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毕业论文.doc
《社会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社会学毕业论文 安徽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 题 目: 中国消费社会的特点探讨 0 学生姓名: 营小虎 学号: S10814011 0 院(系): 社会与政治学院 专业:社会学 0 入学时间: 2008 年 9 月 导师姓名: 范和生 职称/学位: 教授/博士 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学系 0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中国消费社会的特点探讨 作者:营小虎 摘要: 本文以消费社会为背景,讨论了中自古至今的经济状况和消费观,以及社会生产的发展带来的消费变革,西方社会的消费问题和特点相对比,经过横向对比,纵向观察得出我国消费社会总的特点.我国消费问题的研究动向,将会为我国消费社会特点带来怎样的影响,西方社会生活和传统社会是怎么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的等等. 关键词: 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 无为消费; 等级消费; 消费社会 Features of consumer society Abstract: Consumer society discussed the present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onsumer attitudes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hanges, consumer issu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society compared to the horizontal contrast, China's consumption vertical observable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China's consumer research trends will be for our consumer socie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at the impact of Western social life and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is how to change people's spending habits and so on. Key words: Fordism;Consumer society;Inaction consumption;Grade consumption 目 录 一、西方消费社会源起与理论研究成果………………………………………………………………1 (一)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 1 (二)鲍德里亚和布迪厄的贡献 1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消费思想 3 (一)孔子的消费观:节用宁俭和道德消费 3 (二)老子的无为消费 3 (三)对我国古代主流消费观的总结 3 三、中国消费社会的特点研究 4 (一)现代中国消费观念特点 4 (二)我国消费社会新特点探究 5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1 引言 消费社会这一概念是法国著名学者让.鲍得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的,意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人们将消费作为生活的中心,再也不是将生产作为生活的中心,人们只有通不断的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和社会生产,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社会持续循环发展,并以此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消费涉及到每一个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与社会和文化有关的问题。随着人们对消费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方面的认识,以及随着近来国内消费不足和相对过剩经济等问题的出现,研究消费社会学的时机和环境氛围已经成熟。消费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自明:首先,消费社会的建构有助于全面的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而在细处又可以把握我国社会发展主流和人们的思想发展轨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超级发展中国家来说,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时不适宜的,因此,就需要政策因素来引导,而消费社会理论研究正可以给出这种政策引导的理论依据。下面就国内外对消费社会的研究现状做一理论综述。 一、西方消费社会源起与理论研究成果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显性现象, 也是60 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该研究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向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从大众消费向后现代消费的转向, 给西方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也为理论家们思考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提供了理论思维的素材。各个时期主要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并作出了相应的理论贡献。 (一)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 20 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的基本结构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即, 从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转向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这种转变不仅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的变化, 也是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它导致了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 并引发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断裂、冲突和震荡。 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造就了大众消费社会, 消费涵义在现代社会出现新的演变。在资本积累的早期, 资本主义生产的重心放在生产资料的生产上, 生产性消费是剩余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 生活消费一直处于次要的位置。到了19 世纪, 随着资本向社会生活各个部门的不断渗透,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生产成为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 此时, 社会对生活资料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键性条件。