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docx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正 文】一、给商业银行的注资可以结汇吗?外汇储备是否可以扶贫? 最近几年,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很快,规模也很大,外汇储备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如何使用外汇储备人们提出不少建议,但有些建议不合适。 比如说,2003年中央汇金公司给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各注入了200多亿美元的外汇资本金,2005年给中国工商银行注入外汇资金150亿美元。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或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以人民币资产衡量,外汇资本金的价值缩水了,将来还面临缩水的预期。因此,有看法提出,是否可以将注入的资金结汇成为人民币呢?很显然,这是不能结汇的。因为给两家银行的资金是中央银行的资产,这些资产本身已经投放了相应的人民币现金,如果再次结汇,这笔外汇就是两次结汇,投放了双倍的人民币现金,最后,外汇又回到了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储备。因此,所有从汇金公司出去的外汇资金,无论是注资给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公司等,这些资金都不能结汇使用。 再比如,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拿外汇储备去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或用于扶贫,或者把这些资金用来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想法很好,但不是很正确。如果贫困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物资、设备、技术的采购来自国内,工资的发放是人民币,那么,运用外汇储备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减少外汇储备,不过是外汇储备在国内转了一圈,由被资助者结汇成为人民币使用,外汇最后又回到了中央银行。这样的外汇储备使用,仍然是双倍的基础货币投放。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中央银行直接发钞票进行扶贫,而这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解决上述问题是在境外采购,设备、资源在境内使用,这才是真正使用外汇储备,这确实可以减少储备。 外汇储备确实是国家可以支配和动用的战略资源,但凡是在国内使用的外汇储备,只要使用者要求结汇成为人民币使用,这样的使用都是不可行的。只有纯粹使用外汇的项目,才能动用外汇储备。比如石油战略储备,战略物资的进口储备等。 二、外汇储备可以给商业银行用吗? 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在国外投资和使用,国内不能使用,不是浪费吗?资金就是如此矛盾。企业、银行、个人都预期人民币升值,都不愿意持有外汇,但愿意使用,但银行没有足够的头寸。因此,已经有建议提出:是否可以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借款给商业银行使用,这样,可以解决企业需要外汇贷款而银行缺乏资金的情况,解决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短缺;也有建议提出中央银行建立外汇再贷款机制,和人民币一样,这样,也可以解决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短缺问题,或者允许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直接拆借外汇储备;还有建议提出,在境内发展外币债券市场,允许外币债券发行人向中央银行发行外币债券。应该说,这些建议是可以操作的,需要政策部门去研究。问题在于,如果这样外汇资产缩水的风险就完全由中央银行承担了。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使企业和个人具有持有外汇的意愿。人民币升值预期会降低和减少个人持有外汇的意愿,但如果政策允许个人、企业进行外币投资,情况会好一些。这需要政策部门研究允许个人、企业到境外进行各种投资,包括证券投资等。这样,就会有需求和保留外汇的意愿。当然,国内发展外币债券市场,允许外币债券买卖,也可以增加投资渠道。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在预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要实现“藏汇于民”很难。 三、外汇储备是多了还是少了? 1.讨论合适规模的意义不大。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外汇储备主要用途是:支付进口、偿还外债、干预汇率。因此,只要能够满足这三个需求,外汇储备的规模就足够了。进口和外债偿还需要的外汇储备,有国际计算标准,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创汇能力去准确预测,不需要特别大。最近,夏斌同志提出7000亿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合适的,计算依据是进口按6个月计算,外债按全部外债余额计算,这是明显偏高的计算。国际上进口用汇储备一般是按3个月计算,外债是根据短期外债规模来计算,最多再考虑未来1年的扩大趋势,考虑对外担保。但不需要如此大的口径。干预汇率的外汇投入一般是在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或特殊背景下才需要比较大,一般也不会很大。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非储备国家普遍认识到外汇储备不仅影响国家信誉和信用评级,也是预防货币危机的重要手段,是打击投机力量的最有力武器。因此,国家必须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对投机力量的冲击,保持货币的信誉和国家的信用评级。但到底需要多少储备来应对投机冲击和货币危机呢?这主要看投机力量的资金规模和投机期限。因此,这也是可以计算的。但我国现在没有人民币的离岸外汇交易,这个因素需要的外汇储备不需要很大。 