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剪力墙钢支撑四代产品施工技术交底(附常用计算书)--最终定稿版.doc
《剪力墙钢支撑四代产品施工技术交底(附常用计算书)--最终定稿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钢支撑四代产品施工技术交底(附常用计算书)--最终定稿版.doc(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天 建 实 业 天建模板标准化钢支撑 产品技术交底 昌黎天建钢结构销售有限公司 2017年7月7日 目 录 一、标准化钢支撑体系各部件介绍 3 二、模板支撑体系组装工艺 9 三、施工组织要点 14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8 一 标准化钢支撑体系各部件介绍 1、 墙体横杠 A规格: 由两根60mm×20mm内卷边 C型冷弯型钢组装而成,壁厚2.75mm 每米重4.2Kg B作用: 用于剪力墙横向加固。 C优点: 加大了与剪力墙模板竖向龙骨的受力面,克服自然涨模现象,规格统一,侧面有连接定位用圆孔,连接组装方便,且重量轻便于操作,提高工人安装效率. D产品尺寸: 600mm 900mm 1200mm 1500mm 1800mm 2100mm 2400 mm 2700mm 3000mm 3300mm等 2、 阴角L型横杠A型 A组成:又叫阴角加固件,由两根短横杠焊接组成,角度为90°。 B作用:替代钢管,用于剪力墙阴角处的水平方向加固。 C优点:预制90°角度,保证剪力墙的制作质量,与横杠搭配使用,快速连接,而且操作简单。 D同产品对比:相对比LB型阴角锁具,安拆更快捷,适用于短肢剪力墙。 E规格:L600mm-800mm L800mm-800mm L800mm-1000mm L800mm—1200mm等 L型(阴角锁具)B型 A组成:又叫阴角锁具,由两根U型横杠焊接组成,角度为90°。 B作用:替代钢管,用于剪力墙阴角处的水平方向加固。 C优点:预制90°角度,保证剪力墙的制作质量,与横杠搭配使用,操作简单。 D同产品对比:相对比LA型阴角锁具,阴角加固更牢靠,配合横杠卡主阴角木方,阴角浇筑效果更理想。 E规格:L400mm-450mm 3、 阳角锁具A型 A组成:锁具由阳角锁具,阳角顶片,阳角勾子组成。 B作用:用于剪力墙阳角的加固。 C:优点:采取一销一顶,两步快速完成阳角加固,完全避免传统阳角加固中出现的松动变形的问题,保证了阳角的90°角。 D同产品对比:相对比阳角B型,横杠材料通用性更高,更适用短肢剪力墙。 阳角角铁B型 A组成:由两根90°角铁焊接横杠预制孔位,加固顶丝组成. B作用:用于剪力墙阳角的加固。 C:优点:采取加固丝杆穿过阳角预制孔位,一步快捷阳角加固,阳角丝杆对拉,保证了阳角的90°角。 D同产品对比:相对比阳角A型,安拆更快捷,阳角成型效果更好。 4、横杠连接锁具A A组成: 由一根方钢管和两个锁销组成. B作用: 与横杠定位孔配合,快速连接横杠,保证横杠不被两头拉力拉开,还可以通过定位孔的位置调节横杠的长段。 C优点: 能保证连接点的整体性,避免出现胀模现象,保证工程质量。 D同产品对比:相对比连接锁具B型,连接成一体不用配合小件加固,需要连接处背横杠。 横杠连接锁具B A组成: 由一根U型直杠和两个锁销组成. B作用: 与横杠定位孔配合,快速连接横杠,保证横杠不被两头拉力拉开,还可以通过定位孔的位置调节横杠的长段。 C优点: 能保证连接点的整体性,避免出现胀模现象,保证工程质量。 D同产品对比:相对比连接锁具A型,操作快捷,减轻重量与造价,通用性高。 4、 洞口锁具 洞口钩子 洞口杠 A组成:由短横杠和两个勾型螺栓组成。 B作用:用于剪力墙洞口模板加固. C优点:用两个勾型螺栓,勾住横杠上面的定位孔,快速将短横杠拉紧,通过送紧螺栓可调整洞口垂直度.简单牢固快速完成洞口模板加固。 D规格:600~800mm 5、异型杠 A组成:以上图片包括Z型杠、带角度L杠、单双L杠等异型杠。 B作用:用于带墙垛、带角度剪力墙及防排烟等风井、门窗下挂梁一次浇筑模板加固。 C优点:此类产品用于二次结构优化一次浇筑项目,难于用普通材料加固的墙体,简单牢固快速完成模板加固,成型效果好. D规格:Z0.8-0.19—0.09—0.8mm L0。8—0。8(135°)m L0。6(单)-0.8(双)m 二 模板支撑体系组装工艺 1、横杠拼装方法: 木模板 横杠 竖杠 模板合模后开始拼装墙体支撑,先将墙体模板竖杠(竖向次梁)按间距不大于200mm均匀钉到模板上,然后穿入对拉螺栓,完成前两步之后开始拼装墙体横杠(横向主梁),拼装墙体横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装,装上垫片和螺母,紧固完成。 2、剪力墙洞口模板的拼装方法: 洞口横杠 洞口勾子 定位孔 拼装好横杠(横向主梁)并将对拉螺栓加固后,开始组装洞口,用勾型螺栓钩住横杠定位孔,将洞口横杠用勾型螺栓拉紧即可. 3、阳角锁具A的拼装方法: 预留30毫米间隙 定位阳角锁销 将阳角钩头螺栓从较长横杠的中间缝隙中伸入,将铁钩钩住内侧杠的钩点,用螺母紧固。 再将阳角锁具用定位插销插在阳角处相交的两根横杠中较长的一根上,用螺旋顶丝顶在预先放置U型阳角顶片的横杠端头,旋转顶丝将横杠顶紧为止。 阳角锁具B的拼装方法: 将阳角丝杆从阳角两侧横杠角铁预制孔洞中伸入,十字垫片垫起后用螺母紧固。 4、阴角A型的拼装方法: 横杠竖杠组装完成后,在阴角处放上L型横杠,带上垫片、螺母加固即可。安装阴角L杠时请大家注意,阴角处两穿墙螺栓加固时两侧螺母对着较紧,不要先紧一侧再紧另一侧。加固好后检查阴角是否为直角,L杠是否紧贴竖向龙骨。 阴角B型的拼装方法: 安装横杠后,阴角锁具套在横杠上,将插销插在阴角锁具预制孔位与横杠预制孔位对应通透孔位处定位阴角连接。 安装阴角锁具时请大家注意,插入插销是否两侧均插入,横杠与阴角锁具是否卡主阴角竖向龙骨,未顶到模板一侧横杠可有0~150mm活动伸缩范围。 5、 A、横杠连接杆拼装方法: 将两根水平相连的横杠用连接定位销销在定位孔中,在接口的外侧再叠加一根横杠,用对拉螺栓固定即可。 B、横杠连接锁具拼装方法: 将两根水平相连的横杠挂在穿墙螺栓挂好后,在连接处的外侧再套一根U型连接横杠,连接锁具固定好后,插入两根插销定位好,对拉螺栓拧固到位即可。