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docx
《安置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置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安置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移民(脱贫) 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2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3 1.5 结论与建议 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5 2.1 项目背景 5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1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14 3.1 项目建设地址 14 3.2 建设条件 14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8 4.1 项目规划设计 18 4.2 项目规划布局 19 4.3 建设内容 19 4.4 建设规模 19 第五章 建设方案 21 5.1 项目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5.2 总平面设计 21 5.3 建筑设计 23 5.4 结构设计 25 5.5 道路设计 29 5.6 公用工程 32 第六章 节能方案 40 6.1 国家节能相关法律及设计规范 40 6.2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40 6.3 主要能源种类和消耗量 41 6.4 能源综合利用 41 6.5 节能措施 42 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 47 7.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及规范 47 7.2 环境质量现状 47 7.3 环境影响分析 47 7.4 环境保护措施 51 7.5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56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58 8.1 劳动安全 58 8.2 消防 59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64 9.1 项目组织管理 64 9.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5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8 10.1 编制说明 68 10.2 编制依据 68 10.3 估算结果 69 10.4 资金筹措 72 第十一章 社会评价 73 11.1 社会评价目的 73 11.2 社会评价原则 73 11.3 社会评价方法 73 11.4 社会影响分析 74 11.5 互适性分析 75 11.6 利益相关者分析 77 第十二章 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 79 12.1 编制依据 79 12.2 风险调查 79 12.3 风险识别 80 12.4 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80 12.5 社会稳定风险度量 81 12.6 风险权重的衡量与评估 82 12.7 项目稳定性风险等级判断 84 12.8 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价结论 85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 86 13.1 主要风险因素 86 13.2 风险程度分析 87 13.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88 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 89 14.1 编制依据 89 14.2 招标应遵循的原则 89 14.3 招标方案 90 14.4 评标要点 91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94 15.1 结论 94 15.2 建议 94 ·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 1.1.2 建设单位 ***镇人民政府 1.1.3 建设性质 新 建 1.1.4 建设地址 ***五组 1.1.5 项目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9490㎡,其中:建筑物基底面积4133㎡,绿化面积1900㎡,道路及硬化面积3000㎡(道路宽4m、长600m),公共活动广场300㎡。公厕45㎡,垃圾收集点100㎡,水塔1座(建筑面积57㎡)。 项目总建筑面积10085㎡,包括1栋3层与1栋4层安置房(交钥匙工程)和46户同规自建房。 项目容积率为1.06,建筑密度为43.56%,绿地率为20%。项目建成后可安置60户。 1.1.6 建设工期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初步确定建设工期为12个月,即从 1月开始,至 12月底竣工。 1.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195.30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政府财政补助。 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2、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及委托书; 3、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4、《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2020年)》; 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的意见》; 6、《***市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2020 年)》; 7、《***县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2020)》; 8、《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10、《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11、项目调研过程中搜集到的其它相关资料。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 2、符合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或过于集中,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3、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本可研对***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点项目提出的理由、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环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对建设和运行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施方案,根据拟定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进度、对项目进行社会影响分析、对项目进行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并提出防范和化解措施。 