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23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doc
《全国各地201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23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201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23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doc(3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 1. (2014•湘潭,第7题,3分)以下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A. 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B. 菱形对角线相等 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D. 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 考点: 命题与定理 分析: 利用确定圆的条件、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对每个选项判断后即可确定答案. 解答: 解: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故错误; B、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但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C、正确; D、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不一定相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确定圆的条件、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难度一般. 2. (2014•湘潭,14题,3分)如图,⊙O的半径为3,P是CB延长线上一点,PO=5,PA切⊙O于A点,则PA= 4 . (第2题图) 考点: 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 先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PA,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PA的长. 解答: 解:∵PA切⊙O于A点, ∴OA⊥PA, 在Rt△OPA中,OP=5,OA=3, ∴PA==4. 故答案为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勾股定理. 3. (2014•泰州,第6题,3分)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 ) A. 1,2,3 B. 1,1, C. 1,1, D. 1,2,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 新定义. 分析: 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B、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C、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出判定. 解答: 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12+12=()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底边上的高是=,可知是顶角120°,底角30°的等腰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D、解直角三角形可知是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90°÷30°=3,符合“智慧三角形”的定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智慧三角形”的概念. 4. (2014•扬州,第7题,3分)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 (第4题图) A. 3 B. 4 C. 5 D. 6 考点: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过P作PD⊥OB,交OB于点D,在直角三角形PO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OD的长,再由PM=PN,利用三线合一得到D为MN中点,根据MN求出MD的长,由OD﹣MD即可求出OM的长. 解答: 解:过P作PD⊥OB,交OB于点D, 在Rt△OPD中,cos60°==,OP=12, ∴OD=6, ∵PM=PN,PD⊥MN,MN=2, ∴MD=ND=MN=1, ∴OM=OD﹣MD=6﹣1=5.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5.(2014•扬州,第8题,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6,AB⊥BC,AD⊥CD,∠BAD=60°,点M、N分别在AB、AD边上,若AM:MB=AN:ND=1:2,则tan∠MCN=( ) (第5题图) A. B. C. D. ﹣2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连接AC,通过三角形全等,求得∠BAC=30°,从而求得BC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M的长, 连接MN,过M点作ME⊥ON于E,则△MNA是等边三角形求得MN=2,设NF=x,表示出CF,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MF,然后求得tan∠MCN. 