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挑战及应对策略_李慧.pdf
《新工科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挑战及应对策略_李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科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挑战及应对策略_李慧.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年第 期总第 期黑龙江高教研究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三融合式国家级品牌课程思政强化的探索与实践”(编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思政强化、科研驱动、博雅教育协同构建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编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导师 复合双师型团队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编号:)。作者简介:李 慧,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舰船导航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李亮,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舰船导航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刘凇佐(通讯作者),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
2、,主要从事水声通信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新工科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挑战及应对策略李慧,李亮,刘凇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摘要: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挑战源于社会变革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当前建设过程中存在学科专业资源壁垒、融入体系不够完善、课程学习关键期思政教育缺位问题,导致思政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匹配。深入探析课程思政内涵及建设原则,立足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继承与创新等三个关键点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机制,并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导航专业课程为典型案例,重点探讨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实践路径。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融合;多主体协同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人才培养是新
3、工科建设的核心内涵,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转型、巩固国家利益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充分挖掘新工科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剖析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破局关键、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受传统工科专业长期固化的观念、边界等影响,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特色并不突出,在缺少实践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适应新形势变革,是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新工科专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 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时代蕴含及内在要求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跃升的重要
4、原动力,每一次工业革命都造成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的飞跃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科教前沿,必须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推进提供高质量人才。年 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为主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高等教育新工科专业应运而生。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时代特质、堪当国家重任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其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既是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在面对复杂深刻时代变革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
5、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在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肩负着时代赋予无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年,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的任务在于立足新工科专业课程,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育人体系,辅助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奉献、创新、务实的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为配合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应该与新工科专业理念一致。新工科专业主张主动塑造、积极应对未来社会发展新变化,探索社会变革下工程教育新模式、新体系,由“适应论”转向“创造论”。作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方面,
6、课程思政需要遵循新工科专业的创新、创造精神,将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需要作为教学目标,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高质量工程人才;另一方面,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要融入新工科专业建设,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与新工科专业建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是统一的,课程思政的融入要促使新工科专业将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回归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提升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新工科专业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要聚焦时代变革带来的新产业形态、新技术领域背后的热点、前沿问题,提炼、升华并内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中,结合国家和
7、地方经济发展状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DOI:10.19903/23-1074/g.2023.04.016行价值引导,培养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级工程人才。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困境及影响一是课程思政资源库孤立困境。课程思政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石,在“课程门门有思政”的大环境下,大部分新工科专业课程都建立了自己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在遵循课程自身发展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基于课程知识体系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这种基于单一课程、相对固定知识体系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方式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未从新工科专业总体角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图谱,造成了不同课程思政资源库之间相互
8、脱节、各自孤立,导致思政资源课程边界明显,与新工科专业倡导的打通各专业学科交流通道、消除学科边界理念不符,不利于共性学科优质课程思政资源间的融通;第二,课程思政资源缺乏与新工科专业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不能及时聚焦新工科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新工科专业的认知。二是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单一困境。目前,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主要在课堂教学环节,思政元素融入的实施主体为专业课任课教师,这种单一传递式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形势下,全球多元化思想激烈碰撞,学生易受非主流舆论和不和谐社会现象的影响,思政教育难度增加,教师单一
9、传递式思政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通过对国内多所“双一流”高校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情绪相对比较消极,这是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必须重新审视新时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多主体协同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多层次强化思政育人效果。三是课程思政渗透断点困境。第一,目前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普遍呈现出断点式教育状态,这主要是受课程学时限制,教育时间无法连续,只能在某些特定时间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政教育,缺乏从课程开始、课程重点期到课程结束的每一个“关键期”,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的思想教育,造成课程学习关键期思政教育缺位,不利于教育巩固及学生价值观改造;第二,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渗透普遍
10、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未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缺乏对每个新工科专业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无法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潜力,使得学生培养有同质化趋势,与新工科专业个性化教育理念相悖。二、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着力点分析 课程思政基本内涵剖析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其目的在于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李国娟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要在遵循专业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基础之上,挖掘并凸显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逄红梅等人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以课程为载体、联动多维要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观,需要巧妙融合课程专业知识及其
11、蕴含的社会价值并传递给学生。戴少娟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进行了解构,指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要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立足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德毅和宗爱东研究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指出要从国家意识形态出发,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齐砚奎认为,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利用思政教育思维组织教学内容,挖掘课程内涵教育因素,并将其充实到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寓德于课,依托课程载体,提炼与课程相关的价值理念,通过隐性教育方法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使课程由教学向教育转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2、观引领贯穿于知识传授过程中。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等教育教学思路的转换为课程育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原则首先,新工科专业的产生伴随时代特性,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即“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均强调新工科建设需要综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其课程思政建设要秉承平衡性原则,“教”与“育”并重,融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与道德情怀兼备的新工科人才;其次,新工科专业注重多学科交叉联合进行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等新工科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造成全球思想出现激烈碰撞的新形势下,课程思政建设要秉持协同性原则,联合各部分资源力量,多主体、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科 视角 课程 建设 挑战 应对 策略 李慧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