国家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开放的扩大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需要一定的外汇储备。当然,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规模对维护香港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也很重要。我国目前没有人民币的离岸交易,将来有可能发展。因此,可以有部分储备考虑。 2.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出风险是否也需要外汇储备来应对?这需要具体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现金还是有形、无形资产,最后都要转化为机器、设备、厂房或技术、品牌、股权等。正常情况下的外商投资,是通过投资期限收回投资、得到利润流出的。外商直接投资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撤资制度是许可的,但这些设备、厂房已经在折旧中了。因此,将来只有净股权和净资产的转让,拍卖等,可以流出,其价值没有那么高。唯一存在的风险是外商直接投资应分配而未分配、已分配而未汇出的利润,这可以作为风险存在。外汇储备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但如果这些已经作为人民币再投资,情况就不同。更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大部分是国内企业从境外的返程投资。真正流出的风险不是那么大。考虑一年的规模即600亿美元就足够了。 3.外汇储备规模需要多大?即使将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了,从需要和使用来说,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有5000亿美元就足够了。 但是,从供给和运用来说,现在讨论外汇储备的合适规模意义不大,因为储备本身已经成为政府可以动用的资源和力量,另外也在于它已经成为一种资产,可以进行投资、经营增加价值的资产,成为一种财富,不是单纯的货币概念。因此,纯粹讨论规模大小已经没有必要了。更多关心其他问题,考虑其所带来的其他金融、经济问题和矛盾更有意义。 4.人均外汇储备指标不可使用。在讨论外汇储备是多少的时候,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的人均规模不大。这样来说是不周全的。我国的人均外汇储备与日本或新加坡等比较确实不高,但不能这样简单比较。如果可以这样比较的话,是否可以拿美国、欧洲、英国等发达国家来比较呢?他们的人均外汇储备比中国还低。是否说明他们需要增加外汇储备呢?不能这样讲。因为从道理上说,不能以外币在国内计价和流通使用。 如果说我国的人均外汇储备不高,让人们理解起来就会觉得政策还在追求增加外汇储备。如果外汇储备个人可以使用,本国人均拥有的外币越多,说明本币的信誉和地位就越低。 因此,不能用人均来说明问题。外汇储备也不是被个人使用的,只有个人使用和占有的资源等才能以人均来比较,比如人均水资源、土地、房屋面积等,凡是不能被个人占有和使用的,都不应该以人均来衡量。 四、外汇储备的风险在哪里? 各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和经营一般都遵循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因此,正常情况下,外汇储备的管理和经营不把盈利作为首要目标,安全性是第一目标,流动性是第二或者说与第一目标并列重要。 从外汇储备的用途来说,当外汇储备有限的时候,干预汇率的储备力量不足以抵御投机资本的力量,用外汇储备去干预汇率几乎都是白白浪费,墨西哥、泰国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但是,当储备充足的时候,为保持汇率稳定的被迫投放就是值得的,投机资本将付出代价。1998年的香港货币保卫战就是很好的经验。因此,理论认为政府干预汇率几乎是白扔外汇储备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当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真的很多,它的风险是什么呢?那就是外币的风险。外币在本国没有清算通道,也没有外币市场,因此,账户都要开在国外。但外币本身因为种种原因贬值的时候,持有的外汇储备将遭遇损失。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正常的汇率波动损失或风险是可以采取风险防范的,最大的经济损失是外币本身发生通货膨胀,币值严重贬值或实行币制改革。 外汇储备最根本的风险是主权风险,本国的外币储备资产被外国冻结、强制没收。“过多的外汇储备也可能被美国扣为人质”。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特殊情况下会发生,如两国政治关系恶化乃至交战。当然,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会采取对应的措施。 五、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自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消失以后,以2001年为分界线,我国的外汇储备又进入了危机以前的高增长率状态,2003年以后进入超常增长状态,每年增加2000亿美元以上。如果把对商业银行的注资也计算进去,外汇储备增加的规模更大。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复杂,但比较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肯定,储备高额增长的机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存在,1994-1997年上半年,国内关于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大的争论也反映了储备超常增长机制的存在,只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觉悟到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大,在危机期间,政策部门是期望增加储备。1997-2000年的4年期间,外汇储备增加300亿美元不到,政策部门曾经把2000亿美元作为目标。