解答: 解:∵AB=AD=6,AM:MB=AN:ND=1:2, ∴AM=AN=2,BM=DN=4, 连接MN,连接AC, ∵AB⊥BC,AD⊥CD,∠BAD=60° 在Rt△ABC与Rt△ADC中, , ∴Rt△ABC≌Rt△ADC(LH) ∴∠BAC=∠DAC=∠BAD=30°,MC=NC, ∴BC=AC, ∴AC2=BC2+AB2,即(2BC)2=BC2+AB2, 3BC2=AB2, ∴BC=2, 在Rt△BMC中,CM===2. ∵AN=AM,∠MAN=60°, ∴△MAN是等边三角形, ∴MN=AM=AN=2, 过M点作ME⊥ON于E,设NE=x,则CE=2﹣x, ∴MN2﹣NE2=MC2﹣EC2,即4﹣x2=(2)2﹣(2﹣x)2, 解得:x=, ∴EC=2﹣=, ∴ME==, ∴tan∠MCN==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函数,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6. ( 2014•安徽省,第8题4分)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 ) A. B. C. 4 D. 5 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 ∵D是BC的中点, ∴BD=3, 在Rt△ABC中,x2+32=(9﹣x)2, 解得x=4. 故线段BN的长为4. 故选:C. 点评: 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涉及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中点的定义以及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 7. ( 2014•广西贺州,第11题3分)如图,以AB为直径的⊙O与弦CD相交于点E,且AC=2,AE=,CE=1.则弧BD的长是( ) A. B. C. D. 考点: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弧长的计算. 分析: 连接OC,先根据勾股定理判断出△ACE的形状,再由垂径定理得出CE=DE,故=,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的度数,故可得出∠BOC的度数,求出OC的长,再根据弧长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连接OC, ∵△ACE中,AC=2,AE=,CE=1, ∴AE2+CE2=AC2, ∴△ACE是直角三角形,即AE⊥CD, ∵sinA==, ∴∠A=30°, ∴∠COE=60°, ∴=sin∠COE,即=,解得OC=, ∵AE⊥CD, ∴=, ∴===.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弧长公式等知识,难度适中. 8.(2014•滨州,第7题3分)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5,2,2.5 C. 2,3,4 D. 1,,3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解答: 解:A、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12+()2=3≠3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9.(2014年山东泰安,第8题3分)如图,∠ACB=90°,D为AB的中点,连接DC并延长到E,使CE=CD,过点B作BF∥DE,与AE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AB=6,则BF的长为( ) A.6 B. 7 C. 8 D. 10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D=AB=3,则结合已知条件CE=CD可以求得ED=4.然后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以求得BF=2ED=8. 解:如图,∵∠ACB=90°,D为AB的中点,AB=6,∴CD=AB=3.又CE=CD, ∴CE=1,∴ED=CE+CD=4.又∵BF∥DE,点D是AB的中点, ∴ED是△AFD的中位线,∴BF=2ED=8.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根据已知条件求得ED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与难点. 10.(2014年山东泰安,第12题3分)如图①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30°,BC=4cm,将其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上的点C′处,折痕为BD,如图②,再将②沿DE折叠,使点A落在DC′的延长线上的点A′处,如图③,则折痕DE的长为( ) A.cm B. 2cm C. 2cm D. 3cm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BC=60°,翻折前后两个图形能够互相重合可得∠BDC=∠BDC′,∠CBD=∠ABD=30°,∠ADE=∠A′DE,然后求出∠BDE=90°,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D,然后求出DE即可.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A=30°,∴∠ABC=90°﹣30°=60°, ∵沿折痕BD折叠点C落在斜边上的点C′处, ∴∠BDC=∠BDC′,∠CBD=∠ABD=∠ABC=30°, ∵沿DE折叠点A落在DC′的延长线上的点A′处,∴∠ADE=∠A′DE, ∴∠BDE=∠ABD+∠A′DE=×180°=90°, 在Rt△BCD中,BD=BC÷cos30°=4÷=cm, 在Rt△ADE中,DE=BD•tan30°=×=cm.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记性质并分别求出有一个角是30°角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 ( 2014•福建泉州,第14题4分)如图,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AB=10cm,则CD的长为 5 cm. 考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B. 解答: 解:∵∠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 ∴CD=AB=×10=5cm. 故答案为: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 ( 2014•广东,第14题4分)如图,在⊙O中,已知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那么圆心O到AB的距离为 3 . 