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毕业论文-Pb胁迫下小桐子体内的6种元素含量研究.doc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Pb胁迫下小桐子体内的6种元素含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毕业论文-Pb胁迫下小桐子体内的6种元素含量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生物技术毕业论文-Pb胁迫下小桐子体内的6种元素含量研究 2011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Pb胁迫下小桐子体内的6种 元素含量研究 院 - 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生物技术 年 级: 2007 学生姓名: 学 号: 导师及职称: 2011年6月 2011 Annual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 Study on six kinds of elements contents in Jatropha Curcas under Lead stress Department: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Biotechnology Grade:2007 Student’s Name: Student No.: Tutor:Lab June, 2011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红河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 职称 单位 备注 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摘 要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Pb2+浇施小桐子幼苗,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小桐子各部位中的Mn、Ca、Mg、Cu、Pb 、Zn 六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Pb胁迫下小桐子各部位对6种元素的吸收特点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桐子经Pb胁迫后:根、茎、叶、叶柄四个部位对Pb的吸收量都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各部位在同等浓度条件下对Pb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吸收量表现为叶片>根>叶柄>茎;Cu在对照组植株体内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为叶片>根>叶柄茎,而处理组分布关系表现为根>叶柄>叶片>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部位对Ca、Mg、Mn的吸收都有所增加。试验证明小桐子能够累积Cu离子、Pb离子,对Pb有一定的耐受性,同时还证明了Pb的胁迫能提高小桐子对Ca、Mg、Mn的吸收。 关键词:小桐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b2+胁迫;吸收特点 ABSTRACT In Pb2+stress,the study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hip Jatropha Curcas and six elements (Mn,Mg,Ca,Cu,Pb and Zn) and the traits of six elements' absorption with FAAS method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six elements in Jatropha Curcas bod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Jatropha stress by Pb:roots, stems,Leaves and petiole of four parts of the absorption of Pb with the Pb stress concentrations are increasing,and the site condition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apparent absorption of Pb differences,th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Leaf>root>petiole>stem;Cu in the control group plants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ntent of leaf>root>petiole>stem,th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s showed root>petiole>leaf>stem;root>petiole>leaf>stem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each part of the Ca,Mg,Mn absorption has increased.The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not only Jatropha Curcas couLd accuLumate ions of Copper and PLumbum, it had some tolerance,but aLso demonstrated Pb couLd improve the absorption of calcium,Mg and Mn. Key words: Jatropha Curcas;The fLame atom absorbs and divides all Luminosity Law; Pb2+ stress; Absorb the characteristic 目 录 1.前言 1 2.