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敦煌民族史研究述要(三).docx
《国内敦煌民族史研究述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敦煌民族史研究述要(三).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国内敦煌民族史研究述要(三)四回鹘 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共同祖先,曾在敦煌有着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的历史活动。在对回鹘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之前,我们必须事先说明,本文所述回鹘,除敦煌当地的回鹘外,还包括整个河西回鹘在内。这是因为,汉文传世文献对河西回鹘的记载是极为稀少的,与甘州回鹘有关的汉文资料主要是一些敦煌遗书和题写于敦煌石窟中的铭文,尤有进者,敦煌石窟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甘州回鹘王室成员的画像等。河西回鹘很早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目。早在19111913年间,法国学者伯希和、沙畹即着文对甘州回鹘的摩尼教作过考证。1在国外,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为数不少,如法国的哈密顿、德国的宾克斯
2、和日本的桑田六郎、森安孝夫、土肥义和等都发表了不少研究着作。在我国国内,最早对河西回鹘进行研究的是国学泰斗王国维先生,他在黑鞑事略笺证一文中,论述了甘州回鹘与西夏的关系及其向沙州西南的迁徙。其后的研究逐步增多,荦荦大端者有:王日蔚契丹与回鹘关系考,禹贡第4卷8期,1953年;唐后回鹘考,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1卷1期,1936年;王重民金山国坠事零拾,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第9卷6号,1936年;孙楷第敦煌写本张义潮变文跋,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第3卷3期,1936年;敦煌写本张淮深变文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册第3分,1937年;岑仲勉明初曲先阿端安定罕东四卫考,金陵学报第6卷2期,1
3、936年;误传的中国古王城及其水利利用,北方杂志第41卷17号,1945年;李符桐回鹘西迁以来盛衰考,东北集刊第12期,1941年;撒里畏兀儿部族考,边政公论第3卷8期,1944年;陈寄生考黑番得姓来源,风土第1卷5期,1945年;冯家昇、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北京:民族出版社,1958年;唐长孺关于归义军节度使的几种资料跋,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刘义棠维吾尔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这些着述都或多或少地涉及过河西回鹘的问题,但专门的研究尚未出现。1978年以后,随着国内敦煌学的迅猛发展与长足进步,学界对河西回鹘历史、文化与文献的研究也随之步入了黄金
4、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于甘州回鹘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1.族源关于甘州回鹘的族源,学界以前有过一种观点,认为公元840842年漠北回鹘西迁入河西才是甘州回鹘之始,如甘肃通志稿即称“武宗会昌二年,回鹘相馺职者拥外甥庞特勒西奔,居甘州西,是为甘州回鹘之始”。这种观点早已为学界所否定。段连勤在河西回鹘政权的建立与瓦解认为早在公元1世纪初叶匈奴帝国崩溃时,漠北的丁零人就大批亡匿于河西走廊的金城、武威、酒泉北、西河东西一带。唐则天皇后时,东突厥贵族在漠北复国,进攻回鹘根据地乌德鞬山,九姓回鹘中的一部分在其酋长的率领下,被迫从漠北迁往甘凉地区居住。说明9世纪中叶以前,河西地区就已是回鹘人的留居地了。高自
5、厚则撰文对这一点作了更为细致的阐述,认为自1世纪到9世纪近900年间,陆续迁入河西的丁零、铁勒、高车、回鹘人数众多,正是他们相互融合才构成了甘州回鹘。其后,陈炳应也撰文对这一问题作了论述,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此外,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甘州回鹘渊源于7世纪,如陈守忠在公元八世纪至十一世纪前期河西历史述论中认为甘州回鹘的族源应该从初唐移居河西的回鹘、契苾、思结、浑等部族算起。荣新江唐代河西地区铁勒部落的入居及其消亡、陆庆夫思结请粮文书与思结归唐史事考则专就铁勒在河西的活动进行了论述。李萍在关于甘州回鹘的若干问题中也认为“最早只能自公元7世纪至8世纪初,才能说河西有回鹘人的活动,而其中以突厥复兴时迁往河