考点: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 作OC⊥AB于C,连结OA,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C=BC=AB=3,然后在Rt△AOC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OC即可. 解答: 解:作OC⊥AB于C,连结OA,如图, ∵OC⊥AB, ∴AC=BC=AB=×8=4, 在Rt△AOC中,OA=5, ∴OC===3, 即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 3.(2014•新疆,第14题5分)如图,Rt△ABC中,∠ABC=90°,DE垂直平分AC,垂足为O,AD∥BC,且AB=3,BC=4,则AD的长为 . 考点: 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DE垂直平分AC得出OA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OD∽△CBA,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Rt△ABC中,∠ABC=90°,AB=3,BC=4, ∴AC===5, ∵DE垂直平分AC,垂足为O, ∴OA=AC=,∠AOD=∠B=90°, ∵AD∥BC, ∴∠A=∠C, ∴△AOD∽△CBA, ∴=,即=,解得AD=.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014•邵阳,第17题3分)如图,在Rt△ABC中,∠C=90°,D为AB的中点,DE⊥AC于点E.∠A=30°,AB=8,则DE的长度是 2 .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 根据D为AB的中点可求出AD的长,再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DE的长度. 解答: 解:∵D为AB的中点,AB=8, ∴AD=4, ∵DE⊥AC于点E,∠A=30°, ∴DE=AD=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5.(2014·云南昆明,第10题3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AC=10cm,点D为AC的中点,则BD= cm. 考点: 直角三角形中线问题.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 解:∵∠ABC=90°,AC=10cm,点D为AC的中点, ∴. 故填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弄清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 (2014•湘潭,第19题)如图,修公路遇到一座山,于是要修一条隧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想在小山的另一侧同时施工.为了使山的另一侧的开挖点C在AB的延长线上,设想过C点作直线AB的垂线L,过点B作一直线(在山的旁边经过),与L相交于D点,经测量∠ABD=135°,BD=800米,求直线L上距离D点多远的C处开挖?(≈1.414,精确到1米)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 首先证明△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D2+BC2=BD2,然后再代入BD=800米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CD⊥AC, ∴∠ACD=90°, ∵∠ABD=135°, ∴∠DBC=45°, ∴∠D=45°, ∴CB=CD, 在Rt△DCB中:CD2+BC2=BD2, 2CD2=8002, CD=400≈566(米), 答:直线L上距离D点566米的C处开挖.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 2. (2014•益阳,第20题,10分)如图,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抛物线y=a(x﹣2)2+k经过点A、B,并与X轴交于另一点C,其顶点为P. (1)求a,k的值;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Q,使△ABQ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Q点的坐标; (3)在抛物线及其对称轴上分别取点M、N,使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求此正方形的边长. (第2题图)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先求出直线y=﹣3x+3与x轴交点A,与y轴交点B的坐标,再将A、B两点坐标代入y=a(x﹣2)2+k,得到关于a,k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解; (2)设Q点的坐标为(2,m),对称轴x=2交x轴于点F,过点B作BE垂直于直线x=2于点E.在Rt△AQF与Rt△BQE中,用勾股定理分别表示出AQ2=AF2+QF2=1+m2,BQ2=BE2+EQ2=4+(3﹣m)2,由AQ=BQ,得到方程1+m2=4+(3﹣m)2,解方程求出m=2,即可求得Q点的坐标; (3)当点N在对称轴上时,由NC与AC不垂直,得出AC为正方形的对角线,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及正方形的性质,得到M点与顶点P(2,﹣1)重合,N点为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此时,MF=NF=AF=CF=1,且AC⊥MN,则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在Rt△AFN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解答: 解:(1)∵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 ∴A(1,0),B(0,3). 又∵抛物线抛物线y=a(x﹣2)2+k经过点A(1,0),B(0,3), ∴,解得, 故a,k的值分别为1,﹣1; (2)设Q点的坐标为(2,m),对称轴x=2交x轴于点F,过点B作BE垂直于直线x=2于点E. 在Rt△AQF中,AQ2=AF2+QF2=1+m2, 在Rt△BQE中,BQ2=BE2+EQ2=4+(3﹣m)2, ∵AQ=BQ, ∴1+m2=4+(3﹣m)2, ∴m=2, ∴Q点的坐标为(2,2); (3)当点N在对称轴上时,NC与AC不垂直,所以AC应为正方形的对角线. 又∵对称轴x=2是AC的中垂线, ∴M点与顶点P(2,﹣1)重合,N点为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其坐标为(2,1). 