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信息化三年规划实施方案.docx
《应急管理信息化三年规划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信息化三年规划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应急管理信息化三年规划 实施方案 建立大数据资源池,为业务应用提供信息支撑。从应急 管理业务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数据使用目的和分级分类管 理的要求,通过预处理、标准化、关联整合后形成包含原始 库、资源库、主题库和专题库的大数据资源池。 建立数据处理系统,提升信息资源处理效能。通过对多 源异构数据进行清洗、关联、比对、标识等标准化处理,实 现数据转换、数据去重、数据补全、数据融合,提升数据价 值密度,满足业务应用需要。 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跨应用、跨业务、跨区域 的信息共享传输通道。 建立数据应用服务系统,提升应急信息资源应用能力。 利用数据服务总线,提供服务的注册、发布、订阅、审核以 及调用监控等。基于数据资源池为上层的业务应用提供统一、 高效的数据服务支撑。 建立数据管控系统,提升应急信息资源质量与平安,对 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督。 建立数据平安系统,提供覆盖数据接入、传输、共享、 存储、应用和销毁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平安保护能力。 (五)建成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 1 .建设应急管理应用支撑体系,构建“平台化、组件化、 标准化”业务应用的基础支撑服务。建成QZ市应急管理基础 支撑框架,充分利用全省统建的统一用户认证、工作流服务、 地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服务、电子签章服务、统一消息服 务、即时通信服务、前端构建服务、报表服务、微服务支撑、 电子证照服务、日志审计服务、检索服务、智能视频分析服 务和物联网支撑服务、融合通信服务等基础应用支撑服务, 以及算法模型管理、业务模型开发、算法开发等算法模型服 务,并进行基础支撑功能的扩展和算法模型的补充开发,满 足QZ市应急管理业务应用的需要。 打造QZ市应急管理一张图,实现基于EGIS的应急管 理地理信息应用。建设全市应急管理空间数据库以及专题图 层,为应急管理业务应用及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权威、详实、 精准的应急管理地理信息服务。 建设全市统一的应急管理服务总线,实现对基础支撑服 务和业务应用的全面接入和统一管理。通过服务总线与省应 急管理厅的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跨层级的服务共享和业务协 同,将应用服务、数据服务的注册、路由、适配等内容进行 统一管理,实现应用开发、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统一服务。 通过服务总线,将各业务系统建设需要的通用组件功能和共 性组件功能,统一由服务总线提供服务支撑,同时各业务系 统可开放的服务也由服务总线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服务总 线提供所有服务的注册、编排、路由、适配、监控等全生命 周期的统一管理,保证所有服务能够平安可控、高效有序的 调度。 10 完成已有系统的全面整合与集成,实现统一管理与应用。 针对外部单位提供访问使用的业务系统,或内部开发的无法 完全整合的老旧系统(如长期无维保服务的系统),在统一集 成门户中挂载业务系统的访问链接继续使用。针对内部开发 的、系统功能已不适用当前业务需要的老旧系统,通过废止、 重新开发功能模块等方式进行改造升级。针对内部开发的能 够整合的、待建的业务系统,基于服务总线进行业务系统应 用层面整合,完成用户的统一管理、统一认证和统一授权, 实现业务系统统一门户访问。数据集成通过数据治理的共享 交换平台实现外部单位、内部部门的平安生产、应急救援、 防灾减灾救灾数据集成。 2 .建设五大业务应用系统,支撑应急管理与应急指挥调 度业务的开展。紧密围绕平安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 灾工作需求,采用统一建设或分级建设模式,整合已有业务 系统,升级改造或新建局部业务系统,形成监督管理、监测 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和政务管理5大业务域应用,全 部集成在综合应用平台,为全市各级应急管理人员提供业务 应用服务。 建设监督业务应用,实现平安生产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 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平安生产诚信管理,对企业进行远程巡 查监控与监管,以及专项治理与挂牌督查督办等业务需求。 主要建设日常监督、诚信管理、考核巡查、专项治理、挂牌11 督办等系统。监督管理业务域应用系统部署在指挥信息网、 政务外网、互联网,供应急管理全体系、安委会成员单位、 企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使用。 建设监测预警业务应用,依托感知网络,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针对高危企业、自然灾害、城市 平安、次生衍生灾害等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对高危领域、 行业平安、城市平安、重点目标、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评估和 趋势研判,为防灾减灾策略制定及指挥调度业务的开展提供 信息支撑。主要建设减灾能力调查评估、自然灾害综合监测 预警、平安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城市平安监测预警、重大风 险隐患排查等系统。监测预警业务域应用系统部署在政务外 网、互联网,供应急管理全体系、外部单位、社会公众使用。 