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辽宁教育研究院 邓晓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令人振奋地发出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号召,它标志着我 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落实江总书记的指示,迎接高教体制改革新阶 段的到来,很有必要对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进行一番回顾,并对未来作一展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日益深化改革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迄今为止,经历了大致四个发展阶段: 一、前三个阶段的回顾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2、改革的决定发表之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 改革的酝酿、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着重点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表,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全会做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的重大决策,并且提出:为了适应这一战略转变,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 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从而吹响了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声进军号。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鼓舞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拓展办学形式的新阶段。由于这一期间 高校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
3、会急需人才,高校渴望发掘自身潜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但又深感现有的高教管理制 度和规章,把高校的手脚捆得过死。所以,有一股强烈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愿望和要求。其突出标志 是:197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几位著名大学校长、书记关于给高等学校一点 自主权的呼吁。人民日报还为此加了编者按语,提出:学校应不应该有点自主权,应该有哪些自主权, 教育体制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全社会就此提出建设性意 见。 这份呼吁和这条按语,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场人民日报发起的讨论,为推动我国高教管理体 制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在此舆论先行之下,以上
4、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从1979年起,率先实行了人员流动、 岗位责任制和内部工资改革。1983年6月9日,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交通大学扩大管理权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由此,一个全国学交大,以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铺开。与此 同时,各地还纷纷结合本地情况,由地方政府出面,开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诸如,1983年2月浙江省就高 教改革做出的5条决定;1984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就高教改革做出的6条决定;同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做出 关于扩大全日制高校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同年12月,山东省提出高教改革6条措施等。这些决定,重点都突出 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另一方面,由
5、于这些决定所放之权,有不少(或基本上)过去并不是捏在省 里,而是捏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手里。所以,这种放权,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要回来-把本 应属于省级的管理权限从国家要回来;二层是放下去-把要回来的权限中属于高校应有的自主权部分还给 高校。因此,这些省级改革放权动作,不能仅仅看作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而应看作两个关系的调整, 即:中央与省两级高教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调整。实质上,这些地方决定 的做出,标志着向原有高度集中统一的高教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第二阶段,从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
6、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 特点是:教育五大体制的改革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中,全面向前推进。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5年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实践及其成功的经验,为党中央在经济理论上取得第一个重大突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 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并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
7、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 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科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要求,1985年5月,中国共产党 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尖锐地指出我国高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即:在教育 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 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为此,决定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革这种状况,要认真改革管理体制,在 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
8、自主权 在中央决定的指引下,从1985年到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围绕着五大体制全面展开改革的探索。其 主要实践有: 1.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举办的市属高校的兴起,突 破了以往只有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办学的体制。至1991年,我国中心城市举办的市属高校已达到了占全国高校 总数的30%左右;二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进一步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体制。至1991年,经省级人民政府批 准的民办高等学校已达400多所。如1988年,北京有17所民办高校,在校生达万人。不用国家经费,依靠社 会力量培养人才,充分展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旺盛生命力。三是一校两制、一校多制的发
9、展,开辟了我国 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一校两制有两种实践,一种是指隶属关系由单一化变成多样化,实际是多方投 资,共同管理。另一种是指在一所大学中,既有公办部分,又有民办部分。这种在公办大学中创办民办大学的 改革试验,已展现五条明显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发挥公办高校人才、物力的潜在优势,进一步解放教育生 产力,克服原来国家包办教育的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束缚。第二,有利于调动社会潜力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有 利于正确引导群众消费支出,满足更多家长期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第三,有利于将民办高校中精干 高效、优胜劣汰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引入公办部分来,推动公办部分的改革;第四,以老 校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回顾 展望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