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
《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doc(5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5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附件: 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OO二年六月 目 录 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1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1 1.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2 2.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2 3.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 3 4.为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就业开辟了新途径 3 5.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突出贡献 3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1. 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加工业的大发展 4 2. 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 5 3. 投资不足,影响着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5 4. 宏观调控乏力,企业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 5 5.管理混乱,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6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6 (一)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6 (二)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7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7 (四)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7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原则 9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9 2.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9 3.坚持适度规模和产业化经营 9 4.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10 5.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10 (三)发展目标 10 1.“十五”计划目标 10 2. 预测目标 11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布局和规模结构 12 (一)农作物加工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12 1. 粮食类产品加工 12 2. 棉花加工 15 3. 油料加工 16 4. 糖料加工 18 5. 蔬菜加工 19 6. 水果加工 20 7. 茶叶加工 20 (二)畜禽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和布局 21 1.肉类加工 22 2. 蛋类加工 23 3.奶类加工 24 (三)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和布局 24 1.海水产品加工 26 2.淡水鱼加工 26 3.贝类加工 26 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7 (一)提高认识,加强宏观指导 27 (二)创造政策环境,加快发展步伐 28 (三)调整结构,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 30 (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 31 (五)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强化服务功能 32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农产品摆脱长期短缺局面,实现总量平衡的历史性跨跃的同时,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转化增值,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满足和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我部在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规划重点放在切需要加工转化的农产品,包括粮、棉、油、糖、果、蔬、茶、肉、蛋、奶及水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同时,对于到 的远景目标进行了初步展望。 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特点有以下几个。 1.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文中加工业产值及增长速度均指统计口径的五大类12个行业的范围,非本规划所指主要农产品。 达21070亿元,占整个工业产值的24.6%。其中食品工业总产值8434亿元,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8%。“九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2%,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百分比, 达到84.6%,比1995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每次加工业的大发展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2.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中,食品工业比重上升, 食品工业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9.7%,超过纺织类而居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位。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初级加工品和高级制造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原料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3.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 据调查,当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已超万家。这些企业以产业化利益机制为纽带,与基地(农户)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共同关系,既保证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全国平均每个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 “规模以上非国有”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平均产值达3918万元,是1995年的1.1倍。 4.为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就业开辟了新途径 近几年,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依然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体。 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4万家,从业人员967万人,比1995年增长了2.4%。 5.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突出贡献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形成了一批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贸易区,外向型加工业企业又有大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的提高。 农产品加工出口额为764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0.6%。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都在90%左右,中国只有30%左右(粗加工以上);发达国家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农产品占80%,而中国只有20%左右;发达国家加工制造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80%,而中国还不到3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而中国只有80%左右;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中国正好相反。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加工业的大发展 一是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加工需要,缺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要的专用、优质原料。