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门诊楼混凝土施工方案(框架-抗震墙结构).doc
《[北京]医院门诊楼混凝土施工方案(框架-抗震墙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医院门诊楼混凝土施工方案(框架-抗震墙结构).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门诊病房楼及其附属用房工程 混凝土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 审核人员: 审核时间: 目 录 1 编制依据 2 1.1 主要施工规范、规程、标准、法规、图集 2 1.2 安定医院门诊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工程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设计修改通知单、工程洽商及图纸会审 3 1.3 安定医院门诊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3 1.4 安定医院门诊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工程北京市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 3 2 工程概况 3 2.1 概述 3 2.2 混凝土强度等级 6 3 施工部署 7 3.1 流水段划分 7 3.2 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 9 3.3施工人员的安排 9 4 施工准备 10 4.1 机具准备 10 4.1.1 混凝土泵 10 4.1.2 泵管 10 4.1.4其他施工机具配备情况 10 4.2材料准备及配合比要求 10 4.2.1一般要求 11 4.2.2特殊要求 11 4.3技术准备 12 5施工工艺 13 5.1混凝土泵送施工 13 5.1.1混凝土泵的选型和布置 13 5.1.2泵管与布料杆的布置 13 5.1.3混凝土的搅拌 15 5.1.4混凝土的运输 15 5.1.5现场混凝土的接收 15 5.1.6混凝土的泵送 15 5.1.7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17 5.2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17 5.2.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核心筒除外) 17 5.2.2墙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8 5.2.3柱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9 5.2.4.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9 5.3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20 5.4混凝土的养护 22 5.5核心筒施工 23 5.5.1核心筒剪力墙、连梁及楼板混凝土浇筑 23 5.6混凝土冬期施工 23 5.6.1材料要求 23 5.6.2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23 5.6.3混凝土养护与测温 24 5.6.4混凝土拆模 24 5.7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留置 24 6 质量要求 25 7 成品保护措施 29 8 安全技术措施 29 9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0 1 编制依据 1.1 主要施工规范、规程、标准、法规、图集 序 号 名 称 编 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 7 《预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01-82-2004 9 北京市《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5-2005 10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1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13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4:99 1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1.2 安定医院门诊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工程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设计修改通知单、工程洽商及图纸会审 1.3 安定医院门诊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4 安定医院门诊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工程北京市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 2 工程概况 2.1 概述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规模 建筑面积(m) 19897 地下建筑面(m) 8700 地上建筑面积(m) 11197 2 建筑层数 地下部分 2层 地上部分 4层 3 建筑层高 (m) 地下部分 -2层:4.8m(7.1m),-1层:6m 地上部分 首层:4.8m,二层:4.5m,三层:3.8m 四层:3.7m 4 人防等级 地下2层西侧设有人防,抗力等级为核六级,防化类别乙类 5 抗震等级 地下一层和地上部分的框架及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一级;地下二层的框架及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6 结构类型 基础形式 混凝土梁板式筏形基础 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连接新老病房的连廊采用钢结构 7 结构断面 基础底板厚度 400mm 外墙厚度 450mm,350mm,250mm 内墙 厚度 核心 筒处 450mm,350mm 其他 部位 450mm,350mm 8 停车库-11.060m, -8.980m 