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doc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4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一、经济景气波动与就业压力 90年代的中国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带来大量职业下岗,这一过程又伴随着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特别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图一) 在城市失业大量发生的情形下反而发生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而且产生向城市的持久移民倾向,这是一个与刘易斯著名的二元就业模型(Lewis,1954)相违背的问题。因为该模型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当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时,由于传统部门不按照边际产品原则定价,因此保留着几乎能够”无限供给”的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而现代部门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两部门的边际产出并不相等。在刘易斯看来,经济发展就是现代部门经过资本积累而扩张,直到将传统部门”剩余劳动”蓄水池全部吸干。这就是说,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劳动剩余,而现代部门里不存在。 这一问题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Harris-Todaro Model,1970)中能够找到答案。她们指出,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这里,城市工资有政府法令规定而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预期工资就可能对农村移民有刺激力。 图二直观地描述上述几个模型的思想。横轴OO’表示一个经济中给定的劳动力总量。农村劳动力从原点O向右,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由曲线MPRL表示。城市就业从O’点向左计算,曲线MPUL代表城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如果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两部门劳动边际产出相等,均衡工资就是Wc。在均衡工资条件下,总劳动力中的OL部分配置给农村,LO’配置给城市,全社会没有剩余劳动。可是,如果城市标准工资(Wu)定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即Wu>Wc,城市就业就会减少,城市出现公开或隐蔽的失业(LL);但此时城市期望工资(W),即标准工资与城市就业概率的乘积,依然高于农村均衡工资,因此农村就业量还依然按照XX’曲线向城市流动,形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价格提高,农村就业减少,而城市公开或隐蔽的失业进一步增加,从LL增加到LL。 以上模型假定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向城市部门流动。可是如果存在着禁锢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情形又会不同。在部门间劳动流动被隔绝的条件下,城乡之间可能持久保持工资水平的显著差异而没有发生相应的劳动力流动。”两元模型”无从分析这样的情形,因为”两元”之间的隔绝,使得每个部门都近乎孤立地决定其内部劳动力的供求和定价。这正是改革前中国的情况。正如我们将在后文中看到的,只有当城乡隔绝的体制松动后,哈里斯—托罗达模型才可能重新作为一种有用分析工具。 显然,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的这一双向进程中,关键因素是城乡的工资差别,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对于城市期望工资的预期差异对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就业形势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我们将会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来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1、城镇下岗与失业 1992年以来,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步上升,自1996年达到3.0%时,1997、1998年两年保持在3.1%的水平上。可是中国的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和新增从业人员始终分别在1.3%左右和1.2%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着。 如果把下岗职工考虑在内,中国1997年的城镇失业率将达到9.36%,就业压力将会更为突出(孟庆红等,1999)。1992年中国的城镇失业人中、下岗人数分别为420万人和300万人,而到1997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变为620万人和143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929万)(胡鞍钢,1999A);1998年进一步变为892万人和571万人(陈淮,1999B)。显然,中国的城镇的失业问题越来越多地经过职工下岗这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据原劳动部的一项调查分析,至1999年6月底,下岗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1.2%,而全国下岗职工总人数为711万人(原劳动部培训就业司,1999)。而杨宜勇估计,1999年全国下岗未就业人口为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口为620万人,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274万人,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农转非估计有300万人,绝对数总计达到2394万人,比1998年多出460万人,即1999年就业压力将比1998年增加23.7%(刘诗白,1999)。