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整合构造——基于系统论的视角_林栋.pdf
《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整合构造——基于系统论的视角_林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整合构造——基于系统论的视角_林栋.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整合构造摘要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实分属于彼此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两者具有不同的运作方式。人权概念对人权话语的整合应在相互差异的运作语境中寻找两者之间的沟通环节,才能在关联论的基础上推导人权概念对人权话语的建构、界定、补充及完善等诸项整合逻辑。基于自创生系统理论,人权概念是法律系统中的重要成分,按照法律系统“合法/非法”的二元符码运作和生产;而人权话语则属于政治系统,以“有权/无权”的二元符码作为其运作基础。从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结构耦合”的角度来理解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沟通环节,即通过国家人权治理实践实现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三重整合构造:一是人权
2、概念建构人权话语。从人权规范体系中提炼人权概念作为人权话语的内容。二是人权概念界定人权话语。从人权规范的历史属性和客观属性中归纳人权的核心标准,作为人权话语的外部规范。三是人权概念补充人权话语。通过人权概念的自我更新来补充与丰富人权话语。具有稳定规范意涵的人权话语将促进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人权商谈实践中取得理解和共识,并赢得更多的人权话语权。关键词人权概念;人权话语;系统理论;结构耦合;整合DOI编号10.14180/ki.1004-0544.2023.04.006中图分类号D6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23)04-0056-1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重点项目
3、“中国央地政府事权关系的宪法整合研究”(20AFX01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之宪法整合研究”(21WZQH06Z)。作者简介:林栋(1995),男,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林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使命。由此,学界围绕人权话语体系展开了纵深研究。为了推进人权话语体系领域进行更为精细化的学术作业,“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1是当下的紧要课题。人权观念分别以人权概念和人权话语的存在形态表现出来。人权概念是国家对于人权的存
4、在理据、核心范畴与具体清单的制度认同。人权话语是国家对于人权本体、人权实践及经验的概括,以易被大众接受的文本言说方式对外表达,从而提升国家人权文化和制度体系的国际说服力、感召力。概念的生命力在于基于系统论的视角2023.04政治理论与公共治理056话语的表达,而话语的诠释力度在于概念的意义建构。人权话语的言说过程为人权概念提供了表意的载体,即通过言说主体与接受者的双向互动,让人权概念被理解和认可,并在社会复杂沟通程式中赋予人权概念以新的意义。就此而言,对于“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关系”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一体两面、相互依存,是内容与载体的关系。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分离问题其实
5、就体现为内容与载体的脱节,载体无法承担准确表达内容的功能,反而用联想、象征、隐喻等修辞化表现手段来替代规范化的文义、历史和体系解释。由此,人权话语对一阶内容进行的二阶再创造,使现象与质料之间的张力在人权的历史演迁中存续下来。有学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于重建人权概念,对于人权话语体系下的人权主体话语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人民”概念2(p65)。类似观点包括,用发展权、和平权、社会权、环境权等各类人权新概念、新形态创新人权话语体系3(p131),阐释中华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对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作用,形成有历史感的人权话语4(p50)。我国学界已有对
6、人权概念建构人权话语意义的相关研究,揭示了前者对于塑造话语内在理论逻辑的重要意义。但是,就如何理解“概念的人权”与“话语的人权”,也即人权概念和人权话语本身,还未有更为深入的探究,因而难以从纵深维度将“人权概念的意义建构如何与人权话语的创造性相整合”这一命题阐释精当。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既然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产物,那么就有必要将其纳入社会宏观视角的考察之下,即从不同社会子系统的运作规律中重新解读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存在机理问题。在社会宏观视角下,各种运作自成一体的功能系统共同维系了社会的稳定并促使其不断发展和更新5(p155)。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实分属于彼此相对独立的
