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docx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内容提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根本上依赖于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阶段;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生产结构调整型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准备条件推动工业化全面加快的阶段;初步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程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健康、持续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并进行科学评价和有效借鉴
2、,采取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一、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考查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即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是由一定的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所决定的。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经济增长是指通过投入资源创造的活动。它包含着两类基本关系: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增长过程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对人类有用的使用价值,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第二,人与人的关系,经济增长过程是社会人的生产活动,总是以特定的经济关系组织起来的。这两类关系具体表现为一定的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总是在特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下形成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
3、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牢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根本上依赖于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由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变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客观进程,因此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出现到转变也具有很大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关注,焦点是经济增长的效率,亦即经济增长过程的投入产出比率。这也是世界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题目。很多经济学家由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搜集各国、各地区时间序列的数据,对生产率水平及其差异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分析。概略看,都是以当代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数量分析框架,基本依据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式中代表生产结果,可以理解为,代表技术水平,代表资
4、本投入,代表劳动力投入,为一个常数。对于的值,在分析过程中,有的通过计量模型进行估计,有的通过经验给定;、值则以搜集到的投资额和就业人数代入。在值既定的条件下,就可以计算出的值,即全要素生产率。它反映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按照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还采取了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区分了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不同组成部分,使得对生产效率的分析进一步细化、深入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创造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
5、社会进步,已经作为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对经济增长和创造效果的考察也更加丰富。但从逻辑和概念上看,这已经从经济增长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考核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效率,从严格的概念上看,是考核资源投入与创造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需注意的创造过程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注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要在更宽泛的范围内考核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效果。根据以上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模式两方面的转变来讨论其轨迹和原因;经济增长的效果,则可以从投人和产出的比较中进行考察。因此,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首先需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模式转变的
6、进程;考核经济增长的效率,则需要比较不同时期和生产有关的投入与之间的比例,具体可以参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的有关方法和结果,从发展的角度看,还要兼顾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以及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状况。按照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不同特征,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阶段,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生产结构调整型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准备条件推动工业化全面加快的阶段,初步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下面分别分析这些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点、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和转变的原因、并对各自的增长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二、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
7、型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与评价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起止时间大体为年。其基本特点,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发展模式看,是发展重工业和生产资料产业,独立自主地建设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人囗众多和经济发展水平低、阶级矛盾尖锐等突出问题。恢复社会秩序,实现民主和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必须选择社会主义制度,通过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和按劳分配消除阶级对立,实现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另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推动工业化,而在西方国家严密的经济封锁下,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形成独立自主发展工业的能力。这就要求跳越劳动密集型、生活资料生产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资本密集型、生
8、产资料生产为主的重工业发展阶段。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产生了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经济体制看,必须选择计划经济。这是因为:国家所有制从财产权利方面要求集中配置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则要求依靠计划手段实现资源配置活动。年的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年主要消费品人均年消费量,布米,鞋双,手表块,食糖千克,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恩格尔系数,到年时,城镇居民仍高达,农村居民则高达。在此背景下,如果没有计划经济体制集中配置资源的支持,则资金密集度很高,对积累要求很高的重工业和生产资料产业不可能发展起来。此外,重工业、生产资料产业对社会分工协作的要求比较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也为计划配置
9、资源的方式提供了可能。这一分析表明,计划体制下跳越式推进的工业化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考察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综合效果,有两个角度:其一是考察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其二是考察这一增长方式对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贡献。按照前述的数量分析框架,一些经济学家计算了年间我国全民核算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在计算中,的值使用计量模型估计得到,其中资本的权重为,劳动力的权重为;以利润最大化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得到要素需求方程;将全要素生产率表述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的结果是: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工业净产值年均增长率为,其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劳动力投入的