但是, 长期的低工资和大量失业的状况严重地影响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关系, 由此所引起的社会冲突也此起彼伏。福特主义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上述的危机。它通过采用规模化、标准化的新型生产制度, 不仅使得生产迅速进入到批量生产的阶段,而且促进了工人工资的增长, 提升了社会的消费潜力。 (二)鲍德里亚和布迪厄的贡献 从西方已有的文献来看, 对消费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60年代以后。但是, 研究者们对问题的讨论, 常常首先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家凡勃伦、齐美尔等人的工作。1899年,凡勃伦针对当时美国新兴上流社会的消费至上心理,写作了著名的5有闲阶级论6一书。在这本著作中, 凡勃伦着重分析了这类暴发户的消费模式所形成的社会和文化机制, 认为, 他们的财富都是新近获得的, 为了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博取荣誉, 他们竭力模仿欧洲的贵族,从事炫耀性消费。 鲍德里亚将消费社会确定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并运用新黑格尔主义的辩证方法, 研究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鲍德里亚特别强调消费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构建意义, 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再生产有赖于消费的扩张, 对消费行为的再生产创造了资本主义的新时期。因而, 对消费的操纵是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要求, 社会的一切, 都渗透着消费, 离不开消费, 甚至以消费为主轴而运转。鲍德里亚在其早期的著述中还使用了意识形态的概念, 认为消费的意识形态使大众误以为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人及其欲望的正当性似乎最终得到了确立。但是, 鲍德里亚也认为, 在以消费为主体的社会中, 原有的经典政治经济学概念, 如供应、需求、生产、消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 无法说明新的社会消费过程, 因此, 他提出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试图从文化和经济的联系中, 探索当代消费异化的奥妙。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论的重要意义在于, 注意到西方社会基本结构的重大变化, 看到了逐渐泛滥于社会中的消费活动和消费文化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并采取了社会批判的立场。 法国著名思想家布迪厄关于现代消费动因的社会和文化解释。在区分:对趣味判断的社会批评以及信仰的生产: 《符号产品经济研究》等作品中, 布迪厄发展了凡勃伦、齐美尔等有关下层社会总是效仿上流社会的消费模式的理论, 将现代消费看作是差别和差异策略的游戏, 认为,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 生活方式和消费品位是由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有等级地排列和决定的。布迪厄还将不同阶层的消费模式与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本联系起来, 提出消费既是社会身份建构手段,也是文化场域内的符号斗争( 也是权力斗争) 的表现方式。他的主要兴趣在于分析那些新生的并拥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本的社会群体, 如新兴的中产阶级和不断创造新的品位的小资产阶级等, 考察他们生产文化符号的社会过程 。布迪厄对消费社会研究的另一贡献是, 明确地打破了审美消费与日常消费之间的界限,在区分中,他以大量的实例说明了日常消费与审美消费同样都为消费主体拥有的社会和文化空间所制约。 以上是西方社会学家对消费社会的理论建构和解读,全面了解消费社会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将理论与我国国情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指导我们的消费观念,引导社会消费健康有序发展。我们中国自古也有对消费的讨论和意识,虽然并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消费社会,但是先哲们的思想足可以为我们借鉴。 二、 中国古代社会的消费思想 (一)孔子的消费观:节用宁俭和道德消费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维护等级制度,提倡道德教化。认为人有名分之分,社会有等级差别,名分、等级决定一个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消费状况,并由此提出贵贱有序,贫富有差,消费有别的等级消费观。同时,他主张节用、宁俭,强调对消费行为进行必要的道德约束。 孔子消费观的核心是以礼的等级名分来规范社会成员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在消费上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其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礼的等级名分规定出发,孔子主张在消费上应该体现出尊卑之别。孔子在抨击鲁国执政季氏时说得明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论语八佾》.)按礼的等级名分规定,八佾系天子的娱乐消费规格,季氏为大夫,只能享用四佾。以大夫的身份僭用八佾,违反了礼的等级消费规范,孔子因而很气愤,对季氏的行为十分不满。 (二)老子的无为消费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尊道贵德,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主张小国寡民。从物极必反出发,认为经济发展、财富增长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人的物欲膨胀,社会矛盾尖锐,这不利于人的身心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而,在消费上他主张返朴归真,去奢从俭,提倡清心寡欲,俭朴自持和知足常乐。 老子及道家主张无为消费,即否定消费的享乐性,提倡清心寡欲,俭朴自持和知足常乐。其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一:黜奢崇俭,否定消费。与孔子及儒家从调节社会关系出发主张实行等级消费不同,老子及道家更多的是从物我关系出发来认识消费的。认为人应该取法自然,无为处世,不为物惑,去奢从俭。反之,只会导致人心迷失和社会混乱。从而以法自然否定人对于物质与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把人生的价值归之于身心和谐,把消费的作用定位于维持生存的需要上。其影响在道教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戒律和修炼功夫大多反映出排斥消费需求的倾向,如辟谷就以不食人间烟火为修炼手段和追求目标。可以说中国古代漠视人的消费需求,反对提高生活水平的绝对低消费思想主要来自道家。其二,提倡知足常乐,安于现状。为了抑制人的消费欲望,老子及道家要求以心理上的不欲和观念上的知足来抑制人们自发的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应该说知足常乐不乏生活的哲理,它对于人的身心和谐,对于调节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矛盾有积极意义。但是,它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老子及道家的消费思想在民间有较大影响,中国老百姓对于穷困生活的惊人承受力以及苦中作乐易于满足的心态,是与老子及道家消费观的影响分不开的。 (三)对我国古代主流消费观的总结 孔子及儒家,老子及道家其学术旨趣不同,价值取向各异,但就消费观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去奢从俭的倾向。