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docx
《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年回顾与展望摘要主体性教育是弘扬儿童主体精神、培养儿童主体能力、塑造儿童主体人格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解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与争鸣、研究的深化、反思与总结三个阶段。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主体性教育正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地理解、接纳和认可,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当今主体性教育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主要表现为:要拓展对主体性教育核心概念的理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转化教育研究思维方式。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学;教育实践;主体性教育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
2、放运动,主体性问题成了多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教育学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兴起有着教育内外的现实原因和理论依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与人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作了思想铺垫。”从研究历程来看,主体性教育研究最早发端于顾明远教授于1981年在江苏教育第10期发表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引起学术界长时间热烈讨论的教育命题,即“学生是教育主体”。此后,教育理论界开始了教育主体问题的讨论,并最终形成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入影响的
3、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在过去30年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探索与争鸣阶段主体性教育的探索与争鸣阶段在时间上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由于认识的不同,学术界出现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互为主客体论”“双主体论”等几种不同并发生过激烈交锋的观点。这一时期的探讨是广泛而又有深度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师生关系的看法。但讨论侧重点在于师生关系的处理,并且主要在教学论领域、认识论范畴中进行。由于教学不仅仅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因此,囿于教学认识论范畴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为了打破这种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有人开始在教育
4、基本理论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开始从教育主体性的角度研究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王道俊和郭文安两位教授提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的命题。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这篇文章中,他们不仅对学生主体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还对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和实现条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自此,教育理论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二)研究的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主体性教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时期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呈现出一种“顶天立地”的态势。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主体性教育除了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之外,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具有以下特点。1指导思想明确化对于倡导主体性教
5、育,很多人心存疑虑,担心会误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歧途。有人甚至认为,讨论人的主体性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根源或具体表现,要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否定人的主体性。为了消除疑惑,澄清认识,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指出:提出和建构主体教育理论,不是企图一概否定原有的教育学理论,而是试图从一个角度来研究教育理论,深化教育改革,期望能探索出一条使我国的教育学更科学、更具实践性、更具中国神会主义特色的路子。因此,主体性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97年在湖北沙市(现荆州市沙市区)召开的“全国第二届主体教育研讨会”对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统一
6、起来,建立了科学的主客体理论,驳斥了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主客体理论。我们研究主体教育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而不能到唯心主义那里去找根据。”在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之后,主体性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获得了解放,主体性教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2研究视野逐步拓宽这具体体现为从倡导学生的主体性到探讨教育的主体性。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的主体性?王道俊和郭文安教授认为:“教育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本质特性,体现了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只有揭示教育主体的这一特征,才能不断地改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本质力量。”此后,他们又从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论证
7、。事实上,教育实践包括培育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微观教育活动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宏观教育事业管理,这两个层次的活动都是人的主体活动,都有主体性问题。因此,教育的主体性就包括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和教育管理的主体性两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在“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主体哲学”的概念,并对此进行阐述:“所谓教育主体哲学,就是主张教育是主体的教育哲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在世界观和认识论双重意义上。都可以说教育是主体。教育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物、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组成的整体社会结构中,它有其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在学校或任何一种
8、教育机构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也是主体,他们互动展开的教育活动也是独立自主的教育活动,是自己运动的。教育主要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作为反映者,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主动的,并且只能是一种主体的反映活动。”这样,随着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内容的丰富和思想定位的提高,主体性教育理论渐趋成熟。3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兴起源于国内哲学界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随着研究的深化,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过去的哲学拓展到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等不同学科。学术界开始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探讨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问题。如:王坤庆教授从人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人手,提
9、出人性发展的精神维度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目标,并结合人类自身解放历程的考察和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论述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肖川教授将“人性本善”作为主体性德育的价值预设,认为在道德教育中,只有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我们才可能对教育的结果持有乐观与光明的期待,才能树立起对人的信心、对教育的信心。石中英教授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分析。王启康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主体性教育进行探讨,他认为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对主体性的心理学分析上不够集中、连贯和一致。为给人的主体性一个确定的合适的界说,在给予说明时,应该适当地与其心理学上的特征联系起来。(三)反思与总结阶段步入21世
10、纪,主体性教育研究进入反思与总结阶段。与前一阶段的“热闹”“繁杂”相比,这一阶段主体性教育研究显得相对“冷清”。有学者据此认为,个人主体性正走向黄昏,主体性教育研究已经过时。我们认为,这一阶段呈现的特点并不能说明主体性教育已经过时,它所体现的是主体性教育研究步入反思与总结阶段。正如裴娣娜教授所说的那样: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动态生成的教育理论,必须在不断的反思、总结、批判、概括和提升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从而保持其生命力。”客观地说,主体性教育就是在不断自我批判与反思中成长壮大的。20世纪90年代,对主体性教育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文章就已经出现,但这一时期的批判性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
11、进入21世纪,对主体性教育进行质疑、反思和总结的文章骤然增多,探讨的也更为全面和系统。除个别研究者对主体性教育进行反思与总结外,学术界还就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问题组织过大规模的讨论。2002年,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六届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关于主体性教育的定位、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与操作模式、“十五”期间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建构等。2004年,以裴娣娜教授为首的“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办“全国首届主体教育理论研讨会”,与会者在对十几年来主体教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对主体教育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主体教育在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主体性 教育 研究 30 回顾 展望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