材料与方法 2 2.1材料 2 2.2实验仪器 2 2.2.1主要试剂 2 2.3培养方法 2 2.3.1培养液及培养基质 2 2.3.2种子处理及萌发实验 2 2.3.3幼苗的前期培养 3 2.3.4 Pb金属胁迫培养 3 2.4测定方法 3 2.4.1仪器工作条件参数 3 2.4.2样品溶液制备 3 2.4.3校准曲线绘制 3 2.4.4样品测定 4 3.结果与分析 4 3.1 Pb胁迫下Pb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5 3.2 Pb胁迫下Cu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5 3.3 Pb胁迫下Ca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5 3.4 Pb胁迫下M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6 3.5 Pb胁迫下Mg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6 3.6 Pb胁迫下Z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7 4.讨论 7 5.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2 III 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前言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十分严重。据我国农业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污水灌区面积约140万公顷,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占污染总面积的64.8%。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有Hg、Cd、Pb、Cr、Ag,其中Pb的污染是比较严重与突出的。Pb污染最先的受害者是植物,Pb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Pb能减少根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这也是造成植物生长缓慢的原因。Pb毒害植物主要的中毒症状为根量减少,根冠膨大变黑、腐烂,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随后下降,叶片失绿明显,严重时逐渐枯萎, 植株死亡[1]。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别名,麻风树,膏桐,臭油桐,是大戟科麻风树属植物。它是一种抗旱耐瘠的多用途速生树种,是生产生物能源、生物农药、生物医药、生物饲料的主要原料。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小桐子种子含油量很高,除榨取能源油外,其油渣、油饼可作农药、饲料或肥料等;全株有毒,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小桐子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病毒、抗AIDS和真菌活性,及抗微生物、利什曼原虫、寄生虫等效应,可用于杀灭钉螺,防治血吸虫病、糖尿病、终止妊娠等[2,3]。此外,它还是保水固土、防止沙化、增殖有机土质、建造防护林的优良造林材料,对改善生态环境和恢复植被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能源植物,且它的籽粒含油率高,是制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目前对小桐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其抗旱率及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方面,对小桐子幼苗在重金属胁迫下对元素的吸收以及小桐子体内元素的相互关系鲜有报道,仅见吴双桃等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商陆各部位富集浓度的指标,表明商陆的根、茎、叶三部分对镉的富集浓度都随着土壤中镉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趋势一致。但是,富集浓度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同一处理水平相比,其富集浓度大小表现为叶>茎>根,说明叶和茎是商陆富集镉的主要部位,根虽然是镉的吸收部位,但根将吸收的镉转运到了地上的茎叶部分[4-5]。 本文利用Pb胁迫小桐子幼苗,并对小桐子的不同部位6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小桐子在胁迫条件下对元素的吸收特点和这几种元素在小桐子幼苗体内的相互关系,为小桐子种植的施肥、利用小桐子改善重金属污染,高效利用污染土壤和提高矿区经济价值做理论参考。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小桐子种子:从江苏沐阳种子发展公司购买得到。 实验所用材料:人工模拟Pb胁迫小桐子幼苗,然后取其根、茎、叶、叶柄四个部位作为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TA-S2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Ca、Mg、Zn、Cu、Mn、Pb空心阴极灯,威格拉斯仪器(北京) 有限公司;PL202-S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电炉;TM-0610P陶瓷纤维马福炉,北京盈安美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造;DFT-150手提式高速万能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制造;DHG—924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2.1 主要试剂 Ca、Mg、Zn、Cu、Mn、Pb标准储备液(1000Mg/L ,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浓硝酸,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2.3 培养方法 2.3.1 培养液及培养基质 完全培养液采用霍格兰培养液[6]。