其消费观的不同特色也是在这个基本倾向的前提下体现出来的。应该说这种倾向的形成是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国计民生始终得不到保障有密切关系。面对生活资源的长期短缺和匮乏的局面,为了维持生存,缓解社会矛盾,必然要提倡去奢人从俭。去奢从俭不仅仅是孔子、老子的一孔之见,它具有更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在消费问题上的观念反映。当然,历史上统治阶级骄奢淫逸不乏其人,唐代大诗人杜甫因此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俭则兴,奢则败是一个更深刻的道理。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一俭一奢,一兴一亡可谓史之明鉴。无论是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还是黎民百姓的生活观念;无论是从治国安邦出发,还是着眼于家庭生计,都普遍认同去奢从俭。去奢从俭成为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基本特点,成为历史留给当代中国人的一份遗产,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三、 中国消费社会的特点研究 我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转型期间,由于文化和思想受到了西方的极大影响,人们有可能对于新奇的事物和文化不加甄别就拿来使用,这种盲目的效仿一旦延伸到了经济领域尤其是消费领域,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造成社会消费观念的不健康发展,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生产的紊乱,干扰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本文论述西方现代消费观点的同时,对比我国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和发展,试用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提炼我国消费社会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给中国现代消费社会定位,结合消费社会学理论,加以针砭。 (一)现代中国消费观念特点 消费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要活着就要消费,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就会有不同的消费方式,而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消费。消费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所以消费状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类生活状况。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而不是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消费,消费就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个人、群体的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地位、宏观社会结构、社会的平等和公正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消费方式表现出来。 随着人类社会进人后工业时代,消费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从经济的角度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现代社会的经济和生产越来越依赖消费者。现代社会早已超越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时代,而是需求在引导着供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如果说19世纪是生产者创造世界的话,那么20世纪则是消费者创造世界的世纪”,21世纪更是如此。广告、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推动的消费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人们的生活,消费远远不是满足生存的活动了,它超越了经济范畴,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 如上,这些都为我们研究消费社会提供了及其广阔的思路和素材,如果我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就会有很多惊人的发现。一下试从古代和西方两大方向分析对比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对整个消费社会的建构和影响,像读者陈述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过程,我们的消费社会将往何处发展,未来会将怎样等等话题。 消费社会的形成完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它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进步,标志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费社会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过我们古代的数千年发展,慢慢积淀和改移,在历史的继承中发展而来。在古代社会,当然也有消费,但是它的目的和方式却与我们现代所说的消费社会截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驰。 反观我们现在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目的,中国的传统消费是以单纯追求需求满足为主,目前城市居民的消费则增添了很多时尚化的色彩,从对以使用功能为主的耐用产品逐步演变为对体现个人风格和独特品味的符号化产品的消费。《2006年中国中高收入城市居民时尚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中高收入的城市居民人均用于时尚产品和服务上的消费支出超过万元,约占人均总支出的两成。时尚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时尚在自己的生活中很重要”以及“愿意花钱使自己更时尚”的人占到了中高收入城市居民的40%左右。 所以,消费社会中,极容易发生超前消费,跨位消费,崇尚奢侈,铺张无度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中加以引导,甚至是政策的制约,比如,对于奢侈品征收重税,对于容易引起社会问题的商品或者对人身有伤害的商品如烟酒等政策性征税可以较好的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控制消费社会中的不良习性,稳定社会秩序。 (二)我国消费社会新特点探究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消费社会,消费观念和文化变化之快令人难以想象,其中有三大特点: 1、绿色健康深入人心,休闲生活便捷多彩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居民脱离了追求简单物质满足的层次,对健康、舒适、便捷、丰富等情感元素更加关注。 目前城市居民提倡的生活观念中,86.1%的人把健康的重要性提到首位(数据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健康指数报告》)。很多人在坐着上下班、坐着工作、坐着休闲的“坐式生活方式”中,增添了主动健身、缓解压力、增进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除了锻炼身体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健康买单:每月在购买各类营养保健品的花费,城市居民人均达62.42元;而用于健身的花费,人均达到148.4元。 