1.5 结论与建议 1.5.1 结论 本项目符合***市城镇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对改进陕南移民住房条件,提高***县的整体形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解决移民住房需求矛盾。项目区域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满足项目建设期间供水、供电等需求,施工条件已经成熟。同时,项目工程实施进度安排合理,能够保证项目按期建成运营。 项目建成后,对于改进区域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进一步加快***县***镇城镇的发展速度提高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响应国家和地方脱贫政策,对地方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5.2 建议 一、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尽早落实,确保工程建设的需要。 二、建议及早做好外部环境协调工作,以便使工程建设保质保量顺利完工,创立一个优质工程。 三、组建精明能干的施工技术队伍或聘请专业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以最短时间,保质完成该项目。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减小投资风险。 四、建议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充分做好调查,征求居民的意见,按照需求调整、完善建设工程方案。 五、合理、科学地做好施工现场设计和工期安排。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2.1 项目区域背景 一、项目区域经济背景 近年来,***。 1、综合 ***。 2、农业 ***。 3、工业与建筑业 ****。 4、投资建设 ***。 5、消费 ***。 5、财政收入 ***。 6、金融贷款 ***。 二、***镇概况 ***镇位于***县***。 1、自然资源。***。 2、经济概况。***。 3、社会事业。***。 4、风景名胜。***。 三、***村简介 ****。 2.2.2 项目政策背景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2020年)》提出“到 ,陕南地区地质灾害、洪涝灾害频发易发区、贫困山区移民以及生态移民共安排搬迁安置38万户,140万人。到2020年,陕南地区共安排搬迁安置移民60万户,240万人。”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陕政办发〔 〕67号)中提出“做好我省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改进陕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消除自然灾害对陕南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完善移民搬迁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民生优先和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移民搬迁布局规划和安置规划,做好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 《***市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2020 年)》中提出,到2020 年,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的22 万户88 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2.2.3 项目提出理由 陕南即陕西省南部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包括汉中、***、商洛三市。因地处山区,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并威胁到山区群众的生命安全。资料显示,这三个市涉及搬迁的28个县(区)中,有21个属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地质灾害频发导致一般年份平均死亡人数在30人左右。 7月31日,紫阳县洪水泥石流,造成203人死亡。 8月29日,紫阳县桐木乡泥石流,造成47人死亡,20人失踪。 8月9日,岚皋县小道镇、汉滨区新坝乡泥石流,造成28人死亡。 7月中下旬,汉滨区、平利等县洪水泥石流,造成68人死亡,121人失踪。 ,陕南地区遭遇“7•18”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12人死亡、17人失踪。 陕南频发的地质灾害及难以脱贫的现状,使陕西省政府下定了扶贫避灾移民的决心。 末,陕西省正式经过《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该规划指出,在 —2020年,汉中、***、商洛3市的28个县(区)将搬迁240万人,超过这3个市总人口的25%。其中,因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12.39万户49.16万人,洪涝灾害避险移民搬迁9.3万户32万人,扶贫移民搬迁28.97万户116.6万人,生态移民搬迁12.7万户46.88万人。在陕西省大力实施移民搬迁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住房保障,改进***村贫困居民的住房条件,***镇人民政府提出建设本项目。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是落实陕西省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的需要 根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 –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陕南地区共安排搬迁安置移民60万户,240万人。” 本项目属于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项目,项目建设后可大大提高搬迁移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改进当地环境条件和基础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是陕西省关于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的具体落实。 2.2.2 项目建设是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需要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土地供应与保障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是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土地管理的最全面、最明确、规格最高的一份文件。