此时,MF=NF=AF=CF=1,且AC⊥MN, ∴四边形AMCN为正方形. 在Rt△AFN中,AN==,即正方形的边长为. 点评: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3. (2014•益阳,第21题,12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AB,∠B=60°,AB=10,BC=4,点P沿线段AB从点A向点B运动,设AP=x. (1)求AD的长; (2)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A、P、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C、B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ADP与△PCB的外接圆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S=S1+S2,求S的最小值. (第3题图) 考点: 相似形综合题. 分析: (1)过点C作CE⊥AB于E,根据CE=BC•sin∠B求出CE,再根据AD=CE即可求出AD; (2)若以A、P、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C、B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PCB必有一个角是直角.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PCB=90°时,求出AP,再根据在Rt△ADP中∠DPA=60°,得出∠DPA=∠B,从而得到△ADP∽△CPB,②当∠CPB=90°时,求出AP=3,根据≠且≠,得出△PCB与△ADP不相似. (3)先求出S1=x•,再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2<x<10时,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H,交AB于G;作PB的垂直平分线交PB于N,交GH于M,连结BM,在Rt△GBH中求出BG、BN、GN,在Rt△GMN中,求出MN=(x﹣1),在Rt△BMN中,求出BM2=x2﹣x+,最后根据S1=x•BM2代入计算即可.②当0<x≤2时,S2=x(x2﹣x+),最后根据S=S1+S2=x(x﹣)2+x即可得出S的最小值. 解答: 解:(1)过点C作CE⊥AB于E, 在Rt△BCE中, ∵∠B=60°,BC=4, ∴CE=BC•sin∠B=4×=2, ∴AD=CE=2. (2)存在.若以A、P、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C、B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则△PCB必有一个角是直角. ①当∠PCB=90°时,在Rt△PCB中,BC=4,∠B=60°,PB=8, ∴AP=AB﹣PB=2. 又由(1)知AD=2,在Rt△ADP中,tan∠DPA===, ∴∠DPA=60°, ∴∠DPA=∠CPB, ∴△ADP∽△CPB, ∴存在△ADP与△CPB相似,此时x=2. ②∵当∠CPB=90°时,在Rt△PCB中,∠B=60°,BC=4, ∴PB=2,PC=2, ∴AP=3. 则≠且≠,此时△PCB与△ADP不相似. (3)如图,因为Rt△ADP外接圆的直径为斜边PD,则S1=x•()2=x•, ①当2<x<10时,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H,交AB于G; 作PB的垂直平分线交PB于N,交GH于M,连结BM.则BM为△PCB外接圆的半径. 在Rt△GBH中,BH=BC=2,∠MGB=30°, ∴BG=4, ∵BN=PB=(10﹣x)=5﹣x, ∴GN=BG﹣BN=x﹣1. 在Rt△GMN中,∴MN=GN•tan∠MGN=(x﹣1). 在Rt△BMN中,BM2=MN2+BN2=x2﹣x+, ∴S1=x•BM2=x(x2﹣x+). ②∵当0<x≤2时,S2=x(x2﹣x+)也成立, ∴S=S1+S2=x•+x(x2﹣x+)=x(x﹣)2+x. ∴当x=时,S=S1+S2取得最小值x. 点评: 此题考查了相似形综合,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构造相似三角形,注意分类讨论. 4. (2014•株洲,第21题,6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 (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 (1)直接将x=﹣1代入得出关于a,b的等式,进而得出a=b,即可判断△ABC的形状; (2)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而得出关于a,b,c的等式,进而判断△ABC的形状; (3)利用△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b=c,进而代入方程求出即可. 解答: 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x=﹣1是方程的根, ∴(a+c)×(﹣1)2﹣2b+(a﹣c)=0, ∴a+c﹣2b+a﹣c=0, ∴a﹣b=0, ∴a=b, ∴△ABC是等腰三角形;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b)2﹣4(a+c)(a﹣c)=0, ∴4b2﹣4a2+4c2=0, ∴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3)当△ABC是等边三角形,∴(a+c)x2+2bx+(a﹣c)=0,可整理为: 2ax2+2ax=0, ∴x2+x=0, 解得:x1=0,x2=﹣1.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根的判别式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等知识,正确由已知获取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5. (2014•株洲,第22题,8分)如图,在Rt△ABC中,∠C=90°,∠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EF⊥AB于点F,点F恰好是AB的一个三等分点(AF>BF). (1)求证:△ACE≌△AFE; (2)求tan∠CAE的值.