而且,杨宜勇等人估计表明,在1999到 三年间,中国劳动力总供给中,农转非的人口约为1000万人,其中需要就业的劳动力600万人;城镇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新下岗850万人,扣除当年再就业的70%,将会有255万人等待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分流82万人,1998年年底结转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下岗职工614万人,这样仅仅因为劳动力总量的调整就将会为城镇增加1551万人的就业压力(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国有企业必须经过市场化改革走出困境,减员增效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放慢意味着经济对就业的吸收作用减小;可是人口增长的惯性使得新增就业人员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这样整个经济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岗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那些本就因为自身技能较差而被调整下来的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可能性变得更为渺茫。由于城镇职工的下岗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双重特征,经济疲软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对就业构成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就业压力更为严重。 这一下岗趋势是对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率过低局面的一种纠正。在中央根据计划指令来配置经济资源,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而且因此形成由国家行政等级组织垄断工业和商业,管制农业和实行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公有制僵化,缺乏自主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受到扼制,导致企业无力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果是企业的效率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亏损;企业的剩余也被政府以利税的形式拿走,作为补偿,职工获得了”城里人”身份:较低的工资水平(可是这一工资水平相对于农村的工资水平还是很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安排。这相当于一种”借旧债还新债”的制度安排,即运用当期企业的利税来支付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负债,可是随着这一负债水平的提高和当期企业效益的下降,这样的制度安排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职工的下岗就在所难免。由于整个经济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劳动岗位供给不足、下岗职工自身竞争力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很大。于是,各地政府费尽心机寻找再就业门路,甚至是关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徙的通道。这样一方面使得最具有竞争力的那一部分劳动力找到工作的概率在大减少,从而阻碍了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这些举措混淆了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界限,造成了城市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局面,同时使得城市中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的那部分经济竞争力大大下降,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如果在面临城市就业压力时,政府开始选择退却,那么城市就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将丧失殆尽。 2、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城市就业压力剧增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相互冲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就业经过三个途径得到缓解:第一,农业内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会增加了;第二,农村的非农就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吸收;第三,城市的吸收,即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据作者参加的劳动部一项研究的结果估计, 间(1978-1992)农业内部有效利用劳动力的机会共增加了约50%,农村非农就业提供了近1亿个新的岗位,另外约有3000万农民工转移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就业。另外,据范芹估计,截至1997年,中国的乡镇企业已安排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5%,1.9万多个小城镇累计吸收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约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范芹,1997;转自邓大松等1999成都)。 可是,当前乡镇企业由于中国经济状况不佳、融资需要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乡企自身面临制度创新等原因,发展速度显著放慢,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随之减少。1991年以来中国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一直呈现绝对下降的趋势,也即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寻找新的出路,乡镇企业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就成为其主要出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主要在于城乡工资差别,如果城市就业的期望工资(城市工资水平乘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于农村的工资水平,农民就会流向城市。显然,随着乡镇企业界的不景气,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工资水平大大下降,这无疑加大了城乡工资差别,使得劳动力更有激励流向城市就业。如果城市改革止步不前,城市工资水平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农民工的流动带给城市的就业压力就会更大。 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是”关门”政策,即城市由于下岗压力对农村劳动力关闭了大门。