决定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针对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一系列重大措施。 经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充分挖掘***镇内土地的潜力,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达到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 2.2.3 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提高城镇化水平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人口,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的社会经历过程。项目的建设将推进项目区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2.2.4 项目的建设是解决搬迁移民住房需求的需要 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当前陕南搬迁移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居住问题亟待解决,随着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的进程加快,合理确定移民集中安置规模,引导规划区域的移民有计划地逐步向居住区集中。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但为陕南搬迁移民提供了房屋资源,极大缓解移民的住房需求,而且还有效使移民集中安置。 2.2.5 项目建设是***镇实施脱贫攻坚的需要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需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贫困人口,需要加快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切实的改进贫困村、贫困户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镇实施脱贫攻坚的需要。 2.2.6 项目建设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机械化程度的增加,大量的人们失去了工作,另外,每年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就业也为社会增加了压力。如何合理解决此类社会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本项目建设期间需要大量的施工工人及技术人员,建成使用后需要维护管理人员,而且能带动周边服务业及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宽阔的就业与创业机会,能够为政府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从实际情况出发,还是落实国家政策等多方面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3.1 项目建设地址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五组。 ****** 图3.1 项目位置示意图 3.2 建设条件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象条件 ***。 3.2.3 地质条件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项目建设地属6度地震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二组分类。 3.2.4 交通条件 ***村位于***镇以东约7.7公里处,与***镇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3.2.5 建筑材料来源 本项目建设所需的砂、石骨料、碎石垫层料、水泥、钢材、管材等从***县或周边地区统一采购,其它零星材料由承包商自行采购拉运至工地,上述建筑材料需有质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完全能保障本项目建设的需要。 3.2.6 区域基础设施条件 一、供水 项目施工用水及建成后用水均由自建水塔提供。当地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二、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城镇电网供给,供电电压10kV,由附近城镇电网接入口接入即可,地区变电站裕量能够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 三、邮电通讯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移动通讯覆盖全区。同时程控交换、光缆通信、数据传输、因特网等现代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网络覆盖全面。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4.1 项目规划设计 1、规划设计主题 本项目规划着重从土地充分利用及创造优美舒适居住环境氛围出发,应用现代住宅区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充分利用自然和已有的环境条件,创造独特优美的景观,提高整体环境水平,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满足现代人群对居住建筑的要求。项目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居住小区,体现出浓厚的居住气息,营造一个让居民心旷神怡的居住环境。 2、规划原则 (1)充分考虑当地和周围环境特点,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城镇风貌; (2)引导社区文化的形成,塑造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充满生机的并为住户认同的居住小区; (3)规划以生态化、一体化为理念,提高人居环境; (4)承上启下,综合布置,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5)立足于最大限度实现公平、公正、资源共享及均好性,寻求理性的布局模式—符合经济和秩序美的原则; (6)规划设计应具有当地特色; (7)经过景观设计,为居住者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为住户提供人际交流的多样空间; (8)尊重原有地形特色,经过建筑的走向及空间效果,极力营造建筑群体特征,对不适于建设的地形进行改造、利用; (9)科技与管理相结合,体现现代文化的社区。 3、规划重点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为基础,结合现状调研分析与相关规划研究,确定社区功能定位,优化社区环境,保证居住品质; (2)结合土地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建筑布局; (3)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 (4)合理组织交通结构,充分利用对外交通优势。 