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1)根据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CE=EF,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求得三角形全等. (2)由△ACE≌△AFE,得出AC=AF,CE=EF,设BF=m,则AC=2m,AF=2m,AB=3m,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tan∠B==,CE=EF=,在RT△ACE中,tan∠CAE===; 解答: (1)证明:∵AE是∠BAC的平分线,EC⊥AC,EF⊥AF, ∴CE=EF, 在Rt△ACE与Rt△AFE中, , ∴Rt△ACE≌Rt△AFE(HL); (2)解:由(1)可知△ACE≌△AFE, ∴AC=AF,CE=EF, 设BF=m,则AC=2m,AF=2m,AB=3m, ∴BC===m, ∴在RT△ABC中,tan∠B===, 在RT△EFB中,EF=BF•tan∠B=, ∴CE=EF=, 在RT△ACE中,tan∠CAE===; ∴tan∠CAE=.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和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线段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6. (2014•株洲,第23题,8分)如图,PQ为圆O的直径,点B在线段PQ的延长线上,OQ=QB=1,动点A在圆O的上半圆运动(含P、Q两点),以线段AB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ABC. (1)当线段AB所在的直线与圆O相切时,求△ABC的面积(图1); (2)设∠AOB=α,当线段A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即A点)时,求α的范围(图2,直接写出答案); (3)当线段AB与圆O有两个公共点A、M时,如果AO⊥PM于点N,求CM的长度(图3). (第6题图) 考点: 圆的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1)连接OA,如下图1,根据条件可求出AB,然后AC的高BH,求出BH就可以求出△ABC的面积. (2)如下图2,首先考虑临界位置:当点A与点Q重合时,线段A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α=0°;当线段AB所在的直线与圆O相切时,线段A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α=60°.从而定出α的范围. (3)设AO与PM的交点为D,连接MQ,如下图3,易证AO∥MQ,从而得到△PDO∽△PMQ,△BMQ∽△BAO,又PO=OQ=BQ,从而可以求出MQ、OD,进而求出PD、DM、AM、CM的值. 解答: 解:(1)连接OA,过点B作BH⊥AC,垂足为H,如图1所示. ∵AB与⊙O相切于点A, ∴OA⊥AB. ∴∠OAB=90°. ∵OQ=QB=1, ∴OA=1. ∴AB=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CAB=60°. ∵sin∠HAB=, ∴HB=AB•sin∠HAB =× =. ∴S△ABC=AC•BH =×× =. ∴△ABC的面积为. (2)①当点A与点Q重合时, 线段A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α=0°; ②当线段A1B所在的直线与圆O相切时,如图2所示, 线段A1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 此时OA1⊥BA1,OA1=1,OB=2, ∴cos∠A1OB==. ∴∠A1OB=60°. ∴当线段AB与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即A点)时, α的范围为:0°≤α≤60°. (3)连接MQ,如图3所示. ∵PQ是⊙O的直径, ∴∠PMQ=90°. ∵OA⊥PM, ∴∠PDO=90°. ∴∠PDO=∠PMQ. ∴△PDO∽△PMQ. ∴== ∵PO=OQ=PQ. ∴PD=PM,OD=MQ. 同理:MQ=AO,BM=AB. ∵AO=1, ∴MQ=. ∴OD=. ∵∠PDO=90°,PO=1,OD=, ∴PD=. ∴PM=. ∴DM=. ∵∠ADM=90°,AD=A0﹣OD=, ∴AM===.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BC,∠CAB=60°. ∵BM=AB, ∴AM=BM. ∴CM⊥AB. ∵AM=, ∴BM=,AB=. ∴AC=. ∴CM= ==. ∴CM的长度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线与圆相切、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函数值等知识,考查了用临界值法求角的取值范围,综合性较强. 7. (2014•泰州,第23题,10分)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F分别在BC、AB上,且DE∥AB,EF∥AC. (1)求证:BE=AF; (2)若∠ABC=60°,BD=6,求四边形ADEF的面积. (第7题图)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 (1)由DE∥AB,EF∥AC,可证得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ABD=∠BDE,又由BD是△ABC的角平分线,易得△BDE是等腰三角形,即可证得结论; (2)首先过点D作DG⊥AB于点G,过点E作EH⊥BD于点H,易求得DG与DE的长,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 (1)证明:∵DE∥AB,EF∥AC,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ABD=∠BDE, ∴AF=DE,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ABD=∠DBE, ∴∠DBE=∠BDE, ∴BE=DE, ∴BE=AF; (2)解:过点D作DG⊥AB于点G,过点E作EH⊥BD于点H, ∵∠ABC=60°,BD是∠ABC的平分线, ∴∠ABD=∠EBD=30°, ∴DG=BD=×6=3, ∵BE=DE, ∴BH=DH=BD=3, ∴BE==2, ∴DE=BE=2, ∴四边形ADEF的面积为:DE•DG=6.