可是,这只是部分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工资水平难以下调,而农村的工资水平则随着乡镇企业停滞而大幅下降,这样就意味着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关门”政策的结果是农民工”清而不退”,这一巨大的劳动力人口的一部分经过重新回到土地上转变成为隐性失业堵塞,大部分则经过采取种种规避措施在城市的灰色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就业机会;而且,一旦农民工在某一地区工作一段时间后,她们可能就会习惯于城市的生活,即便暂时失业,也不愿意返回农村。在1995、1996和1997年三年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字达到2400万、2500万和3000万(陈淮,1999)。这一压力在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如四川、湖南,反映的更为明显;很难想像这些跳出”龙门”的农村劳动力因为城市的大门紧锁而全部返回农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协调这一人口转移压力在城镇就业压力日渐严重的今天更凸现其重要性。 3、新增劳动力压力 中国的就业压力不但反映在劳动力存量的变化上,而且来自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在H-T模型中,如果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水平没有较大的改进,而劳动力总量却发生了较大的增加,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和城市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的那一点所决定的就业水平没有大的增加,最后的结果是总失业水平面的上升。 因此,把中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放到中国总的人口增加框架下,我们对于中国窘迫的就业状况将会有更好理解。由图三可知,中国总人口增量在1982年达到了一个高峰,1986-1990年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其中在1987年达到峰值;而中国新增城市人口则分别在1981年有一个大的增量,1984年达到高峰;新增农村人口在1982年就已经达到一个高峰,1984年后更是一直持续增加到1991年。如果以16岁作为劳动力开始要求参加工作的年龄,那么中国的就业压力在1998年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在 再度加大, 达到高峰,而且一直持续到 左右。而城市就业压力将在1997年达到第一个高峰, 左右达到另一个高峰;如果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自 以后持续增加的压力,中国的就业状况将会更为严峻。 中国当前的就业压力除了来自于由于经济景气波动和结构调整而带来的大量下岗人口和来自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外,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增长高峰也正好在这一阶段出现。1991-1998年中国的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分别为916万、785万、849万、846万、858万、928万、915万和827万,显然这些新增的经济活动人口都需要到经济中寻找就业机会,她们构成了中国就业现状的又一就业压力。而1992-1998年中国城镇的新增从业人员分别为264万、348万、824万、680万、722万、392万和471万,显而易见,新增经济活动人口中找到工作的比率越来越小,这些人构成了城镇潜在的就业压力;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大多是青年,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显然下岗工人与她们相比,重新找到工作的概率就大降低了。 4、隐性失业的显形化 城市登记失业人口只是中国就业压力的一小部分,如果考虑到中国现有经济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隐性失业,下岗工人也只是这一隐性失业显形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人估计,1997年中国农村的隐性失业量为17703万人,城市的隐性失业量为3329万人(其中国企的隐性失业量为2761万人,占城市总的隐性失业量的83%),从而1997年中国的综合隐性失业量为21032万人,相对于城乡总就业量63669万人来说,总隐性失业率达到33%;这一估计的总隐性失业率在1988-1997年间,一直在25%和34%之间,而1993-1998年的平均显形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2.9%,即中国的显性失业率仅仅是潜在失业率的1/10(祈峋、舒元,1999)。 随着农村人均耕地的下降,耕作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失业人口将从隐性失业状况中走出来,这一苗头已经从每年平均约3000万的”民工潮”中得以显现。另外,中国国有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就不得不走”减员增效”之路:很难想象,拥有至少1500-3700万冗员,冗员占职工比率达到33%-50%的国有企业(大型国企中,冗员率都在50%以上)能够在背负着如此沉重包袱的情况下,去和外企、乡镇企业竞争(顾昕,1998)。因此,国有经济部门不得不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就业人员数量调整甚至是退出市场(企业破产)来保证其自身的竞争能力。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大量的国有企业职工不得不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经过”三个人的活儿五个人干”而表面上实现的”充分就业”不得不转化为公开的失业。 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在H-T模型中就意味着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在边际生产率较高的水平上实现均衡,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失业率的上升。城市的高失业率表现为下岗人数的剧增,但由于城市的工资水平依旧较高,农村的失业人口因为预期到能够在城市中获得一个比农村工资更高的工资水平,依然源源不断流向城市。隐性失业人口的显性化,使得城市的就业压力更为沉重。 据估计,”九五”期间,中国城镇新增加的劳动力人数为5400万,能够上岗的为3800万,还有1600万不能就业。加上现已有的下岗人员,共有3000万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而农村将有1亿3千7百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样”九五”末期,中国的总失业人口将达1亿8千3百万相比总劳动力人数6亿5千8百万,失业率将达到27.7%(张卫东,1999)。