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docx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在当前具有迫切性,又具有战略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又为三个文明建设增添光彩。由三个文明建设上升到四个文明建设。依笔者之见,这是十七大报告最亮的一点! 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只有把环境建设好,发展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在环境优美的环境里,才能让人们更觉得生活美满与幸福。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建设与发展速度,不讲究建设与发展的质量,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老百姓感到满意的,相反还会伤害到老百姓。让人们生活在环境被污染的环境里,人们怎么能生活得安康?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抓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丰富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内涵,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二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说出了老百姓想要说出的心里话,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国内外学者在谈生态文明时,指的几乎都是社会进步状态含义的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更进步的新文明。因而,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欲望之门还没有打开,所以人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盲目地崇拜自然、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并且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简朴的原始文明意识。随着农业的诞生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被动适应自然转变到主动适应,于是出现了农业文明。这一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然而,自然界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自然报复不断,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暴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致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值得庆幸的是,近二十年以来。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飞速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兴起作了科学和理论的准备。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绿色运动”、60年代的生态农业、70年代兴起的生态工程等又为生态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生态文明观是在对人类中心观及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的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潮流。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不断地改造自然过程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 二、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在当前既具有迫切性,又具有战略重要性。 “生态文明”不仅是环保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和“文明”的多样性概念,不仅包含普遍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文明,更包含政治生态文明、文化生态文明、道德伦理生态文明等文明,强调“生态文明”的多样性,这正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所蕴涵的深意。 (一)这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走过了原始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目前正在进人生态文明阶段。农业文明基本解决了“吃饱穿暖”问题,工业文明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适行捷”问题,后工业文明或者信息革命带来的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便捷性,即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然而,工业文明以及近代人类技术能力进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突出表现在: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下降、荒漠化加剧、臭氧层消失、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工业革命后短短两三百年以来,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引导下,全球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南北极和高原的永冻冰川开始融化、物种面临第六次大灭绝。上述事实雄辩地证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考虑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发展与消费方式。 (二)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如果因为片面发展,导致生态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违背了发展的初衷。 (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条件。如果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严重恶化生态环境,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势必引起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同时,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限制的约束。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无从实现。 (四)它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弱的国家。过去的发展在使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的沉重代价。这样的发展不但不能持久,而且会抵消既有的发展成果,危及我们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所以,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因此,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和建议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通过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宣传和引导,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让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和自觉行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循环经济是“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做好政策引导,健全法律法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等机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完善规划,强化监管,建立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依法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五)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止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文明”的建设,将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将在历史画卷中抹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能 忽视 生态 文明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