二是原料生产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基地保障。 2. 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 当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80%处于世界70~80年代的水平,约15%居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低下。多数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在技术引进过程中重视硬件,忽视软件,配套性差,自我创新不够,影响了国产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技术人才缺乏,在全国食品加工企业职工中,大中专毕业生只占1.5%左右。 3. 投资不足,影响着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不足。“九五”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1%;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71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8%,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另外,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不足,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影响了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的热情。 4. 宏观调控乏力,企业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 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信息服务,一些产品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些行业在低水平上盲目扩张,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在布局上,7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拥有原料和市场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很少;乡镇企业接近原料产地,与农业关系密切,可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只占其工业增加值的不到三分之一。 5.管理混乱,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从原料生产到加工过程管理分散,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农兽药残留、土壤重金属污染、畜禽疫病、使用违法禁用药物、添加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消费的安全,也是中国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主要障碍。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中国人口众多,城乡居民生活已稳定越过温饱线并向小康迈进,食物消费结构正向着要求安全卫生、营养保健、经济方便、风味适口、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转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不但仅是农业生产的简单延伸,已成为一种“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将向农业提出生产各种专用型原料的需求,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为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与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四)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农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增强竞争力。当前中国农产品出口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品质差、加工、包装、贮藏等环节落后。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不但取决于“原”字头农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更取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程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和到 ,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以稳定农业、繁荣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着眼点,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逐步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在发扬广大具有传统风味特色的传统加工工艺的同时,向现代高新技术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实行大中小型加工企业全面发展,重点扶持大中型加工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安全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二)发展原则 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在巩固城市消费市场的同时,把开拓广大农村、小城镇和国际市场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和营养化等需求。 2.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有优势和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提倡加工与原料基地结合,上下游产品衔接,工农结合,合理布局,良性循环。 3.坚持适度规模和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要与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销售市场辐射半径相适应,实行“大中小”结合。同时,为适应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要重点扶持一批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实行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主体。 4.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在保护和发扬广大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传统工艺的同时,要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在加工企业建设和发展中,要高标准、严要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认真解决好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问题,在企业布局过程上,注意防止周边环境对产品的污染,同时,也要防止加工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三)发展目标 1.“十五”计划目标 一是努力减少农产品收获后损失,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二是优化加工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具体目标:到 ,预计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可达34000亿元,年均递增10%。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粗加工以上)由当前的30%左右提高到55%以上。其中:粮食由当前的45%左右提高到70%左右,水果由5 %提高到8%,蔬菜由1 %提高到2%;肉类由3~4%提高到8%,水产品由20%提高到30%。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二次以上加工的产品占其产量的比例)由当前的20%左右,提高到35%以上。农产品的加工及制成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预测目标 ~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向更高水平发展。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着重提高加工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优化结构,总体实现专业化生产,合理分工协作,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产品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质量和功能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体上,一些主要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部分特色产品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布局和规模结构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要重点发展粮、棉、油、肉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新的增长点。