面临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仅仅靠就业岗位的存量调整——比如清退农民、提前退养、职工轮岗等措施,远远不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更为现实的手段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供给,这就需要鼓励人们去创业,经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来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5、城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供给出现减缓的趋势 但不幸的是,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趋缓。特别是1993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增加一直处于700-720万之间,其中1993、1994、1995、1996、1997年分别为705万、715万、720万、705万、710万(孟庆红,1999);1998年则为746万(刘诗白,1999)。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带动力的就业弹性系数已经从1980-1989年间的0.233,下降为1991-1995年的0.109,1998年这一弹性系数更是下降为0.064,远远低于国际上0.63的水平(胡鞍钢,1999B)。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于就业岗位的创造能力大大下降。在劳动供给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业岗位的供给却越来越少,这样使得中国的就业压力空前加大。 二、六个城市的案例分析(类型与逻辑) 总量上来看,中国的失业问题已非常严重。可是鉴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形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失业现状,我们有必要深入调查,详细了解各地的现状,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基于这一目的,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劳动力市场力市场课题组在1997、1998年有选择地对六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浙江温州、广东中山、四川绵阳、上海、江苏南京和吉林省吉林市作了详细的调查,对于中国当前的就业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就业压力是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可是因为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及与之相关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政府的政策选择、人们就业观念转变的速度差异等因素,各个地区在解决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建设诸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政策选择,使得各地应付就业压力的政策结果也不相同。温州、中山和绵阳市三个案例的共同点在于经过经济创新促进劳动力流动,进而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这些城市中,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较少的行政干预和限制,市场规律正在逐步推动着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在这个市场中,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的流动,经济的活力得以综合利用发展。温州市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山市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在90年代初期颇见起色,可是因政府的干预而受阻;而绵阳市的经济创新则表现为,巨型企业长虹和绵阳卷烟厂等企业经过交纳税收安抚下岗工人,从而获得用人自主权。 上海市的案例则表现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另一种思路。面临经济萧条时,经济中的新增劳动岗位着实有限,而经济结构调整却导致原有劳动岗位的减少,此时,政府政策的核心包括两点:一是降低外来就业的预期工资水平,包括降低其找到工作的机会、减少其工作中的净收入;二是维持本地就业者的生活水平,包括尽量保证其工作岗位、经过建立再就业中心等方式为下岗职工提供适度的社会保障。可是这种基于存量的调整政策效果甚微;而且外来劳动力就业和本地劳动力就业在需求上具有不同的形式,赶走外来民工并不能保证本地人就会在这些空缺的岗位上工作,可是,这种政策的直接代价是导致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受到重重阻挠。例如,上海市对外来劳动力采取”关门政策”,并以其雄厚经济实力补偿福利下降的下岗职工。 南京和吉林的案例则代表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现实。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增加劳动力有效需求和减少供给的政策都不见起色,政府不得不实施帮助劳动力”扶贫解困”的短期就业政策。这种做法在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职工冗员较多的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东北较为普遍。吉林市政策的主旋律就是解决短期就业问题并寄希望于外来力量的援助;南京市情形类似,政府经过延缓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将国有企业职工滞留在企业里,借以推迟这一就业压力。由于缺乏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这些地方的劳动力市场尚未真正发展,其解决就业问题的隐患也是最大。 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政府政策的选择方向、经济创新的力度和范围,这些因素都归定了各个地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范围。具体来看,各个地方的劳动力就业现状反应了这些因素的各种不同的组合效果。而这一点,我们能够从对这六个案例的概括与分析中得到更为明确的认识。 第一类,面向市场的经济创新、就业压力的缓解和走向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如温州、中山和绵阳的案例。 政府经过鼓励经济创新,促进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增加有效的劳动力需求。这些措施的结果使得城市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上升,加大了非国有部门就业的吸引力;同时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时的预期工资水平上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入。