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doc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doc(3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 资料仅供参考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 政治的含义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3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4 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5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历史演变 6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7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8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9 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第一节 政治学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含义 P6 古希腊:最初含义指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西方) 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主要指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指“治国平天下”,以治为主。 1、历史上剥削阶级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 P2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孔子、孟子、柏图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凯尔逊)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马基雅维里-第一次将政治与理论分开、《君主论》,韩非子-法家、拉期韦尔、马克思·韦伯)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戴维·伊斯顿“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观点 内容 代表人物 道德解释 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 法律现象 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凯尔逊 争夺权力、玩弄权术 马基雅维利、韩非子、拉斯韦尔、马克思·韦伯 管理众人之事 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 围绕政府制定、执行政策 社会价值和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戴维·伊斯顿 【单】把政治解释为“管理众人之事”的代表人物是( ) A马基亚维利 B戴维·伊斯顿 C孙中山 D毛泽东 【答案】C 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解释 (1)马克思、恩格斯在《中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2)列宁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可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P5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主导因素,一切政治关系均直接表现为或最终可归结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1.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P6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狭义: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单】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A国家政权 B政治结构 C政治法律 D国家类型 【答案】A 【解析】人们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其主要研究对象应是国家政权问题。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P7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 (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2)中国政治; (这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现代政治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对政府制定与执行政策过程的研究日益发展)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在基本理论方面,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关系密切。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哲学是政治的基础。 2、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两者的联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导致政治学与经济学联系的另一个重要国素,就是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3、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但研究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政治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权力是其研究的核心;而法学的研究对象则以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重点。 (单)传统的社会科学则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 (单)20世纪以来,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如政治学领域就出现了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边缘学科。 (单)现代西方政治理论提出了分权、法治等原则,其目的在于限制掌握权力的人滥用权力。其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P13 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1)儒家(孔孟,《论语》、《孟子》):从“为国以礼”的政治原则,即“礼治”到“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即“德治”,发展至“以德行仁”的“王道”以此来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 (2)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反对“仁政”和“王道”,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 (3)道家(老子、庄子):用消级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即“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小国寡民”是老子向往远古的原始社会) 儒家 《孔子》《孟子》 “礼治”、“德治”、“王道” 法家 《韩非子》 “法治” “霸道” 道家 《老子》《庄子》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P15 (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代表人物:柏拉图(她的《理想国》这书一直被视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和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她的《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 (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主张神学政治论,代表人物: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沿着两条路发展: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学家的是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布丹《共和六论》,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代表: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 (5)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她们根据自然权利和自然法理论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 (6)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学说(孔斯坦、边沁)和实证主义学说(孔德、斯宾塞:主张用社会政体代替国家)。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时间 代表人物及作品 发端于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政治学》——开山之作 中世纪,黑暗时期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神学政治论); 鼓吹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15世纪至16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 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君主论》 布丹《共和六论》国家主权 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17世纪至18世纪(繁荣阶段)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卢梭(社会契约论)民主共和国、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发展和变革阶段) 孔斯坦、边沁(自由主义) 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 【单】《君主论》一书的作者是( ) A马基雅维利 B洛克 C卢梭 D布丹 【答案】A 【单】政治学从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时间是(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答案】C 【解析】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政治学从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拥有许多学者的专门学科。 3、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P18 (1)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2)第二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以研究权力为主要方向。 典型代表:罗斯福新政,即运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采取一些改良主义措施。 (3)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这个时期的研究方向又从权力逐渐转变为对政策的制定过程。 (单)美国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研究即是对于权力及拥有权力者的研究。” 2. 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单】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内容: 1、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2、《宣言》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3、《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不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和主要观点,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 4、《宣言》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5、《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上述观点表明,它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单)马克思根据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的专政,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外部表现,国家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职能的延续。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P26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要求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主要方法: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 (3)理论联系实际; (4)阶级分析; (5)经济分析。 2、政治学研究比较常见的方法有: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单)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利益表示、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制规定、法规执行等。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3.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4.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对以行为主义方法即行为科学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政治学流派的总称。它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后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达到全盛,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考核知识点: 1 氏族 2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3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4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及其本质 5 国家权力 6 国家职能 7 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8 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P32 国家起源的研究,主要阐明了两个观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时间问题) (2)第二,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原因问题)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P33 1、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这是一种禁止父母与子女通婚的婚姻形式。