的眼光, 探索古罗马建筑的法式和规律, 总结当时的实践经验, 创造出一代风格。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的建筑制图也逐步完善。15世纪, 佛罗伦萨画家伍才娄创制透视图, 扩大了制图领域。后来法国数学家蒙日于1799年出版的画法几何一书是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制图方法的总结。科学的建筑制图方法问世后, 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更加精确的表示手段, 有助于建筑学的发展。随着建筑创作繁荣, 学者和艺术家参与建筑活动, 各种建筑学著作纷纷问世。其中阿尔伯蒂的
12、论建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学理论著作, 书中第一次将建筑的艺术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关的门类加以论述, 为建筑学确立了完整的概念, 是建筑学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教育以”艺术私塾”为主, 1562年意大利艺术家和作家瓦萨利创办设计学院; 1563年佛罗伦萨城巨富美第奇创办艺术设计学院以代替”艺术私塾”; 1655年创立于巴黎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 1793年更名为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有完善的建筑系科的学院, 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有广泛的影响。学院总结并传播了文艺复兴以来建筑艺术的成就, 对建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文艺复兴晚期, 由于企图突破已有的建筑程式,
13、 追求奇特奔放的效果, 崇尚豪华富丽的装饰, 而出现了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风格。十八世纪下半叶, 产业革命开始以后, 机器大工业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建筑物日益商品化, 城市迅猛发展, 建筑类型大量增加, 对建筑的功能要求也日趋复杂, 形式和内容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十分严重, 因而在二百年间, 建筑师不断地进行建筑形式的探求。一种倾向是将建筑的新内容程度不同地屈从于旧的艺术形式, 于是产生了古典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这些流派; 另一种倾向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力、 先进的科学技术, 探求新的建筑形式。后一种倾向顺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 成为近代建筑发展的主流。19世纪下半叶
14、钢铁和水泥的应用, 为建筑革命准备了条件。1851年为伦敦国际博览会建造的水晶宫, 采用铁架构件和玻璃, 现场装配, 成为近代建筑的开端。至20世纪初终于出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等流派。一批思想敏锐的青年建筑师, 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 密斯。范德罗、 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和美国建筑师赖特是现代建筑思潮的杰出代表, 她们的主张和建筑作品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包豪斯校舍和流水别墅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它们不论在使用功能、 建筑形式、 结构造型以及材料运用上都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随着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 建筑学建立了新的理论体
15、系。主要体现在: 从理论和实践上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致性;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注意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技术和艺术特点; 反对不合理的外加的建筑装饰, 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突出艺术和技术的高度统一; 将建筑艺术处理重点放在空间组合和建筑环境的创造; 重视建筑的社会性质, 强调建筑同公众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视建筑的经济性。这些现代建筑基本理论的建立, 标志着建筑学完成了又一次重大飞跃。19 , 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建立包豪斯学校。包豪斯的教学活动将现代建筑艺术以及其它艺术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需求密切结合起来
16、, 为现代建筑理论的传播作出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人们对于现代建筑中出现的某些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 忽视民族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倾向, 特别是某些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公式化的倾向, 产生了怀疑, 重新探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等问题, 在建筑风格上又出现了多元化倾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产生了众多的建筑流派, 其中以后现代主义较为活跃。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 这是不同的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造成的。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就建造了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在以后三千多年的历史中, 中国建筑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17、体, 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结构本身。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群体组合, 形成以”院”为单位的组合体。院的尺度、 空间形式常常形成变化序列, 有主从, 有韵律, 既有宫殿建筑等严整的对称布局, 也有园林、 住宅建筑等灵活的非对称布局, 至今对现代建筑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中国建筑有自己独特的装饰方法和室内布局方式。在装饰方法方面, 中国建筑采用石雕、 木雕、 砖雕、 金属件、 馏金、 贴金、 壁画、 彩绘、 琉璃、 镶嵌、 织物、 编竹等多种装饰手段, 利用油漆和各种矿物颜料以及金箔的光泽, 造成或鲜艳浓丽, 或淡雅朴素的视觉效果。在室内布局方面, 则用各种隔断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中国古代建筑高超的结