正是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这些城市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劳动力大市场信息的雏形也一步步凸现。 温州: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市场 温州人在解决就业方面,做得最好。温州市场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市场观念深入人心。温州人自豪地宣称着三个100万。100万温州人在外做生意,100万外来劳动力在温州做工,100万本地和外地劳动力在温州劳动力市场上流动。基于此,温州经过充分运用其人多地少、人们经商意识较强等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了1980-1997年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16%的高速增长,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私人企业与个体经济吸收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分层,外来劳动力经过劳动力市场就业,而当地劳动力就业主要经过人际关系来完成(CCER劳动力市场课题组,1998A)。温州的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创新一直不断以种种方式出现;正是在这种宽松的创新氛围下,温州经过弱势政府和强势民间力量的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大市场,实现了”市场化程度越深—劳动力就业观念越多样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个良性循环中。 政府的政策限定了经济创新的范围和形式,政府的干预也会改变创新的范围和形式。温州的成功在于经济中不断拓展的创新精神,不断引入市场机制维持了其经济的持续增长,很好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可是,鉴于温州地处东南沿海这一独特的地理条件,温州人精于计算、讲究功利的文化传统,温州很小的国有经济比重,特别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为温州人提供的有利机会,使得温州走过的路径很难被仿效。 中山: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的逆转。 中山市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则得益于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推进;三资企业大部分属于”三来一补”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乡镇企业在”八五”期间产值年增达36.63%。这样,中山市的经济发展就不但吸收了当地的农村人口,而且吸收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同时,中山市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1990年中山市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1:43:26,1995年约为12:53:35,第一产业比重大大降低,第二产业飞速发展。城乡人口比例上升,1994年中山市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口只占社会总劳动力的26.6%,占农业总人口的23.9%,占社会总人口的17.3%,综合考虑外来劳动力的影响,中山市的真实城市水平约为80%。这样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大大减少,中山市的36万外来工占全市当期就业人口的39.6%,占据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的重要地位,且分布的行业和地域都很广泛,中山市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建立了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商场的雏形。 可是,这一市场却在90年代中期出现了问题:较高的工资水平和劳动力供给不足同时出现。中山市的外来劳动力在1994年达到顶峰40万人后,在1995、1996年连续两年下降,1997年虽有所增加,可是距离1994年的最高峰还相差3万人,出现了民工需求大于供给约2万人的缺口。而中山市的外地劳动力的工资约为6000-7200元,大大高于内地人口大省的年人均收入,例如四川1994年的农民人均年收入约为946元。这样在的工资差距却对内陆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提供不了激励,其秘密在于劳动力供应与接收双方政府的”跟踪服务”和”有序化管理”。一个四川民工从四川出发到中山找工作这一过程就需缴纳约820元的中介费、管理费等,如果将这一笔偌大的费用与四川农村的人均收入加以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一道”门槛”对于那些初次决定外出打工的农民意味着什么(CCER劳动力市场课题组,1998B)。中山市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受到严重阻挠,甚至倒退。企业用工决策提前出现了”质量代替数量”的趋势,被迫进行劳动力质量升级这一不符合比较优势的选择。 我们看到中山市的劳动力市场发展起初是正常的,而政府的干预使得这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无法持续。这再一次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如果人为的对经济的发展施加外部成本,经济主体就会改变行为方式,最终背离干预者的初始目的。 绵阳:强势企业用人自主权和劳动力市场的雏形。 绵阳市的情形有所不同。一方面,绵阳市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约8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万城镇职工失业、下岗、富余总量以及约3万人的新增劳动力;相对于绵阳市1996年总人口509万,其中城镇人口为92万来说,的确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绵阳市的经济主要依赖于长虹等少数巨型企业。比如,1997年长虹公司的工业总产值为200多亿,占绵阳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的60%以上。1997年1-11月,长虹公司的利润总额为18.6亿,而同年绵阳市的利润总额仅为11.0亿,如果没有长虹,整个绵阳市将处于亏损境地。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巨型企业在用工上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一方面,长虹公司使用着 万多名临时工,而且在不断招用新的临时工。另一方面,长虹每年上交大量利税(1996年将近6.4亿元)以保证政府再就业等工作的开展。经过大量采用这种灵活的、以非正式的劳动契约为基础的临时工制度,逐步取代了僵化的劳动合同制,绵阳市的企业维持了市场竞争力,并使得劳动力市场展现雏形。 