其后发展为普那路亚家庭,这是兄妹姐弟禁止结婚的一种家庭形式。氏族就是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5.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各个氏族一般具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墓地。 2、在氏族发展的初期,社会处于母权制氏族时期。一般来说,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典型形态。 (单)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 3、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社制度有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几种形式。 4、氏族制度的特点: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2)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示意见的议事机构。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二、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 1、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而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则是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单】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 A氏族组织解体和阶级的形成 B君主制的出现 C一夫一妻制的形成 D战争的作用 【答案】A 【解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氏族组织随之解体,氏族组织解体和阶级的形成是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 2、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给社会带来三个结果和变化: (1)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2)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 (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家长,晚辈及奴隶。 特点:①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②父权。 (单)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成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3、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给社会带来三个主要结果: (1)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 (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3)部落联盟的出现。 (部落联盟设立由军事首长、议事会、人民大会所组成的联盟机关) 4、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离出来。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恩格斯称其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带来的二个结果: (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金属货币。 (2)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原来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起来。 (单)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后,氏族制度无力解决阶级矛盾突出的问题,第三种力量——国家应运而生,它凌驾于社会之上,压制社会的公开冲突,只允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合法的形式进行。 5、恩格斯对国家的产生论断说明三点: P41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表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6、国家在氏族制度上产生的三种形式: P42 (1)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它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 (2)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 (氏族内部分化出世袭贵族,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产生的国家) (3)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这是德意志的日耳曼部落征服罗马帝国的直接结果) 【单】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产生的国家是( ) A古希腊 B罗马 C德意志 D法兰西 【答案】B 【解析】罗马在氏族制度的末期,在氏族内部分化出世袭贵族,她们控制着公有土地,并掌握着氏族的权力。当时罗马氏族部落中杂居着许多外来居民,即平民。她们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不能享有罗马氏族成员的权利,而又要承担义务。她们为争得与氏族成员的平等权利,同罗马贵族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这种平民斗争,加速了氏族制度的奔溃和国家的形成。 7、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点: P43 (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公共权力的设立。 所谓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 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P44 1、6. 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政府的权威都由神意所授予,君主是替天行道,依照神意来治国,君主代表神意。服从君主,就是服从神意。(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董仲舒。) 2、7. 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1)这种学说既用来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也说明了国家内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2)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评价:契约论是没有历史事实根据的非科学的理论。 (国家起源契约说主要代表人物: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 (单)洛克认为,人们有三种主要的自然权利:一是生存;二是自由;三是财产私有。人们订立契约建立国家,其职能是保护人们的自然权利。她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单)卢梭的契约学说用“主权在民”的观点,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宗教观点,这是对神权论的有力打击。 3、8. 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暴力论的鼓吹者:杜林、巩普洛维赤、考茨基) (单)杜林强调暴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暴力论的错误在于: (1)它认为政治暴力先于经济发展的过程,即先有暴力,后有私有财产,这是违背历史发展事实的。 (2)暴力论的要害在于否认了国家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把国家看成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3)暴力论歪曲了阶级同国家的关系,把国家这一阶级斗争的产物,说成是国家创立了阶级。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单】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国家的本质问题。 对国家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解,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出发点。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1、“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2、这个定义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国家观点的最全面的的概括。它三层含义: P50 (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主要说明国家存在的时间问题,即国家产生和消亡的时间问题,核心是说明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 (2)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是表明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3)国家是个机器。 (单)马克思主义关于“专政”的概念,是指国家的本质。专政的实质是阶级统治。 二、国家权力 P54 1、9.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这里指狭义的;或称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国家权力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2、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有三方面: (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也就是形成了这种权力的专门人——官吏和各种形式的专门机构——国家机关。 (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 (3)赋税制度的确立。 3、国家权力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1)强制力的垄断性。 (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 (2)普遍的约束力。 (国家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3)主权性。 (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属性) (单)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当阶级出现,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时就产生了国家,当阶级完全消灭,国家就消亡了。 (2)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经过社会变革,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随之改变。 (3)国家是个实体物,是社会组织,是机器、工具。 5、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从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三个方面界定国家,称为“国家三要素”。 6、国家与国度的区别: 国家是按历史发展阶段,按阶级性质划分的;国度按政治地理位置划分的。 10. 国度在国际交往中,无论国家性质如何,都需要按一定地域、居民和政权所构成的政治单位,即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相往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称这种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为国度。 三、国家的基本职能 11.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1、国家职能的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1)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2)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3)内外部职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加强内部职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外部职能;同样,有效地发挥外部职能,对巩固和社会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 2、根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的内部职能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12.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在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2)13.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3)两者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单)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单)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的存在,而政治统治职能存在的前提则是国家的存在。 3、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扩大,政治职能的弱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4、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其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节 国家的消亡 一、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P60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也必然随之消亡。 2、国家消亡的前提是阶级的消亡,随着阶级的消亡,作为解决阶级矛盾的工具的国家,由于失去了作用,逐渐走向消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3、国家消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 (单)“自行消亡”的国家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任何剥削者类型的国家。 二、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 1、国家消亡的条件:消灭阶级。消灭阶级不但要消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彻底铲除阶级产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使阶级及其差别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 2、最高级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级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已经消除了,阶级的差别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国家消亡的条件。 