7、社会子系统,因此两者具有不同的内在逻辑。要实现人权概念对人权话语的整合,就必须在相互差异的运作语境中寻找两者之间的沟通环节,才能在关联论的基础上推导人权概念对人权话语的建构、界定、补充及完善等诸项整合逻辑。因此,本文拟以卢曼的自创生系统理论作为观察方法,视人权概念为法律系统中的重要成分,按照法律系统“合法/非法”的二元符码进行运作和生产;而人权话语则属于政治系统,以“有权/无权”的二元符码为其运作基础6(p23),进而从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结构耦合”的角度来理解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沟通环节,并提出人权概念对人权话语的三重整合方式。一、系统论视野下的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界定(一)观察视角:卢曼社会
8、系统论工业社会使社会复杂性急剧增加,早期经典社会理论已难以回应现实问题。在此理论背景下,卢曼承继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赓续社会学家涂尔干、韦伯等的问题视野,创建了一般社会理论7(p3)。卢曼发现,包括帕森斯在内的社会理论都存在共同缺陷,即假设了一个既不受观察对象影响,也不会影响到观察对象的独立观察者,所以无法摆脱西方人本主义传统。事实上,在观察与分析社会系统时,系统自身也能够展开自我指涉和自我反思,即“自创生”的能力8(p55)。自创生系统的存在基础是由反复的社会运作,即被固化的社会行动而形成的稳定结构,而结构又成为下一次社会运作的“成分资格前提”,从而实现系统的自我再生产6(p19)。一
9、方面,社会交往行动的信息沟通导致运作不断进行,由此形成的互有联系的要素被反复确认就形成结构,而将来在系统内部发生的社会运作则有可能与既有的结构无关。另一方面,系统要维系其运作自成一体需要通过“运作本身的叠加”完成此种识别工作。因此,这一识参见:张永和.全面正确理解人权概念、人权话语以及话语体系J.红旗文稿,2017(14):8;刘志强.论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关联互构J.政法论坛,2020(6):84.比如,有学者梳理中国的人权理念及基本理论的历史变迁,发现中国的人权话语是一个持续性的创造过程。参见:周力.从实现温饱到美好生活的中国人权叙事J.现代法学,2019(6):23.057别、选择的过程
10、,就是系统以自我成分、结构为前提形成的自我再生产。与此同时,一些运作也可能发生在系统的外部,即系统需要“隔着玻璃、围栏或者屏幕”9(p35-36)来观察这些运作。这就意味着,系统在运作上封闭,通过自我指涉实现系统的持续性生产,而系统在认知上则是开放的,会在观察系统外部的环境变化时受到外界激扰,并从内部及时作出回应10(p196)。政治系统和法律系统都具有运作自成一体性,分别承担了“作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和“稳定社会预期”的功能。政治系统旨在规划和控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从复杂社会中挑选出特定原因,管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期待的目标11(p146)。政治系统为实现其功能,分化为公共
11、舆论、最高决策权和理性官僚制三个子系统,分别承担信息输入、意志决断和政策执行三方面的具体功能12(p17)。法律系统则通过合法/非法的二元符码对人的行动作出是否符合规范性预期的判断13(p558)。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系统的运作使社会成员的规范性期望在系统内被满足,并且系统还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失望规范,由此便巩固了法律系统的运作自成一体。(二)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的属性分殊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各自具有独特的运作逻辑,而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属于这二者内部的重要构成要素,显然在属性上彼此二元分立。人权话语属于政治系统内部的公共舆论子系统。公共舆论一方面为意志决断和决策执行输入信息要素,另一方面也受到其他
12、子系统的影响和控制。这就意味着,公开、自由的舆论沟通平台以及具备更多理性能力的参与者能够使意见得以充分表达,正如哈贝马斯指出,“在公共领域中,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14(p38),集体性意见的表达能够最大程度体现个体公民的意志。因而,这种人权话语是一种由公众人权意识产生的物质或精神性需求,并通过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得到实际保障。由此,公共舆论的意见请求在政治系统内部获得及时、合理的回应与解决,形成人权话语与人权决策的良性互动。除了国内公众舆论形成的人权话语,另一类存续于国际社会中的人权话语则是人权话语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化语境中,公共舆论跨越了传统民族国家的疆界,在国际人权社
13、会中形成了以国家为话语主体的舆论场域,这使人权话语体系变得更为复杂。在此情形下,发生的是政治系统之间的耦合、激扰甚至冲击和碰撞,即同样以有权/无权作为二元符码的功能系统共同形塑了具备此种系统特征的权力场域。更为本质的是,通过人权话语所建构的无形话语场域使权力扩散至任何角落,“哪怕是最微小、最不显眼的细节显现出来,就像表达作者的思想或者经验、想象或者无意识,人们很快会发现这种操作是阐释性的”15(p24),这就导致无形的话语实践消解了社会实体。在法律系统中,从法秩序的层级结构中可以获取人权的客观意义,塑成客观化的人权概念。换言之,人权是一种实证化的法概念,只要从制定法机关那里以多样化的形式被表述
