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表格版】.doc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表格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表格版】.doc(7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课题 1 观 潮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沸 贯崩 恢,会写八个生字:潮 称 盐 笼罩 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 让课内和课外有机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 沸 贯 崩 恢,会写八个生字:潮 称 盐 笼罩 蒙 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自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组互查互教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师生引导释疑 阅读资料袋,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会认会写生字以和本课多音字(号 蒙 薄)以及易读错的字(堤 恢) 细读一、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和诗句(苏东坡赞钱塘江秋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理解“奇观”,联系生活理解“笼罩”。 联系全文,从“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观潮人什么心情?这个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 个性体验 学生当堂检测 1、.文章中“人山人海”说明了 ,“昂首东望”一词体现人们观潮时的心情。这个侧面描写衬托出钱塘江大潮。2.用“笼罩”写一句话。 学生完成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导练 教师导练 1.易错的字:昂(左下不多点),蒙(中间不少横)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2.难解的词:“人山人海”体现观潮人多,“昂首东望”体现观潮时急迫心情。这两个词侧面描写了大潮之奇。 3.初解“奇观”:声音之奇 形态之奇 教师总结提升 课题 1 观 潮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 贯 旧 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学生欣赏潮水来时的录像片段 激趣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1、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 贯 旧 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根据目标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1、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2、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互查互教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师生引导释疑 1.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联系课文幅插图, 想想钱塘江大潮来前,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第 一幅插图)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想想大潮来时声音和江面景色有什么变化?(第二幅插图)画出有关的比喻句;想想钱塘江大潮过去后,江面的又是怎样的呢?画出有关词句。 2.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想想要怎么读出大潮气势和变化。然后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3.联系课文和插图,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等词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文中经典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钱塘江大潮“奇”在 2.选择背诵课文3、4自然段其中的一段。 3.根据课文和你想象的画面,创造性复述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 4.模仿课文3—5自然段,写一场大雨,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 学生完成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导练 “奇观”:声音之奇——隆隆、闷雷、山崩地裂;形态之奇——白线、变粗、两丈水墙。体会大潮声音、形态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和课文的形象比喻。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学生质疑 对课题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1. 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学生自学,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组互查互教 1、文中有哪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吗?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导释疑 1.阅读课文,自主识记“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和多音字(秘、藏)。 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事实,在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了解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重点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1.下面句子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 (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 (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 ) (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 (4)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 2.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大峡谷?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只是情况 教师导练 易错的音:“秘鲁”读bì lǔ 课堂反思 课题 3 鸟的天堂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茫 浆 律 榕 隙 耀 暇 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重点难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学生欣赏 课件直观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茫 浆 律 榕 隙 耀 暇 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共同制定目标,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学生自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小组互查互教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引导释疑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认真观察方格里的生字,注意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笔顺、结构。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4.一边默读,一边想: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 学生个性体验 学生当堂检测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缝隙(féng fèng) 应接不暇(yīng yìng) 不可计数(shǔ shù)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作者巴金_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教师导练 想一想,下面的长句子该怎样读?注意读通顺。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课题 3 鸟的天堂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展示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出示自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3、文中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有的地方又加了引号呢? 学生自读自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小组互查互教 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 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引导释疑 1找出描写榕树和小鸟的段落反复朗读,画出关键句子,重点词语,思考 “榕树”和“鸟儿”各有什么特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2一边读,一边想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学生个性体验 学生当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列举文中三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____________了,到处都是____________,到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的,花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 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导练 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种树木,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课堂反思 课题 4*火烧云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檀、盈、凶、庙、惚”5个生字。 2.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 重点难点 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直观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1.识“檀、盈、凶、庙、惚”5个生字。 2.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勾画文中优美词句,多读几遍,并积累好词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观察自然界的火烧云。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火烧云的成因。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自悟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互查互教 1、能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象。2、给大家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所了解的知识。 3、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紫檀( ) 笑盈( )盈 一模( )一样 恍( )恍惚( )惚 庙( )门 凶猛( ) 4、读一读喜欢的语句。 小组合作 小组内互相检查 师生引导释疑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模糊 一转眼 一模一样 紫檀色 红彤彤 笑盈盈 二、读课文,什么叫“火烧云”? 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 三、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划出片断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四、默读第四、五、六、七自然段,作者描写了火烧云几种形状?你还能说几种没写出来的形状?