建设指挥救援业务应用,综合利用空天地感知、融合通 信、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实现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 现和上传下达,全面强化应急值班值守、灾害快速响应和可 视化指挥调度能力,突出应对不同灾情的应急指挥能力,实 现对防灾减灾工程、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的统一调度管 理以及与其他部门机构的统一协调联动,将灾害损失降到最 低。建设实现值班值守、指挥调度、协同会商、信息发布、 资源装备保障、应急评估、综合桌面推演、移动应用APP等 功能,形成以市级应指挥系统为节点、上下贯通的应急指挥 系统。指挥救援业务域应用系统部署在指挥信息网、政务外12 网、互联网,供应急管理全体系、外部单位、救援队伍、社 会公众使用。 建设决策支持业务应用,通过风险监测预警和态势感知, 结合大数据分析挖掘和人工智能进行辅助分析,开展灾害事 故综合研判和决策优化,全面提升多灾种、全流程突发事件 预防和应急处置的智能分析研判水平,为其他各业务域提供 科学、客观、高效的分析研判服务支撑。主要建设完善态势 感知、辅助分析、综合研判、决策优化等决策支持子系统。 决策支持业务应用系统部署在指挥信息网,需限定用户,仅 供应急管理体系内局部人员授权使用。 建设政务管理业务应用,与QZ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 台(QZ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对接,完成数据归集,实现相关 业务工作数字化、流程化管理。重点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 务的行政审批、信息发布、投诉处理功能,以及互联网+监督 服务。政务管理业务域应用系统部署在政务外网、互联网, 供应急管理全体系、外部单位、企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 使用。办公自动化等部署在政务内网的政务管理系统暂不作 迁移。 3 .打造应急管理统一门户,为应急管理提供统一的支撑。 针对指挥信息网、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不同网络接入, 考虑PC、移动终端和大屏等展示手段,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 用平台三大门户,包括电子政务外网门户、电子政务内网门13 户、互联网政府门户,为各级应急管理用户提供统一业务系 统入口,并通过服务总线提供的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消息、 报表、前端构建等各类服务。 (六)建立高效的运行保障体系.建立全面的立体平安保障体系,实现“身份要认证、访 问有授权、数据可管控、攻击可阻断、行为可溯源、态势能 感知”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安保障体系。 按照三级等保要求部署平安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包括 边界防火墙、WEB应用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上网行为管 理、网络平安审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病毒防御系统、运 维平安管控系统等,为应急管理系统提供网络、计算环境、 数据、应用的全方位平安保障。 制定网络平安管理制度和平安标准规范,实现各部门身 份认证系统之间的互信和规范化平安管理,为应急管理业务 提供平安稳定的运行环境。 1 .建设科学智能的运维管理保障体系,实现智能化、可 视化、标准化的运维保障。制定应急管理的运维管理机制, 遵循“谁建设,谁负责”的原那么,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部 署在政务云的业务系统做好运维管理工作。 建立故障应急处理流程机制、备份恢复保障机制、平安 保障管理机制和软件版本管理机制等,以控制和规避突发事 件带来的集中性风险,降低损失,实现运维服务工作流程的14 规范化和标准化。 建设运维管理系统,实现网络通讯设备、感知设备、安 全设备、通用系统和各个业务系统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实 现监控管理、运维管理、综合态势管理等功能。采用分级分 布式部署运维管理系统,将管理功能靠近被管资源,减少管 理服务器通过广域网对整个网络进行轮询检测,减少网络负 荷,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预留与应急管理部运维管理系统 对接的接口。 组建运维团队,为应急管理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各 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自建、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分别组建运 维团队,根据系统运维服务工作的内容和运维流程的要求, 确定运维工作中各个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并按照各个岗位 的要求配置专业的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实现对数据资源、 业务系统、感知、网络等资源的优化和监控分析。制定并完 善运维标准规范与保障机制,重点完善组织结构和流程标准, 提升应急运维保障能力。 (七)完善应急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应急管理部信息化标准规 范体系和FJ省、QZ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满足部标准规范和省应急管理厅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结合 各级应急管理信息化实际情况与需求,延伸和拓展基础设施、 感知网络、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运行保障、信15 息化管理等标准规范内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符合QZ应 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八)建成协同配合信息化工作机制 建设统一完备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推进形成应急管理信 息化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推进信息化“一把手”负责制, 推动成立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信 息化建设,指导全市各级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严格 执行国家、FJ省和QZ市相关法律规章,强化应急管理信息 化有关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程管理和专家 咨询制度。