14、在法律规则体系中,便能够在规则体系的可解释范围内形成人权的本体构造。展言之,通过在法律系统的内部设立“二阶观察”的方式再次对规范性期望进行审查,让人们不再直接处理人权或非人权的冲突6(p87),而是借助规则化的形式对人权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条件进行应用。这就是说,规则将人权概念分解为人权/非人权,形成对称性的某种特殊空间,因为一条规则带有许多“如果那么”的条件设定,而人们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对照过去、当下可以确证的事实。这就使得人权概念走出了道德、伦理的多元价值争论,并从法律规则中获得其专门的意义。然而,人权概念的独立化任务尚未完成。法律系统的独特性在于法律规则的体系性,要求在多种规则间寻求融贯一致的
15、法律意义,“包含对法律意义安全性、稳定性追求,而不能随便以辩证、科学、社会等名义篡改法律意义,危及法律的安全性”16(p93)。因此,法律系统内在的体系逻辑决定了人权规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规则运行时激发其“传接点”又再次链接到下一个规则。对规则体系的技术化处理使人们对社会中发生的各类人权信息要素归结为一类形式,从而减少时空变化中的人权概念差异6(p96)。总之,人权话语属性与人权概念属性的不同058在于,前者按照政治系统的运作模式进行言说和表达,生成人权话语权的新范畴,而后者则融入制定法体系,遵循法律规则体系的文本设定、解释方法以及具体适用。尽管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在各自系统内部具有不同的形
16、成和演化逻辑,却并不意味二者之间无法沟通或转化,只不过构建此种媒介需要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的“结构耦合”。(三)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耦合共振”如前所述,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都属于自创生的社会子系统,通过系统内部的递归网络生产自我成分,而这些成分被确认为结构后构成再次生产的审核要件。这就是指,自创生系统独立于环境,但环境中的任何事物又有可能与系统内部的结构与运作相关12(p12)。“结构耦合”是指系统间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的形式,并通过耦合结构在系统之间发生持续性的激扰17(p80)。但“结构耦合”对系统本身只能引发惊异、激扰与扰乱,而不能直接干涉,也就是“激扰并不与系统自创生的封闭性以及系统的结构
17、决定性相违背”18(p27)。在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之间也存在着认知上开放与运作上封闭的关系,政治系统内部的信息要素为法律系统自我适应和自我学习提供了可能,法律系统促使政治系统作出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意见被更高效地贯以执行6(p222)。因此,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之间首先是一种耦合关系。无论人权话语如何形成以及以何种方法对外表达,实际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人权概念作为内容,而人权概念的更新现实化也必然要借助人权话语背后的民主政治逻辑,否则人权概念只能退回形而上学的纯粹哲学思辨中,无法取得社会实效性基础19(p230)。在另一层面,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之间还存在着共振关系。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持续性地在政治
18、系统和法律系统之间相互激扰,刺激对方不断去学习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然而,政治系统需要对外界的剩余复杂性保持足够的敏感度,而法律系统则要求审慎安定地改进和演化。由此看出,虽然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发生着持续性共振,但其体系内部应对“共振的态度”却存在差异,因为二者运作于不同的时间意识背景之中。所以我们认为,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之间应当存在着“耦合共振”关系,尽管在信息沟通上相互激扰,但运作的逻辑和形式仍区别明显。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作为沟通渠道的耦合结构、媒介载体具体指涉什么?其中包括哪些沟通环节?二、人权概念与人权话语的沟通环节国家人权治理实践(一)国家人权治理实践的双重性质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
19、存在“结构耦合”,使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处于持续性的互构关系中,连接二者的耦合结构就是国家人权治理的实践过程。人权治理是将人权作为国家治理的优先价值以及国家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20(p106)。人权不仅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衡量标准,也是建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一,判定传统管控型国家向现代治理型国家过渡的基准,即是看国家权力的运行是否在于维护、保障和建设公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其二,提升现代化国家的治理能力必然要求以法治化作为制度体系建构以及实践过程的路径。这就意味着国家人权治理具有描述性与规范性双重性质20(p106)。从人权话语维度来看,总结和概括国家在长时期内的