10、贡献率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总体看,经济增长的效率不高。但从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看,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当时的条件下,离开这一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工业化就难以起步,也就难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难以制造出原子弹、导弹、卫星等尖端产品,难以依靠综合国力的提高自立于国际大国的行列。而离开这些基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就都是难以想像的。可以说,这一历史时代的人们通过节衣缩食,艰苦奋斗,为国家的独立和经济的全面繁荣奠定了一个历史性基础,对于其历史价值,是怎样评价都不过分的。以上分析表明,任何经济增长方式都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其效果不仅体现在增长过程中,
11、也体现在这一增长在该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方面。对这一增长方式的讨论,恰恰是从经济增长的效率开始的,这也是推动这一增长方式转变的起点。世纪年代中期,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开始注意和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不重视效率的弊病。指出要重视生产活动中“不惜工本”的问题,讨论了改变粗放型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方法,提出了依据价值规律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张。世纪年代从前苏联引入了“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的概念,并分析和比较其优劣。由此出发,对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低效率做了进一步的思辨。在这些讨论中,开始关注到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效果。由此形成了粗放型、集约型,外延型、内涵型等表示
12、经济增长特点的概念。从目前的认识看,这些特点决定于一定的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不计工本的根本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铺新摊子、上新项目为主则是工业化起步时的客观要求。从历史进程看,最终决定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是体制和发展模式自身的矛盾。在完成了建立工业制造业体系的任务以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是:进一步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此时生产建设需求对生产的拉动减弱,社会再生产循环出现了障碍;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模式以及不讲经济核算的做法,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资源使用和配置的效率。这些问题既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到人民群众对
13、党和国家的信任与支持。这决定了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必须转变。三、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生产结构调整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与评价这一阶段的起止年代,大致为年。其基本特点,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看,是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前面分析了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矛盾: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从经济体制方面看,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意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问题,采取
14、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一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一方面形成经济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校正计划调节形成的高积累,低消费的分配比例关系。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效地增强了经济活力;同时也改变了国家集中主要社会积累资金的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分配关系的改变,居民收入在中的比重由年的,迅速提高到年的;与此对应,财政收入比重则由下降到,这为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调整准备了重要前提。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低消费是强制积累的结果,不是居民自愿的选择;当居民收入增加,由其自主决定消费和积累比例时,则原有的比例关系必然要得到调整。二是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由地方、企业、家庭面向
15、市场,自主发展生产;产品的价格则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经济主体越来越很大程度上依据市场变化决定生产、生产效果与自身利益紧密联系的条件下,生产投资活动必然会逐步转到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来。在经济体制模式逐步由计划转向市场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就是水到渠成了。世纪年代初期提出了改变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矛盾;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这一任务很快就转由市场调节来完成了。随着体制模式的准备,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积累消费比例主要由居民家庭决定,在消费水平被迫很低的背景下,这就必然迅速扩大消费需求,改变低消费、高积累的状况。在生产投资活
16、动越来越多地由市场调节的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变化会通过市场越来越强烈地引导消费品生产的发展,这就必然改变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产业格局,必然会逐步校正生产资料生产自我循环的发展模式,逐步恢复消费与生产在一定收入水平上的正常关系。以上分析表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生产结构调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累积的结果,是解决这些矛盾所必须的形式,因此也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注重经济核算,开始注重市场需求。加之这一阶段伴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非常显着,因此,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角度看,效率提高的非常明显。据世界
17、银行的计算,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据郑京海、胡鞍钢的计算,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与年间比较,提高了多个百分点。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看,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速率明显加快,综合国力有了巨大提高。年,我国年均增长率达到,城市化率年均提高个百分点,分别较年期间提高个和个百分点。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亿斤,钢产量达到万吨,水泥产量达到万吨,发电量达到亿度,分别是年的,和;化纤产量达到万吨,电视机产量达到万台,家用洗衣机产量达到万台,家用电冰箱产量达到万台,分别为年的倍,倍,倍和倍。以生活资料生产为核心,社会生产力水平取得
18、巨大发展,相对于收入水平,生产能力开始超过需求的水平,消费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得到根本调整。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综合效果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在国际比较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当然,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尽协调,环境与资源的矛盾开始突出,也是这一经济快速发展过程的另一类伴生现象,由于数据资料限制,不作具体评价。对这一阶段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关注,起因于资源使用的方式和效率。世纪年代初期,针对原来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向集约经营为主。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
19、、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党的十二大报告强调要“把全部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世纪年代初,许多学者基于国情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在探讨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的关系时,主张并论证了应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自年代中期以後,经济学界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在处理速度与效益关系上长期存在的痼疾和出现了发展速度大起大落、通货膨胀等问题,更为深入地研讨了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许多学者撰写了大量论文,提出并论证要变“数量型”经济为“质量型”经济、变“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为“结构型增长模式”、实现从“消耗型”增长模式向“效率型”增长模式的转变。一些论文还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粗放发展的轨迹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经济 增长 方式 转变 进程 分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