配制方法如下: 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945mg/L,硝酸钾(KNO3)506mg/L,硝酸铵(NH4NO3)80mg/L,磷酸二氢钾(KH2PO4)136mg/L,硫酸镁(MgSO4·7H2O),493mg/L,铁盐溶液2.5mL,微量元素液5mL,pH=6.0。铁盐溶液: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2.7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Na2O8·2H2O) 3.73g,蒸馏水500mL,pH=5.5。微量元素液:碘化钾(KI)0.83mg/L,硼酸(H3BO3)6.2mg/L,硫酸锰(MnSO4)22.3mg/L,硫酸锌(ZnSO4·7H2O)8.6mg/L,钼酸钠(Na2MoO4)0.25mg/L,硫酸铜(CuSO4)0.025mg/L,氯化钴(CoCL2·6H2O)0.025mg/L。 Pb培养液的配制:利用硝酸铅配制成Pb离子浓度分别为100(mg/L)、200(mg/L)、300(mg/L)、500(mg/L)、800(mg/L)的溶液作为Pb培养液。 2.3.2 种子处理及萌发实验 挑选饱满无异样的种子,将其轻轻破壳,浸泡8小时,晾干。之后种植到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2)的育苗盘中待萌发。之后每天浇水,三天后第一株种子萌芽,两周后全部萌芽。 2.3.3 幼苗的前期培养 挑选长势相似的小桐子幼苗,移植到培养袋中。培养基质为黄土:(草炭:珍珠岩=3:2)=1:1(按体积比)。对所有幼苗进行完全培养液浇灌,每株20mL。四天后再次进行浇灌培养。对幼苗进行泼浇多菌灵,进行灭除菌害,液体为1:1000。 2.3.4 Pb金属胁迫培养 待小桐子幼苗生长稳定后,挑选长势相似的幼苗进行分组的Pb胁迫培养,共设6个组,(0mg/L、100mg/L、200mg/L、300mg/L、500mg/L、800mg/L)将挑选出来的小桐子幼苗平均分为六组,每组十株,之后进行重金属的胁迫培养,重复3组试验。60天后实验结束并取实验材料。 2.4 测定方法 2.4.1 仪器工作条件参数 表1 仪器工作条件参数 元素 波长(nm) 灯电流(mA ) 燃气流量(ML/min) Mg 283. 3 4.0 1500 Zn 213. 9 6.0 1500 Cu 324. 8 4.0 2000 Mn 285. 2 4.0 2000 Ca 422.7 3.0 1700 Pb 283.3 6.0 1500 2.4.2 样品溶液制备 实验材料用蒸馏水冲洗3次,然后用超纯水洗涤3 次,晾干放入烘箱80℃烘干,粉碎,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5000—0.6000g,置于25mL小坩埚内,用电炉进行碳化,碳化至无烟为止,再用马弗炉进行灰化,灰化到样品完全变成白色为止(6小时)。在样品坩埚里加3ML硝酸消解,然后将样品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定容。同时在25mL容量瓶里加3mL硝酸,定容做空白。 2.4.3 校准曲线绘制 将Ca、Mg、Zn、Cu、Mn、Pb 标准储备液用超纯水稀释,作为Ga、Mg、Zn、Pb、Cu及Mn的标准使用液。用TA S2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绘制标准曲线,各种元素配制的系列标准使用液(单位:mg/L)如下: Ca:0.5、1、2、4、6、8、10、15 Mg:1、3、5、10、15 Cu:0.05、0.2、0.4、0.8、1、2、4 Zn:0.1、0.2、0.4、0.8、2、4 Pb:0.1、0.2、0.4、0.8、1、2、4、8 Mn:0.1、0.5、1、2、3、4、5 依次将上述标准使用液喷入火焰,分别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各元素线性回归方程。在工作范围内,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 2.4.4 样品测定 按表1仪器工作条件参数,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样品中Ca、M g、Zn、Cu、Mn的吸光度和实际浓度。测定Ga、Mg、Mn、Zn、Pb的含量时将样品溶液稀释5倍,使其吸光度在校准曲线范围内,然后进行测定。按实际浓度计算出样品溶液中各元素的含量,根据稀释倍数及样品质量换算出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元素含量x(mg/Kg)=[实际浓度(mg/L)—硝酸空白实际浓度(mg/L)]×样品稀释倍数×测定用样品提取液体积(L)/样品重量(Kg) [7- 11]。 4 3.结果与分析 3.1 Pb胁迫下Pb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由图1可以看出小桐子的根、茎、叶、叶柄四个部位对Pb的吸收都随着Pb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植物体内Pb污染程度与Pb污染程度的顺序具一致性;各部位在同等浓度条件下吸收Pb含量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吸收能力大小表现为:叶片>根>叶柄>茎。 3.2 Pb胁迫下Cu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表2 Pb胁迫Cu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部位 0(mg/L) 100(mg/L) 200(mg/L) 300(mg/L) 500(mg/L) 800(mg/L) 根 16.125 77.575 22.875 27.325 25.375 18.350 茎 9.075 32.825 7.375 5.900 5.950 5.300 叶柄 12.575 32.925 70.250 21.350 29.850 13.800 叶片 16.300 24.175 26.650 23.300 22.275 10.075 由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Cu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为:叶片>根>叶柄>茎。而在处理浓度下Cu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基本表现为:根>叶柄>叶片茎;小桐子经Pb胁迫处理后开始吸收较多的Cu,比一般植物的Cu含量5-25mg/Kg微高,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各部位对Cu离子的吸收逐步下降。 