6、西的回鹘部落为较真实可信的史实”。程溯洛宋史回鹘传补正也持这种观点。钱伯泉在甘州回鹘的渊源及其建国初期的史实中认为甘州回鹘民众大多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两度从漠北南迁甘、凉地区的回纥族人,并非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而投吐蕃的那一支回鹘部落。近期,刘再聪又撰隋唐时期河西地区内迁的回鹘兼论甘州回鹘的渊源,更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河西回鹘的渊源。2.甘州回鹘立国的时间汤开建、马明达对五代宋初河西若干民族问题的探讨认为“回鹘进入甘州建立政权的时间早于中和四年”;程溯洛宋史回鹘传补正认为872年是“甘州回鹘政权开始成立之年”;段连勤河西回鹘政权的建立与瓦解认为“回鹘人在张议潮死后据甘州,立有可汗”;裕固族简史
7、也认为在张议潮死后不久,回鹘人就攻占甘州,遂移牙帐于甘州。从其引用的资料看,二者都是把872年作为张议潮卒年的;苏北海、周美娟甘州回鹘世系考辩则指出,自867年张议潮去唐中央任新职后,再未返回,后于892年死于长安,他们认为甘州回鹘的建立当在894年;第四种意见中认为甘州回鹘的建立大约在890年;第五种意见则称其立国当在10世纪初期;第六种意见认为可以肯定在895年至900年之间,甘州回鹘政权已经建立,至于具体时间要更早。10最新的一种意见是荣新江在甘州回鹘成立史论中提出来的,文中认为甘州回鹘政权的正式成立应在884887年。但据894年所刻李氏再修功德记碑,此时甘州尚在归义军手中,故此说亦受
8、到质疑。113.甘州回鹘可汗的世系国内学者最早表列甘州回鹘可汗世系的是简编一书,列甘州回鹘可汗世系为十世:一世庞特勤、二世仁美、三世仁裕、四世景琼、五世密礼遏、六世禄胜、七世夜落纥、八世夜落隔、九世夜落纥归化、十世夜落隔通顺。其后,学术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关“夜落纥”与“夜落隔”的问题,高自厚在甘州回鹘世系考,刘建丽在“夜落纥”与“夜落隔”读史札记中认为二者实为一人,都是姓氏而非真名,史料中是以姓代名,况且“纥”与“隔”只是音译的不同。对于禄胜,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他并非甘州回鹘的第六世可汗,而实际上是西州回鹘的可汗。12钱伯泉则认为此禄胜实系龟兹回鹘的可汗。13关于甘州回鹘的末代
9、可汗,林干14、高自厚15等采纳简编的意见,将之推断为夜落隔通顺。李萍在关于甘州回鹘的若干问题中认为,在夜落隔通顺之后,还有一位宝国夜落隔,又作宝国伊噜格勒。其后,汤开建在甘州回鹘史二札、苏北海、周美娟在甘州回鹘世系考辩中则进一步指出,在宝国夜落隔之后还有一位伊鲁格勒雅苏,他才是甘州回鹘的最末一代可汗。庞特勤是学术界争论较多的问题。简编将其列为甘州回鹘的第一代可汗,此说得到了不少学者的支持16,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庞特勤实为西州回鹘的可汗。17程溯洛宋史回鹘传补正认为“庞特勤率众西迁后他本人并未住过甘州,也不是甘州回鹘的始祖”。但在此文发表之前的前一年他所发表的甘州回鹘始末与撒里畏兀儿的迁徒及其下
10、落一文中曾将庞特勤列为一世,这大概是所持观点有所改变吧。刘义棠认为,甘州的庞特勤与西州的庞特勤是两人。前者是78世纪初行至甘凉的回纥人的后裔,与840年西迁的安西回鹘的庞特勤并非一人。18还有一种意见甚至认为庞特勤应是喀嘞汗王朝的创立者。19钱伯泉在试解“仆固俊”之迷一文中指出甘州回鹘的第一任可汗是仆固俊而不是庞特勤。汤开建庞特勤居甘州辩还进一步考证说:“庞特勤并未居住甘州,而是在安西建立政权称可汗。”此后,高自厚撰论庞特勤为回鹘共主,提出了庞特勤为回鹘共主的假想,认为庞特勤是衰奔时期整个回鹘人的可汗,而非某一部分回鹘人的可汗。最近,他在甘州回鹘汗国的创建者一文中明确地提出,甘州回鹘汗国的真正
11、创建者是英义可汗仁美。在仁美之后、景琼之前到底还有几代可汗,学界大致有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二者之间只有一位可汗,此说以简编为代表。此外,林干回鹘西迁考略、程溯洛甘州回鹘始末与撒里畏兀儿的迁徙及其下落等亦持此说。苏北海、周美娟在甘州回鹘世系考辩中进一步强调“实际狄银阿咄欲和仁裕是一人”。第二种意见认为仁美至景琼之间有四位可汗,即狄银、阿咄欲、仁裕、仁美,此说以法国学者哈密顿氏为代表。20陆庆夫亦撰甘州回鹘可汗世次辨析,予以支持。第三种意见是汤开建在关于“狄银”之辩析一文中提出来的,认为“仁美之后狄银,狄银之后阿咄欲,阿咄欲是否就是仁裕,那还不能下最后的结论”。第四种意见是简编首先提出来的,认
12、为仁美之后是狄银,狄银之后是阿咄欲,阿咄欲之后是仁裕,他的封号是顺化可汗和奉化可汗。此说得到了国内多数学者的赞同。在此基础上,孙修身撰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可汗世系考,进一步依据敦煌石窟中的供养人像和题名结衔,排比出瓜沙曹氏和甘州回鹘可汗之间的姻娅与辈分关系,以支持这一见解。4.甘州回鹘的疆域段连勤河西回鹘政权的建立与瓦解、杨圣敏沙州政权与回鹘扩张、范玉梅试论甘州回鹘的历史贡献等文笼统地将整个河西走廊称作甘州回鹘的疆域。李萍关于甘州回鹘的若干问题则具体指出,当时甘州回鹘的势力虽然相当强大,但终究未能建立起对整个河西的统治,凉、瓜、沙地区存在着独立的政权实体,不属甘州回鹘所辖,更勿论鞭长莫及的贺兰山回