20、人权保障状况,就可以与国家治理的水平与层次相勾连,此种话语与制度体系的关联又可进一步反映国家治理理念和意识形态的正当性基础。从人权概念维度来看,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与具体实践需要以人权概念为核心价值,其出发点、落脚点及全过程都应当充分体现对于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因而以法治化的手段进行治理,即是一种由“人权融入规范”的具体化方法而形成的法秩序构造21(p54)。国家人权治理实践作为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的耦合结构,稳定了在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中持续性运作的国家人权观,既能够使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源源不断地再生产,也能使社会中的人权保障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的自我更新需要从人权治理原则中取得国
21、家总体意识形态的认同及养分,因为“单纯作为一种先于国家的或先于法律的,并因此而独立于国家与实证法的 天赋 权利并不成立”19(p230)。这样来看,人权不再是脱离历史语境的哲思产物,而是在059人类历史实践的变迁过程中现实地存在着。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只有进入民主与法治国家的整体秩序之中,并与这一整体秩序的持续更新保持大体一致的时间意识,才能在人权治理过程中保持稳定样态,并且不断成为社会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国家人权治理实践推动人权保障来看,人权话语的评价和指导功能促使政治实践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民主政治实践为了赢得话语认同必然推动对人权的全面保障。另外,人权概念在实证法体系中形成大
22、量的人权规范,“法规范之间并非彼此无关地平行并存,其间有各种相互协调的脉络关联”22(p316),所以,由这些人权规范组成的意义网络实现了对法律体系的整体覆盖,从而形成自由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法秩序。(二)国家人权治理的构造基础国家人权治理之所以扮演了总纲、总指导理念的角色,对人权话语和人权概念产生“辐射效应”,是由其构造基础决定的。从功能上看,人权治理的实践过程不仅为稳定两种自创生系统提供了整合性的力量,而且为系统的存续和演化带来了沟通渠道。进一步来看,人权话语和人权概念的耦合结构并非形成于系统之间的偶然“漂移”,而应源于环境内部某种结构的刻意黏合。展言之,即便政治系统和法律系统以认知上开放、
23、运作上封闭的形式实现“结构耦合”,这种耦合形态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也难免遭遇结构断裂,这种状态既可能因为政治系统和法律系统的整合一体化出现“政法不分”的情况,也可能由于系统之间的分离而产生“政法二元”现象。前者容易导致政治效率低下和法律运作不公,后者则易导致公民的公共意识淡薄、法律形式主义至上等异化情形。因此,政治系统和法律系统的自创生运作还受到国家整体秩序的控制与协调,毕竟民族国家仍是全球化时代占据主流的主权形态。人权治理正是国家整体秩序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此种秩序奠基于人民主权原理。基于近代人民主权学说理论,国家整体秩序的基础在于人民作为政治统一体的达成。契约论为政治统一体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参照
24、。人民只有通过联结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才能实现自然状态向政治状态的转化。自然状态下的个体组成主权者是一个特殊性向普遍性转换的过程,而主权者的普遍性要作用于个体的特殊性就要借助其代理人政府23(p148),所以政府承担了日常治理的职责,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其职权。当要改变普遍性的法律时,作为主权者的人民就应当采取人民集会的方式重新出场来制定或修改法律,即“一个国家的人民以其充分的意识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中,对自身政治存在的类型和形式作出自由决断”24(p87)。因此,国家整体秩序的力量根源在于人民的政治决断,而其中人权治理以及构成此种实践现象的机理也应置于人民主权原理的框架范围内来考察。人权
25、治理实践作为衔接人权话语和人权概念的沟通环节,实质上化解了人权的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人权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对立问题。人权话语体现了地方化、民族化、政治化的人权构想和表达,人权概念则在实证法体系的“正义偶联公式”中获得普遍性特征25(p376)。因此,人权话语与人权概念相衔接,人权话语从人权概念中“无限制”汲取价值养料,而汲取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能选择多元类型的人权概念组合安排,也可以汲取单一类型的人权概念聚合。概言之,作为主权者的人民有资格和能力决定共同体内部人权的内容以及次序的实现。(三)我国人权治理实践过程之展开我国人权治理实践建基于人民主权原理,深入契合国家整体秩序的变动和更新,人权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权 概念 话语 整合 构造 基于 系统论 视角 林栋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