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更加便捷多样。《2006年城市居民生活变迁报告》显示,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呆在电视和电脑前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在一天24小时中通过手指的运动就可以随时获得信息和娱乐。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单调和沉闷,《2006年中国中高收入城市居民时尚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人们的休闲活动表现出趣味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泡吧、上网聊天、参加派对等新兴休闲娱乐方式在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中有一定的流行度。 2、消费求新求变,流行周期缩短 经济实力的提升,在释放消费欲望的同时,使得人们的消费更加趋于自由,能够根据自己个人喜好来选择消费的机会增多。城市居民在消费的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注重个性和求新求变的特点。 人们对个性的重视从本质上来说是彰显对差异化的内在心理需求。《2006年中国中高收入城市居民时尚指数研究报告》发现,74.5%的人希望“自己的服饰、用品和别人的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差异化需求使得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了内在的竞争力,产品选择趋于多样化,居民消费空间不断扩大。 城市居民消费的求新求变促使消费更迭频率加快。以快速消费品中的服装为例,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添置了4.6件衣物。80年代的年轻人追新求异的特点更加明显,衣物添置频率最高,为6.4件。从前那些被人们认为可以长期使用的耐用消费品,也变成了可以快速更换的消费品。中高收入城市居民中,16.5%的消费者不到1年就会更换手机;26.1%的人不到2年就会更换MP3;数码相机、个人笔记本电脑、私家轿车等高价位产品也出现了快速更新的趋势。高更换频率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物品实际利用率降低,流行周期不断地缩短。一个新品推出后会更快地在短时间内受到市场热烈追捧,但很快其所受关注程度便会降低,然后被更新的产品超越。 3、时尚消费时代来临,“跨位消费”崭露头角 目前城市居民的消费普遍具有向上选择的进取性,每个阶层的人都在向上看,向往并希望拥有上一阶层人群的经济生活方式。收入较高的人可以用常规的购买力进行全面的奢侈消费,收入较低的人虽然不能全面支撑自己奢侈消费,但能够通过减少自己日常消费的种类或者进行有限频率的消费来购买某些奢侈品,使得自己貌似社会较高阶层。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快速转型,没有为不同阶层设置刚性约束的社会中,这种“跨位消费”的现象更容易发生。 综上所述,我国消费社会的三大特点也引发了三大问题,针对这三大问题可以做如下对策和考量: 1.生活消费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生活消费直接参与环境生产。人类为了自身的再生产,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进行消费,一部分转化为自身生存,繁衍和发展的能量,一部分形成废物向环境排出,即环境生产。人们在消费过程除获得有用量外,必然会产生废弃物,即人类生活消费直接参与了环境生产。不同的生活消费模式对消费品的质和量的需求是不同的,直接决定着人类参与环境生产的质和量。 生活消费通过对供给的需求又间接参与了环境生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消费主要追求数量型的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提供的商品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适应市场需求。当人们的生活消费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商家就必须提供高质和多样化的商品,才能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2.生活消费模式中的生态问题 人们的生活消费参与环境生产和生态循环,消费观念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消费模式,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各种生活消费观念的误区,形成不合理,不健康的种种生活消费模式,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消费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没有消费就使经济系统缺了一个环节,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因此,人们就认为“消费”是天然合理的,应该不断地刺激和鼓励,而忽略了高消费的发展模式给地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从资源消耗来看,维持一个美国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大约要耗费10.3公顷的地球面积,这就是一个美国人的“生态足印”。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孟加拉国的60倍~70倍。显然,全地球人均以美国的消费标准进行消费,需要多少个地球呢?这就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消费”并非是天然合理的,需要把握一个度,把握质和量的辩证统一。 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的误区在我国也严重地存在着,无论是现实消费中,还是政策导向中,混淆了消费与浪费的界限,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房子越大越好,马路越宽越好,家用小汽车上,有的城市规定经济型小排量的小汽车不允许进入市区,这种政策是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的反映;在3.7米宽的车道上,小汽车每小时最多能运载3600人通行,而公共汽车在半饱和状态下,每小时可运载6万人,是小汽车的17倍,至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差别就更不用说了。据统计,我国一些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森林面积不足六分之一,草地面积不足二分之一,矿产储量只有二分之一,耕地面积只有三分之一。这种资源状况,不允许我们大手大脚地生活,也就是要尽可能缩小我们的“生态足印”。 3.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 消费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世界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更好。另一方面,消费模式能够破坏环境的资源基础,还能使不平等模式进一步恶化。我们应该用好这把双刃剑,发挥消费对经济社会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消除对经济社会负面的消极作用。 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的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这种消费模式的建立。一是利用多种舆论宣传工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科学的消费观念。二是政府方面,英明的纲领已提出,现在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行动,从自己及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对于公共消费的浪费坚决制止。