13、鹘了。5.甘州回鹘与丝路贸易学术界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如高自厚甘州回鹘与中西贸易、樊保良回鹘与丝绸之路、钱伯泉甘州回鹘国的“国际”关系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程溯洛宋史回鹘传补正、孙修身试论甘州回鹘在中西交通中的作用、李德龙敦煌艺术号研究兼论唐末回鹘与唐的朝贡贸易、陆庆夫论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贡使关系等文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甘州回鹘在中西方丝路贸易中的地位,认为甘州回鹘为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另外,孙修身五代时期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交通系统地探讨了五代时期甘州回鹘与中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关系。6.甘州回鹘与周边民族的关系高自厚甘州回鹘与西夏、甘州回鹘与西州回鹘辩、汤开
14、建甘州回鹘余部的迁徙及与西州回鹘之关系分别探讨了甘州回鹘与西夏和高昌回鹘王国之间的关系。汤开建、马明达对五代宋初河西若干民族问题的探讨则论述了甘州回鹘与瓜沙曹氏及肃州龙家的关系。杨圣敏沙州政权与回鹘扩张一文通过对P.3633的研究,论述了唐末五代时期西州与甘州回鹘联合行动,与沙州汉人政权及吐蕃争夺河西的经过。此外,相关的论文尚有下述:邓文宽张淮深平定甘州回鹘史事钩沉,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刘美崧论归义军与回鹘关系中的几个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荣新江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曹议金征甘州回鹘史事表微,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甘州回鹘与
15、曹氏归义军,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敦煌邈真赞所见归义军与东西回鹘的关系,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钱伯泉张淮深对甘州回鹘国的颠覆行动,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苏北海、丁谷山瓜沙曹氏政权与甘州回鹘于阗回鹘的关系,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苏莹辉敦煌壁画回鹘公主陇西李氏等供养像考略,故宫文物月刊第13卷10期,1996年;陆庆夫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考论,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1期;徐晓丽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以P.2915卷为中心,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敦煌石窟所见天公主考辨,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2期:回鹘天公主与敦煌佛教,敦煌佛教艺术文
16、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这些论文利用敦煌遗书、敦煌石窟壁画,乃至相关的题记资料,对甘州回鹘与归义军,尤其是张淮深和曹议金时期二者的关系作了探讨。孙修身试论瓜沙曹氏和甘州回鹘之关系将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和甘州回鹘交往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互相关系的历史特点作了论述。7.甘州回鹘政权灭亡的时间及其社会原因林干河西回鹘略论、程溯洛甘州回鹘始末与撒里畏兀儿的迁徙及其下落、陈守忠论河西回鹘等认为是宋仁宗天圣六年。汤开建甘州回鹘史二札则认为应在宋仁宗明道元年,此年西夏复占甘州,甘州回鹘政权遂亡。关于甘州回鹘亡于西夏的社会原因,高自厚在甘州回鹘失守甘州的社会原因兼论甘州回鹘的社会制
17、度一文中作了研究,认为甘州回鹘社会中的病症导致了在与西夏斗争中的失败。8.甘州回鹘灭亡后余部的去向传统观点一般认为甘州回鹘向外流徙的主要部分投向居住于湟水流域的唃厮罗政权,又向西北方向迁徙,后被称为黄头回纥。如祝启源北宋时期吐蕃与甘州回鹘关系简述均持这种看法。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认为,甘州回鹘政权灭亡后,“除一部分留居甘州之外,大部分甘州回鹘西南遁入祁连山南麓、柴达木盆地西北部”。21而汤开建在甘州回鹘余部的迁徙及与西州回鹘之关系一文中则认为西夏占甘州后,甘州回鹘余部分两支外迁,一支向西,先至瓜沙,尔后进入西州;一支向北,沿着黑水进入古居延海地区。高自厚黄头回纥与河西回鹘的关系认为甘州回鹘