安装连接锁具时,请大家注意,连接锁具可调整横杠连接间距,即可以改变两横杠连接伸缩长度0~150mm,阴角阳角洞口处横杠加固到位后,再加固连接锁具。 三 施工组织要点 1、材料分配要点 ①施工图纸每道墙都编有墙号,该墙号与用量表的墙号是对应的。 ②在材料现场(注意不是施工现场),对照墙号,一道墙一道墙的将材料的按数发放 ③发完,核对无误,由负责该道墙的工人将物料运送至对应墙号施工现场。 9号楼施工设计图纸 9号楼用量表 2、模板拼缝要点 模板拼缝出应使用40㎜×40㎜木方连接,保证木方厚度与竖向次梁方管厚度一致。 图a 图b 图c 等口模板示意图 阴角模板示意图 两板接缝示意图 3、支撑体系安装要点 ①安装顺序:安装横杠——--安装L型杠----加固对拉螺栓---—安装并加固阳角锁具-———安装并加固洞口锁具----检查垂直平整———-完成 ②安装横杠时,应由两人协同作业,每人一面墙,自下而上安装,一道安装好后,必须扭上对拉螺栓螺母,避免横杠脱落伤人.横杠安装完成,统一对螺母进行加固. ③安装阳角锁具的位置,两横杠之间应预留30毫米间隙,保证阳角锁具能安装牢固.(见图) 预留30毫米间隙 ④横杠和L杠安装好并对拉螺栓扭紧后,再进行阳角锁具和洞口锁具的安装. 4、对拉螺栓孔要点 对拉螺栓横向间距正常情况为450mm,最大间距不应超过600mm。应特别注意“L"型墙,“T”型墙和“Z”型墙。如果间距大于600mm,应增加对拉螺栓,如不能增加,应采取其他方式二次加固。 ①“L”型墙 ②“T”型墙 ③“Z"型墙 5、支撑体系拆除 ①拆除顺序:拆除洞口锁具-——-拆除阳角锁具——-—拆除阴角处L型杠-——-拆除横杠(由上至下) ②拆除后的材料应按每道墙分类堆放,避免与其他墙体混放,然后运往下一层对应的剪力墙进行安装施工。 ③在拆除高处长横杠时,应有两至三人配合拆除,应由高处传递下来,禁止高处抛下,以免产品损坏变形. ④拆除横杠应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拆除,拆除时松掉对拉螺栓螺母,然后取下横杠,然后再进行下一道拆除。 ⑤拆除后材料上如沾有水泥,应及时清理,以免影响二次使用。 ⑥整栋楼施工完毕,材料拆除后应整体分类对放,并打好包,由塔吊吊装到堆放场地,用防雨布盖好,以备其他项目使用。 四 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程序:施工前培训-——-安装-—-—自检--—-验收--—-浇筑时检查 2、技术交底会议 在材料到达现场准备进行模板施工前,我公司派专业售后人员到现场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对木工工长、现场模板施工工人进行支撑体系施工技术交底和使用培训。 3、现场指导安装 我公司售后人员在工程首层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安装,协助木工工长做好关键部位检查. 4、安装应严格按照我公司的设计图纸安装,不得随意更改,如果出现图纸设计不符合现场条件的,应与我公司售后服务人员沟通,由我公司售后人员进行合理调整. 5、安装完成后,工人应检查对拉螺栓、阳角锁具、洞口锁具是否紧固到位。然后报验。 6、验收人员对墙体加固后的水平度、垂直度进行校验,对对拉螺栓横向间距进行校验,特别是拐角部位和一些异形部位,螺栓间距不得大于600毫米. 7、浇筑混凝土时,由于震动棒震动受力,有可能导致一些位置的螺母松动,应派专人在浇筑混凝土时检查螺母的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扭紧。 附1。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2.9米层高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附2。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3.05米层高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附1、墙模板(不等距木模)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二、计算参数 基本参数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混凝土墙厚度h(mm) 200 混凝土墙计算高度H(mm) 2900 混凝土墙计算长度L(mm) 3000 次梁布置方向 竖直方向 次梁间距a(mm) 200 主梁悬挑长度b1(mm) 200 主梁间距b(mm) 450 主梁合并根数 2 结构表面要求 表面外露 对拉螺栓横向间距X(mm) 450 对拉螺栓竖向道数m 5 材料参数 主梁类型 内卷边槽钢 主梁规格 60×20×10×2。5 次梁类型 矩形钢管 次梁规格 40×40×2。5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规格 15mm(克隆、樟木平行方向) 面板E(N/mm^2) 11500 面板fm(N/mm^2) 30 对拉螺栓规格 M14 荷载参数 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4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2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1.15 混凝土浇筑方式 溜槽、串筒或导管 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的水平荷载Q2k(kN/m^2) / 倾倒混凝土时模板的水平荷载Q3k(kN/m^2) 2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3) 24 (图1)纵向剖面图 (图2)墙支模立面图 三、荷载统计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F1=0。22γct0β1β2V0。5=0.22×24×4×1.2×1.15×20.5=41。