标高-11.010m 300mm 标高-8.930m 300mm 其它部分 250mm 地下二 层顶板 标高-6.000m 350mm 标高-6.000m 250mm 标高-6.100m 180mm 标高-6.150m 180mm 标高-5.250m 350mm 标高-6.750m 250mm 其他标高均 为-6.000m 180mm 地下一 层顶板 标高-1.000m 250mm 标高-0.700m 250mm 标高-0.450m 250mm 标高-0.850m 250mm 标高-0.200m 180mm 其他标高 均为-0.090m 180mm 首层顶板 标高-4.080m 120mm 标高-4.080m 180mm 标高3.250m 180mm 标高3.700m 150mm 标高4.710m 120mm 标高4.650m 150mm 其他标高均 为4.710m 150mm 二层顶板 标高9.150m 150mm 标高9.210m 120mm 标高9.000m 120mm 标高9.150m 120mm 其他标高均 为9.210m 150mm 三层顶板 标高13.101m 120mm 其他标高13.010m 150mm 四层顶板 标高16.800m 120mm 标高17.600m 150mm 标高17.900m 180mm 标高17.600m 180mm 其他标高16.800m 150mm 9 地下防水 结构自防水 抗渗混凝土(S10) 2.2 混凝土强度等级 部位 混凝土强 度等级 抗渗等级 备注 基础部分 垫层 C15 / 与地下室外墙或抗震墙相连的柱混凝土强度随墙; 地下室混凝土抗渗等级:S10; 人防顶板、人防临空墙、消防水池混凝土抗渗等级:S6。 地上墙体均为抗震墙;和首层墙体对应的地下室墙体为抗震墙。 防水保护层 C20 / 基础地梁、底板 C35 S10 地下通道 C35 S10 停车库-11.060m, -8.980m 抗震墙 C40 / 地下室外墙 C35 S10 梁、板 C30 S10 柱 C50 S10 其他混凝土墙 C30 / 地下二层 抗震墙 C40 / 地下室外墙 C35 S10 梁、板 C35 S6 柱 C50 S10 其他混凝土墙 C30 / 叠合板 C30 / 地下一层 抗震墙 C50 / 地下室外墙 C35 S10 梁、板 C30 S10 柱 C40 S10 其他混凝土墙 C30 / 首层 抗震墙 C50 / 梁、板 C30 / 柱 C40 / 二层 抗震墙 C50 / 梁、板 C30 / 柱 C40 / 三层 抗震墙 C40 / 梁、板 C30 / 柱 C35 / 四层 抗震墙 C40 / 梁、板 C30 / 柱 C35 / 楼梯、水池 C30 / 设备基础 C20 / 建筑围护墙中的构造柱、圈梁、过梁 C25 / 后浇带 基础底板 C40 S10 外墙 -2、-1层 C40 S10 楼板 停车库 C35 S10 -2、-1层 C40 S10 1-4层 C35 / 3 施工部署 3.1 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根据设计后浇带的位置,基础底板划分为六个流水段,施工时按照由南向北,由1段向6段的顺次进行;地下室墙体及顶板按后浇带及施工缝划分为六个流水段,地下二层施工时优先施工车库部分即1-3流水段,穿插施工人防区域4-6流水段;地下一层在具备条件后即开始施工;地上部分流水段设置基本与地下室相同,共六个流水段。具体的施工区及流水段划分见下图。 底板流水段示意图 3.2 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 时间 部位 开 始 时 间 结 束 时 间 备 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0.00以下 2010 9 1 2010 11 30 ±0.00以上 2010 11 15 2011 1 20 3.3施工人员的安排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安排如下: 技术员:***负责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和质量问题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并进行必要的现场指导,落实技术要求。 施工员:***负责现场调度,落实技术要求,按照方案和交底的要求对现场工人直接组织安排,确保现场安全、文明、有序施工。 质检员:***负责检查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量要求的落实情况,对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并及时反馈给技术部。 试验员:***负责混凝土入场后的质量检查、试块留置,并将试验结果及时的反馈给技术部。 测量员:***负责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并及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技术部。 班组长:负责现场混凝土工的具体分工,监督工人的现场作业情况,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工人:混凝土工30人,瓦工50人。根据混凝土浇筑量的多少、浇筑部位进行安排,负责对进入现场的混凝土的放卸、出机、浇筑、振捣、收面等。 4 施工准备 4.1 机具准备 4.1.1 混凝土泵 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地下室采用汽车泵泵车,首层及以上采用HBT60地泵(配1套布料杆)泵送。 HBT60地泵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参数 理论最大输送量 M3/h 90 最大泵送压力 MPa 14 4.1.2 泵管 泵管选择φ125泵管,各类泵管规格及数量见下表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单 位 数 量 直管 φ125/3m 节 60 90°弯管 R=1000mm 节 20 软管 φ125/5m 节 8 4.1.3其他施工机具配备情况 机 具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插入式振捣器 φ50:20台 φ30:12台 平板式振捣器 2台 铁锹 15把 3m刮杠 10把 塑料布 6000m2 混凝土养护及防雨备用 标尺杆 10把 墙、柱混凝土浇筑分层用 浇筑斗 4套 柱混凝土浇筑用 4.2材料准备及配合比要求 地下二层柱子,地下一层、首层、二层的抗震墙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属于高强混凝土,其他部位均为普通混凝土。 4.2.1一般要求 4.2.1.1碱含量:为防止发生破坏性碱骨料反应,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包括外加剂)的含碱总量不得大于3㎏。 