没有预料到的是危机以后,外汇储备出现了超常增长, 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不是没有规律,而是确实存在着高增长的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行的诸多涉外经济政策,包括我们的直接投资、外债、境外上市和贸易政策都是鼓励资金流入的,地方政府则是把这些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再加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优惠政策及其导致的高利润回报和利率差距,对各种外资利益的保护和补贴,必然导致境外资金大量流入出现持久顺差。 可以肯定,如果这种机制和制度下的政策还不做大幅度的调整,2006年9-12月之间将突破10000亿美元,2008年将达到12000亿美元。 我们真的需要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真的需要继续目前的各种外资、外债、境外上市和外贸政策吗?各个部门的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是部门政策的必然,已经成为无奈的结果,外汇局自身对此无能为力。需要各个部门真正把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与国内政策协调起来。 六、外汇储备增加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是什么? 应该说,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大大提高了我国涉外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也提高了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抗风险和抗危机能力,使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但是,也要看到,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与逆差一样,是一国经济对外失衡的表现,带来诸多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造成货币升值压力。近年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我国较长时间的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通常会强化市场升值预期,对国际游资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货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失衡的时间越长,涌入的游资就会越多,对经济稳定的冲击就越大。 2.导致基础货币过量投放,加剧资金过剩。2001年到2005年,外汇储备增加亿美元,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亿元,为防止基础货币过量投放导致的通货膨胀,央行每年不得不发行大量票据对冲外汇占款,2004年底,对冲累计金额达到11707亿元。2001-2005年,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额占同期人民币过剩资金增加额的%。 表1 1993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简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目 外汇占款 占央行总资产% 占M0% 占M1% 占M2% 年份 1993 1431.80 0.11 0.24 0.09 0.04 1994 4503.90 0.26 0.62 0.22 0.10 1995 6774.50 0.33 0.86 0.28 0.11 1996 9578.70 0.36 1.09 0.34 0.13 1997 13467.20 0.43 1.32 0.39 0.15 1998 13728.30 0.44 1.23 0.35 0.13 1999 14061.40 0.40 1.05 0.31 0.12 2000 14814.52 0.38 1.01 0.28 0.11 2001 18850.19 0.44 1.20 0.31 0.12 2002 22107.39 0.43 1.28 0.31 0.12 2003 29841.80 0.48 1.51 0.35 0.13 2004 45939.99 0.58 2.14 0.48 0.18 2005.9 58904.42 0.60 2.64 0.58 0.20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导致利率政策不能发挥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大,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应该调高利率。但调高利率,扩大本外币利差,会形成更大的资本流入,结汇后形成更大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发行巨额票据对冲外汇占款,也面临提高票据利息的压力,而这与国债市场和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利率走向往往会形成矛盾。 基础货币投放会有巨大的乘数效应,据计算,我国M2的乘数为,这意味着我国每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万亿元人民币,基本上是由外汇储备因素所产生的。货币供应量的过量扩张,会导致信贷扩张和投资过热,而这反过来要求提高利率,但目前经济发展和物价状况不允许过高提高利率。 可见,储备过量增加会使利率政策不能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受制于国际收支,独立性受到影响。目前,外汇占款占M2的比重已高达20%。 4.容易引发金融资产、产业和不动产泡沫。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大规模顺差,导致货币供应过快增长,流动性充裕,容易产生信贷扩张。过剩的资金,一有机会,便会涌向有暴利的产业和行业。流入股市,容易引发股市泡沫;进入房地产市场,容易产生房地产泡沫;涌入金融行业,会产生金融泡沫。而金融资产、不动产和产业泡沫的产生,会引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旦泡沫破灭,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四个方面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我国 外汇储备 几个问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