绵阳市的创新动力来自于较小的经济规模和巨型企业长虹公司的存在。经过借助于强势企业的税利(间接来自于外来民工)补助了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绵阳市得以能缓解下岗压力。长虹公司的实力使得它能够作为企业的代表和政府讨价还价。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形成下述均衡:企业经过岗位调整来悄悄地进行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民工经过接受一个远较”城里人”的工资为小的工资额来获得就业岗位;政府经过从企业收取的利税来补贴下岗工人。这种均衡依赖于企业的效益较好的这一条件,如果市场环境恶化,企业增长乏力,不得不削减民工使用量,那么企业的利税随之下降,可是对下岗职工的补贴却具有刚性,政府就可能陷入困境。如果政府选择干预,那么这个均衡就会被打破,绵阳市形成城乡开通的统一劳动力大市场信息的趋势就会受到遏制。长虹的效益关系到这个就业范围的宽松与否,可是这种要求又和长虹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矛盾。 如果政府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或是这种城乡劳动力在就业中的不平等地位不能得到改进,城乡开通的劳动力市场的能否形成依旧是一个大问号。因此,我们认为绵阳市则只是显露出劳动力市场建立的迹象,发展如何取决于政府与民间实力的消长(CCER劳动力市场课题调查组,1998C)。 第二类,政府干预、城乡就业空间的分割和受到阻挠劳动力市场,如上海的案例。 政府经过减少供给,使得供给与需求的缺口不至于太大,最终降低就业压力对于经济的冲击。这种减少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减少城市劳动力,特别是新增劳动力对于国有经济部门的冲击,促使其经过市场寻找工作,降低其工作预期;二是经过建立再就业中心,延缓下岗职工对于经济的冲击;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采取措施限制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经过影响其在城市就业的概率、工作种类和工资水平以降低其在城市就业的预期工资水平,从而达到减少外来劳动力流入的目的。这些做法尽管能够在短期内使得就业压力得到缓解,可是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建设确甚为不利,因而最后效果不容乐观;而且这些减少供给的手段普遍的包含着对于某些弱势群体的歧视,缺乏就业中的公平性。 上海:大城市面临转型的劳动力市场。 上海的做法颇为典型。首先是在新增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和贯彻,即采用”新人新办法”——全面的劳动合同制。这一机制减少了新增就业人员对于国有部门的依赖,使得这些人能够经过市场就业。这一措施起始于1980年上海市开始试点的城市劳动合同制。90年代以后,以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改革全面铺开。迄今已有98%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实行了这一制度。这一制度性改革改变了过去工人一旦招进门就终身固定在一家企业的状况,恢复了劳动力资源的市场流动性,也为上海经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同时,上海市着手建立城市劳动力市场,促进新增劳动力就业的市场化。据估计,新增劳动力供求双方市场结合率达60%以上。”新人新办法”不但为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市劳动力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经过城市劳动力市场逐步消化规模巨大的企业冗员提供了条件。 其次,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全面建立的条件下,为了延缓国有企业冗员对于经济冲击,上海市由市财政、下岗职工所在企业及企业所属行业控股公司和外劳管理三方出资,创立行业”再就业中心”三方各负担经费的1/3。从市财政方面来说,1996年仪电、纺织两个行业共托管10万下岗职工,一年经费过4.2亿,财政负担1.4亿。1997年7个行业共建立9个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25万人,计划经费10亿,三个季度8亿,财政负担3亿。这样沉重的担子在短期内,能够由上海市雄厚的财政兜底,可是显然难以长久。其它地区的再就业中心都因为资金不足的压力而处境艰难。 最后,为了缓解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上海开始拿农民工开刀。1992-1994年,由于开发浦东、建设地铁等大型市政项目的需要和同期中国经济呈现飞速发展趋势使得白领工作增长率高于蓝领工作增长率等原因,上海市吸收了大批外来民工。上海市政府此时尚对外来劳动力持”默认”态度,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基本上在两个层次上运行,相安无事。可是,为了缓解1994年以后下岗工人激增的压力,上海市先是经过成立对外劳动力管理所,以示外劳:”有序化”流动,即建立外劳市场,规定不许外劳个人在上海找工作而必须坚持有组织输送,同时实施证卡管理。特别是1996年以来上海加强了招工控制、强化外劳进入的行业和期限、限制以及加强证卡管理和增加收费等,以求为外来劳动力设置门槛;但这些措施显然不受企业欢迎,它们经过种种规避措施,使得这些政策的效力大受影响(CCER劳动力市场课题组,1998D)。上海的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渐形成,而国有部门的下岗职工则继续背靠着政府的财政支持,并对统一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构成严重阻挠。上海的这种限制劳动力供给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限制农民工进城自不必说,诸如加强就业培训、扩大高校招生、控制企业破产和解雇职工等措施的用意都在于减少当前劳动力的供给;可是实施这些措施时,如果不是伴随着劳动力有效需求的增加,那么一旦现有经济结构无法承受这些潜在压力,问题将会非常严重,甚至于危及社会稳定。 在这个意义上说,上海的经验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于减少供给的方式一方面使得企业的改革进程,降低了非国有部门的竞争能力,最终无法达到需求的拉动。如果经济中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这一类大城市将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就业压力。 第三类,”扶贫解困”的就业政策、下岗职工的”粘连”情结和严重滞后的劳动力市场,如南京、吉林的案例。 因为历史选择的”路径依赖”,老工业基地普遍面临经济萧条,企业停工、停产的局面。由于国有职工比例占很大比重,辞退农民工对解决就业问题没有太大意义,建立再就业中心也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这一难题,最为严重的是,这些地区看不到经济摆脱困境的有效办法,因此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严重不足使得这些地区的就业现状最令人担忧。