4.2.1.2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5h,终凝时间不大于10h。混凝土从出机到现场的时间不应超过1h。 4.2.1.3搅拌站在提供混凝土的同时,必须及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包括各种材质的合格证、检测报告以及各种材料的碱含量检测报告及混凝土碱含量的计算书及评估结果)。 4.2.2特殊要求 4.2.2.1高强混凝土 (1)水泥:采用42.5级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或人工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6, 含泥量不大于1.5%。 (3)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碎卵石。粗骨料颗粒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大于5%,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含泥量不得大于1%。粗骨料的粒径为5~16mm。 (4)掺和料: ①选用Ⅰ级粉煤灰,尽可能使用需水量比小且烧失量低的粉煤灰。 ②硅粉: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85%;比表面积(BET-N2吸收法)不小于180000cm2/g;密度约2200㎏/m3;平均粒径0.1~0.2μm。 (5)氯离子含量:为防止钢筋锈蚀,氯盐含量(以氯离子重量计)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0.2%。 (6)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量不宜大于450㎏/m3,水泥与掺和料的胶接材料总量不宜大于550㎏/m3,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接材料总量30%,硅粉不宜大于10%。 (7)水胶比:0.3~0.4;砂率:36%~42%。 (8)混凝土运到现场坍落度要求控制在180±20mm。 4.2.2.2普通混凝土 (1)水泥:采用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级。 (2)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 (3)石: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 (4)掺和料:采用等级不低于Ⅱ级的粉煤灰,掺量不得大于20%。 (5)氯离子含量:为防止钢筋锈蚀,氯盐含量(以氯离子重量计)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0.3%。 (6)水灰比不大于0.55,砂率宜为40%~45%;防水混凝土砂率宜为38%~42%,水灰比不大于0.5。 (7)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75㎏;防水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 (8)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墙体为180±20mm,梁、板160±20mm。 4.3技术准备 4.3.1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操作班组的全部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 4.3.2钢筋工程施工完毕,钢筋表面的浮浆、油污清除干净,钢筋垫块已垫好,并经隐 蔽工程检查合格。 4.3.3模板支设牢固,模板内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板缝和孔洞已堵严,经预检合格。如使用木模板,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4.3.4施工缝处混凝土表面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已浇筑混凝土强度≥1.2MPa;已经清除软弱混凝土层(水平施工逢),松动砂石已经清除(垂直施工逢)剔凿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清除明水;地下结构外墙竖向施工缝处止水带均己安装,水平施工缝处BW橡胶止水条已放置。 4.3.5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施工缝模板已支好,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检及预检手续。 4.3.6在混凝土搅拌前要向搅拌站提出需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量、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运输速度、坍落度等。 4.3.7搅拌站各种资料齐全,并做好开盘鉴定工作。 4.3.8 由试验员负责准备试验委托,填写委托单,准备测试器具、试块模具以及其他有关工具,完成试验准备工作。 4.4施工现场准备 4.4.1浇筑混凝土的人员(包括试验、水电工、振捣工、混凝土输送泵看管人员等)、机具(包括振动棒、配电箱等)、冬季施工的保温覆盖材料、水、电(需要调试的必须预先调试好)等已经安排就位。 4.4.2在混凝土泵旁边做一个沉淀池,沉淀池设一个抽水泵,用于混凝土输送泵冲洗后的积水再利用,沉淀池定期清淘。 4.4.3 汽车泵计划停置在施工现场东侧和东北角大门处,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东侧紧邻道路,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协调好周边停放车辆,以保证正常施工。 5施工工艺 5.1混凝土泵送施工 5.1.1混凝土泵的选型和布置 5.1.1.1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地下室采用汽车泵泵车,首层及以上采用HBT60地泵(配1套布料杆)泵送。 5.1.1.2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且供水、供电方便。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5.1.2泵管与布料杆的布置 5.1.2.