4.2 项目规划布局 根据场地分布情况及市政服务设施分布情况,结合本项目整体规划要求及城市规划要求,确定场地总体布局为: 项目地块整体呈条形,共包括1栋3层安置房、1栋4层安置房(交钥匙工程)和46户统规自建房 4.3 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内容包括:14户安置房(交钥匙工程)、46户统规自建房、活动广场、水塔、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 4.4 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9490㎡,其中:建筑物基底面积4133㎡,绿化面积1900㎡,道路及硬化面积3000㎡(道路宽4m、长600m),公共活动广场300㎡。公厕45㎡,垃圾收集点100㎡,水塔1座(建筑面积57㎡)。 项目总建筑面积10085㎡,包括1栋3层与1栋4层安置房和46户自建房。 项目容积率为1.06,建筑密度为43.56%,绿地率为20%。详见表4-1 表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总用地面积 ㎡ 9490 其中 建筑物基底面积 ㎡ 4133 绿化面积 ㎡ 1900 道路及硬化面积 ㎡ 3000 水塔面积 ㎡ 57 公共活动广场面积 ㎡ 300 垃圾收集点面积 ㎡ 100 2 总建筑面积 ㎡ 10088 3 主要技术指标 其中 容积率 1.06 绿化率 % 43.56% 建筑密度 % 20% 4 安置户数 户 60 “交钥匙工程”安置14户,自建安置46户。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 项目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项目建筑除满足采光、通风要求外,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地势优势,合理布置道路、绿地等功能区,使各复杂功能区之间相互协调,给人一个舒适的活动空间。 2、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体现先进、适用、经济、美观、便于管理的设计思想,合理布置建筑的功能分区和流线,尽量做到功能齐全、设施配套、通信现代化、管理智能化。 3、严格按国家规范及有关标准,设计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和消防报警设施。建筑造型设计注重整体形态的塑造。 4、规划设计应有一定的超前性,符合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做到规划设计在建设实施阶段的现实可行。 5.2 总平面设计 项目区总体布局规划要点在于为居民提供一个布局合理,幽雅舒适的居住场所。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生态居住区、健康居住区、人文居住区的理念。 5.2.1 设计理念 1、健康住宅区的设计理念 健康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规划布局、绿化配置、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促进居民全面健康的设计理念。它的核心是人、环境、建筑。健康住区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的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其技术体系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二是自然环境的亲和性;三是居住环境的保护。因此,设计方案要充分体现健康住区设计这个新理念,力求营造一个强调“人性互动”的低密度、高品质住宅区。 2、绿色住宅区的设计理念 绿色居住区是以生态(自然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最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在绿色住区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其本质是人和自然的真正和谐,以此达到人、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共生共荣。该设计即是寻求这样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空间,力图创造一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居住区。 5.2.2 总平面规划 本项目位于***。建筑物依据地形成条形布置,面临主要街道设有建筑物出入口。为突出项目区优美的居住环境,还布置有楼前绿化带、广场为项目区居民提供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 5.2.3 道路交通系统 项目区的道路规划是规划的重中之重,它能反映出道路的实用性、方便性和适宜性。本项目设计道路宽4米,本项目道路与城镇市政道路紧密连接,项目区居民能够经过项目区道路进入城镇道路,最大限度的方便项目区居民安全出行。 5.2.4 绿化布置 项目区的绿化布置采取以花坛为主的布置方式,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作用的同时,创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丰富居民的生活情趣。社区铺地以水泥砖、嵌草铺装等方式营造出社区铺装的多样性、富有层次感和美观大方。 5.3 建筑设计 5.3.1 设计原则 满足居住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居住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为住户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适应性强的小康型住宅。合理的组织交通体系,使安置点区域有良好的空间布局。吸收优秀的地方居住规划特点,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满足居住、生活需求的环境功能。 平面设计做到功能分区完善、合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人文环保”的设计思想。 立面设计力求风格创新、独特,同时体现地方传统。 5.3.2 编制依据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专业技术规范及标准执行,其规范与标准如下: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 国家现行的其它建设规范、标准。 5.3.3 平面设计 1、根据总体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各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层数与高度。 2、平面设计中合理组织套内功能空间,做到动静分区。各功能空间均具有适宜的尺度,避免了房间形态上的比例失调。室内交通组织短捷,不穿行主要功能空间,符合人的生活行为规律。 3、规划居住区由46户独栋和2栋交钥匙工程构成。整体为条形布局;绿化景观相接。在局部形成小环境,营造良好的休憩生活环境。 5.3.4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力求和区内整体立面相吻合,经过立面线条组合及屋顶局部造型,体现出美观,简洁、大方,做到整体和谐,营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体现建筑的层次感和现代感,整个建筑风格以明快清新为主。 5.3.5 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结构尺度、并结合地形高差综合考虑。 