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利用大气资源.doc
《专题二--利用大气资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利用大气资源.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专题二-利用大气资源单元1 多组分的空气【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组成以及干燥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数。2.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3.能够解释“探究空气成分”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实验现象,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4.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防治大气污染的意识。【教学重点】空气成分的探究和干燥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数。【教学难点】探究空气成分实验现象的分析。【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广口瓶、带导管橡皮塞、烧杯、弹簧夹、红磷、木炭、铁丝、火柴、酒精灯、燃烧匙、镊子、药匙、品红、蒸馏水、放大镜、吸耳球【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激
2、发兴趣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课堂巩固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们这节课学习空气。空气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就生活在空气里。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请大家猜想一下,空气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呢?教师就学生的回答引导大家评价。板书单元1多组分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4页第二自然段,明白空气的组成成分。先介绍体积百分数概念,引导学生讨论理解。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让各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答:空气里有氧气,供我们呼吸;空气里有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看课本,理解记忆空气的组成成分。引导讨论得出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
3、教师所说的比例指某气体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数,是体积比。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学什么,同时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熟悉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原理。提出问题空气由多种成分组成,那么各种成分占多大比例呢?这个问题科学家已经搞清楚了,就是刚才看到的课本上的描述。现在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思路,以探究氧气所占比例为例来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1图3-1,逐一分析实验装置,理解实验原理。首先讨论装置,明确集气瓶底加入少量水的目的,以及集气瓶上划分刻度的目的;其次提出问题:怎样检验此装置气密性?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让学生明白空气各组分是经过前人的科学探究得出的,学习化学也应当采取探究的态度。学生讨论明白瓶底
4、加水是防止瓶子炸裂,划分刻度是为验证氧气体积;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广口瓶,观察到水里有气泡产生或导管中水柱移动,取出水中导管时,导管内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好,可以用来做实验;原理是:瓶内压强大,产生气泡。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水沿导管进入瓶内理解实验原理。问题由教师提出,但要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意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并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探究是逐步展开的,为教师指导下的定向探究。达成学习目标1。实验探究打开弹簧夹前,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点燃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先观察后动手,让学生逐步进入实验状态。达成目标3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辩证的唯物主义教育。达成学习目标3。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现象你能分析出哪些结论?板书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占0.03%。现象:1.水进入集气瓶、水量约占空瓶总体积的1/5。说明:空气中能支持红磷燃烧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剩余气体约占4/5(主要是氮气)。同时还能说明燃烧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是: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与水不反应,不供给呼吸,氮气与红磷在点燃条件下不反应。总之,N2化学性质稳定
6、。为后面学习氮气的用途奠定基础。重温物质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质的用途。达成学习目标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题(题目附后)。学生练习,鼓励相互讨论,可以商量着做。当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师生共同探究:在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若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内水量只有空瓶总体积的1/6,试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最少三条)。对学生思考后的发言给予及时评价和帮助。学会反向思维,巩固所学的重点。单元2 性质活泼的氧气【学习目标】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和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初步了解氧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了解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3.认识自然界氧气的
7、产生和消耗的途径。【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区别。【教学手段】实验为主,讨论分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三角瓶、带导管的橡皮塞、水槽、集气瓶、药匙、长颈漏斗、酒精灯、玻璃片、火柴、双氧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棉花。【教学流程】前提测评探究实验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尝试归纳和练习。【第1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测评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强调体积分数)2.观察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并写出有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相关物质的化学式。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8、为21%。2.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燃烧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燃烧化学式:P+O2 P2O5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性质。1.观察一瓶氧气可得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2.请举一个生活实例说明氧气能微量溶解于水。在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水中鱼类能从水中得到氧气。揭示新课题。达成学习目标1。氧气的性质教师演示木炭、硫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在空气中点燃木炭,观察现象后再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待燃烧熄灭后取出,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2.在空气中点燃硫磺,并观察燃烧现
9、象后,再伸入氧气瓶内,观察现象,燃烧熄灭后,闻燃烧后的瓶内气味。3.在酒精灯上点燃缠绕着木条的弯曲铁丝,本条燃烧后将带余烬的铁丝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讨论:实验中有少数小组的集气瓶破裂,提出问题。瓶底为什么会破裂?采取什么方法能防止瓶底裂?学生模仿老师的演示实验,来探究,木炭硫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补充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铁丝燃烧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瓶底垫上一层沙或放入适量的水。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达成学习目标1。化学反应的类型1.分析课本第
10、29页的几个化学反应的共同点有哪些?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简称“多变一”的反应,反应简式:A+B C。书中几个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2.你还能列举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变化吗?1.几个化学反应共同点是: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反应物中都有氧气参加。都有两种反应物。都生成一种物质。几个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五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2.纸、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都能和氧气反应。培养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找出规律,应用规律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成学习目标1。氧气的用途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识到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2.阅读