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弯管和软管,同时保证在作业面上的临时水平管最短,现场地泵泵管布置见下图。 地泵泵管布置 5.1.2.2垂直向上配管时,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宜小于15米;在混凝土泵机Y形出料口3~6m处的输送管根部设置截至阀,以防混凝土拌和物反流。 5.1.2.3泵送施工地下结构物时,地上水平管轴线应与Y形管出料口轴线垂直。 5.1.2.4在炎热季节施工,应用湿罩布、湿草袋等遮盖混凝土输送管,避免阳光照射。 5.1.2.5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水平管宜每隔一定距离采用钢管加柔性支撑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 ②垂直管应用预埋件固定在墙和柱或楼板顶留孔处。在墙及柱上每节管不得少于1个固定点;在每层楼板预留孔处均应固定。 ③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应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重量。 ④当垂直管固定在脚手架上时,要对脚手架进行加固。 ⑤管道接头卡箍处不得漏浆。 5.1.2.6垂直管采用井字架加固,在弯管与竖直管交接处采用刚性支架直接与地面支撑,使上部的泵管重量直接传到地面,不能把弯管当作下部支架。 5.1.2.7泵管的支撑加固在每个管卡处设立,井字架在每个管卡下部加固,加固时, 在钢管与泵管之间垫放木条或旧车胎,避免泵管与钢管直接接触,并在井字架每边设立剪刀撑,具体加固方法详见下图: 接头卡 弯管 剪刀撑 弯管 接头卡 剪刀撑 5.1.2.8为了减少混凝土浇筑时临时水平管的铺设,充分利用布料杆的旋转半径,布置布料杆时,本着“稳固、方便、就近”的原则布置。 5.1.3混凝土的搅拌 在混凝土搅拌前先向搅拌站提出施工部位需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量、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坍落度等要求,必要时,派专人前往搅拌站,参与混凝土的开盘鉴定工作,负责检查、监督混凝土各种材料、外加剂的适用情况,确保混凝土质量。 5.1.4混凝土的运输 5.1.4.1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确保现场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冷缝,特别是在早晚禁行期间。 5.1.4.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运送途中,当坍落度损失过大时,进行退场处理。严禁往拌筒内加水。 5.1.4.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 5.1.4.4混凝土运输延续时间不宜超过1h。 5.1.5现场混凝土的接收 在混凝土到达现场后,现场派专人负责混凝土的接收工作,检查预拌混凝土运输单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混凝土的正确使用,防止误用,造成质量事故。确认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路上的行走时间,控制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现场有试验人员负责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并留置试块。 5.1.6混凝土的泵送 混凝土的泵送是一项专业性技术工作,地泵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地泵安装处的路面必须硬化,同时在地泵附近设沉淀池,以便于地泵的清洗。 施工工艺流程:敷设固定泵管→泵送前检查维护→用水润湿管道→泵送减石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泵管清洗→泵管拆除。 泵送时,必须严格按照地泵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同时,必须做到: 5.1.6.1地泵与泵管连接好后,先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接口、机械设备正常后方可开机。 5.1.6.2地泵启动后,先喂适量的水,以湿润料斗、活塞、管壁等,经检查地泵及泵管内没有异物并且没有渗漏后,采用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润管。润滑用的水泥砂浆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 5.1.6.3开始泵送时,地泵必须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反泵的状态,然后逐渐加速,同时观察地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5.1.6.4泵送时,活塞的行程尽可能保持最大,以提高输出效率,也有利于机械的保护,地泵的水箱或活塞清洗室必须保持盛满水。 5.1.6.5当泵管内吸入空气时,立即进行反泵吸出混凝土,将其在料斗中重新搅拌,排除空气后重新泵送。 5.1.6.6泵送过程中,当需要接长3m以上(含3m)的输送管时,必须对新接管内壁进行湿润。 5.1.6.7浇筑时,必须由远及近,连续施工。 5.1.6.8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 5.1.6.9当地泵出现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泵管明显颤动等现象而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可先用木槌敲击泵管、弯管、锥 型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逐渐排除困难,恢复正常。 5.1.6.10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 5.1.6.11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堵管的预防与处理: ①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堵管现象,要求搅拌站必须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同时必须与搅拌站加强联系,紧密配合,尽量做到不停机,连续浇筑。