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doc
《苏科版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家恩教育 初 二 (下) 物 理 知 识 点 笔 记 班级: 姓名: .. ..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质量 l.质量 (1)定义、(2)质量的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使用: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水平调节),②先把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间的刻度线(横梁平衡调节);③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④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四点注意:(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砝码要轻拿轻放。(4)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 判断天平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停下来。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成正比) 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换算关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而不是等于构成这种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3cm3;lcm3=103mm3;1L=1dm3;1mL=1 c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 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升)? 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ρ=m/V (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适量水的含义是:水不能太少,要使石块能浸没;水也不能太多,当石块浸没时水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甚至溢出。) ②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木块取出,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③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 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m=ρV。 (3)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V=m/ρ。 (4)判断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 判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如:0-4℃的水“热缩冷胀”, 4℃的水密度最大。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1、分子运动理论的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说明:(1)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3.纳米技术 (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静电现象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验电器 (1) 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5、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三、 探索更小的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 四、宇宙探秘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说;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说。 2、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3、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4、(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 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说明:如果一个物体发生了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④读数时, 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叫物重。 (2)物重与质量的关系:物重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是物重,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 (3)物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物重最大,靠近赤道 处物重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垂直)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四、摩擦力 1.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积及速度大小等无关)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5.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 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 ①减少压力;②使接触面光滑些;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第九章 力与运动 一、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①不同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②相同点:等值、共线、反向。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二、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 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强: (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 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 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液体具有流动性,发生挤压产生的。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注意:液体(及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失重状态下液体不产生压强,也不产生浮力。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马德保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Xl05Pa=76cm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说明: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原理来更快地煮熟饭菜的。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说明:直升飞机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升空的。氢气球,飞艇,孔明灯是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 五、浮力 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称重法)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说明: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失重状态下没有浮力。 六、浮力的应用 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如右表: 浮力与物重的关系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 物体运动状态 F浮>G物 ρ液>ρ物 物体上浮 最终漂浮 F浮<G物 ρ液<ρ物 物体下沉 最终沉底 F浮=G物 ρ液=ρ物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任何深度处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右表: 物体所处状态 浮力与物重的关系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漂浮 F浮=G物 ρ液>ρ物 悬浮 F浮=G物 ρ液=ρ物 沉底 F浮<G物 ρ液<ρ物 2.应用 (1)轮船 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 3.浮力的计算方法 ①称重法:F浮=G-F拉 ②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 ③ 平衡法:F浮=G物(悬浮或漂浮) ④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产生的原因) 注意: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m排=m物。上浮时m排>m物,下沉时m排<m物. 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无止境.更上一层楼。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 初二 下学 物理 知识点 汇总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