3.3 Pb胁迫下Ca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表3 Pb胁迫下Ca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部位 0(mg/L) 100(mg/L) 200(mg/L) 300(mg/L) 500(mg/L) 800(mg/L) 根 5905.125 2293.500 3631.000 3818.000 4964.500 4041.625 茎 6740.375 6744.625 7437.125 7198.375 5616.125 8144.500 叶柄 14775.130 18072.380 16142.130 13408.500 15630.380 15303.750 叶片 18110.630 22723.130 24484.250 14679.380 17913.000 19650.750 由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Ca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为:叶片>叶柄>茎>根。而在处理浓度下Ca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表现为:叶片>叶柄>茎>根;小桐子经Pb胁迫处理后地上部分对Ca离子的吸收都有所增加,而地下部分的Ca吸收量开始降低随后随着Pb浓度的增加对Ca的吸收逐渐增加。 3.4 Pb胁迫下M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表4 Pb胁迫下M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部位 0(mg/L) 100(mg/L) 200(mg/L) 300(mg/L) 500(mg/L) 800(mg/L) 根 16.375 13.000 15.375 19.250 17.375 18.875 茎 13.125 14.125 11.625 15.375 13.125 17.625 叶柄 47.750 34.875 39.750 68.000 67.750 52.125 叶片 66.500 68.375 77.000 72.625 105.000 90.750 由表4可以看出对照组M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为:叶片>叶柄>根>茎。而在处理浓度下M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基本表现为:叶片>叶柄>根>茎;小桐子经Pb胁迫处理后开始吸收离子Mn离子的含量较少,随着浓度的增加各部位对Mn离子的吸收量逐步增加。 3.5 Pb胁迫下Mg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表5 Pb胁迫下Mg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部位 0(mg/L) 100(mg/L) 200(mg/L) 300(mg/L) 500(mg/L) 800(mg/L) 根 4716.750 3942.500 4092.000 4641.375 4701.625 4846.625 茎 2708.875 2762.250 3004.500 2814.875 2933.875 3232.625 叶柄 4478.250 5625.875 5203.625 3994.375 4742.125 4931.500 叶片 4835.375 8016.750 8281.000 5841.375 6698.500 7348.500 由表5可看出对照组Mg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为:叶片>叶柄>根>茎。而在处理浓度下Mg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基本表现为:叶片>叶柄>根>茎;小桐子经Pb胁迫处理后地上部分对Mg离子的吸收都有所增加,而地下部分的Ca吸收量开始降低随后随着Pb浓度的增加对Mg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3.6 Pb胁迫下Z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表6 Pb胁迫下Z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 部位 0(mg/L) 100(mg/L) 200(mg/L) 300(mg/L) 500(mg/L) 800(mg/L) 根 56.375 56.375 47.500 51.625 47.500 47.875 茎 48.250 48.250 47.750 47.875 48.000 47.625 叶柄 47.250 47.250 47.250 47.250 47.375 47.375 叶片 48.625 48.625 49.125 49.375 48.125 49.375 从表中可以看出Pb胁迫下Zn在小桐子各部位的含量分布不明显。说明小桐子对Zn的吸收不受Pb胁迫的影响。 10 4.讨论 小桐子的根、茎、叶、叶柄四个部位对Pb的吸收量都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小桐子幼苗对Pb的吸收量与Pb胁迫浓度顺序具一致性;各部位在同等浓度条件下对Pb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吸收能力表现为叶片>根>叶柄>茎,结果证明:小桐子吸收的Pb能够大量向地上部分叶子转运,叶片是主要吸收部位,这与谢景千[12]等的研究成果相似。而小桐子有典型的落叶情况,叶片吸收Pb离子再进行脱落就能将土壤中的Pb吸收带走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起到缓解作用。 Cu在对照组植株体内各部位的含量分布关系为叶片>根>叶柄>茎,而处理组分布关系基本表现为根>叶柄>叶片>茎。结果表明根对Cu离子具有累积作用,小桐子经Pb胁迫处理后开始吸收较多的Cu,比一般植物的Cu含量5mg/kg微高[13],但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各部位对Cu离子的吸收却呈下降趋势,试验证明:小桐子在受到Pb胁迫时存在某种”避性”机理,体内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与Cu转运蛋白相互作用,抑制Cu离子的摄入和转运过程。