作业面必须做好一切准备,人员、机械、电气、辅助工具、技术交底等已经准备就绪后,方可正式开始,防止造成浇筑延续时间过长,造成坍落度损失过大或混凝土凝结而堵管。 ②一旦堵管,立即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渐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同时用木槌在管外敲松混凝土,再进行正、反泵,排除堵塞。 ③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将混凝土卸压,拆除堵塞的管道,排除混凝土,再接通泵管,检查管道及地泵无故障后,重新泵送。 5.1.6.12当需要暂时停止泵送时,可利用地泵内的混凝土进行慢速间歇正、反泵送,每隔4~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 5.1.6.13泵送过程中,废弃的和泵送终止时多余的混凝土,应按预先确定的处理方法和场所,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5.1.6.14泵送完毕时,应将混凝土泵和输送管清洗干净。 5.1.7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5.1.7.1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②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5.1.7.2混凝土的布料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②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应垂直于模板布料。 5.1.7.3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 ~30s,且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5.2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5.2.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核心筒除外) 5.2.1.1底板混凝土按照后浇带的位置划分为三个流水段,每个流水段混凝土浇筑量约为700m3,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的限制,使用汽车泵浇筑混凝土。 5.2.1.2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不出冷缝,要求搅拌站供应混凝土输送速度为 90m3/h。 底板混凝土浇筑保证不产生施工缝计算: 一次浇筑宽度为4m,根据混凝土坍落度为160mm时,其自然流淌坡度约为1:7,坡面远端为7m,浇筑横向宽度为39.25m。浇筑开始混凝土方量最大为: 4×0.4×39.25+3×0.4×39.25/2=86.35(m3) 1小时1汽车泵浇筑混凝土量折合为50m3:86.35÷50=1.7h。混凝土间隔时间最长不足3h,混凝土缓凝时间为5h,不会产生冷缝。 5.2.1.3混凝土振捣人员分两班,每班两组,底板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两组振捣人员在交接处要相互交叉过去振捣300mm左右,防止有漏振或振捣不实现象。两班振捣人员上下倒班时,下班人员必须向上班人员交代清楚已振和未振部分,上班人员必须按下班人员交代的认真振捣,防止发生漏振现象。 5.2.1.4底板厚度为400mm,所以浇筑时不需分层,一次性浇筑完毕。 5.2.1.5混凝土振捣 ① 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为400mm,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 ② 上层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捣器,以混凝土面均匀出现灰浆为准,移动时成排依次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相互搭接50mm,防止漏振。 ③ 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会引起混凝土分层现象,要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流出灰浆为准。 5.2.1.6 找平 浇筑时按钢筋上的标高线拉白线控制标高,用刮杠找平后,用抹子抹平,在混凝土 初凝前进行第二遍抹平。注意墙体和柱根部采用水平尺检查,使此处混凝土表面保持水平,以利墙体模板使用。 5.2.1.7对于300高地下室外墙和基础梁位置,应等底板混凝土流动性变小但未到初凝,再浇筑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有混凝土漏出,随漏随铲,直至其标高,并且底板无多余混凝土。 5.2.1.8 标高控制:测量人员在底板浇筑前,在防水保护墙上弹出高与底板标高20cm的水平控制线,同时在马凳上焊标高筋,间距2米一个,控制底板表面标高。 5.2.2墙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5.2.2.1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在墙根部均匀的铺一层50mm厚的与墙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砂浆,以确保混凝土底部不出现烂根现象。浇筑时要用小桶均匀入模,不能直接灌入模内。 5.2.2.2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0mm。浇筑时,下料点要分散布置,不得集中一处下料,每次的浇筑厚度要用标尺杆严格控制,备好手电筒或手把灯。同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采用串桶或溜槽分层注入。 