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doc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doc(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 您身边的1对1教育专家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声现象 一、耳与听得见的声音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常把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同时停止。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15℃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340m/s。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多孔或柔软的物体会大量吸收声波。 二、声音的特征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响度: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 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它由发声体的复杂性决定。 三、噪声 (1)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是由发声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声音的强弱用声级来表示。声级的单位是分贝。0dB表示人刚刚听到的最小声音,90dB以上的噪声对人体有害。140dB的噪声会对人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3)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四、听不见的声音 1、大多数人能感觉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的声音。人们将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做超声;将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做次声。 2、有些动物能发出并感受到超声波,如蝙蝠、海豚、海狮。有些动物对次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大自然的许多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 一、眼的结构 1、人眼的结构主要包括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能够转动的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外膜、中膜、内膜和内容物;其他部分为眼球的附属结构,主要包括眼睑、睫毛和泪器。 2、光线通过晶状体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神经把视觉细胞获得的信息传入大脑,人就产生了视觉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成像条件 成像性质 应用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0<u<f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放大镜 三、透镜 1、分类:凸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如近视镜) 2、特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称为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称为发散透镜 3、透镜的结构: 4、近视眼和远视眼 (1)成像:A: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B:远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2)矫正:A近视眼:凹透镜 B:远视眼:凸透镜 5、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及光路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图例 凸 透 镜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另一侧的焦点 经过焦点或从焦点出发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 不改变传播方向 凹 透 镜 平行于主光轴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指向另一侧焦点入射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 不改变传播方向 四、看不见的光 1、光谱: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可见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紫外线 A:定义:在光谱的紫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线,称为紫外线 B:应用:紫外线的重要作用是化学作用。 ①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常用来灭菌消毒; ②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 ③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机的底片感光,可用于照相; ④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3、红外线 A:定义:在光谱的红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但也有能量辐射的光线称为红外线。 B:一切物体都会辐射出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C:应用:①利用其热作用强。如红外线烤箱、取暖的浴灯、烘干油漆等; ②红外线可用于遥控,如电视遥控器; ③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如预测台风等气候现象、监测森林火灾等; ④在黑暗的环境中可利用红外线夜视仪进行夜间侦察。 4、电磁波: A: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微波等都是电磁波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时可以被反射和折射 一、粒子的运动 1、粒子运动的特点: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2、气体、液体、固体的结构特征: 状态 粒子间的距离 粒子的作用力 粒子的运动情况 特征 固态 很小 很大 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 较小 较大 在一定距离内自由移动 有一定的体积,无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 很大 很小 能自由迅速运动 无一定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 二、用粒子的结构和运动解释物态变化: ①熔化:固体温度升高,粒子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已不能把粒子限制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粒子的有规则的排列被破坏,固体变为液体。 ②蒸发: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液体粒子中,总有一些粒子的速度大到能克服液面其他粒子的吸引,运动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粒子。 三、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是自然界中一般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与物质的温度有关。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现象 外形状态发生变化 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变化特征 不生成新物质,只是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生成新物质,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同时,伴随着物理性质的变化 关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而发生物理变化的时候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物质变化往往是两种变化同时发生,这时要看以哪种为主,但最本质的区别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一些化学反应在发生时要吸收热量,这种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而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叫做放热反应 三、燃烧 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 2、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时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燃烧的利弊: (1)利:燃烧的过程中,贮存在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为人们利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2)弊:为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具大的损失 3、灭火 (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2)一些常见的灭火方法 (3)灭火器的分类及使用 4、爆炸 5、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四、认识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从一些化学反应的实例上去理解) 