拒绝吸收重金属离子是植物抗重金属重要途径之一,借此可以降低细胞内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防止其毒害作用,显示了小桐子对Cu的耐性,在此推测Cu污染的矿区小桐子也有存活的可能[14-16]。 小桐子经Pb胁迫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地上部分对Ca、Mg的吸收都有所增加;地下部分的Ca、Mg吸收量先降低,之后随着Pb浓度的增加对Ca、Mg的吸收逐渐升高。说明一定浓度的Pb有利于小桐子对Ca、Mg的吸收。 处理组的幼苗开始吸收Mn离子的含量较少,随着浓度的增加各部位对Mn离子的吸收量逐步增加,说明一定浓度的Pb有利于小桐子对Mn的吸收。 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5.结论 试验结果证明小桐子能够累积Pb离子,对Pb、Cu有一定的耐性,小桐子具有修复Pb污染的潜力,同时还证明了Pb的胁迫还能提高小桐子对Ca、Mg、Mn的吸收,而对Zn的吸收无影响。 小桐子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能源植物小桐子在重金属胁迫下对元素的吸收以及各元素在小桐子体内的相互关系还未见报道,本试验证明小桐子具有修复铅污染的潜力。因此,在矿区栽种小桐子有望在修复矿区Pb污染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矿区土壤的经济价值。 9 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慧忠,何翠屏.铅对草坪植物生物量与叶绿素水平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3(6):73-75. [2]黄得如,黄东宏,郭似旋,等.麻疯树毒素的分离及其某些性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1,18(02):149-151. [3]陈巧鸿.麻疯树属植物中的二萜类成分假白榄酮及国外医药[J].植物药分册,2000,15(6):67-69. [4] 刘永红.小桐子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经济林研究,2006,24(4):74-76. [5]吴双桃,朱慧.商陆修复镉污染土壤初探,《河北化工》,2006,11(24):58-60. [6]邱运亮.花卉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I].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8(4):247-250. [7] 李凤玲,郭长华,兰尊海.聚合草根矿质元素测定与评价[J].饲料检测, 2008,11(02):12-13. [8]杨洁,徐保红,许海燕,等.灰绿藜中六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测定[J].生物技术,2008(2):44-47. [9]曾祥林,何虹,曾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明目滴眼液中钙元素残留量[J].中国药事,2009,23(11):20-22. [10]谭旭信,杜红鸽,张发旺.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镉[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S1):3-5. [11] 蒋成爱,吴启堂,吴顺辉,等.东南景天与不同植物混作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9):985-990. [12]谢景千,雷梅,陈同斌,等.蜈蚣草对污染土壤中As、Pb、Zn、Cu的原位去除效果[J].环境科学报,2010,30(1):165-171. [13]胡学玉,孙宏发,陈德林.铜绿山矿冶废弃地优势植物重金属的积累与迁移[A].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3):436-439. [14]张义贤.重金属对大麦(HordeumvuLgare Linn)毒性的研究[J].环境科学报,1997,17(2):199-203. [15]黎佳佳,付庆灵,吕意,等.辣椒对灰潮土重金属CP污染的反应与矿质元素吸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2):236-241. [16]朱颖,吴纯德,余英华.淇澳岛潮间带沉积物及红树植物中重金属分布[J].生态科学,2009,28(1):19-24. 致 谢 在本次毕业论文过程中,开始时李老师给我们认真的介绍了毕业论文试验方面的知识,在论文方案内容方面也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如:论文方案的确立,研究的方向等都给予足够的指导建议。具体试验进行时,种子的处理、种植等都在现场进行指导。发现问题时,及时的纠正,并且给以指导。后期在进行样品处理及仪器使用方面是更是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李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对我们影响深远。我们实验组组员之间和睦、团结、友善、相互帮助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整个实验完成得非常顺利,希望借此机会向李河老师还有我们的实验组的组员表示忠心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们院系为我们提供的一些高科技和高质量的实验设备,还有其他领导、老师给予我们的关怀与帮助,正是有了他们的关怀与帮助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顺利圆满的完成,在此我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领导、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2011年6月 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 1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技术 毕业论文 Pb 胁迫 桐子 体内 元素 含量 研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