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机构,合理制定工程质量计划, 确保全过程受控,严把工程质量。强化第三方测评、检验和 评估在工程检查、验收中的作用。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 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化工 作指导和检查。将考评结果作为信息化工作改进完善的重要 依据,形成闭环。 (九)推进内外科技力量汇集机制 整合全市应急技术支撑与保障力量,加强与相关科研院 校、企业的合作。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提升应急管理 业务效能。提高全员应用能力水平和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加强全员信息化素质培训教育,建设复合型、 创新型核心人才队伍。 16 四、实施路径(一)初步建设阶段 初步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数据接入和数据治理,完成与省应急管理系统对接,为全市应急指挥提供保障。 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完成场地装修与信息化基础配套建 设;实现感知网络建设与接入,数据逐级汇聚到应急管理部 门;建设数据治理系统,按照FJ省应急管理信息资源目录清 单补充市级信息资源目录,完本钱地的业务数据与管理数据 接入;建设服务总线系统,实现统一的数据服务与业务服务 管理。 工程阶段 分期 建设时间 建设内容 初步建设 阶段 一期 现在至 2020 年 12 月 应急指挥场所装修 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配套工程 感知数据接入 数据治理系统建设 服务总线系统建设 (二)基本建成阶段 基本形成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应急通信网络基本建成, 感知网络基本覆盖,业务应用基本实现。 建设感知网络,实现感知网络覆盖重点风险领域;建设 指挥信息网,完成应急管理整合部门以及上下级部门的互连 互通;建设卫星通信网,完善天通、窄带和高通量业务;加 强无线通信网建设应用;完成应急信息数据资源汇聚与治理;17 基本实现监测预警、指挥救援、监督管理、决策支持等业务 域系统,满足更多应用需求。 工程阶段 分期 建设时间 建设内容 基本建成 阶段 二期 2021 年 1 月至12月 应急处置现场领域感知网络建设 指挥信息网建设 无线通信网建设 卫星通信网建设 监督管理业务域应用系统建设 监测预警业务域应用系统建设 指挥救援业务域应用系统建设 决策支持业务域应用系统建设 政务管理业务域系统建设 数据治理系统建设 应用支撑系统建设 平安保障体系建设 运维保障体系建设 (三)深化完善阶段 全面实现具有QZ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支撑应急管理 能力现代化,实现感知网络全域覆盖,有线、无线、卫星通 信网实现广域无缝覆盖、随遇接入,数据统一接入到应急管 理大数据平台,实现应急管理业务全面信息化。 工程阶段 分期 建设时间 建设内容 深化完善 阶段 三期 2022 年 1 月至12 月 统一集成门户建设 监督管理业务域应用系统完善 监测预警业务域应用系统完善 指挥救援业务域应用系统完善 决策支持业务域应用系统完善 政务管理业务域系统完善 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建设 数据治理系统完善 应用支撑系统完善 18一、 总体要求3 二、开展目标3三、重点任务4 (一) 建设功能完备的应急指挥基础环境4构建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体系6 (二) 建设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体系7建成高效灵活的数据治理体系8 (三) 建成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9建立高效的运行保障体系14 (七)完善应急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15(A)建成协同配合信息化工作机制16 (九)推进内外科技力量汇集机制16四、实施路径17 (一) 初步建设阶段17基本建成阶段17 (三)深化完善阶段18五、保障措施19 (一) 加强组织领导19强化方案衔接19 (三)加大资金投入19(四)加强人才保障20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信息化“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 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全市应 急管理信息化工作“一盘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市应急管 理信息化建设,指导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科技和信息化工 作,保障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 要加强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政策,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定位, 扎实有序推动信息化开展。 (二)强化方案衔接 纳入实施方案的各项重点任务,要加强与《FJ省应急管 理信息化开展规划(2019-2022年)》相衔接,任务推进落实 过程中,要加强与省应急管理厅的沟通,做好跟全省应急管 理系统的对接工作,确保系统建设标准的一致、流程的贯通 以及接口的互通,满足全省应急管理“一盘棋”的工作要求。 (三)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与省应急管理厅、QZ市开展改革委、QZ市财政局、 QZ市数字办等部门的沟通联络,积极争取各部门对应急管 理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加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系统运行 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县(市)区政府将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和系统运行资金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积极争取“数字QZ” 等专项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严格落19 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付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核等管理制度, 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 (四)加强人才保障 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专业的、 专职的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管理和技术服务队 伍。坚持培引结合,切实用好现有人才,加强全员信息化素 质培训教育,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全方位整合应急管理 部门、信息化主管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等相关人才资源, 建立管理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开展机制,建设 复合型、创新型核心人才队伍。 (五)加强技术支撑 加强与省应急管理厅技术力量、相关领域国内外知名高 校、科研院所及信息技术领军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弥补自 身技术力量缺乏。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集成,开展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充分与应急管理科技开展相结合,组 织人工智能、大数据前沿技术研究,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与重 点研发计划。 20 II 20 20 (五)加强技术支撑 一、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平安观,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 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落实应急管理部对应急管 理工作科技化、信息化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 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 用,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贯彻省委、省政府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要求和FJ省应急管理厅实现全 省应急管理信息化跨越式开展要求,建设“统一指挥、专常兼 备、反响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具有QZ特色的应急 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平安 生产事故预防体系,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 态美”的新QZ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开展目标 落实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信息化开展战略规划框架 (2018-2022年)》和《FJ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开展规划(2019- 2022)》,构建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 系,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一个统一的应 急管理综合应用体系,遵循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 结合的原那么,实现应急管理的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应急处置、 事后评估优化全流程闭环管理,全面打造纵横联动、集约高 效、调度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重点任务(一)建设功能完备的应急指挥基础环境 1 .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满足QZ市应急管理与指挥救援 的需要。建成集值班值守、信息接报、综合信息汇总、辅助 决策、协同会商、指挥调度、信息发布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 用应急指挥场所,满足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 要。 建设应急指挥大厅,部署大屏显示系统、可视化一体化 管控平台系统、音频扩声系统,实现综合信息汇聚、现场图 像接入、音视频会商和融合通信等支撑能力。 