政府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只能是采取延缓企业改革进程,推迟国有企业职工向社会的流动,并经过短期措施解决短期劳动力就业。结果是,下岗职工普遍选择”粘连”于原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就业问题的解决更是遥遥无期。 南京:福利惯性下的劳动力市场。 面临将近1/6的市区人口失业率的压力,南京市政府在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新经验,如分类梳理(把下岗工人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类,实施分别管理)、养老统筹的个人投保办法等。但由于国有经济部门顽固的城市福利体制壁垒,南京市劳动力市场就大的层面来就形成了两块,即国有经济部门(主要是国有工业部门)的一元劳动力市场和非国有经济部门的高度融合的劳动力市场。在国有经济部门,外劳力还是处在填补城市工人空白的位置上,互不相干;而在非国有经济部门,城里人和外来民工已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上竞争,农民工在南京工作就个人来说几乎不用交什么钱;单位交钱也不是硬性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制度成本。这为形成城乡通开的劳动力大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铺开和1992年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实行,城市工人下岗和失业问题严重起来,这一市场的发展受到阻碍。 由于国有企业本身只使用了少量的外来劳动力,经过清除外劳力以提供就业岗位的通行做法在此无太大用武之地,政府对更多地采取将企业职工”包”在企业里的做法。企业和政府就如何安排下岗职工达成了一个以牺牲未来为条件的妥协方案,即所谓”疏理定位,分类管理”的政策。客观存在规定按照职工的年龄结构来对职工进行分类,并让职工与企业签订不同的协议,而且由财政支付相应的货币补偿;可是由于城市福利惯性,这一政策在实施中发生了变形:以年龄为标志的一次性的补偿变为滚动式的福利均沾,即合同期限有多长,政府就得背多久,而下岗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段时,事实上都能够享受到类似提前退休的待遇,并领取到相应的补贴。这一政策的功能发生了退化:在提前退休政策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职工以新的形式搞提前退休,铺开面甚至比原来提前退休的范围更广。这样,南京就在实践中将权宜之计长期化,用牺牲未来的办法来应付提前的危机;这种分类梳理政策在实施中,从一次性的以年龄为界的补偿变成滚动式的福利均沾。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陷于停滞(CCER劳动力市场课题组,1999A)。 吉林:”粘连”情结与劳动力市场的严重滞后。 吉林市作为中国传统重工业城市的代表,其经济具有很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国有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始终在经济中占很大比重,1997年国有企业在吉林市这个经济中所占比重为14.5%,而其职工人数、资产和实现利税所占比重则分别达到62.1%,80.3%,76.8%。在这种环境中,体制外的增量——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一直未能得到长足发展,从而使得整个经济更加缺乏活力,企业的用工体制僵化,正式工人数在吉林市的就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1997年国有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的工人占工业总就业人数的90%)。另一方面,吉林市的经济状况却越来越差。截至1997年末,吉林国有经济的亏损比重占30.9%,全市共发生下岗职工13.7万人,占其国企职业总数的将近25%。吉林市在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时,更多的着眼于短期解困,即为企业和下岗职工寻找短期的谋生之道,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各类扶贫解困市场、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内转外(组织劳动力的境内外输出)和农转非(鼓励城市下岗职工和暂时停工、停产或开工不足和企业到农村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搞技术服务、生产服务、销售服务和人员培训服务等)、建立职工消费合作社等。 在这样的情形下,众多的国有企业职工不得不把自己的命运和计划体制下由国家包办的福利状况连在一起。职工们多年作为企业的”主人翁”,已经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结构与企业的命运绑到同一辆战车上:政府对国企职工则给予默认的承诺:作为职工接受低工资的条件,政府将为职工提供相应的福利水平,并在职工年老、生病或遇到其它不可抗力变化时,对职工提供帮助。当国有企业的状况越来越糟时,职工的福利状况突然急剧下降,甚至连工作岗位几乎都无法保证,这一事实令她们无法接受。而且,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改革等政策变化打乱了职工原有的预期结构。经济处于萧条之中,国有企业亏损越来越严重,使得这些职工难以从经济中找到新的工作机会,于是,无论从就业观念上,还是从利益权衡上,国有企业职工都不愿意解除与原企业界的劳动关系而另谋出路,而是选择了”粘连”于原企业:不进入再就业中心,企业不发工资也不在乎;可是当企业状况好转时,她能够回原企业上班(CCER劳动力市场课题组,1999B)。 无庸讳言,这种”粘连”情结的深层根源在于政府对于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欠债。如果政府在选择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时忽视了这些问题,这种”粘连”情结将因为职工观念中的自我增强机制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会危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个进程。现有最为迫切的问题是,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萧条和国有职工比重过大的现实困扰着这些地方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也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大市场的建立。 三、出路 面对这样大的就业压力,寻常的解决之道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诸如清退农民工、建立就业指导中心、推迟某些社会群体的就业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着眼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大背景,才能给这个问-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城市 劳动力市场 就业 现状 调查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