继续巩固糖、茶和水产品等传统加工。要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在巩固和提高东部地区和城市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促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要素加快向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的流动,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要在“大中小结合”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同时,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步伐,努力扩大加工企业的规模,创造出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的企业规模结构。 具体产品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布局,按照以下三个方面规划。 (一)农作物加工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以种植业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要突出粮食、油料、糖料、蔬菜、水果和茶叶等产品的加工。 1. 粮食类产品加工 要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重点是要搞好稻谷、小麦、玉米和薯类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努力提高基础原料产品质量,实现加工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加快粮食产品向食品制造业的延伸。 ——稻谷加工。当前,中国稻谷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方式传统落后,深度开发不够,90%的稻谷在农村加工,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今后要在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做文章,着重发展优质稻谷精加工,重视加工过程中的精碾、调质、成品整理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力开发米糠等副产品制油等多种用途,向高出米率精米、特种米(包括胚芽精米、营养强化米、蒸谷米及其它专用米)、碎米深加工(包括米粉类制品)、大米添加剂(上光剂、增香剂等)及稻壳、米糠综合利用5类系列产品方向发展,扶持合理规模企业发展。在加工企业的布局上,要以国家商品稻谷基地为依托,实行产地就近加工。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稻区主要发展精米加工,华南、华中、西南稻区在搞好优质米加工的同时,发展饲料稻和以早籼稻为原料的精深加工。 ——小麦加工。当前,中国小麦制粉行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太大,但总体装备水平与国外有差距,面粉加工品种单一,加工能力过剩,优质专用粉生产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面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今后5~ ,小麦制粉行业应对现有面粉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从专用小麦种植到加工的产业化经营,对出粉率低、能耗高的小型面粉厂适当控制发展,避免盲目引进国外加工设备。要在提高总出粉率、好粉出粉率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专用面粉,开发冷冻面团、营养强化面粉及特殊人群适用的专用面粉等;开展面制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加工。布局上,在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的优质、专用小麦集中产区鼓励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专用面粉加工企业;在大中城市的郊区和沿海地区结合产业调整重组,建设以面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联合企业,推进面制主食品的工业化。 ——玉米加工。中国的玉米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仅占产量的20%左右,普遍用作口粮和饲料,深度加工只占产量的9%。今后要加大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等新品种的培育与开发力度,开发多样化的玉米食品和多用途的工业原料;提高现有加工企业的综合利用水平,开发淀粉、玉米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纤维渣或玉米皮及胚芽等产品。要在玉米淀粉的深度开发利用方面做文章,生产变性淀粉、柠檬酸、淀粉糖等高附加值产品。玉米饲料加工要向专用化、特种化、保健化和颗粒化方向发展。在布局上,重点是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玉米主产区择优扶持和建立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玉米加工企业。 ——薯类加工。薯类是比较经济的淀粉原料之一,也是许多工业产品的中间原料。近年来,薯类用作口粮越来越少,除加工成薯干、淀粉、粉条等传统产品外,还进一步开发了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糖、有机酸、氨基酸以及化工原料等产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薯类加工量的比例只有15%左右,加工深度不够,今后要向深度开发进军。培育适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薯类品种,发展专用薯类品种的种植基地,保证薯类深加工的原料供应。如加工型马铃薯,其干物质、还原糖含量,薯体形状,芽眼深浅等指标要严格加以控制。加大薯类深加工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开发力度,加工薯类淀粉、变性淀粉、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复合薯片和速冻薯条等产品,实现多次加工转化增值。在薯类的集中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国家要给予适当扶持,建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薯类加工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带动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2. 棉花加工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棉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棉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对高档棉纺织品的需求增加更快。 当前棉花加工企业较多,经整顿后关闭了一批不具备加工条件的棉花加工厂,使棉花加工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般棉花加工厂的加工周期为5~6个月,往往造成棉花霉烂、变质,品质下降。特别是长绒棉的加工仍沿用60~70年代的设备,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棉花质量下降,急需加以改进和提高。“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长绒棉的加工工艺与设备问题,缩短周期,提高长绒棉的加工效率,保证棉花的加工质量。加工厂应有一定的规模,并采用较现代的加工设备,生产出优质的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 油料加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内自给不足,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油料加工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油料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加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产品加工档次较低。今后要经过引进新技术,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实现油料资源的合理利用。 油脂加工方面:继续推广浸出法制油。进行油料膨化、浸出制油工艺与设备产业化开发;研究高含量油料直接浸出、低温脱溶等工艺与设备的系统化和规模化;加速物理精炼技术与设备国产化,开发功能性食品专用油系列产品;研究油脂加工副产物或馏出物液晶、超临界萃取制油提取分离精细化工产品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技术。 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油脂饼粕质量对植物蛋白的影响,探讨为植物蛋白开发提供优质原料的最佳制油工艺条件和参数;研究植物蛋白生产技术,开发大豆、花生的功能性植物蛋白产品;应用棉籽、菜籽饼粕脱毒技术,生产饲用和食用蛋白产品;开发蛋白生产的超滤、低温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和装备;加速组织蛋白、分离蛋白的产业化开发。 油料加工企业的布局要在油菜籽、花生和大豆等的集中产区,对现有的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加工档次低的小型加工企业,培植一批技术先进、产品品牌质量优良、综合利用程度高的大中型油料加工企业。控制非油料主产区油料加工企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传统蛋白制品的现代化生产和新兴蛋白制品的开发。在大豆主产区或主要销区改造一批大豆加工企业,改进设施设备,提高科技含量。 