建设会商室,部署图像接入显示、音视频会商、会议扩 声等系统,供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各行业领域应急救援专 家进行专题会商和情况分析。 建设值班室,部署图像接入显示、音视频会商、通信等 系统,作为应急值守、政务值班主要场所,支撑应急指挥中 心人员日常7*24小时值班值守、突发事件接报、信息分发、 指挥调度等需要。 建设运行保障室,部署显示系统、LED会标、分布式管 控系统、音响与数字会议系统等,实现对指挥中心内各类设 备设施运转情况的实时监控,保障指挥大厅、会商室、各会 议室的正常运行,确保指挥中心运转高效可靠。 建设新闻发布厅,部署显示系统、LED会标、分布式管 控系统、音响与数字会议系统等,实现新闻发布、视频会议、 培训学习等功能。 建设网络机房和保密机房,按照《GB50174-2017数据中 心设计规范》B级及以上等级数据中心要求进行建设,满足 网络对外接入、设备运转的需要,保障应急指挥系统稳定可 靠运行。 建设高可靠性一体化融合通信系统,实现音视频通信的 融合和业务系统的融合,满足指挥中心、前线指挥部和救援 人员之间各种通信手段“无缝通信”的需要。 建设上下左右贯通的应急指挥视频会商系统,纵向联通 国家、省、市、县四级,横向联通各职能部门,实现突发事 件线上视频联动会商。 2 .部署多样化的应急通信与保障装备,提升应急指挥救 援的通信与保障能力。配备全地形能力的卫星通信车,具备 快速深入事故第一线并通过动中通卫星天线将现场画面回 传至指挥中心的能力,可兼做现场指挥部的临时通信枢纽。 配备卫星指挥车,通过卫星通信车实现现场指挥部与后 方的实时联系与实时指挥。 配备现场音视频采集装备,包括微波图传、高清摄像机、 专业无人机等装备,实现事故现场音视频信息的实时采集, 并配合卫星便携站、4G/5G传输系统等信息传输设备完成音 视频信息的实时回传。 配备多种卫星保障终端,包括卫星 、卫星便携站等, 通过卫星系统将事故现场的情况通过语音、短信、数据、音 视频等形式进行传输,并为现场指挥的领导提供随行任务的 保障。 配备LTE 一体化基站和LTE专网手持机,实现对事故 现场的大范围覆盖,为LTE专网手持设备、图传设备提供通 信传输接入与保障。 (二)构建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体系 1 .实现平安生产感知数据的全面接入和汇聚。完成煤矿、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高危行业领域企 业的平安生产感知网络建设或升级,实现企业感知数据、风 险隐患数据的接入和汇聚,支撑平安生产预警预测系统,确 保企业平安生产。 2 .实现自然灾害感知数据的全面接入和汇聚。完成森林 火险火情、地震、地质、水旱、气象、海洋等自然灾害数据 的采集汇聚,实现自然灾害隐患区域的全方位、立体化、无 盲区动态监测,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源。 3 .实现城市平安感知数据的接入和汇聚。完成全市大型 建筑感知数据、大型公用设施感知数据、地下管网及综合管 廊感知数据、公共空间感知数据、城市轨道交通感知数据、 重大活动保障感知数据的接入和汇聚,为深入开掘城市平安 隐患、及时预警异常情况、全程处置监控和灾后全面评估提 供精确、及时和有效数据支撑。 (三)建设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体系 1 .完善市、县两级指挥信息网。建设市级应急指挥信息 网络,在QZ市应急管理局和QZ市消防支队建设市级应急 指挥信息网节点。实现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市级地震台站、 驻地应急救援队和其他市级单位接入市应急管理局节点,市 应急管理局节点采用双设备、双链路上联至省应急管理厅节 点。消防大队、消防支队直属部门、森林消防支队等单位接 入市消防支队节点,市消防支队节点上联至省消防总队节点。 建设县级应急指挥信息网络,在各县(市)区应急管理 局和消防大队建设县级应急指挥信息网节点,并分别上联至 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消防支队节点。实现驻地应急救援队、乡 镇节点(预留)和其他县级单位接入县级应急管理局节点, 县级应急管理局节点采用双设备、双链路上联至市应急管理 局节点。消防大队直属部门接入县级消防大队节点。 2 .建设卫星通信网络,为应急指挥和应急通信提供保障。 部署卫星通信远端站,为应急指挥中心与灾害事故现场之间 提供话音、数据、视频等信息的远程传输。部署基于天通卫 星移动网络的终端设备,包括天通移动手持终端、天通宽带 便携终端、天通固定壁挂终端等,实现基于天通网络提供语 音、短信、数据传输功能。 3 .完善优化无线通信网络,支撑应急指挥语音、图像、视 频、数据的无线传输和通信。建设窄带数字集群通信市级调 度系统,接入上级调度系统,并通过平安边界与市公安交换 控制中心进行互联。建设Mesh自组网系统,通过无线Mesh 自组网设备,构建专网宽带网络环境,与"动中通''平台和无 线视音频通信平台相结合,实现特殊环境下的宽带应急无线 通信。 (四)打造高效灵活的数据治理体系 健全应急管理大数据支撑体系,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建 设大数据治理系统,实现应急管理相关数据的全面接入、汇 聚、清洗、融合、处理,对外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服务与数据 应用服务,为应急管理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形成上下贯 通、左右互联、全面治理的良好局面。 基于国家和省级信息资源目录,梳理补充市本级应急管 理信息资源,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编目,为应急管理业 务系统和政务服务提供数据资源清单,并定期与省级数据治 理系统的资源目录实现同步。 建立数据接入系统,提升数据汇集接入能力。依托QZ 市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将QZ市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平安生 产、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风险和隐患信息以及灾害事故等信 息逐步接入,为数据资源的汇聚集中、标准化处理和数据资 源池构建提供支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管理 信息化 三年 规划 实施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