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1).docx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1)摘要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由最初的救急型举措经由道义性扶贫,最后达到制度性救助,由片面的城市低保制度向农村低保制度扩展进而实现全社会的最低保障。在这种制度变迁的背后,反映着社会理念和制度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全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正式建立,为构筑国民公平底线,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稳定百姓预期,消除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共享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社会救助,道义性救济,制度性救助,最低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维护其最低生活需要所建立的扶贫制度,是社会保护体系最后一道安全网,它的变迁和演进,从基础层面反映出社会理念与制度水平的提升
2、。我国的救助制度从建立到现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最初的残补性举措发展成一项重要的现代社会制度,并且推动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一、由救急型举措向扶贫型救济的转变改革开放前,因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国民经济发展落后,国家财力匮乏,无法对普遍贫困者予以施救,只能扶危救难,所以,救急性的举措成为当时的主要保障形式。这种“救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救灾,二是救危。救灾是对灾民的救助。我国是个多灾害国家,每年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约在数十起,其中尤以水灾、旱灾为甚。每当灾害来临,人民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国家动用有限财力扶助灾民度过灾荒。救危是指对社会中那些无劳动能力、无任何生活来源、又无任何依靠的特困人
3、员的救助。这些人大都是孤老残幼,无任何生活出路,属于特殊危难人群,只能依靠国家扶助。这两类群体是急需救助的人员,通常以实物救助为主,如粮食、衣物、煤柴等,以解决生存危机。急救型救助的特点是,以少量的物资解救特殊群体的燃眉之急,并不是对一般性贫困进行常规性救助,救济的水平非常低下,缺乏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危机一旦过去,救济立即解除,即常说的“救急不救贫”。由于这种措施并没有涉及到常规性贫困,所以我国改革前的贫困现象普遍存在。由救急型举措向普遍扶贫型救济转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谓扶贫型救济是指救济对象不单单是那些危急群体,而是对达到一定贫困程度的群体开展普遍性救助。这种转变的前提是,经济发展使国家有
4、了一定财力,同时,由于我国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竞争加剧,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结构性贫困所带来的危机感已经超过灾害性贫困,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当时我国在城市和农村采取了不同的助困形式,城市开展补贴式救济,农村开展了开发式扶贫。我国城市的扶贫缘于新贫困群体的产生。改革后,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而出现大面积亏损、停产、甚至倒闭,职工停业待岗,收入锐减。加之企业改制,减员增效,大量职工被辞退和提前退休,失去生活来源。当时,旧的保障体制已不复存在,新的保障制度还未建立,这使那些在职、失业和退休职工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成为中国转型期新的贫困群体,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构成巨大威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展
5、了大面积的城市助困活动,采取的方式是,一方面通过扶植企业达到救助困难职工生活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补贴。国家通过直接拨款、银行贷款的方式给困难企业职工发放工资、生活补贴等,其救济的范围之广是历史罕见的。对于农村的贫困救助主要是从1985年开始的。改革初期,农村率先进行了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从人民公社制向联产责任包干制转变,农村的生产力一下子进发出来,广大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降低。从1978年的亿减少到1985年的亿。然而,1985年以后,农村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各种物价的轮番上涨,使农民的实际收入呈下降趋势,贫困现象又开始大幅度回潮。为
6、此,国家开始发起农村扶贫攻坚计划。经过大力扶贫,从1985年的亿减少到2000年的3000多万。农村的扶贫主要是开发式扶贫,除了救济款外,还包括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发放农业贷款、提供各项优惠政策等,促进农民生产,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由救急型举措向扶贫型救济的转变反映出社会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即民生价值带有根本性的提升。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人道主义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受到批判,民生价值受到极大贬值,导致生活服从生产、经济服从政治、因而出现了GDP与贫困同步增长的状况。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转变,市场机制内部所蕴涵的平等、民主原则,推动新的社会关系产生,个体地位与民生价值随着这种民主和平等氛围
7、得到提升,阶层分化的冲突和社会稳定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对贫困群体的关照,因而普遍性的扶贫救助成为时代诉求。但是,这种从人道出发的社会救助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即它是从同情心理出发产生的人际关照,没有上升到社会责任和民生权利的制度安排层面,因而与现代公民理念的国家治理原则还有差距。二、从道义性救济向制度性救助转变在最低保障制度建立以前,不论是救急型举措,还是扶贫型救助,都属于道义性救济。所谓道义性救济是指救济的思想基础还是人道主义和同情心理,还没有真正从权利角度来规定政府的责任。救济的标准并未进行科学考量,全凭主观估算。救济的实施过程也无统一的操作规范。指示和经验成为主要的依据。比较典型的道义性救济是“
8、送温暖工程”。这项活动是1992年由全国总工会发起,一直延续了十余年,到2001年,累计筹集慰问款亿元,走访了3975万个贫困家庭。送温暖工程是一项依托原有体制,具有本土色彩,由民间主持,党政赞助的扶贫活动。它的基本理念是“关心”“支持”“做好事”,而不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真正体现政府依法对贫困人口尽责。这种助困方式不可能适应市场条件下的常规性的扶贫要求,因此,制度性的救助成为历史的必然。从道义性的救济转向制度性救助的真正实现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首先由城市起步。1996年,民政部在总结上海等城市开展低保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号召全国各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
9、7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正式建立,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标志着我国低保制度进入正规化渠道。制度性救助体系的产生带来以下社会效应:首先,它标志着城市最后的安全网的正式构成。低保制度可以看作一个城市的安全底线,当一个社会没有最低保障制度时,就意味着人们对最差生存境况无法预期,抵御社会风险除个人能力外没有任何其他依靠。最低保障制度的建立预示着人们生存在某一水平上得到稳固的支持,从而形成国民最低收入的供给,起码的生存条件得到维护。其次,最低保障制度的建立,使人的基本权利保护有了制度上的实施依据。我国宪法中明文规定
10、,国家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在具体的法规出台之前,这种权利保障只是形式上的承诺,在实践上无法落实,很容易陷入“制度空壳”。即使人们出于道义对贫困者相助,但因缺乏规制约束而使救助成为一种临时性、随意的恩典而可有可无。最低保障制度在救助标准、方法、程序等方面提供了规范的制度安排。再次,最低保障制度的建立,使社会的波动具有一定限度的可控性。社会发展变化是一种常态,动态的变化是社会创新的表现,但是社会的波动必须有一个度,即在一定的幅度内波动,超过这个范围和幅度,社会结构将受到破坏,社会秩序会受到威胁。最低保障制度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基本保障,保障人们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解决自己生存问题,实际上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 历史 演进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