18、构技术和丰富的艺术处理手法的高度统一, 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学的高度成就。中国建筑学的发展有长久历史。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中有关于专业建筑家的最早记载。由于工程实践和计划管理的需要,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关于计算距离、 土方、 材料用量、 建筑基址( 城寨, 营垒等) 的尺寸及面积等方面的内容, 占有很大比重。如汉代的九章算术, 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 宋代秦九韶数学九章等著作中均有大量有关建筑的运算例题, 水平很高。中国很早就懂得建筑图的绘制。河北平山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陵兆域图, 用金铝丝嵌在铜版上, 是中山国陵墓建筑群的下面示意图, 图上标有尺寸, 与陵墓实物相比, 比例约为五百分之
19、一。隋代宇文恺作明堂图, 则用百分之一比例。城市图遗留的实例, 以宋吕大防所作的长安图和南宋平江府图碑为代表。最早使用建筑模型的记载是隋代兴建仁寿舍利塔和筹建明堂。古代中国历朝政府都设有掌管建筑的机构和官吏。周为”司空”, 秦汉设”将作少府”, 魏晋为”民曹尚书”, 隋以后至清朝称”工部尚书”。又有”将作监”( 唐、 宋) , 营缮司( 明) 等部门。清代皇宫、 苑囿则由内务府掌管, 设”样房”、 ”算房”, 其中供职的主持人是世袭的, 如著名的”样式雷”、 ”算房刘”。至迟从唐代起, 已有民间职业匠师从事设计、 结构和施工指挥, 称为”都料匠”, 负责作出结构详图, 指挥下料加工和现场施工合
20、成, 但不亲自操作。可见, 都料匠是从工匠中分离出来的有建筑专业知识的技师。五代至北宋初期都料匠喻浩曾撰写木经, 书已失传; 仅在梦溪笔谈中有片断记载, 说建筑分为上、 中、 下三分: 上分屋顶尺度以粱长为准; 中分以柱高为准, 台基及檐深与之成比例; 下分为堂基与登阶坡道关系, 分峻、 平、 慢三等, 以荷辇姿势和人体尺度为准。宋代另部重要建筑著作, 是建筑专家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书中包含各种”作”( 大木作、 瓦作等等) 的制度、 工限、 料例三个主要内容以及有关附图, 系统说明当时建筑的分级, 结构方法, 规范要领, 并按照”功分三等, 役辨四时, 木议刚柔, 土评远近”的原则, 规定劳
21、动定额。书中一个重要之点是提出”以材为祖”的材份制, 即以与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 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数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了这一体系的最后形态斗口制。元代官府编纂的经世大典, 其中工典分为二十二项, 一半以上同建筑有关; 另有梓人遗制一书, 反映元朝对建筑技术的重视, 可惜两书大部分均已失传。元代尚有民间匠师用书鲁班营造正式, 记录民间特别是南方建筑形式和尺度。明代以此为底本改编成的鲁班经增加了大量家具、 农具做法的资料。明代涉及室内陈设、 家具和造园方面的著作, 有长物志、 遵生
22、八笺和园冶等。清代的工段营造录乃至近世的营造法原, 均为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著作。中国建筑知识的教习, 一直是师徒相授, 父子相传, 往往人亡艺绝, 阻碍建筑学的发展。到20世纪初, 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由西方传入中国后, 上述情况才发生变化。一百多年来, 中国建筑师融合中西建筑, 经过继承、 借鉴和革新, 为创造现代化而又民族化的中国现代建筑学作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许多成就。建筑和建筑学的性质和特点自然条件对于建筑结构、 建筑形式和建筑布局有重大的影响。人类一开始建筑活动, 就尽可能地适应自然条件, 就近利用天然建筑材料, 创造最合理的建筑形式。中国毛家嘴干阑遗址位于温暖多雨地
23、区, 这里的房屋上层用作居住, 下层用柱子架空, 以防潮湿。陕西半坡遗址所在地区, 黄土丰厚, 土质均匀, 壁立不倒, 古人营建的房屋最初有袋竖穴或半穴居, 以后发展成为木骨架泥墙房屋。至今中国黄土高原仍盛行窑洞形式生土建筑。在外国建筑史上, 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建筑和亚述建筑, 由于当地缺少优质石料而富有粘土, 导致砖结构的发展。砖的使用又促使叠涩式和辐射形的拱券和穹窿结构的出现。古希腊由于当地石料丰富, 创造了石粱柱结构体系, 形成灿烂的古希腊建筑。干热地区( 如西亚和中国吐鲁番) 室外气温高, 建筑多厚墙小窗, 以避免内外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阴凉, 形成厚重封闭的风貌。湿热地区( 如东南亚和
24、中国西双版纳) 的建筑, 则以通透为原则, 靠通风来形成凉爽的环境, 以轻巧通透为其特色。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形成不同的地方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 这一点贯穿在建筑学发展的全过程。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建筑活动提供了各种人工材料以及空气调节、 照明等等技术设备, 帮助我们克服自然条件给予建筑设计创作的种种限制。可是, 协调人、 建筑、 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活动中利用当时当地自然条件的有利方面, 避开不利方面, 依然是建筑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但是自然的人, 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不但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 而且要满足她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料 整理 建筑工程 概述 模板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