218kN/m2 F2=γcH=24×2900/1000=69.6kN/m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F1,F2]=41。218kN/m2 有效压头高度: h=G4k/γc=41.218/24=1.717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 S=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41。218+1.4×2,1。35×41.218+1.4×0.7×2) =51.844 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 Sk=G4k=41。218kN/m2 四、面板验算 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根据施工情况一般楼板面板均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无悬挑端,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其中的h为面板厚度。 1、强度验算 (图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q=bS=1×51。844=51.844kN/m (图5)面板弯矩图(kN·m) Mmax=0.259kN·m σ=Mmax/W=0.259×106/37500=6。913N/mm2≤[f]=30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k=bSk=1×41.218=41.218kN/m (图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7)面板变形图 νmax=0。265mm≤[ν]=200/400=0.5mm 满足要求 五、次楞验算 根据工程实际次楞竖直放置,且承受线性变化荷载,为了符合实际可采用墙全高内的次楞的实际跨数作为计算模型,这样做符合实际情况 墙底部线性荷载最大处为: q=aS=200/1000×51.844=10.369kN/m qk=aSk=200/1000×41。218=8。244kN/m 1、抗弯强度验算 (图8)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9)次楞弯矩图 Mmax=0.255kN·m σ=Mmax/W=0。255×106/(4。11×1000)=61。988 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图10)次楞剪力图(kN) Vmax=2。802kN τ=VmaxS0/(Ib) = 2。802×103×2。75×103/(8。22×104×0。5×10)=18。748N/mm2≤[fv]=120 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图1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12)次梁变形图 ν=0.369mm≤[ν]=450/400=1.125 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从下至上的支座反力分别为: R1=4。664kN R2=5。094kN R3=5。486kN R4=4。029kN R5=2.647kN R1k=3.708kN R2k=4.05kN R3k=4。361kN R4k=3.204kN R5k=2.105kN 六、主楞验算 根据以上可得,第三道主楞最不利,故只验算此道即可。 因主楞水平放置,其承受来自次楞的支座反力,但每道主楞承受的荷载均不一样,故须分别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且保证安全,可以按有悬挑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1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图14)主楞弯矩图 Mmax=1.097kN·m σ=Mmax/W=1.097×106/(9.24×1000)=118。74N/mm2≤[f]=205 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图15)主楞剪力图 Vmax=6。855kN·m τ=VmaxS0/(Ib) = 6。855×1000×6.188×103/(27。72×104×0.5×10)=30.607N/mm2≤[fv]=120 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图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图17)主楞变形图 ν=0。463mm≤[ν]=450/400=1。12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对拉螺栓提供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Rmax= 16.473kN 七、对拉螺栓验算 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墙底距离b1(mm) 200 第二道对拉螺栓距墙底距离b2(mm) 700 第三道对拉螺栓距墙底距离b3(mm) 1200 第四道对拉螺栓距墙底距离b4(mm) 1800 第五道对拉螺栓距墙底距离b5(mm) 2400 从下至上每道对拉螺栓承受的荷载均根据不同的间距和不同的混凝土侧压力而不同,由上章节可知由对拉螺栓提供的拉力最大为:Rmax=16。473kN 故N1=Rmax=16.473kN≤Ntb=17.8kN 满足要求 附2、墙模板(不等距木模)安全计算书 一、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250mm,高度3050mm,两侧楼板高度100~12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间距300mm,内龙骨采用方钢管40×50×3mm,外龙骨采用方钢管50×80×3mm。