18、余部既有投唃厮罗的,又有退至西州的,还有降于西夏的,但其主体则是流徙于沙州西南,游牧于甘、青、新交界处疏勒河下游的那部分。程溯洛甘州回鹘始末与撒里畏兀儿的迁徒及其下落则认为外迁的甘州回鹘可分为三支,一支投唃厮罗;一支投北宋,居于秦陇间;一支徙于沙州之南,而后西迁至罗布泊一带。9.对敦煌遗书中有关汉文文献的研究对敦煌发现的相关汉文文献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成为热点,学者们对其中比较重要的文献逐一作了考释,澄清了其中的许多问题,比较重要的有:高自厚敦煌文献中的河西回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从两件敦煌文书看河西回鹘,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孙修身敦煌遗书P.2992号
19、卷沙州上甘州回鹘可汗状有关问题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4期;敦煌遗书P.3016号卷背第二件文书有关问题考,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期;跋敦煌遗书P.2992号卷背几件文书,新疆文物1988年第4期;P.3718李府君邈真赞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P.2155曹元忠致甘州回鹘可汗状时代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李正宇晚唐五代甘州回鹘重要汉文文献之佚存,文献1990年第4期;杨圣敏敦煌卷子P.3633号研究,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苏哲P.2992号文书三通五代状文的研究,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5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赵和平后唐时代甘州
20、回鹘表本及相关汉文文献的初步研究以P.3931号写本为中心,九州学刊第6卷第4期,1995年,等。10.对敦煌遗书中有关于阗文文献的研究在敦煌于阗文文献中,与甘州回鹘有关者不少,黄盛璋先生对其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撰写了多篇论文,如:和田塞语七件文书考释,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钢和泰藏卷与西北史地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关于甘州回鹘的四篇于阗语文书疏证,新疆文物1989年第1期;敦煌于阗文书与汉文书关于甘州回鹘史实异同及回鹘进占甘州的年代问题,西北史地1989年第1期;敦煌于阗几篇使臣奏稿及其相关问题综论,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敦煌于阗文P.2741、Ch.00296、P.
21、2790号文书疏证,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这些论文以敦煌出土于阗文文献为基本依据,结合史书的记载,对甘州回鹘史事作了多角度而有价值的论述。只是由于文中所据文书是据英国学者贝利很不完善的英译转译成汉文的,且译释尚有不尽确切之处,故对于其时代的考订前后也有矛盾,故参考时应引起注意,不可盲从。 对沙州回鹘及其相关文献的研究沙州回鹘是90年代初以来才开始广为人们注目的热门研究课题,发其轫者为日本学者森安孝夫,他在回鹘与敦煌一文中对回鹘在敦煌的活动进行了论述,认为敦煌回鹘既有可能来自于甘州回鹘,也有可能来自西州回鹘。杨富学沙州回鹘及其政权组织则认为沙州回鹘应直接来源于漠北回鹘汗国,840年回鹘西
22、迁时就有一部分进入到瓜沙地区。1028年甘州回鹘灭亡后,又有一部分回鹘人迁居于此,进一步壮大了沙州回鹘人的力量。关于沙州回鹘是否曾在瓜、沙一带建国立邦的问题,是近年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在过去,学术界有不少人都认识到回鹘集团的存在及其对沙州地区的统治,但未能确证其作为一个政权实体的存在,如森安孝夫回鹘与敦煌认为最晚在11世纪初或12世纪前半叶沙州确有回鹘集团存在。起初,这个集团曾操纵曹氏政权,之后取而代之。1052年后彻底统治了沙州;刘玉权关于沙州回鹘洞窟的划分则认为,1030年时,沙州发生了一场突变的政治动乱,结局似乎是沙州回鹘取代归义军曹氏。但1036年西夏统治沙州时,沙州回鹘曾企图推翻西夏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 敦煌 民族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