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比较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说明:①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 ②压力的作用点总是在受压物体的受力面上; ③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如下表: 区别 压力 重力 产生原因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方向 垂直指向接触面 总是竖直向下的 大小 只有物体水平放置时F=G (3)压强:①计算公式:P=F/S;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风下表: 方法 应用举例 增大压强 ⑴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⑵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⑶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切菜刀、缝衣服的针 减小压强 ⑴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⑵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⑶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使用较宽的房基、砌墙时采用空心砖、装有许多车轮的平板车 二、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大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例子:马德堡半球实验、钢笔吸墨水、瓶口吞鸡蛋实验、吸管吸饮料、瓷砖上的吸盘。 (3)大气压的变化: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 拔3000米以内,海拔每升高10米,大气压降低100Pa。②大气压随季节、气候、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冬天气压比夏天高、睛天气压比雨天高。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升高而增大。 三、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具有重力,因而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而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容器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①工作原理:连通器中装同一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平的。②应用:船闸、茶壶、洒水壶、涵洞、锅炉水位计等。 四、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流体:流体是能够流动的物体。如:液体和气体 (2)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应用: ①把一张纸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上飘起来。这是因为在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上方气流流速大,下方气流流速小,所以纸条上方流体的压强小,下方流体的压强大,所以就推着纸条向上运动; ②飞机机翼的升力:飞机机翼的形状类似鸟的翅膀的形状,下方平,上方凸起,当所流迎面而来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因此上方气流的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气流的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二者的合力是向上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升力。 五、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其施力物体为液体(或气体) (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表达式为F浮=G排 说明:①G排是指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V排=V液; ②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V物; ③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密度、形状、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气体)对物体上、下两表面的压力之差,即浮力。 表达式为:F浮=F向上-F向下 (4)物体的沉浮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①当F浮>G时,物体上浮,上浮的物体最终结果是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此时F浮=G ②当F浮=G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可停留在任何深度处 ③当F浮<G时,物体下沉,最终的结果是物体静止在液体底部,此时F浮+F支持=G 说明:①漂浮和悬浮的共同点为: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 ②不同点为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面上,即V排<V物,而悬浮的物体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的任意深度位置,即V排=V物;漂浮物体ρ物<ρ液,悬浮物体ρ物=ρ液 (5)浮力的计算方法: ①称重法:F浮=G物-F; ②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 ③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④悬浮或漂浮的条件:F浮=G物 一、什么是运动 1、运动的世界 (1)运动是物体(物质)存在的形式,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2)运动就意味着变化,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光运动、电磁运动、声运动、热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等,其中生命运动是最神奇、最复杂的运动。 2、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机械运动的分类: A:直线运动:物体从一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B:曲线运动:物体从一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说明:判断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要看它所经过的路径 3、运动的转化 自然界的各种运动都不是孤立的,它们能够相互转化,这是运动的普遍规律。如酒精灯燃烧加热了气球中的空气,使空气膨胀,这时,大气的浮力使热气球上升,在这个实验中,运动的转化过程是:酒精燃烧的化学运动→气球内空气的热运动→气球上升的机械运动。 二、动还是静 参照物 (1)在研究运动时,我们总是首先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然后看被研究的物体与这个标准之间的位置有没有改变,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既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三、快还是慢 1、速度 (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它是反映物体快慢的物理量 (2)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常有两个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路程长;通过相同的路程看谁花的时间少。 (4)公式:v=s/t (5)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A: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经常发生变化,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B:公式:v=s/t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反映了物体在任何时刻运动的速度,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那段路程中物体的运动速度。 (6)速度公式的变形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①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的性质,与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②惯性是性质,因而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 三、惯性现象的分析方法 明确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原来的运动情况;分析其中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突然运动的情况,作出说明;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来判断其中一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况,并说明另一个物体或者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力的的作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块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一定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 3、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有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 一个是受力物体 4、力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同时出现,同时改变,大水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成对出现的力,它们的性质相同,即如果其中一个力是弹力,则另一个力也一定是弹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三、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点、力的大水、力的方向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水;线段的端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四、力的测量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受到的拉力越大,伸展越长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必须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是多少,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 4、使用时,要将测力计的挂钩来回拉几下,看指针是否被外壳卡住 5、测力时要注意:力的方向必须与弹簧轴线平行;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对的量程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测力计的刻度垂直;测重力时,视线与指吉尔吉斯须在同一水平线上 五、重力 1、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 2、物体受到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该物体,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利用重力的方向可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等 4、重力不能说成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5、重力与质量:G=mg 6、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均匀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不一定全在受力物体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测出 7、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该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重力的1/6 六、二力平衡 1、当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称为一对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摩擦力 1、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这种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 2、摩擦力的种类 A:静摩擦力:存在相对运动趋势,但相对运动还未发生时,产生的摩擦力 B:动摩擦力:在相对运动中产生的摩擦力 a:滑动摩擦力;b: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实验证明,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将摩擦力减小到原来的 1/20—1/30 4、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故实验中木板要水平,要通过测力计拉着木块 做匀速直线运动 5、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6、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不一不定期阻碍物体的运动 7、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正压力、使接触面变得粗糙 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使接触面变得光滑、将滑动改为滚动、使两个相互接触的面分开(如:加润滑油等)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杠杆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它包的括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五个要素 二、杠杆的形状。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它可以是弯的甚至可以是圆的或方的,或不规则的力臂。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对于直臂杠杆来说,也只有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垂直时,力臂落在杠杆上,与杠杆重合,否则力臂不与杠杆重合。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就为零,这个力就不能产生使杠杆转动的效果。在作力臂时,先要作出力的作用线,再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为力臂。千万不要把力的作用点到垂足的距离当力臂,也不要认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一定就是力臂 三、杠杆的分类:、 ①省力杠杆,即动力臂长,阻力臂短的杠杆,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即动力臂短、阻力臂长的杠杆,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跟阻力臂等长的杠杆,应用于天平和定滑轮 四、杠杆平衡的条件: F1L1=F2L2。当F1L1≠F2L2时,杠杆平衡被破坏,杠杆就会转动,并且沿着力和力臂乘积较大的方向转动 五、最大动力臂和最小动力的作法: 由公式F1L1=F2L2可知,当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当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要求作最小动力,必先求作最大动力臂。①寻找最大动力臂的方法:动力作用点确定了的时候,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即为最大动力臂;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力臂。②作最小动力的方法:找到最大动力臂后过支点作力臂的垂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动力的方向 六、滑轮与滑轮组 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轮绕轴心转动,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得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轮绕轴转动,且随物体一起移动,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当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时,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末端的拉力F与物重G和绳子段数n的关系式为:F=G/n。 4、有关滑轮组就注意的问题:①同一条绳子上各段的拉力相等;②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只有忽略了动滑轮重时,绳子末端拉力才为物重的几分之一;③承担动滑轮和重物总重的绳子段数由绕过动滑轮的绳子来确定,如果绳子的起始端固定在定滑轮上,绳子段为偶数,当绳子的起始段固定在动滑轮上时,绳子段数为奇数,故有“奇动偶定”的说法。 机械效率 一、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做的功,或者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对功的原理的理解 (1)功的原理包含两层意思: ①对于理想的机械,人们所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做的功,即W1=W2; ②对于非理想机械,人们所做的功要大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多做的那一部分功就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即W1=W2+W3。 (2)功的原理是所有机械都遵守的共同规律。因为不省功,所以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既省距离又省力的机械不存在。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所需要做的功 (2)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时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在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中,实验做的功 (4)机械效率:机械对能量的利用率,实质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η=W有用/W总×100% 四、从从简单机械中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斜面:W有用=Gh;W总=Fl;W额外=W总-W有用;W额外=fl; (2)滑轮组:W有用=Gh;W总=Fs=Fnh; W额外=W总-W有用 当忽略摩擦力时:W额外=G轮h(G轮为动滑轮重力) (3)如果用滑轮或滑轮组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 W有用=fs;(f为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一、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定义式:P=W/t; (2)比较功率大小的方法: ①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②在做的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用时越少,功率越大。 ③在做功时间和做功多少都不相同时,用公式计算出功率的值比较功率的大小。 二、功率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因为P=W/t;W=F·S;所以P=W/t=FS/t=F·v;即P=F·v是功率的又一表达式,它把运动物体的功率和速度联系起来了。 一、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2、势能:A: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处于较高的位置而具有的能 B: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高度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的程度 4、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即机械能= 动能+势能 5、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物体从高处向低处运动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物体从低处往高处运动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运动物体使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时,运动物体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形变物体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物体恢复原状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形变物体的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二、机械能守恒 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动能减小了多少,势能就增加了多少,反之亦然。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功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说该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3、力对物体不做功的情形: ①“不劳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通过了一段距离 ②“劳而无功”,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用了力没有成效, 这个力就没有做功。 四、功的计算 1、公式:W=FS 2、单位: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J(1J=1N·m) 3、怎样计算功:①确定是哪一个力做的功 ②判定物体在该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统一单位 ④运用公式计算 五、 功与能的关系 1、能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因此,能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自然界中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光能、核能等等。凡是具有能量的物体都能对外做功,物体对外做功时,能量减小,例如用储气罐给打火机充气时,气罐里的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增加,例如摩擦生热,做功的过程实际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由于功的单位是焦,所以能量的单位也是焦(J)。 说明: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做功,也可以不做功。一切物体都有能量。若具有能量的两个物体对外做功,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表明该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反之不一定表示该物体原来的能量,即功是反映能量增加(或减小)多少的物理量。 六、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豆芽形式,个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过程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应用极为广泛,因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是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的。 3、每一种运动形式都可以用相应的能量来度量,而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4、在能量守恒定律中“转化”和“转移”是有区别的,“转化”是指一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另外的一种形式的能量;而“转移”则是一种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物体的某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串、并联电路 一、电压 1、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一节铅蓄电池电压为2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2、电压的测量: A:测量时必须正确的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B:必须把电压表并接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C: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在跟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接线柱接在跟电源负极相连的那端 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 电流规律 电压规律 串联 I=I1=I2=… U=U1+U2+… 并联 I=I1+I2+… U=U1=U2=… 三、电阻 ⑴、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①导体本身的材料②导体的长度③导体的横截面积④导体的的温度 ⑵、超导现象和超导体:导体的电阻具有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温度降低,金属导体的电阻就会减小。某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就是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称为超导体。 ⑶、滑动变阻器 ①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②首先,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使用;其次,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的接法在任何情况下只能“一上一下”地接入两接线柱使用 一、电路 1、 电路的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2、电路的状态: 常见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和短路三种。 (1)通路:也叫闭合电路,闭合开关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2)断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或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 3、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二、电流: 1、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或由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正极。 3、大小:用电流表测量 或 I=Q/t 4、电流的测量——电流表 (1)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2)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 三、、基本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如图甲、图乙) 分析:以上面两图为例,如何分析电路的状态? 2、试分析如何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法、拆除法、开关法、短路法) 一、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 用电器并列连接 电流特点 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 电流有分支 开关作用 控制所有用电器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此支路用电器 电流规律 I=I1=I2 I=I1+I2 电压规律 U=U1+U2 U=U1=U2 电阻规律 R=R1+R2 1/R=1/R1+1/R2 比例关系 U1∶U2=R1∶R2 U1∶U2=R2∶R1 二、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异同点 电流表 电压表 使 用 规 则 相同点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 被测值不能超过量程 不同点 跟被测用电器串联 跟被测用电器并联 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量程范围内,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电源电压 读 数 量程 0~0.6A 0~3A 0~3V 0~15V 分度值 0.02A 0.1A 0.1A 0.5A 16 版权专有@达标教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知识点 归纳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