11、教材33页至34页内容。总结氧气的主要用途?3.列举生活中不需要氧气的事例。3.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 支持燃烧4. 供给呼吸5.食品真空保存。蛋黄派袋内注入保护气。钢管上镀锌。钢窗上涂油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从物质的利弊两方面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达成学习目标1。尝试归纳:重新设计表格,尝试重新归纳知识氧化反应。现 象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及相关化学式探究活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比在空气中旺盛,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点燃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化学式:C+O2 CO2黑色固体 无色气体 无
12、色气体探究活动2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磺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点燃硫磺+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化学式:S+O2 SO2黄色固体 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探究活动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会燃烧)铁丝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点燃铁丝+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化学式:Fe + O2 Fe3O4银白色固体 无色气体黑色固体探究活动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镁条氧气点燃氧化镁 点燃镁条+氧气 氧化镁 点燃化学式:Mg + O2
13、MgO银白色固体 无色气体 白色固体探究活动5白磷在空气中自燃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白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点燃白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化学式:P + O2 P2O5白色固体 无色气体 白色固体尝试练习(题目附后),让学生当堂练习,同时抽几人上黑板演算,教师巡视指导,待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就黑板演算进行评价和校正。【第2课时】【教学流程】前提测评探究实验学生讨论尝试归纳尝试练习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测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2.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3.如何检查教材第31页图211,
14、图212发生装置(即左边装置)的气密性。1.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2.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3.根据教材31页图212的检查原理,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并双手紧握试管或锥形瓶,观察水中现象。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好,反之则不好。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导入新课我们平时生活,呼吸空气就可以了,但在生产生活中有时要用到纯氧,如医院救治危重病人就需要吸氧,因此需要制备氧气。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两套装置来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师生共同分析出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学习的内容。先讨论图2-12装置所需学习的内容。图310的装置:1.反应的药品:高锰酸钾2.反应原理: 加热高
15、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化学式:KMnO4 K2MnO4+MnO2+O23.所需仪器和用具: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水槽、药匙、纸槽、棉花揭示新课题,明确制备氧气的意义。达成学习目标2。探究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示范图2-12,边操作边说明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收集气体移去水槽中导管停止加热。并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分别收集两瓶氧气。学生分组做实验图2-12。学生观察记录。学生分组做实验,学会小组内合理分工:记录员、操作员、组长等。实验结束后由组长负责交流汇报。学会初步模仿实验室制O2的操作和集体合作实验探究
16、。学生讨论根据学生实验中的细节,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小失误,加深理解。为什么可采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水槽中刚有气泡产生时能不能立即收集?为什么?如何检验产生的气体就一定是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实验完毕有些小组造成试管破裂,你能找出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小组交流讨论出结论: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理是氧气不易溶于水。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理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答:不能。原因是此时收集到氧气不纯,会混有空气。须等到水槽中气泡产生均匀时方可收集。用带火星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一定是氧气。用带火星木条伸到瓶口,木条复燃,说明瓶中收集满氧气。a.
17、试管口倾斜向上;b.先停止加热,后移去导管;c.未冷却就洗涤;d.实验中冷水滴在试管底部;e.没有预热就固定加热。引入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2。尝试归纳现在我们来归纳图2-14装置涉及的内容。1.实验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收集气体。2.二氧化锰先装入锥形瓶,双氧水装入分液漏斗。1.反应的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2.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MnO2化学式:H2O2 H2O+O23.所需仪器和用具: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水槽、药匙、集气瓶、玻璃片学会及时归纳。达成学习目标2。学生讨论分析讨论:1.图2-12和图2-14两套
18、装置你认为哪套装置更好?优点是什么?2.图2-12装置的使用条件;3.图2-14装置的使用条件。实验室制气体的要求:药品易得;装置简单、易操作;反应速率适中。1.图2-14更好,优点是:不需加热,可节省能源。发生和停止方便,甚至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的快慢,因而可节省药品。2.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生成物中有气体。3.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学会分析找出规律,为规律的应用奠定基础;学会方案的选择,掌握方案选择的要求。阅读课本第34页的2-17。明确氧气的生成和消耗途径,产生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达成学习目标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题(附后)学生口答后,教师给出答案,
19、速度较快。当堂巩固单元3 用途广泛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认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了解在进入一些二氧化碳浓度大的场所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3.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4.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提高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点】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和温室效应。【教学难点】探究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和温室效应。【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广口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镊子、试管、滴管、玻璃片、高矮不同的蜡烛2支,火柴、大烧杯、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紫
20、色石蕊试液、稀醋酸、用紫色石蕊试液染过色的干燥小纸花、蒸馏水。【教学流程】前提测评探究实验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尝试练习【第1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测评前面我们学习了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上节课学习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制取氧气。采用此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1. 试问这套装置使用的条件。这套发生装置使用条件:固体与液体反应;在常温下;生成气体。总之,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不需加热就可使用这套装置。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实验前面我们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7页,找出:1.实验室制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利用 大气 资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