5.2.2.3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点交错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400mm,且振捣棒要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 mm,并且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完,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5.2.2.4在操作振捣器时,要做到“快插慢拔”,以防发生振捣不实或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在振捣混凝土时,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不得过长,也不得过短,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冒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5.2.2.5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不能直接接触模板、钢筋、预留、预埋件等以防发生移位。 5.2.2.6在门窗洞口两侧浇筑混凝土时要两侧同时对称浇筑,以免挤动模板。并要先浇筑洞口底部,再浇筑洞口两侧墙面。大洞口模板下部要留有出气孔和观察口,以保证洞口下部混凝土浇筑密实。 5.2.2.7浇筑前,要先清除模内的杂物,并用适量清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5.2.2.8在浇筑过程中,要派专人负责修理钢筋,观察模板、预留(埋)件,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5.2.2.9混凝土浇筑完毕时,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修整,依据墙水平控制线拉线 后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找平,有高低差时,将高低差部分混凝土浇筑密实。 5.2.3柱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5.2.3.1独立框架柱用混凝土浇筑斗进行浇筑,连墙的框架柱和墙一起浇筑。 5.2.3.2柱混凝土浇筑前,先在柱根部均匀的铺一层50mm厚的与柱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砂浆,以确保混凝土底部不出现烂根现象。混凝土要用小桶均匀入模,不能直接灌入模内。 5.2.3.3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0mm(用标尺杆控制),且混凝土浇筑高度不超过2m,若超过2m采用φ125的泵管制作成的串斗进行浇筑混凝土。 5.2.3.4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 mm左右,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 5.2.3.5在操作振捣器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同时,要掌握好振捣时间,防止过振和欠振。 5.2.3.6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不能直接接触模板、钢筋等,以防发生移位。 5.2.3.7浇筑前,要先清除模内的杂物,并用适量清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5.2.4.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5.2.4.1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同时浇筑,由一端开始,采用“赶浆法”,先浇筑梁,当达到板底位置时,与板同时浇筑。 5.2.4.2 梁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逐点振捣,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400mm,每次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不得过长或过短,以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5.2.4.3 板混凝土振捣完后,要拉小白线控制标高,用3m长的刮杠刮平后再用木抹子搓毛,最后用硬毛刷拉毛。 5.2.4.4 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混凝土浇筑时要先浇筑底板(休息平台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并随时用木抹子搓平,不断向上推进。 5.2.4.5 梁与柱交接处混凝土浇筑时,当梁柱混凝土等级不一致时,梁柱节点混凝土应单独浇筑,混凝土标号随柱子。如下图所示: 5.3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5.3.1 基础施工后浇带构造及外墙后浇带构造:止水带采用3㎜厚,250㎜宽止水钢板。 地下室外墙竖向施工缝止水带采用3×250㎜止水钢板。 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地下室外墙第一道水平施工缝留置于基础底板顶面标高上300mm以上处,采用3×250㎜止水钢板。 其他部位水平施工缝采用20×30㎜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缝处采用启口形式。另外,所有的墙、柱混凝土在浇筑时,浇筑高度比梁板底标高高40mm,在浇筑完后,剔除掉混凝土软弱层,至露出坚硬石子,保证施工缝最终留于梁板内5mm。如下图: 底板及地下室外墙竖向施工缝 5.3.2墙体竖向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和流水段分界处,用梳状竹胶板和木方拦设,处理时弹线切齐,并剔凿掉松散石子,至露出坚硬石子。 5.3.3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需要设置止水钢板和膨胀止水条。基础底板上返300mm以 上处水平施工缝设置止水钢板,其余水平施工缝均设BW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 5.3.4楼梯施工缝留在楼梯段1/3,或休息平台跨中1/3范围内。 5.3.5楼梯梁在墙上预留梁窝,梁窝预留比设计梁的尺寸小30mm,弹线后用云石机切齐。 5.3.6后浇带:凡图中所表示的施工后浇带所涉及的梁、板、墙均设置,钢筋不断。施工后浇带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0d以后用比两侧混凝土等级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密实,后浇带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浇筑后浇带首应将后浇带内杂物及松动砂石清理干净,将表面凿毛,采取措施将新老混凝土结合密实;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100%前不得拆除相应支撑。 