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形状变化很多。 学生品读文中重点词句 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生当堂检测 1.色彩世界多丰富啊!找样子写一写。 黄(澄澄)绿( )金( ) 白( )(茄子)紫 ( )黄 ( )灰 ( )红 2.形容颜色多的词有:五彩缤纷、( )、( 形容形状变化多的词:变化多端、( )、( )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教师导 课文主要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一段话。 语言训练 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重点难点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 再次指名交流。 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 学生展示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学生完成习作,教师指导写作顺序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 学生展示习作,全班同学共同修改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课堂反思 科目: 语文 年级 班 执教人: 课题 5 古诗两首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风景名胜 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古诗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小组互查互教 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我可以运用简笔画描述。 3、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B、 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4、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师生引导释疑 1、诗人看到庐山“远近高低”各是什么样儿呢? 你可以查找资料去了解了解。 2、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的真面目?如果把“庐山”比作是“人”或是“事”等,我们又该怎样识得“人”或“事”的真面目呢? 3、《游山西村》中诗人的心情有何变化?在生活中你的心情有否这种变化呢? 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境 学生当堂检测 1、填空题。 (1)《题西林壁》这首诗充满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这两句诗可以用_____________(成语)来概括。 (3)你从“莫笑农家腊酒浑”中“莫笑”一词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丰年留客足鸡豚”中“足”字又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和同桌小亮经常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而闹矛盾,当老师找他们谈话的时候, 他们都认为错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对方。唉,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教师导练 如果你能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就能熟读成诵。 在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在我们平时生活的情景中可以引用。 交给学生学子方法 教师总结 课堂反思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茎、柄、蛟、均、匀。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字形结构,正确书写11个生字: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 3、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 4、读通、读顺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5、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启发?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和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启发? 课前准备 自制PPT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猜谜语:青藤弯弯细又长,绿叶密密两相傍,藤上长出卷胡须,轻轻快快爬高墙。(打一植物)(爬山虎) 2、欣赏爬山虎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认识爬山虎的有关特征。 3、教师导语: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爬山虎的脚 猜谜语,欣赏爬山虎图片 激趣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一: ①认识5个生字:茎、柄、蛟、均、匀; ②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字形结构,正确书写11个生字: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逐。 ③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 学习目标二: ①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②与同学讨论: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 学习目标三: ①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一: ①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②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③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自学要求二: ①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②与同学讨论: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爬山虎? 自学要求三: ①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 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小组互查互教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互相检查,通过“兵教兵”解决一些问题,并有意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进行反馈。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内互相检查 师生引导释疑 1、叶子是特点是什么? 2、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就像是有人故意摆好的?猜猜,那是谁呢? 3、把叶子写得富有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了美,作者到底是怎么观察叶子的呢? 对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失误进行及时的揭示和矫正。如后进生出现的失误,要通过诊断补偿,揭示失误,补救教学,消除缺陷积累,反馈矫正、达标教学。 品读文中重点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 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写爬山虎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的__________,第三至五自然段重点介绍了爬山虎的_____。(投影显示) 完成达标训练二。 ①你从第一自然段的“满是”、“一大片” 中体会到爬山虎长的很 。 ②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波纹,好看得很。 ③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看到叶子很______,并感受到很____________,作者从视觉上仔细观察并能捕捉当时的感觉,及时写下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像亲自看到了充满生命力的爬山虎。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教师导练 1、 “触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 áo,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 2、原来观察事物时要及时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还可以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把事物描写具体,就像叶圣陶先生描写爬山虎的叶子一样! 弄清描写方法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 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重点难点 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前准备 自制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第三段,看看作者 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个意思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具体、写清楚的。 听写生词 复习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 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1、 小组内同学轮流朗读3、4、5自然段, 读一读。试着说一说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 2、对照课文,结合爬山虎实物仔细观察脚的形状、颜色。 3、找出爬山虎的脚的关键句子,读一读。 自学课文 小组互查互教 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 的道理,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引导释疑 1、探究一: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直观理解:叶、叶柄、反面。) 2、探究二: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结合课件、实物, 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可采取读、划、填、画的方法) 3、 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4、探究四:爬山虎的脚力气有多大? 以上内容你可以采取你喜欢的方式展示汇报。可以口答、表演 、画画… 全班交流,品读优美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爬山虎的脚长在_______上,在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____________,像蜗牛的___________。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_________,它先是______色的,后来又变成______色的,仔细一看,它又像________。如果爬山虎的脚要是没_______墙,不几天就________,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也正因为爬山虎的一脚一脚地向上爬,叶子才能_________________。细丝就是爬山虎的_____,这是作者把细丝比作________,文中还把细丝比作_______和________。原来作者不仅从形状和颜色上来观察爬山的脚,还用上比喻的表现手法,可以描写得很逼真! 2、我要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去观察我感兴趣的事物并写下来。(写在作文纸上)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教师导练 观察事物时要从多种角度进行观察,还要及时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最后,写成文章时也要注意表达方式才能写生动哦! 告诉学生观察方法 课堂反思 课题 7 蟋蟀的住宅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宅、蔽、弃、慎、择、穴、搜”7个生字,会写“宅、蔽、弃、毫、遇、择、址、穴、掘、搜、倾、扒、抛”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看图)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格版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导学案 全集 表格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