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2014•泰州,第25题,1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b为常数,b>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4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 (第8题图) (1)若直线AB与有两个交点F、G. ①求∠CFE的度数; 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FG2,并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2)设b≥5,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 圆的综合题 分析: (1)连接CD,EA,利用同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求行∠CFE=45°, (2)作OM⊥AB点M,连接OF,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相交求出交点M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M2,再求出FG2,再根据式子写出b的范围, (3)当b=5时,直线与圆相切,存在点P,使∠CPE=45°,再利用两条直线垂直相交求出交点P的坐标, 解答: 解:(1)连接CD,EA, ∵DE是直径, ∴∠DCE=90°, ∵CO⊥DE,且DO=EO, ∴∠ODC=OEC=45°, ∴∠CFE=∠ODC=45°, (2)①如图,作OM⊥AB点M,连接OF, ∵OM⊥AB,直线的函数式为:y=﹣x+b, ∴OM所在的直线函数式为:y=x, ∴交点M(b,b) ∴OM2=(b)2+(b)2, ∵OF=4, ∴FM2=OF2﹣OM2=42﹣(b)2﹣(b)2, ∵FM=FG, ∴FG2=4FM2=4×[42﹣(b)2﹣(b)2]=64﹣b2=64×(1﹣b2), ∵直线AB与有两个交点F、G. ∴4≤b<5, (3)如图, 当b=5时,直线与圆相切, ∵DE是直径, ∴∠DCE=90°, ∵CO⊥DE,且DO=EO, ∴∠ODC=OEC=45°, ∴∠CFE=∠ODC=45°, ∴存在点P,使∠CPE=45°, 连接OP, ∵P是切点, ∴OP⊥AB, ∴OP所在的直线为:y=x, 又∵AB所在的直线为:y=﹣x+5, ∴P(,).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一次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明确两条直线垂直时K的关系. 9. (2014•扬州,第28题,12分)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 (第9题图) (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结AP、OP、OA. ①求证:△OCP∽△PDA; ②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 (2)若图1中的点P恰好是CD边的中点,求∠OAB的度数; (3)如图2,,擦去折痕AO、线段OP,连结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与点P、A不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结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 考点: 相似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 综合题;动点型;探究型. 分析: (1)只需证明两对对应角分别相等即可证到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C长以及AP与OP的关系,然后在Rt△PCO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P长,从而求出AB长. (2)由DP=DC=AB=AP及∠D=90°,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出∠DAP的度数,进而求出∠OAB的度数. (3)由边相等常常联想到全等,但BN与PM所在的三角形并不全等,且这两条线段的位置很不协调,可通过作平行线构造全等,然后运用三角形全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推出EF是PB的一半,只需求出PB长就可以求出EF长. 解答: 解:(1)如图1, 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C=AB,∠DAB=∠B=∠C=∠D=90°. 由折叠可得:AP=AB,PO=BO,∠PAO=∠BAO.∠APO=∠B. ∴∠APO=90°. ∴∠APD=90°﹣∠CPO=∠POC. ∵∠D=∠C,∠APD=∠POC. ∴△OCP∽△PDA. ②∵△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 ∴====. ∴PD=2OC,PA=2OP,DA=2CP. ∵AD=8,∴CP=4,BC=8. 设OP=x,则OB=x,CO=8﹣x. 在Rt△PCO中, ∵∠C=90°,CP=4,OP=x,CO=8﹣x, ∴x2=(8﹣x)2+42. 解得:x=5. ∴AB=AP=2OP=10. ∴边AB的长为10. (2)如图1, ∵P是CD边的中点, ∴DP=DC. ∵DC=AB,AB=AP, ∴DP=AP. ∵∠D=90°, ∴sin∠DAP==. ∴∠DAP=30°. ∵∠DAB=90°,∠PAO=∠BAO,∠DAP=30°, ∴∠OAB=30°. ∴∠OAB的度数为30°. (3)作MQ∥AN,交PB于点Q,如图2. ∵AP=AB,MQ∥AN, ∴∠APB=∠ABP,∠ABP=∠MQP. ∴∠APB=∠MQP. ∴MP=MQ. ∵MP=MQ,ME⊥PQ, ∴PE=EQ=PQ. ∵BN=PM,MP=MQ, ∴BN=QM. ∵MQ∥AN, ∴∠QMF=∠BNF. 在△MFQ和△NFB中, . ∴△MFQ≌△NFB. ∴QF=BF. ∴QF=QB. ∴EF=EQ+QF=PQ+QB=PB. 由(1)中的结论可得: PC=4,BC=8,∠C=90°. ∴PB==4. ∴EF=PB=2. ∴在(1)的条件下,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不变,长度为2. 点评: 本题是一道运动变化类的题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综合性比较强,而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的关键. 10.( 2014•安徽省,第19题10分)如图,在⊙O中,半径OC与弦AB垂直,垂足为E,以OC为直径的圆与弦AB的一个交点为F,D是CF延长线与⊙O的交点.若OE=4,OF=6,求⊙O的半径和CD的长.-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各地 2014 年中 数学 分类 解析 汇编 23 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