5.3.7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时,须待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先用云石机切过5mm深后在进行剔凿:水平施工缝剔除混凝土软弱层;竖向施工缝应凿除松散石子并清除干净。常温时,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时间不宜少于24h,并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残留在表面的积水清除干净。 5.3.8浇筑施工缝处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处均匀铺浇一层50mm的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砂浆,竖向施工缝刷素水泥浆一道。振捣时要加强对接缝处的振捣,使其紧密结合。 5.4混凝土的养护 5.4.1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小时以内及时采取覆盖保湿养护措施,严防脱水、裂缝。应用养护剂,应保水性好、喷射均匀、不污染面层;采用塑料薄膜养护,应覆盖封闭严密,防风吹敞露,保持膜内潮湿;采用浇水养护,应设专人喷水,确保混凝土保持潮湿;冬期应有保温防冻措施。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其上部安装模板的强度等应符合现行规范。 5.4.2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剂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5.4.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5.4.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内有凝结水。 5.4.5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5.4.6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5.5核心筒施工 5.5.1核心筒剪力墙、连梁及楼板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连梁一起浇筑,不在楼板底面位置设置施工缝。 5.5.1.1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应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使用串桶进行浇筑。 5.5.1.2混凝土必须用高频振捣器振捣密实,要垂直点振,不得平拉。 5.5.1.3施工缝留置:剪力墙、连梁与楼板(梁)交接处,要设置钢板网。剪力墙、连梁先浇筑,楼板(梁)后浇筑,且浇筑前将钢板网及接茬处剔凿干净,并露出石子。混凝土用高频振捣器振捣密实。具体做法如下图: 5.6混凝土冬期施工 5.6.1材料要求 5.6.1.1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5.6.1.2拌制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5.6.1.3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按无水状态计算)。 5.6.2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5.6.2.1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5.6.2.2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能低于5℃。 5.6.2.3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 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 5.6.3混凝土养护与测温 5.6.3.1采用蓄热法进行养护,即在混凝土表面先铺一层黑色塑料薄膜布,然后再盖上一层保温棉被。 5.6.3.2混凝土测温 ①技术人员应对每个测温孔进行编号,并且要求测温人员熟悉测温孔的布置情况。 ②混凝土强度在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6h测温一次,再延续测温不少于48h。 ③现浇混凝土梁的测孔,应垂直留置,孔深1/3~1/2梁高,间隔3m,且每跨至少设2个。现浇混凝土板,每流水段不少于6个,板四角部位必须设置测孔,板中适当设置,测孔深1/2板厚。 ④现浇混凝土柱,在每根柱子的柱头和柱脚各设1个测孔,并要设置在迎风面。测孔与柱面成30°角,孔深1/3柱断面边长。 ⑤楼梯间现浇混凝土休息平台及踏步板,每层设测孔不少于3个。 ⑥浇筑混凝土后立即用钢筋棍按测孔位置及深度要求插入混凝土,混凝土终凝前拔出钢筋棍,插上标志测孔位置的小旗,按测孔编号顺序测温并现场记录。测温时先拔出测孔上的小旗,将温度计放入测孔内3~5min。读数时将温度计迅速从测孔中取出,平视酒精柱上端,记录温度。测温后及时覆盖保温材料,并把小旗插在测孔内。 5.6.4混凝土拆模 5.6.4.1模板及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5.6.4.2为拆模应准备同条件试块,每次2组,1组备用。墙柱以4MPa拆模为宜(保证不损混凝土棱角)。梁板拆模按照规范留置试块,根据试块强度进行拆模。 5.7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留置 5.7.1 混凝土试块制作应在现场制作,即在混凝土从罐车倒入泵车后,即行制作,且应抽取第三罐或其以后的混凝土,以防混凝土质量不均匀,代表性差。 5.7.2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7.2.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5.7.2.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 5.7.2.3 当1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医院 门诊 混凝土 施工 方案 框架 抗震 结构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