4. 糖料加工 中国是世界上既生产甘蔗糖、又生产甜菜糖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国家糖料基地建设的推动下,中国糖料面积不断扩大,食糖产量迅速增长,食糖供应实现基本自给。但由于中国糖料生产单产低、成本高、加工企业的规模较小、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多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理想。今后要实行总量控制,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调整结构,培育糖料优良品种,加速机械化,提高单产和含糖率。对经济效益差、污染严重、无原料保障的企业,实行关闭破产。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食糖加工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食糖质量和糖料综合利用程度,扩大企业规模。鼓励发展精制糖和一次性小包装糖、淀粉糖、营养型甜味剂和软饮料用淀粉糖,严格控制糖精生产。 在企业布局上,一是扶持广西、云南、广东的甘蔗糖厂和新疆的甜菜糖厂进行技术改造,防止重复建设;二是引导福建、四川、海南、湖南、江西的甘蔗糖厂和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的甜菜糖厂进行结构调整,开发新产品,提高综合利用率,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三是引导不宜发展糖业的地区退出。 5. 蔬菜加工 当前,中国蔬菜总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已发展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第二大类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蔬菜加工的比例和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绝大部分蔬菜未经清洗、分级就投放市场,保鲜和加工薄弱,蔬菜损耗浪费比发达国家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加工产品仍以传统的腌菜、泡菜、制干为主,近几年才逐步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一些以出口为主的速冻菜、罐藏菜、脱水菜加工企业。今后,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基地,努力提高蔬菜品质。要大力提高采后清洗、分级、预冷、保鲜、破碎、杀菌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推行净菜上市。对传统的蔬菜加工制品要改进加工工艺、更新机械设备,使其在产品包装、质量等方面上一个新水平。加快发展具有出口潜力的蔬菜罐头、速冻菜、脱水菜、蔬菜汁、蔬菜粉、蔬菜脆片以及膨化蔬菜和保健蔬菜等。加大野生菜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加工企业布局上,要在蔬菜集中产地建设一批净菜上市加工企业,在沿海和有出口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出口蔬菜加工企业,对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加工企业给予适当扶持。 6. 水果加工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中国水果90%以上是鲜销,与发达国家40~70%进行加工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水果品质良莠不齐,多数品质不高,不适合进行加工,影响加工业的发展。因此,今后首先要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与原料基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水果的贮藏保鲜与加工。要重点建设产地贮藏库,开发水果生物保鲜技术,提高水果采后清洗、分级、预冷、杀菌、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加大冷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改造、改组现有水果加工企业,重点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果汁、果酱、果粉、果酒和膨化果品等产品。要注重野生水果的资源开发,提高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 在加工企业的布局上,在水果的集中产区,分期分批投资建设水果自动分级包装厂、冷藏库,对现有的果汁、罐头、果酱、蜜饯、果酒、果干等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建设一批上档次、上水平的水果加工企业。 7. 茶叶加工 中国茶园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20%,居世界第三位。中国虽然是茶叶生产大国,但人均消费量并不高,年人均消费茶叶300克,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60%。茶叶是中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但加工的设备陈旧、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档次低,综合利用不高。今后,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快传统制茶业的改造,提高连续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产品开发仍以饮料为主,要以保质、保鲜、保特色和使用便捷为基点,以名优茶、绿色食品、有机茶、保健茶为重点。茶叶加工要与医药业、其它食品业更加紧密结合,大力开发以茶叶为原料的健康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药品。 在加工企业布局上,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宗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名优茶产地大力推进机械加工,在大中城市适当发展罐装茶饮料企业。 (二)畜禽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和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畜禽产品加工也有长足发展。 肉类总产量6125万吨,加工肉制品260万吨,蛋制品4万吨,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高的“龙头”加工企业。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畜禽饲养结构不合理,畜禽产品加工整体水平低,用于加工的肉、蛋分别只占总产量的3~4%和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总产量 30~40%。中国鲜奶加工成乳制品只占50%,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中国畜禽产品加工行业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环保意识不强,产品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还很不够。今后,畜禽产品加工业要严格执行有关屠宰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肉类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加工产品的卫生质量,推广HACCP卫生管理系统,提高深加工产品比例,规范市场有序竞争,重点抓好肉类、蛋类和乳制品的加工。肉类加工要进一步向机械化屠宰、加工与冷藏相结合、深度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并解决好产地与市场间冷藏运输环节薄弱的问题。乳制品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 1.肉类加工 要推广冷却肉的生产及供应,大力发展低温肉制品和生物发酵制品。提倡把中国传统风味酱、卤、烧、烤等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实现中式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发展可微波加热的速冻肉制品、真空冷冻干燥肉制品。发展畜禽的头、蹄、尾、内脏等深加工制品及为生化制药提供原料,提高肉类加工附加值。鼓励肉食品加工企业进入食品配送领域,经过超市、连锁方式销售加工肉制品。注重骨、毛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在加工企业布局上,对现有肉联厂、冷冻厂和大型龙头加工企业,要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和开展综合利用,在畜产品集中产区扶持建立一批包括冷藏、保鲜和深加工在内的龙头企业。 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肉鸡生产国。鸡肉胆固醇低、脂肪含量低、经济可口,产品从整鸡到分割鸡、深加工、熟食鸡等,种类丰富。预计未来十年内,世界鸡肉的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的比例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现代肉鸡产业涉及粮食、饲料、饲养、加工等多方面,具有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的特点,投资少、周期短、技术易普及等优点明显。今后中国家禽的养殖、加工、销售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瞄准国际市场。要大力推广无动物性蛋白饲料,生产无投药健康产品。 2. 蛋类加工 自1985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世界禽蛋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总产量占世界蛋类总产量的40%左右。