三是积极引导人们建立科学的消费计划。例如,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階段和水平,向人们公布科学合理的营养结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结构等方案,供人们参考并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 建立生产和消费的互动机制,促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生产具有引导和约束的决定性作用。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鼓励企业高效节能型的生产。对于这类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偿以资鼓励,补偿费用可来自污染企业的罚款和消费税,而不是简单让企业自己承担,转为产品成本,最终全部由消费者承担,这样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实际给了这类企业行为的抑制和打击。另一方面,对于高耗,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甚至停产关闭等严厉措施外,并向社会公布这类企业及产品,让消费者了解并抵制购买其产品,从消费的角度来抑制和规范这类企业的生产行为。疏和导,惩罚和鼓励并重,生产和消费相结合,就一定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4、中国消费社会中的两只大手:媒体和政策 我们所说的两只大手即是媒体和政策。我国的特殊国情注定我国消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受多方面影响,比如 在消费社会中,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是社会中最大的权利运作工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媒介通过某种技术实现了传播,消费的物质性跟传媒的功利性融为一体,显现出“大众传媒的真相就是:他们的功能是对世界的特殊唯一、只叙述事件的特性进行中性化,代之以一个配备了多种相互同质、互为意义并互相参照的传媒的宇宙。”因此,大众媒介也是我们要进行合理性批判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的无限发展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引导和宣传,该效应在当今社会被无休止的放大,以至于社会常常形成一股股的消费风潮,如崇尚奢侈,跟风消费等等。这就是媒体对消费的不良诱导所致。有效的利用媒体固然可以拉动内需,稳定社会,促进发展,但是不加节制的鼓励和放任媒体的宣传力道,则很容易形成歪风邪气,这些依然成为我国消费社会中的新的特点。 最后,由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持续时间较久,时至今日,我们的消费仍然受政府的干预。一方面,政策导向作用明显。西部大开发就是明显的实例。西部的资源源源不断的流向东部,而东部的人力和财力又流向西部以支持西部的发展,这一切造成了我国消费在东西部之间形成平衡,拉动西部的发展的同时,也持续的推动了东部的跨越。另一方面,政策的刚性导向作用还体现在了对诸如奢侈品的消费上。根据有关专家对于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研究,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富翁——那些依靠制造业等迅速发家的富人;第二种就是年轻人,新兴的时尚阶层,以年轻的高级白领为主。在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我们看重自己的贫农出生、工人出生,根正苗红更好,绝大多数人也在意你是干什么的。在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之后,尤其在充满陌生人的城市,以职业彰显个人身份、地位、价值有些不灵了。相反,你的交通工具、衣着、吃喝、交往、休闲、旅游等在起作用,这些东西容易被识别,值得并不得不亮给人看。由此产生炫耀性消费。这种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享受商品的超出实用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功能,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的消费行为。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权力和身份(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通过“歧视性对比invidious comparison”获得荣誉和自我满足。这种消费行为不受生物因素驱动,也不仅仅由经济决定,而更带有社会、象征和心理的意味,并且自身成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建构手段。目前中国社会上下等级结构的形象而逼真的描绘。先富起来的富豪、权贵人士,或者出于地位危机,借助“炫耀性消费”,如买名车、别墅和其他名牌商品,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彰显自己所属的阶层。对奢侈品的崇尚、解读和追逐,不仅引领了中国白领、中产阶级以上的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方向,也力导了他们的消费生活。 因此,政策必须对此作出应有的反应,如加大奢侈品的税收等等,平衡我国贫富分化和悬殊。 这些研究可以作为大课题做专门性探讨,介于篇幅,此不赘述。 结束语 近十几年来,在诸多发生显著而深刻变化的社会-文化领域里,人们的消费方式及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引人注目的,它所涉及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整个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异。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结构急速转型的同时,开始进入“大规模消费”时代,开始以其特殊的方式逐步进入“消费社会”。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大规模消费时代,中国居民的消费心理与生活方式,出现了中国消费社会诸多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包庆德晓燕:关于绿色消费的生态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2 [4]刘凤徐国盛:科学发展与节约资源的生活消费方式[J].理论界,2005.03 [5]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成都62~69G0文化研究吴兴明20062006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定稿之际,我诚挚的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社会学系的老师,在他们的悉心教诲下,我才掌握了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在此次毕业论文写作中,我的指导老师是范和生老师,从选题、构思到初稿、定稿,整个过程都得到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时间经验等的匮乏,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范老师总是给予修补或提醒。在论文的修改过程中,范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我的论文一步步地得到完善,在这里非常感谢范老师的悉心指导。最后,衷心感谢黄鹂老师、孙中锋老师、马芒老师百忙之中参加我的毕业论文答辩。 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 1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毕业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