本项目建筑物剖面设计: 本项目建筑物:安置房为三层和四层,层高均为3m。自建房为两层,层高为3m。 5.3.6 总平面雨水排水与回收利用方式 项目区道路最小纵坡为0.3%,横坡为1.5%,采用单坡,地面雨水由雨水收集系统统一收集后排入附近河道,道路结构采用混凝土路面。 5.4 结构设计 5.4.1 编制依据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专业技术规范及标准执行,其规范与标准如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 其它相关规范。 5.4.2 建筑物设计的基本参数 1、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结构的安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抗震设防类别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建设工程等级 二级 50年 标准设防 乙级 一级 2、自然条件: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场地标准冻深 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 Wo=0.35kN/㎡ C类 So=0.25kN/㎡ / Ⅱ 3、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分组 6度 0.05g 第二组 4、建筑结构形式 本工程各建筑均为框架结构。 5、地基 本项目基础采用条形基础。 6、采用荷载 卧房、客厅、厨房: 2.0 kN/㎡ 卫生间、浴室、盥洗室: 2.5 kN/㎡ 阳台: 2.5 kN/㎡ 上人屋面: 2.0 kN/㎡ 不上人屋面: 0.5 kN/㎡ 楼梯: 3.5 kN/㎡ 5.4.3 主体工程设计 1、平面布局 根据使用功能,住宅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空间布局,结构可根据使用要求灵活组合,调整住宅平面空间构成。各建筑单体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住宅建设基本标准和有关规范要求。 2、户型设计 在每户的单体设计中,考虑到住户的不同需求,在各类房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住户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首先,内部分区做到居寝分离,洁污分离。起居室、餐厅拥有各自独立空间,卧室休息区相对独立,私密性较强;其次,每户均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餐厅和客厅都有自然通风和采光;第三,各户都能尽情享用项目区内以及周边环境的绿化;第四,户型的内部空间设计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特点,合理分配户内面积,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需要。户型平面设计以人为本,着力创造良好的室内居住空间。 3、立面造型及形象设计 建筑形象的设计采用明快、阳光的现代风格,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居住环境,鲜亮的色彩及人性化的细部设计带给居住者休闲惬意的感受和家的归属感。建筑立面形式采用民居风格做法,提取中式建筑的传统符合,结合大面开窗,同时采用坡屋面及部分平顶方法,使层次更加丰富,在整体和谐的情况下加入传统的细部处理,凸现建筑雅致的一面,外立面凹凸富于变化,并结合当地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形成自然和谐的建筑立面形式。 4、细节设计 外门窗采用新型有色塑钢门窗,分户门采用钢木防盗门。为解决传统晒衣方式影响项目区整洁形象问题,采用可升降式阳台晒衣架。在土建设计施工与居民入住装修衔接上,提供菜单式装修方案,多样化选择,减少浪费。 5.4.4 建筑材料及设施 1、墙体材料 承重墙墙体:多孔砖 非承重墙墙体:混凝土加气块 2、门窗设计 门窗材料与技术性能要求: 楼梯间门采用钢质乙级防火门,管井门采用钢质丙级防火门。单元门采用防盗门,设门禁。 外窗选用隔热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门窗的传热系数需控制在3.0W/(㎡·K)以内。气密性,水密性需满足当地节能标准。 3、装修设计 外墙立面选材中包括质感强烈的石材,与部分涂料墙面和通透玻璃构成质感对比涂料为主,颜色以规划效果图为基础,选用较明亮的色系。 4、防水工程设计 1)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防水年限 。采用单面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两道防水设防,厚度1.5+1.5mm。排水方式采用有组织排水。 2)外设防水层的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面0.5m,自散水以上粉20mm厚1:3防水水泥砂浆1.5m高。 3)穿外墙的管线均应提前埋设套管,变形缝、预留通道接头处加强防水构造。 4)卫生间、厨房、阳台、入口处室外平台和其它用水房间的楼地面标高应比同层其它房间、走廊的楼地面标高低0.02m。卫生间墙根部应用C20混凝土现浇150mm高条带,内墙面粉20mm厚1:3防水水泥砂浆。配电室、强弱电井道门洞设150mm高素混凝土门槛。室内生活污水设专用排水管。 5、无障碍设计 建筑中能够设置有不少于3%的户型将来根据业主的要求改造为无障碍住宅。同时建筑内部部分也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 6、建筑防火设计 本项目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每个自然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并设置疏散楼梯,每个疏散楼梯梯段宽度均大于1.5m,疏散覆盖半径小于30m。消防控制室设于一层入口处,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防火墙及防火隔墙应砌至梁底,不得留有缝隙,管道穿过防火墙及楼板处应用不燃烧材料将周围填实。管道的保温材料应为不燃烧材料。除通风竖井外,管道井安装完管线后,应在每层楼板处补浇相同标号的钢筋混凝土将楼板封实。防火门等消防产品应选用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以及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并符合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构件、配件及装饰材料。 5.5 道路设计 5.5.1 设计原则 道路平面设计充分考虑现状地形情况,注意处理好道路之间的衔接,平曲线半径满足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合理设置平曲线,道路平面设计根据等级合理设置建筑物出入口、交叉口等,符合道路功能,满足车流交通、车速的要求,并注意节约用地,减少土石方挖填量。 道路纵断面设计依据国家《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有关设计规范,充分结合现状地面标高,尽量使土石方的挖填平衡,并使平纵线形相互协调,力求达到标高合理、行车舒适。 道路横断面结合红线宽度,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符合整体规划,并根据远期交通量确定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数量。