3、为什么只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国家还不能消亡,必须在阶级差别消灭之后,国家才会消亡? (1)从经济方面看,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解决了所有制问题,从根本消除了国家存在的社会条件,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使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因此,在分配领域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只要是按劳分配就必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存在就需要国家和法律。 (2)从政治方面看,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虽然被消灭了,但由于国内国际各方面的因素,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要有阶级斗争存在,国家就不会消亡。 (3)由于上述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还需要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有法,就需要有保证法律实现的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关。 4、国家消亡的各种条件: P64 (1)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 (2)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 (3)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 (4)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 (5)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 5、国家的消亡表明了: P64 (1)过程的渐进性,是指国家消亡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2)过程的自发性,是指国家不是被消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考核知识点: 1 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2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 3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4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5 奴隶制国家 6 封建制国家 7 资本主义国家 8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P66 14.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1、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指国家的分类问题。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 (1)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将国家划分为: ①君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 ②贵族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国家; ③民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多数人,即民众手中的国家。 在这三类国家中,属于正常国家(是指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国家) 变态国家(是指以谋私利为目的的国家),包括:专制国家(一人掌权),寡头国家(少数人掌权),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掌权)。 (2)有的学者按本国政府对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把国家划分为:主权国;部分主权国;殖民地国家。 (3)以地理环境作为划分的标准,把国家划分为:海洋国;大陆国;岛国。 (4)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一般把国家划分为:法治国;民主国;专制国;福利国。 【总结】上述分类都是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对国家进行分类的,属于国家的非本质性分类。 2、国家的分类应当以各种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作为划分标准。 二、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1、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从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分析出发,提出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简】简述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答:(1)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征的概括。 (2)具有共同的阶级本质。 (3)具有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 2、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3、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先后经历了四种社会生产方式: (1)奴隶制生产方式; (2)封建制生产方式;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在这些生产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分别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国家的历史类型分别是:P68 (1)剥削者类型的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 ①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奴隶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奴隶制的剥削形式。 ②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广大农民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封建制的剥削形式。 ③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和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它维护着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 (2)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 ④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统治少数剥削者的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工具。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1、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 【注意】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反对改良,只是反对用改良来否定革命。 (单)革命是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则是一种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改良来提高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锻炼和教育人民群众,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2、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P71 (1)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经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进来缓和社会矛盾。 (2)革命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现象,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3)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区别: P72 (1)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一概地反对改良,但不满足于改良,不停留在改良上,改良必须服从革命的原则和目的。改良是被统治者经过斗争而取得统治阶级的让步,革命者应当利用这些让步积蓄革命力量,进而夺取政权,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 (2)而改良主义者则是停留在改良上,满足于统治阶级的让步,甚至阻止群众革命。因此,改良主义者实质上以争取统治阶级让步政策为最后目的,是旧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 第三节 国家历史类型概述 一、奴隶制国家 P72 1、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是随着原始公社制度的崩溃、奴隶占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 2、奴隶制国家的实质: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 3、奴隶制国家的两个职能: (1)内部职能: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 (2)外部职能:侵略她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国侵略——具有重要意义。 奴隶主阶级经过国家控制被压迫阶级的另一种办法,就是利用宗教作为精神武器,以麻痹奴隶和自由民的反抗。 4、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都采用君主制,即所谓东方暴君制。 5、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由选举和抽签产生。 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贵族制——由奴隶主阶级中的少数显要贵族组成元老院(古罗马)、长老会议(斯巴达)掌握重要权力。 二、封建制国家 P74 1、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封建大地主占有者对广大农业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工具。 2、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 (单)分析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是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认识封建制国家的出发点。 3、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四种形式:P75 (1)地主占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地主的身份是不固定的;地主主要是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政治上不享受特权。(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领主占有制:土地由分封而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地主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地主具有超经济强制的政治特权:利用特权和暴力压榨附属农奴。(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3)国家占有制: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土地。分封级各级领主,实质是领主占有制。 (4)自耕农占有制:就是农民自己占有所耕种的土地,即所谓“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土地制度。自耕农所占的土地占是少量的,仅满足基本生存条件。 【注意】地主的土地是购买的,领主的土地是国王封赐的。 综上,真正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在中国是地主占有制,在西方是领主占有制。 (单)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曾出现过屯田、营田、职田、农庄和均田等土地国有制形式,但它们本质上不过是扩大了的地主所有制。 4、在封建经济关系中,大土地占有者和农民处于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地位,这就决定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 5、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P77 (1)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剧制。 (2)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 (3)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则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 (多)在领主制的封建社会里,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中。领主在得到分封的土地时,同时也得到了这块土地上的“特恩权”,即行政、立法、司法、军事、铸币等特权。 (单)中国唯一在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宗教——道教。 (单)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单)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建立其思想统治的功能,即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 【单】从权利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 ) A中央集权制 B三权分立制 C地产权力等级制 D官僚等级制 【答案】D 6、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三个特点: P79 (1)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各级官僚经过举荐、科举等途径,由国家任命取得官职,并按官职领取国家俸禄。 (2)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 (中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秦朝建立之初,统治阶级提出“邦之急,等级”——到魏晋时代形成九品三十等级制度) (3)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7、宗法:是指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主要表现为同姓宗族内部分为大宗、小宗和嫡长子继承等。 (单)利用孔孟之道和封建宗法思想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是中国封建制国家政治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 8、宗教特点:它是一种思想,表现为教义、教条;它是一个组织,表现为教会。 三、资本主义国家 P83 1、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制度化,是人类历史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按其发展阶段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政治学 概论 串讲 笔记 复习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