对拉螺栓布置5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50+450+450+450+450+45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600mm,直径14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0.54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0.55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000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2.58m。 荷载计算值 q = 1。2×40.550×2.580+1.4×6。000×2.580=147。215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58.00×2。00×2。00/6 = 172.00cm3; I = 258。00×2.00×2。00×2。00/12 = 172。00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7.666kN N2=48。581kN N3=48.581kN N4=17.666kN 最大弯矩 M = 1。324kN。m 最大变形 V = 0。8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324×1000×1000/172000=7。69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20.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6498.0/(2×2580。000×20。000)=0。77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8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78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 = 48。581/2。580=18。830kN/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计算简图 内龙骨弯矩图(kN.m) 内龙骨变形图(mm) 内龙骨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034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5。202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1。1mm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7.01cm3; 截面惯性矩 I = 17。53cm4;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034×106/1。05/7012。5=140.43N/mm2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1。1mm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400,满足要求! 五、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多跨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计算简图 外龙骨弯矩图(kN.m) 外龙骨变形图(mm) 外龙骨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596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32。685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3mm 外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16。19cm3; 截面惯性矩 I = 64。75cm4; (1)外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596×106/1.05/16187。8=93。90N/mm2 外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2)外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0.3mm 外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400,满足要求! 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6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44。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24.48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22.507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4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剪力 支撑 产品 施工 技术 交底 常用 计算 最终 定稿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