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 5.5.2 编制依据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专业技术规范及标准执行,其规范与标准如下: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 );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1997); 《城市规划绿化与环境卫生规范》(ZBBZH/GJ3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 以及国家现行的其它建设规范、标准。 5.5.3 道路技术标准 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行车道宽度:4m; 道路等级:支路; 交通饱和设计年限: ;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 设计行车速度为15km/h。 5.5.4 道路平面设计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为依据,满足道路红线的要求; 2、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标准; 3、充分考虑道路景观以及管线综合布置确保城市整体建设。 5.5.5 道路纵断面设计 根据现状地形,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道路平顺及与相交道路平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设计道路与相邻现状地面高程顺接并力求总体挖填平衡。设计考虑因素: 1、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2、充分考虑设计道路与相邻现状地面高程顺接并力求总体挖填平衡,考虑车辆爬坡能力。 3、据现状地形,在满足道路平顺及与相交道路平顺的基础上考虑本道路沿线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永久性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及道路地下综合管线覆土对路面设计高程的要求。 4、经过综合考虑,本次设计中,道路最大纵坡控制在4%,最小纵坡为0.3%。 5.5.6 横断面设计 1、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按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设计年限的行车道交通量、交通组织和绿化等因素统一安排,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 2、道路横断面设计应考虑近远期结合,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 3、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做到满足现状,适当超前。 4、行车道宽度根据道路性质、红线宽度和人流量、非机动、机动车流量确定。 5、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结合道路的实际确立横断面设计方案。采用双向坡,横坡度为1.5%。 5.5.7 道路洒水量计算 依据《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DB 61T 943- ),本项目道路浇洒用水量根据用水定额1.5L/(m²·次)计算,道路洒水面积为2400㎡,按每日1次浇洒,日用水量约为3.6m³,每年浇洒按260天计,则年道路浇洒用水量约936m³。 5.5.8 道路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复核已有道路高程及控制点坐标; 2、不等在雨中施工或者雨后马上施工; 3、基层应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 )的要求办理。石灰土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应不低于97%。石灰稳定土基层的压实度应不低于95%; 4、施工前应对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质量、级配、配合比及强度等级进行试验,进一步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含水量,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种路用材料在进行技术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平面交叉施工时,严格按设计文件提供坐标准确放样,同时应注意与被交道路的顺接; 6、其它未尽事宜参阅有关道路施工的各项技术规范。 5.6 公用工程 5.6.1 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 );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 ); (6)建设单位委托书及提供的相关资料; (7)建筑及其它相关专业资料。 二、给水设计 (1)用水量估算 总居住人口207人,日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取120L/人·d,则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6.56m3/d;绿化用水量取2.5L/m2·d,则绿化用水量为0.75m3/d;路面喷洒用水量取1.5L/m2·d,则路面洒水用水量为0.9m3/d;消防未预见和漏失用水量取10%。 名称 数量 用水定额 日用水量(m3) 年用水量 (m3) 住宅 207人 80 L/人•d 16.56 5961.60 绿地用水 1900㎡ 2.5L/㎡•d 4.75 1235 道路洒水 2400㎡ 1.5L/㎡•d 3.6 936 未预见水量 总用水量的10% 2.49 896.4 总计量 27.40 9092 综上,项目日用水量为27.40m3,年用水量为9092m3。 (2)给水系统 本项工程的给水系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建水塔。为防止水质污染,在室外管道接入水塔的供水总管上设倒流防止器。室内给水根据具体供水压力、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卫生器具对静水压的要求,当压力超过0.35Mpa时,采用减压阀减压。考虑实施消防需求,在消防区域内的给水管网上设置若干室外消火栓设备。 三、 排水设计 (1)污水量预测 城镇年污水收集率及污水处理率分别为80%及75%,则年污水量为: Qw =10363.46×0.8×0.75=6218.08m³ (2)雨水量预测 暴雨强度公式 q= (L/s·ha) 其中:P-设计重现期(年); t-设计降雨历时(min),取15min;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取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依据规划本项目采用重现期为1年。 计算得,***县设计暴雨强度为0.9 L/(s·ha)。 雨水设计流量 Q=ΨqF 式中:Ψ-地面径流系数; q-设计暴雨强度; F-汇水面积(ha),本项目整个汇水面积为0.76公顷。 径流系数的值因汇水面积的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置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范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