今后要在巩固松花蛋、咸蛋、糟蛋等传统花色品种蛋加工的同时,大力发展液体蛋和干蛋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培育壮大福建、浙江、湖南等地的年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出口创汇基地。要在中国禽蛋产区,加快鲜蛋制品加工能力建设,形成加工规模,改进生产设施和质量监测条件,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产品的卫生质量,不断增加禽蛋加工的花色品种,同时,合理利用禽蛋中的壳膜、蛋壳、溶菌酶和其它成份,发展食品、医药、饲料和化工等用途产品的深加工。 3.奶类加工 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狠抓鲜奶和乳制品质量,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新产品。重点发展液体奶、保鲜奶、无菌奶及各种酸奶饮料,开发牛奶甜点制品,以及免疫牛奶、功能性奶、花色奶等。要进一步开拓奶源,加快发展规模化良种奶牛奶源基地,整合散养奶牛、奶羊奶源,鼓励集中机械化挤奶,完善收奶冷链设施,建立标准化、优质化奶源基地。 在大中城市奶源基地,重点发展液体奶及其延伸制品;在农牧地区奶源基地重点发展脱水乳制品及其延伸制品,结合国家改进营养行动计划,科学引导消费,加快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等,使奶类、乳制品及其延伸制品深入到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的饮食生活中,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和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水产品加工已基本形成一个包括水产品制冷(含冷冻、冷藏、制冰)、干制、腌制、熏制、罐制(含软罐头)、鱼糜加工、水产药品与保健、调味品、鱼粉与饲料加工、海藻化工(海带提取碘、褐藻胶、甘露醇)与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食品以及鱼皮制革、水产工艺品等10多个专业门类的庞大行业。然而,中国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加工量比例较低,中国水产品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淡水水产品不足5%;其次是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水平不高,加工过程中的鱼头、内脏、鱼鳞、鱼骨、虾头、蟹壳及腐烂水产品等废弃物,主要用来生产饲料鱼粉,对其中很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提取和利用。四是传统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许多传统风味水产食品依然沿用传统的作坊式手工加工方法,市场逐渐萎缩。 今后,水产品生产和加工要以大宗产品、低值产品和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淡水鱼、贝类、中上层鱼类、藻类加工产业体系的建立。培植和引导一批具有活力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适销对路的加工产品的开发,发展既有营养又食用方便的加工食品,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1.海水产品加工 要重点研究开发新捕捞对象加工成食用及制成优质鱼粉、鱼片、鱼糜、模拟食品和调味品等。海洋低值水产品的加工要在加大传统水产食品开发力度的基础上,大量开发精制食用鲜鱼浆,进而以鲜鱼浆为原料生产风味鱼丸、鱼卷、鱼饼、鱼香肠、鱼点心等各式方便食品、微波食品及色香味俱佳的高档人造蟹肉、贝肉、鱼翅、鱼籽等合成水产食品,提高低值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2.淡水鱼加工 要按照“一保鲜、二保活、三加工”的原则,销售以活、鲜为主,在冰鲜和冷冻的条件下,逐步发展“三去”、分割、切片加工,搞好配送,抓好鱼糜、鱼片以及新型盐干品、熏制品、调味制品的开发,综合加工开发利用不可食部分,提高附加值。 3.贝类加工 主要是搞好保活、净化和消毒,并进行多样化开发,如贝类调味品、干制品、熏制品和软包装罐头等食品以及人体和动物钙源食品等。 为适应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根据国际渔业贸易一体化、自由化的新趋势,要按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选择一些易加工、市场需求量大、出口换汇高的重点品种,建设一批从种苗培育到养殖、加工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对虾、罗非鱼、斑点叉尾徊、鳗鱼、大菱鲆、牙鲆等品种的苗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出口基地。同时,要加强水产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管理系统,制订、修订一批水产品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生态环境等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消灭无标生产,培植水产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宏观指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应对挑战,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主管部门,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宏观指导和服务。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防止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二)创造政策环境,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增加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投资。投资重点用于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服务的基础性项目,包括良种繁育、动植物保护、农产品包装、仓储、运输等生产和流通设施,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市场营销、信息网络等服务设施,产品标准、质量检测和环境控制等保障设施。在“十五”期间,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重要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二是制定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所得税方面,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49号)规定,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规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增值税方面,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13%,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赋;根据国务院国发[1997]37号文件精神,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和先进技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是改进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服务。要在继续防范金融风险、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工作。商业银行要经过资质评估,对一批实力强、资信好、资产负债率低和发展前景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确定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时,要以企业授信等级为主要标准,不受银行对地区授信等级的限制。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流动资金,商业银行要及时核发;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固定资产贷款,商业银行要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简化审批手续。 四是拓宽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在同等条件下,证券机构要优先授理符合上市条件的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市,并在配股和增发新股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企业还能够经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独资、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吸引城乡个体私有资本、集体资本、国有资本、金融资本和国外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鼓励骨干企业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以资产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组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企业集团,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充分发挥国外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和拓宽出口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主要农产品 加工业 发展规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